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易宪容: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

易宪容: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

易宪容: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
《金融业发展和改革 "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在总结中国金
融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结合了当前国内外现实的经济背景,给出未来5年中国
金融市场一个明晰的中期发展目标。这个中期目标既是中国金融市场未来5年
发展之愿景,也是金融改革之任务。

《规划》目标的亮点在于:首先强调了金融服务业如何与实体经济发展相
适应,即金融服务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坚持金融服
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

这其中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方面,尽管中国金融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快
速发展,但无论发展的广度还是深度都与发达国家成熟的金融市场存在差距,
因此,在"十二五"时期,《规划》要求中国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
比重保持在5%左右。

另一方面,加大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开放,并非是通过过度信用扩张的方式
来现实,而是要建立在服务于实体经济的现实基础上,这是2012年全国金融工
作会议上所提出的中国金改的基本思路。《规划》把这个思路具体转化为制度
性文件。

《规划》的第二个亮点是金融服务的均等化或金融服务的全覆盖。一般来
说,金融服务的大众化、普及化、均等化,既是现代金融业发展与繁荣的动
力,也是调整与改善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平的工具。金融服务的均等化要求现代
金融市场为广大民众提供广泛的投资工具与市场、融资渠道及方式,让更多的
弱势民众与中小企业来分享整个社会经济增长之成果,来改善其生活及企业之
现状。

最近的经济学研究成果表明,金融服务均等化已经成为当前不少国家经济
增长的主要障碍。因为在金融服务非均等化的情况下,弱势群体与中小企业无
法获得所需要的融资,或者在融资上存在很大困难,他们丧失了生产与投资机
会,财富与收入水平无法增长。所以,《规划》提出了"对'三农'、小型微型企
业等领域的贷款增速超过全部贷款平均增速,资本市场体系建设基本完善,功
能进一步发挥,保险覆盖面和服务领域明显拓宽"等金融服务均等化的要求。

那么,通过什么方式来实现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以及金融服务均等化?
对此,《规划》强调了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是《规划》的
又一大亮点。

市场是有效的价格机制,通过有效的价格机制可以实现金融资源的有效配
置,而金融市场的价格就是利率与汇率。可以说,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了几十
年,许多商品市场与要素市场的价格机制在逐渐完善,而国内金融市场的价格
机制与发达国家成熟的市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尽管这几年利率与汇率市场化有十足进步,但其仍处于严厉管制。所以,
《规划》强调,银行、证券、保险业市场化水平显著提升。按照条件成熟程
度,通过放开替代性金融产品价格等途径,确保利率市场化改革按照"放得开、
行得成、调得了"的原则稳步推进。如果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明显进展,人民币
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及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便能逐步实现。换句话来
说,如果利率市场化改革有所进展,中国金融市场会真正迈上新台阶。

从目前国内金融市场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来看,大多与金融市场有效的价格
机制没有建立有关。比如央行对贷款利率的上下限管理,使得国内银行业不注
重金融服务质量上的竞争,而注重信贷规模大小的竞争。在这种情况下,银行
既无法对不同的信贷自由定价,也容易制造寻租空间。而一旦有效的利率与汇
率价格机制建立,银行就能够对不同的信用进行风险定价,市场可形成各种管
理与控制风险的工具。因此,利率与汇率市场化成为中国金融改革的最大攻坚
战,而《规划》已经把它作为未来几年国内金融改革的重点。

来源:证券之星 作者不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