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情系民生
——关于社保基金监管的看法
梁伟贞
社保基金是参保者的“救命钱”,是社会保险体系的物质基础,是社会保障体系平稳运
行的前提条件,是保持社会安定,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重要保证。随着社会保障覆盖范
围、统筹层次的不断提高,我国社保基金规模以较快的速度逐年增长。对社保基金的监管工
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管好用好社保基金责任重大。目前:
一、社保基金监管存在的问题
近年社会保障基金案件频发,有统计显示,在1986年至1997年间,全国有上百亿社会
保险基金被违规动用;“十五”期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接到挤占挪用基金举报案件96件;
1998年以来,全国清理回收挤占挪用基金160多亿元;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审计署专项清
查结果显示,1992年至2004年,仅养老保险金就有约100亿元被挤占挪用。这一切令人触
目惊心!同时也反应出一个突出问题——社保基金监管紊乱,存在诸多隐患。
(一)社保基金监管的体制存在缺陷。
负责社保基金监管部门,是各级劳动保障系统的基金监管机构和财政部门的社会保障业
务管理机构。这些机构本身不是独立的法人,仅仅是劳动保障系统和财政系统的一个业务部
门,监管只能是“自己管自己”,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缺少必要的相互制约机
制。
(二)社保基金监管政出多门。
社会保障管理情况在全国不完全统一,多数地方为: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集体职工养老
保险和失业保险由劳动部门管理;农村养老保险大多仍沿用民政部门原来的政策;部分集体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由人寿保险公司管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保障由卫生部门管理。因基
金管理“多头无序”,各自为政。这正是社保基金要案多发的根源。
(三)社保基金监管的法律依据存在严重漏洞。
有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09年,我国社保资金总额已超2万亿元。如此庞大的资金,
却没有一部法律对之进行监管。面对我国超2万亿社保基金积累,如此规模巨大的资金总量
和薄弱的监管力量形成了极大的反差,社保基金监管立法迫在眉睫。
(四)社保基金增值不理想,有贬值风险。
资料显示,中国十年间CPI平均涨幅为2.2%,而五项社会保险基金的收益率仅为2%。
银行利率跑不赢CPI,目前社会保险的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五险基金规模已
有2万多亿,如果不采取及时转存定期或购买债券,会使得活期存放在银行的财政专户里的
社保基金在不断攀升的CPI压力下面临极大的贬值风险。
(五)社保基金保被冒领严重。
相关的统计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有3000多万已离退人口,每年因冒领流失的养老金达
到上十个亿!退休人员居住广且分散,有些甚至跨省居住,路途遥远,信息不畅,给社保机
构的管理带来难度,致使一些离退休人员特别是异地居住的退休人员去世后,家属仍在冒领
养老金少则几个月,多则上十年。其他的机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
生育保险这几大险种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种因欺骗而导致社保基金流失现象。
(六)社保基金基础管理工作存在隐患。
有的地区用现金或支票支付社保待遇、会计与出纳未分设、印鉴未分管、专用发票和收
据领用手续不全。二是部分地区人员编制少,无法实行双岗双审,重要业务封闭在一个业务
部门办理,基金监管存在漏洞。三是有的地方系统升级人为可控,存在人为修改的隐患。四
是有的地方不使用省统一财务软件,手工记账。五是部分地区财政与社保间票据传递存在疏
漏,监督工作存在隐患。
(七)社保机构自身建设有待加强。
一是信息化建设不够规范。
二是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与新时期社保工作不相适应。
三是对不足额参保缴费及长期欠费单位没有采取积极有效的监管措施,不足额参保缴费
及长期欠费问题无法得到切实解决。
四是基金管理人员不但应具有高度的政治素养和责任心,更要有专业的技能或精通的业
务知识。
五是应向社会披露的社会保险基金相关信息,没有及时披露,无法接受社会监督。
二、加强社保基金监管的对策
(一)加强对社保基金监管工作的认识。一是领导要重视。二是要确保基金安全,对
在执行过程中不合规的政策要尽可能纠正,避免和减少因政策执行偏差导致的基金损失。三
是要防止滥用权力,要形成相应的权利制衡机制,防止管理人员滥用权力、以权谋私,甚至
挤占挪用社保基金行为的发生。四是要确保支付。社保基金事关民生,只有确保社保基金的
按时足额发放,才能安定人心、稳定社会。
(二)国家应建立分权式管理制度。
监管委员会按城市设立地方监管办事处实行垂直管理。建立专业性养老社会保险基金
管理局。基金管理局依据社保基金保值、增值要求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将统筹账户基
金投资于以固定收益金融工具为主的对象(如定期存款、国家债券)和国家重点开发的建设
项目。建立社保基金的公益受托人或法人受托人制度,做到依法托管、资产独立、钱权分离、
功能分立、法律责任明确、专业运作、信息披露,从而隔离道德风险和市场风险,以实现社
会养老保险基金收益最大化。
(三)建立完善的社保基金监管法律、法规体系。
认真吸收现行社保基金监督管理方面有关行政规章合理成分,加快社会保障基金监管法
律规范起草,尽快出台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条例》,将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置
于法律控制之下,使社保基金监管主体有法可依,执法有力。
(四)加强社保基金的预算管理。
认真准确的编制社会保险基金预算计划,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各部门要加强对基金收
支预算的监督,建立考核机制,强化预算的约束力。
(五)预防社保基金被蓄意冒领。
一是建立和健全离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制度。
二是加强认证机构的知识培训和认证程序培训。
三是建立举报奖励制度。
四是协调公安、民政殡仪部门,定期将死亡信息以纸质通报方式或网络传输方式通报
给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备案,采集第一手资料,堵塞冒领漏洞。
五是对于逾期未进行认证或音讯全无的离退休人员,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暂停支付其
基本养老金,等补办认证手续后再给予补发。
(六)加强社保基金监管基础工作建设。
一是加强社保信息建设。开发和使用全国统一的社保业务信息系统和财务软件系统,
做到指标统一、格式统一、操作统一,加快构建社会保险基金运行的预警系统及其指标体系。
二是专业人才培养。对社保基金监管人员、审计人员、业务人员、财务人员实施专业知
识、综合素质培训,进行各项技术考核,培养造就一支思想作风正、人员素质高、社会形象
好的社会基金管理队伍。
三是建立健全社保经办机构内部控制制度,审核、支付分家,会计、出纳分立、经办
机构根据每一项业务的风险点,对关键部门、环节和岗位,建立明确的责任制度,形成有效
的制约机制。
(七)强化社保基金的社会监管。
一是强化社保机构的监管。认真审核缴费单位的缴费基数,防止参保单位少报、漏报、
瞒报缴费基数;加大清欠力度,确保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应收尽收;严格新增离退休人员的审
批,加强动态核查,严防弄虚作假、虚报冒领。
二是强化税务部门的监管。利用税务机关的征管优势,不定期对缴费人数、缴费基数
等申报资料进行检查核实,确保参保信息和数据真实准确。
三是强化财政部门的监管。在保证基金资产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实现基金资产
的增值。
四是强化审计部门的监管。准确定位社保基金审计目标,以效益审计为总揽,以社保
制度运行过程为主线,以社保资金的真实、安全、规范为切入点,发挥审计监督作用,使社
保资金能够安全有效运行。
五是强化社会各界的监管。加强群众监督、工商行政部门监督、检察机关监督、人大
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形成监管合力。
社保,情系民生。社保基金的监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各部门各司其职,
齐抓共管,需要全社会全方位进行监督,需要组织的重视,需要监管团队过硬的素质,需要
加强管理和处罚力度。只要这些工作落到实处,定能规范基金管理和监督行为,提高监管工
作的效率,才能真正让更多人沐浴在社保温暖的阳光下,才能让百姓生活得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