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进性肾炎中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急进性肾炎中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受 复 j 纭暖 

州 Chin J Nevhrol,Ocmber l998,Vo1.14 No 5 

2 7王一2yr 急进性肾炎中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的检测及其I临床意义 刘娜赵明 章友康郑欣王海燕 , e岬 

目的了解急进性肾炎(RPGN)中抗肾小球基底膜(GBM)抗体的发生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自行制备可 溶性人GBM抗原,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对29例RPGN患者进行抗GBM抗体的检测,并对用性血清用 免疫印迹法进行鉴定、验证。结果29倒RPGN患者中5倒抗GBM抗体阳性,占17%,其中一例伴ANCA阳性。 免疫印迹法证实均识别23.27KD,柏.54KD的蛋白条带。3/4倒免疫荧光呈现免疫复合物细颗粒样沿GBM沉积。 结论抗GBM抗体型RPGN在我国并不少见,用ELISA法检铡抗GBM抗体特异性高而且较间接免疫荧光方法 (I1F)更灵敏。应早期对所有RpGN患者进行常规抗GBM抗体检测。 美键词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肾小球基底膜 自身抗体免疫印迹法 Antbglomernlmr Imsem ̄t mln'ane auto ̄ala'bodles in Chine ̄lmtl ̄ls with rapid ̄,pI理 %l gtonmmtor ̄rltls and their clinical relevance LiuN,2,ZhaoMinghu ̄, n增Youkang,et a1.Imt ̄uteo,他 n幽 ,The r'StHosplto.to, BeOingMedical【 E)r,Beijing100034 0hiectl靶To determine the prevldetlo ̄of autq:mntibo:lles ̄atnst 0m朗1lar b自3erl1蚰t membrane(C M)i13.s喇l of Chh描e patients with randy pn m∞Ilon印 血(RP( )and to evaluate their clinical relevar ̄.M毗·0凼 Serum anti.GBM antibodies were detected iⅡ29 RPGN patle ̄lts by enzyme-linked immmaoassay(ELISA)using colhgen,x ̄ solub]/zedhamanGBM as solid phasel nd.Positive se ̄-aweTe also ̄mfirmed byW荡tern blot analysis.Rcsulb Ofthe 29 RP( q patients,5(17%)w lx ̄sitive for and-GBM aut ̄tibodles.One ix ̄itlve[or both anti-GBM autC ̄tibody and Af On Western blot analysis.23 000~27 000 and柏000~54 000 pol ̄ptides 】ld be blotted On direct irmuunoflt ̄encetherew盯e肿曲1日r cle ̄slts of ̄plexin capillaryloop ̄inthree offour.Co ̄ ̄lmlom 1 e :1 k眦eof anti.GBM ̄atilx:dymediated RPGNis not ralmiⅡcI1ina.U 雌ELISAto detect c ̄'culating anti_GBM autc ̄tih(xlies had been proved to be aⅡt辨sl ̄:fic and setasitive methods.It is imlx ̄'taat to detect d蜘lating antbGBM autc ̄tihcxiies mrly h parley'its with RPGN in order to鞠 time for appropriate therapy. I畸words Rap诎y p11)g瞪sive glomengonephrifis GI叩lenllar basement membrane Automtibcdy Western Ktot analysis 急进性肾炎(RPGN)又名新月体肾炎,依 赖临床特征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依赖免疫 学机理可分为I、Ⅱ、Ⅲ型,即抗肾小球基底膜 (GBM)抗体型、免疫复合物型和非免疫介导 (或微量免疫复合物)型,这种传统的分型不仅 对于探讨发病机理,并且对于指导治疗、判断预 后具有重要价值。国外报道抗( M抗体在 RPGN中阳性率为11%~2O%【1,2J而国内报道 的仅为5%~10%左右L3_4J,这种显著差别一直 是国内肾脏病学界所关注的问题,产生这种差 异的原因是否与种族、环境或检测方法有关,一 作者单位 10 ̄34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肾脏病 研究所 直未得到确切的阐明。国外于80年代末期已 开始普遍应用灵敏度及特异性均较高的酶联免 疫吸附法(ELISA)或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 测抗GBM抗体,而国内由于条件所限,目前大 多散单位仍采用灵敏度较低的间接免疫荧光方 法(IIF)。我们应甩人GBM可溶性抗原,以 EuSA方法对我院近六年来临床病理资料完 整的所有RPGN患者进行血清抗GBM抗体的 回顾性研究,对抗GBM抗体在RP( 中的发 生率及其临床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对ELISA检 测抗GBM抗体的方法学作了初步评价。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材料和方法 病例选择均来自1991年1月~1996 年10月我院肾内科接受肾活检的住院患者,为 具有完整的临床、病理资料的肾小球疾病患者。 于肾穿当日晨取血,留取血清,保存于一5O℃。 所有肾活检标本均常规经光镜(HE、PAS、 PASM、M ̄son染色)、电镜和免疫荧光检查。 RP( 组29例,均符合1993年黄山会议制定 的诊断标准。RPGN患者肾活检标本均超过 10个以上肾小球,达到病理学诊断的要求。 对照组选用58例正常献血员血清和120 倒同期经肾活检证实的非新月体性肾小球疾病 患者的血清。其中IgA肾病20例,系膜增殖性 肾炎15例,微小病变20例,膜性肾病2O例.膜 增殖性肾炎5例,狼疮性肾炎2O例,过敏性紫 嵌肾炎20倒。 二、可溶性GBM抗原的制备 根据 Bowman的方法l 。主要步骤简介如下:收集 正常肾皮质组织,一20℃保存。将组织在冰水 中融化并切碎、研磨,筛取肾小球,溶于lmol/-L NaCI进行超声粉碎,再以121g,4℃离心15分 钟,去上清,沉淀冷冻干燥,加入胶原酶I (Sigma),37℃搅伴20小时后60℃10分钟灭 活胶原酶.700g离心15分钟,留取上清,测 28Omn吸光度值。 三、应用ELISA方法检测抗GBM抗体 将可溶性GBM抗原1/zg/ml用0.05mo[/-L碳 酸盐缓冲液(pH=9.6)包被一半酶标板 (NUNC公司产品),另一半酶标板则直接用碳 酸缓冲液包被。37℃孵育1小时后4℃过夜。 加入1:50稀释的被检或正常血清,37℃1小 时,然后加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人 IgG,37℃孵育1小时,加底物缓冲液(0。1 mo[/-L枸橼酸缓冲液;pH5.O)室温1O分钟后 以lmol/-L Ha终止反应,再酶标仪读490nnl 吸光度值(A),各步骤之间用PBS洗板三遍, 每孔加样量均为100 。每块酶标板均设立空 白及阴性、阳性对照,每份血清均设立双抗原包 被孔及双非抗原包被孔。用抗原包被孔平均 A值.非抗原包被孔平均A值作为该血清平均 A值以除外非特异性结合造成的假阳性。以阳 性对照孔A值设为100%,阴性对照孔设为 1O%,建立线性回归曲线,算出待检血清结合百 分率。正常值取自58份正常血清的z十 。 四、应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 ana[y ̄s)鉴定抗GBM抗体 100 ̄g可溶性 GBM抗原在非还原条件下进行十二烷基磺酸 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浓缩胶 浓度4%,分离胶浓度12%,电泳结束后以 踟V、1小时将凝胶上的蛋白转移至硝酸纤维素 膜(NC膜)上,电转后,以2%脱脂奶粉封闭NC 膜,切成0.3cm的条带,1--10号条带分 4加入 空白对照及1:50稀释的阴性血清,5份ELISA 法抗GBM抗体阳性血清、1份PR3.ANCA阳 性标准血清(来自韦格纳氏肉芽肿患者)、1份 MPO-ANCA阳性标准血清(来自显微镜下多 血管炎患者)及抗GBM抗体标准阳性对照血 清(由剑桥大学医学系Prof.C.M.Lockwood 惠赠)室温孵育过夜,以1:3 000稀释的碱性磷 酸酶标记的羊抗入IgG抗体(Jackson Immunoreseareh公司产品)室温孵育1小时,加 底物显色,自来水冲洗终止反应。 结 果 抗GBM抗体的检测应用ELISA方 法,在58例正常人及120例非新月体性肾小球 疾病患者中,无一例抗GBM抗体阳性。在29 例RPGN患者中,5例抗GBM抗体阳性,占 17%,见附表。其中原发性RPGN 4例, C,o ̄pasture综合征1例。有3例患者于肾穿 时曾行抗GBM抗体IIF方法检测,一例阳性. 例为可疑阳性,一例阴性。经免疫印迹法检 测,这5份抗GBM抗体阳性血清均识别 40 000~54 000、23 O00~27 000的蛋白条带, 与抗GBM抗体阳性标准血清识别的条带相一 致。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October 1998,Vo1.14 No.5 附表5例抗GBM抗体用性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 

检查;0D 细胞耕月体;CFCG:细胞纤维新月体;*电镜下可见(;B 断裂 二、抗GBM抗体阳性患者临床、病理特点 5例抗GBM抗体阳性的RpGN患者中男性 4例,女性1例,男性发病平均年龄21岁(17~ 32岁),1例女性患者,年龄52岁。病程15~ 50天,发病前1例有汽油接触史,3例有前驱感 染症状,全部5例患者均有内眼或镜下血尿、不 同程度蛋白尿和中重度贪血,2例患者有轻中 度高血压。全身系统症状较少。该5例患者均 进行ANCA检测,其中1例女性患者合并 PuNCA阳性。肾活检病理结果显示,3例为细 胞性新月体为主,2例为细胞纤维性新月体为 主,见附表。4例曾行免疫荧光检查,只有1例 患者见到典型的IgG沿GBM线样沉积,另3 例为细颗粒样沿GBM分布为主。电镜检查, 大部分均伴有GBM断裂。就诊时,已有4例 患者出现少尿或无尿、血肌酐达尿毒症水平。 全部患者均于肾穿刺一周内开始进行强化甲基 强的松龙及环磷酰胺冲击治疗,仅有1倒不伴 有少尿及血肌酐来达尿毒症水平的患者脱离透 析,其余4例均依赖透析,见附表。 讨 论 抗GBM抗体的检测方法 尽管国外 报道ELISA或RIA方法检甜血清抗GBM抗 体有高度灵敏性及特异性,但该方法在国内尚 未普及 我们制备了GBM可溶性抗原,并应 用ELISA方法对RPGN患者进行了血清抗 GBM抗体的检测,显示了以下的特点。 1.用EUsA方法检测抗GBM抗体方法可 靠。在120例非新月体肾炎中无一例抗GBM 抗体阳性,在29例RPGN中5例抗GBM抗体 阳性,这5例患者临床上病情进展迅速,治疗效 果不佳,预后较差,符合抗GBM抗体型RPGN 的临床特点,免疫印迹法也进一步鉴定和验证 全部5份血清均识别401300~54 0130、23 o00~ 27 1300的蛋白条带,与国外的报道相一致㈦6。 我们首次在国内采用自行研制的可溶性人 GBM抗原,用EuSA方法检验抗GBM抗体, 并通过免疫印迹法证实其方法的可靠性。 2.ELISA方法较IIF法检测抗G劭 抗体 方法简便、结果稳定。用IIF方法检测抗GBM 抗体由于受正常肾组织来源、低温保存时间长 短、复温方法及判定结果时主观因素等的髟响. 灵敏度较低,据国外报道仅为40%左右【 。本 研究中曾有3例抗GBM抗体阳性患者进行 IIF检测,1例阳性,1例可疑阳性。本研究结 果显示ELlSA较IIF检测抗GBM抗体更简 便、灵敏、稳定和客观。 抗GBM抗体检测的临床、病理意义 1.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全部29例原发性和 继发性RPGN患者中5例抗GBM抗体阳性, 占17%,说明抗GBM抗体型RPGN在中国并 不少见,发生率与国外报道相似。 2.本文5例患者中,肾活检电镜结果显示 大部分伴有GBM的断裂,4例曾行直接免疫荧 光检查,仅有t铡呈典型的IgD沿GBM线样 沉积,其余3例表现为沿GBM{田颗粒样沉积。 国外研究显示在抗GBM抗体肾炎中,约35% 以上病例直接免疫荧光可表现为免疫复合物 型,特别在病程中后期,其原因不清,可能与抗 GBM抗体与GBM舶结合形成新的抗原,从而 导致机体第二抗体的产生,故而使早期的沿 GBM线样分布,在中、后期可变为细小颗粒样 免疫复合物沿GBM沉积L8 J

。因此,不应仅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