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佛教宗派

佛教宗派

佛教十大宗派

俱舍、成实为小乘,禅、密、律、净、华严、三论、唯识、天台为大乘。大乘八宗的特色可以用四句话涵盖之:“密富禅贫方便净,唯识耐烦嘉祥空,传统华严修身律,义理组织天台宗”。可以从源流..和法门..这两个切入点进行探究:

禅宗因菩提达摩东来,提倡“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禅法精要,以“内传法印,

以契证心;外付袈裟,以定宗旨”,由此衣钵相传,心法相付,传法于二祖慧可。经僧

璨、道信、弘忍而至六祖惠能,以顿悟禅大弘于南方,形成“一花开五叶”、“五家七

宗”的辉煌时期。

净土宗因庐山慧远大师结社念佛,后经昙鸾、善导、少康等祖师的提倡,形成一大

宗派,主张一心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其后以三经一论发展出“三根普被,利钝全

收”的念佛法门,广受古今佛教大众欢迎,至今仍盛行于北传佛教各个国家,各个阶

层。

密宗因善无畏、金刚智来到中国,在八世纪初才成立宗派,注重身、口、意三密相

应,对于仪规、观想、结印、持咒,特别重视。提倡修四加行来加速成就,或求得当生

成佛,因而也盛行于各地。

律宗至南山道宣律师发扬《四分律》,以大乘教义解释小乘律典,完成“南山五大

部”,依据戒律精神,阐述戒法、戒体、戒行、戒相四科,尤其戒体至为重要,提倡戒

为无上菩提本,应当以戒为师,在受持各种戒法与日常修持上,统摄其他各宗各派。

华严宗由盛唐贤首法藏国师大成其体系,阐扬法界缘起,重重无尽、圆融无碍的六

相、十玄思想,说明佛陀在海印三昧中所呈现的一真法界相状,称为性起法门。

天台宗以一心三观、圆融三谛、一念三千的思想为中心,由智顗大师大成天台判教

体系,成为我国佛教思想发展史上,最有特色的贡献。同时又在一心、十法界、百界千

如的思想上,开展出性具思想,正好与华严宗的性起思想相对。

唯识宗又称法相宗,因玄奘大师翻译印度瑜伽系统的经论,门人窥基大力阐扬万法

唯识的思想,大成唯识宗。唯识学可说是佛教的心理学,对于心识有深入的分析,阿赖

耶识种子如瀑流,由此说明生命的流转、轮回业报的力量以及解脱的根本,主张一切万

法皆由阿赖耶识缘起。尤其转识成智的思想更是一大特色,通常以有宗著称。

三论宗又称中观宗,因鸠摩罗什大师翻译印度般若中观系统的经论,阐扬缘起性空

思想,以破邪显正、八不中道的无得正观、中道实相来彰显佛法真理。本宗由吉藏大师

大成思想体系,相对于唯识有宗,通常以空宗著称。 俱舍宗是根据世亲菩萨著作的《俱舍论》而成立,专弘我空法有思想,因六朝陈代

的真谛三藏将《俱舍论》译成中文而盛行。后期因唐代玄奘大师重译此论,又有门人作

疏,称为“新俱舍”时期。以小乘有宗之名著称。

成实宗根据诃黎跋摩著作的《成实论》立宗,弘扬我法二空思想,不仅网罗部派佛

教菁华,也含有大乘见解,因此本宗定位于由小乘空走向大乘空的过渡著作,以小乘空

宗之名著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