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

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

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

杨剑峰

(建平县富山农业站,辽宁建平 122400)

摘要: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主要是利用大垄双行,地膜覆盖、滴管灌溉技术,同时配合采用机械作业、科学施肥。

关键词:玉米;膜下滴灌;技术

1 适用区域

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适宜于北方干旱与半干旱玉米种植区推广应用;有井灌条件的,井出水量约为20m3/h,水[来自]泵功率不小于5kW/h。

地块选择。土地连片,面积以5.33,16.67hm2为一个灌溉单元,或灌溉单元的倍数,坡度小于10?。

2 整地起垄

播种前整地起垄,最好秋翻灭茬旋耕,同时灭茬前施入农家肥,耕深25,30cm,起宽垄,垄底宽100,120cm,垄顶宽90cm,垄高10,12cm,起垄同时深施底肥,每条大垄上施2行肥,两个施肥口的间距为50,60cm。起垄后镇压。

3 施肥

在测土施肥的基础上,确定具体肥料施用量。一般施有机肥2m3/667m2,多元复合肥(15:15:15)40,45kg/667m2,硫酸钾肥0.5,1kg/667m2,用于做基肥;尿素25,30kg/667m2用于做追肥。追肥可1,2次,在玉米拔节前后,追施适量的“攻秆肥”(拔节肥),占总追肥量的1/3;在大喇叭口期重追“攻穗肥”(孕穗肥),占总追肥量的2/3。

4 选用优良品种 选用增产潜力大,根系发达,抗逆性强,适合密植的耐密型、半耐密型,熟期要比当地主

,7天品种。种子纯度要高,发芽率要在90%以上,用种量要比普通种植方式多推品种长5

15%,20%。

5 种子处理

5.1 晒种

播种前3,5天,选择晴朗微风的天气,将种子摊放在阳光下翻晒2,3天,打破种子休眠期,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

5.2 种子包衣

选用适宜的多功能种子包衣剂进行包衣,预防玉米系统性侵染病害、地下害虫和鼠害及鸟害。使用功能种子包衣剂,要严格按照说明将药物与种子搅拌均匀,摊开阴干后即可播种。严格掌握种衣剂的使用剂量,防止产生药害。

6 适时播种

按播种方式可分为膜上播种和膜下播种两种。

6.1 膜上播种

6.1.1 播种时期。当土壤耕层5,10cm温度稳定在10?左右时即可开犁播种。建平县半干旱地区播种期一般在4月20,25日。

6.1.2 种植密度。种植密度要根据玉米品种特性和土壤水肥条件而定。株型紧凑、叶片上冲的品种宜密,一般保苗4 500株/667m2,株型松散、叶片平展的品种宜稀,一般保苗4 000株/667m2;土壤水肥条件高的地块宜密,一般保苗4 500株/667m2,土壤水肥条件低的地块宜稀,一般保苗4 000株/667m2。每条大垄种两行,行距30,40cm。 6.1.3 化学除草。选用广谱性。低毒、残留期短、效果好的化学除草剂。一般用阿乙合剂,即用40%的阿特拉津胶悬剂3,3.5kg/hm2加乙草胺2kg/hm2,兑水500kg喷施,进行全封

闭除草。

6.1.4 地膜。地膜选用厚度0.01mm的地膜,用量3.5kg/667m2,地膜宽度根据垄宽而定,一般采用1m宽的地膜。

6.1.5 机械播种。用22马力的拖拉机作动力,采用玉米膜下滴灌多功能精量播种机播种。能将铺设滴灌带、喷施化学除草剂、覆地膜、[来自]播种、埯土。作业速度40亩,天。节省引苗、埯苗操作过程。播种时可不考虑土壤墒情,可干播,土壤墒情湿度越大,播种质量越差。

6.2 膜下播种

6.2.1 播种方式。?机械播种:调整好株、行距,播种深度、播种量,即可开沟、点籽、覆土、镇压一次性完成。?半机械播种:机械开沟、覆土、镇压,人工点籽。?人工播种:人工播种可用扎眼器,但要注意行距,两行要播在垄中间,否则,覆地膜时易将种子覆在膜外。

6.2.2 喷施化学除草剂:用机械喷施化学除草剂于垄上,喷后及时覆膜。

6.2.3 铺设滴灌带、覆膜:用拖拉机完成这两项作业,拖拉机前端安装滴灌带架,将装滴灌带放置在架子上,滴头向上;拖拉机后端挂上覆膜机,进行覆膜。地膜两侧压土要充足,每隔3,4m在膜上压些土,防止大风将膜刮起。

6.2.4 引苗、埯苗:当玉米出苗1,2片叶时,及时扎孔引苗,用湿土埯实苗孔。过3,5天再进行一次,将晚出苗的引出。引苗过晚,会产生在膜内烤死苗现象。

7 田间管理

7.1 滴灌灌溉 滴灌设备安装调试后,可根据土壤墒情适时进行灌溉,每次灌溉1hm2,根据滴灌带(毛管)长度计算出开启的“区”数,首部上安装的压力表工作压力在2个压力内,一般10,12h灌溉,届时可转换到下一个灌溉“区”。在转换时,先开启即将灌溉“区”的阀门,然后关闭已灌溉完毕区的阀门。

7.2 防治玉米螟

防治玉米螟,可因地制宜地选用赤眼蜂、白僵菌、性诱剂、高压汞灯和化学农药等生物、物理、化学防治技术综合防治玉米螟。

7.3 追肥

追肥,以2次追肥效果最好,在玉米拔节前后,追施适量的“攻秆肥”(拔节肥),可使杆壮叶茂,利于穗分化与形成。追肥量占总追肥量的20%,30%;在“大喇叭口”期重追“攻穗肥”(孕穗肥),在玉米拔节后20,25天或抽穗前10,15天,即所谓“大喇叭口”期,正直雌穗小花分化期末期和雄穗花粉形成期。

7.4 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主要是清除垄沟中的杂草。若杂草较少,可人工除草;如果杂草较多,且杂草茂盛,可机械除草,用拖拉机带2个铧犁对垄沟趟一次,当拖拉机行驶到支管处时,要用事先准备好的2个桥架到支管上,拖拉机从桥上驶过。机械中耕除草要注意玉米植株高度,若除草过晚,玉米植株达到一定高度拖拉机无法进田间。中耕除草要及早及小。

7.5 化学控制

由于玉米膜下滴灌种植,密度大、温度高、水分足,植株生长快,易产生徒长。为了防止植株过高引起倒伏,必须采取化学控制措施。控制玉米高度,防止倒伏,在玉米大喇叭口时期,超低量喷施“玉米壮丰灵”、“墩田宝”等植物生长调节剂,用量50g/667m2兑水22.5kg,在午后4,5时喷雾,喷药6h后无雨即可吸收,达到效果。 8 滴灌设备的回收与保管

秋后将滴灌设备收回,首部将罐中的水放掉,清洗过滤网。主管、支管、毛管(滴灌带)

在玉米收获后收回,保管好安装小件。毛管(滴灌带)一般可用2,3年,农闲时节对其整理、粘接、打捆,与主管、支管及配件妥善保管,防止鼠嗑。

参考文献

[1] 李玉芳.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J].农村科技,2014,(5):7-8.

[2] 赵明江,曹青海,刘洋,等.玉米膜下滴灌栽培技术操作规程[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15):27-2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