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金砖国家经济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浅谈金砖国家经济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浅谈金砖国家经济合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班级: 姓名: 学号:

金砖国家原指“金砖四国”,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
中国。2010年12月,中国作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轮值主
席国,与其他三国一致商定,吸收南非作为正式成员加入“金
砖国家”合作机制,至此“金砖四国”变成“金砖五国”,
并更名为“金砖国家”(BRICS)。2011年4月14日,扩容后
的金砖国家首次峰会在中国三亚召开。从一个概念到一个举
世瞩目的多边合作机制,五个国家经过了21世纪的头一个十
年的演进和磨合,已然成为影响和重塑国际金融秩序的重要
新生力量。
金砖国家国土面积占世界国土面积的29.4%,人口占世
界人口的42.5%。截止到2011年初,五国GDP(现价)占世界
GDP总量的18.1%。从经济增长方面来看,五国中多数国家的
经济增长率均超过西方主要经济体。金砖国家外汇储备无一
例外都有增长。截至2010年底,中国外汇储备达2.8473万亿
美元,位居全球首位,接近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二的日本的3
倍;除南非以外的金砖国家,2009年储备总和达到3.3万亿
美元,占全球储备的42.3%,而相比之下G7则只有1.24万亿
美元。
( 一) 面临的机遇
(1)新兴经济体优势互补性强
作为世界新兴市场国家的代表,金砖国家之间有合作的
经济基础,资源禀赋互补,且出口贸易各有其自身的比较优
势产品,国家间互补性关系仍占主导地位; 共同的利益诉
求,所处发展阶段相似,都有在国际金融和贸易体系中谋求
更大的话语权的要求。未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应该“密切协
调,充分发挥相互间在资本、资源、市场、科技和人力资源
上的优势互补性,不断提升经贸合作水平。
(2)国际金融体制改革将为金砖国家在全球治理中地
位的提升创造新的机遇
金砖国家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额不断
上升;但是,在全球治理中的地位却没有出现同步提高。原
因在于,发达国家一直是国际金融体系的主导者,不会轻易
地让渡权利。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为金砖国家改变格局提供了
一个难得的契机。
国际金融危机清楚地向人们昭示了一个事实:以美元为
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对危机的形成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进
入后危机时代,改革全球金融体制已成为全球共识,金砖国
家对于这一改革开始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要从根本上改变
这种格局,就必须建立一个真正的世界货币。从现有的国际
货币体系看,应扩大国际货币基金的特别提款权在未来国际
货币体系中的作用,这就需要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的投票权或
份额。金砖国家在国际货币基金中的份额提升,都是以减少
欧洲小国的份额为代价的。欧美大国的份额,尤其是美国的
份额并没有改变。
(二) 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尽管“金砖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不
断上升,但这主要是中国贸易地位的快速上升所致。“金砖
国家”目前的经贸关系不够紧密,后危机时期金砖五国仍面
临着许多共同的挑战:
第一、合作机制的模式、内涵仍在探索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是联合应对金融危机的产物,合
作机制建立伊始并没有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在合作机制的设
计、未来合作的步骤等方面都没有明确。到目前为止,金砖
国家合作机制是开放性的、非结盟的,因此也是比较松散的。
如果仅停留在此层面的合作,金砖国家间的离散力将使得金
砖国家合作机制的未来生命力受到挑战。
第二、国家间的竞争性
金砖国家间存在贸易互补性,许多行业具有较高的互补性
指数,合作潜力大。但是也应注意到,现实中的金砖国家贸
易关系也存在较多的竞争,尤其是巴西和印度、巴西和南非、
印度和中国、印度和南非之间的贸易竞争不仅产业数量多,
而且竞争程度激烈。相似的发展阶段使得金砖国家在生产结
构、贸易结构及在国际生产链中所处环节上都非常相似,这
使得金砖国家之间存在着相当程度的直接竞争。
第三、FTA 战略的挑战
目前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金砖五国也都
参加了数量不等的区域合作安排,其中以自由贸易协定( FTA)
形式为主。目前中国已经签订了9个FTA 协议,正在谈判的
FTA 有6个,正在研究的FTA有3个;印度已经签订了10个FTA
协议有10个,正在谈判的有3个。与中国和印度迅猛发展的
FTA战略不同,俄罗斯、巴西、南非三国签订的FTA协议很少,
其中俄罗斯有3个( 分别是亚美尼亚、吉尔吉期和乔治亚,
均为前苏联成员国) ,南非只有1 个,巴西现在还没有。金
砖五国与其他国家签订的为数众多的FTA 是金砖国家机制
升级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离散力”,要使金砖国家合作机制
能够与FTA等其他区域经济合作模式竞争中胜出,金砖国家
合作机制必须开创一个新型的、有实效的合作模式。但是金
砖国家未来以什么样的模式进行合作,在什么范围和层次进
行合作,仍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鉴于金砖国家经济竞争性较强,各国间贸易互补性具有非
对称性特征,各国从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中获益前景不同从而
对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态度必将不相同。现阶段,金砖国家
合作机制的顺利推进首要的是巩固各自的优势、充分发挥贸
易互补性,使各国能从合作中得到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以
金砖国家合作所带来的经济利益来消除各国之间存在的分
歧和争端,进而推动合作机制创造更大的经济利益。未来金
砖国家应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创立有
特色的合作新模式,使各成员国的贸易“更加便利化”,以
更好地发挥区域内各国的比较优势,在合作中竞争而促进资
源在更大范围内更优配置,在竞争中合作找到适宜的合作
点。
第四、面对全球经济复苏的“双速”增长,金砖国家短期经
济政策面临两难困境
国际金融危机中由于金砖国家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全球经济才免于陷入更深的衰退。率先复苏也使其经济政策
的选择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国内资产价格过高与通货膨胀压
力在2010年已经开始威胁其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另一方
面,为遏制通货膨胀而实施加息政策,也面临着短期资本流
入和本币汇率升值的压力。加强对资本流动的管制成为不得
已的一种选择。
在国际金融危机阶段,金砖国家与发达国家一道实施大
规模经济刺激政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进入复苏阶段后,
发达国家经济增速缓慢,而金砖国家则实现了快速增长。展
望未来,一旦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的进程确立,进入加息轨道,
国际短期资本还存在从金砖国家市场大规模流出的风险,这
将给金砖国家金融体系带来新的冲击。因此,金砖国家之间
如何协调各自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各自国家经济复苏的可持
续性至关重要。
第五、全球经济“再平衡”可能导致全球总需求增速放慢,
制约金砖国家快速发展的空间
“再平衡”被认为是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可持续增长的
必要条件之一,原因是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经济不能再依
靠危机前的负债消费模式。“再平衡”将表现为美国减少个
人消费,增加个人储蓄。显然这并非一种常态,依靠财政赤
字不断增加来刺激消费是难以持续的。因此,未来一段时间
全球需求不足将难以避免。另一方面,“再平衡”还要求顺
差国同时增加消费,减少储蓄。对此,中国与其他东亚国家
经济将首当其冲。
在金砖国家中,只有中国是经常账户顺差国,其他四国
都是逆差国。在应对全球经济“再平衡”方面金砖国家看似
没有共同的利益,实则不然。金砖国家经济虽然在出口依存
度、出口产品结构、出口市场与贸易收支状况方面存在差异,
但金砖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都比较高,世界市场的需
求变化对其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从国际金融危机的发
展历程中我们看到,全球总需求,尤其是美国需求的减速对
金砖国家经济增长的负面冲击是非常巨大的。以2009年为
例,俄罗斯、南非和巴西经济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负增长,
而这还是在中国经济发挥“缓冲器”作用的情况下发生的。
作为南非、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印度、俄罗斯的重要贸易
伙伴,中国经济的这种“缓冲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反过
来,如果全球经济“再平衡”致使中美两国的总需求一并减
速,金砖国家所受到的负面冲击将会更加突出。
其他金砖国家对中国经济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俄罗斯
是中国主要的能源提供者,巴西和南非是中国主要的原料提
供者,中印之间的贸易依存度日益提升。面对全球总需求增
速放慢的趋势,金砖国家需要进一步扩大相互间的贸易、投
资往来,充分发掘各自庞大的潜在市场需求优势,为自身经
济与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显然,金砖国家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符合
五国及国际社会的共同利益,能够为促进世界经济增长、推
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发挥积极和建设性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