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诗歌的音乐性研究_周锋

现代诗歌的音乐性研究_周锋

收稿日期:2007-02-01.作者简介:周锋(1971-󰀁)女浙江绍兴人,浙江树人大学讲师,硕士,主要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现代诗歌的音乐性研究

周󰀁锋

(浙江树人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杭州310015)

摘󰀁要:诗歌的独特性决定了其音乐性,也决定了诗歌是与音乐有着同一关系的语言有机体,诗歌的音

乐性是诗歌区别于其他体裁的最主要特征。现以诗歌的语言为切入口,立足于东西方不同的历史与文化语

境,探讨现代诗歌音乐性的独特内涵。

关键词:现代诗歌;音乐性;特征󰀁中图分类号:I207󰀁25

AStudyonMusicalityofModernPoetry

ZHOUFeng

(CollegeofHumanities,ZhejiangShuren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310015)

Abstract:Thedistinctionofpoetrydeterminesitsmusicalityandthusdeterminesthatpoetryisanorganismof

languagewhichhasanidenticalrelationshipwithmusic.Musicalityisthemostprimarycharacteristicwhichdistingu-i

shesbetweenpoetryandotherformsofliterature.Thethesisfocusesonpoetrylanguageandlaysstressondifferenthis-

toricalenvironmentalandculturalcontextoftheorientandtheoccidenttoprobedeeplyintothedistinctiveconnotation

ofmusicalityinmodernpoetry.

Keywords:modernpoetry;musicality;characteristic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781(2007)04-0119-06󰀁󰀁诗是一种独特的艺术门类,它是一种高度艺

术化的文学体裁,是󰀁形成性的和形成着的󰀁

(雅克󰀁马利坦语),讲究的是过程、突变、灵启

和动向的表现,诗歌是与音乐有着某种同一关系

的语言有机体,音乐性是其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

的最主要的特征。一般的文学是运用语言和文字

将审美情感对象化;而诗歌则是借助语言文字将

审美情感音乐化。诗歌的音乐性关系到诗存在的

合理性与合法性,关系到诗的发展与生命。

󰀁音乐󰀁作为一种时间的艺术,依存于稍纵

即逝的󰀁音󰀁,音乐的特性是:可以表达超验世

界,凝定诗情和诗思,同时又转瞬即逝,给人以

无限想像的空间。它具有象征主义苦苦追求的暗

示的本质,同时不具备词所固有的精确性因素。

这些特性决定了它与人内在的精神活动有着最为

密切的同一关系。由于音乐的这种延续性和永无

定止意义,在揭示人类心灵深层的感知上,音乐的表现方式是无与伦比的,西方人往往将诗与音

乐性视为一体,音乐性已经成为象征主义诗人实

现现象世界与本体世界合而为一的现实途径,达

到音乐性的理想境界也就达到了现实世界与理想

世界的完美契合,󰀁诗人则成为尘世与上天的中

介󰀁。[1]威廉󰀁巴特勒󰀁叶芝认为:󰀁活跃的、结

构细致的肌体与人体美的关系就是生动的音乐性

的语言与情感的关系󰀁。[2]

一、诗歌音乐性的几个层面

所谓诗的音乐性,普遍的说法是诗歌在语言

形式上所具有的,跟音乐相同或相近的艺术特质。

外在形式上表现为格律、节奏、押韵等;内在则

表现为诗人个体深层生命情感的起伏、律动。我

们可以将其概括为三个层面:其一,韵律的节奏,

即诗歌语言物理音响的音乐化,具体表现为声韵、

节奏等;其二,语义的或散文的节奏,即由诗歌󰀁119󰀁第19卷第4期2007年7月Vo.l19No.42007.7󰀁󰀁󰀁󰀁󰀁󰀁嘉兴学院学报JournalofJiaxingUniversity󰀁󰀁󰀁语言的自然组合形成的逻辑的或概念的意义而呈

现的节奏;其三,神韵流动的生命空间,即物理

空间的生命化。这其中的音乐绝不只是声音,更

是一种感觉。音乐性与空间感有很内在的关系,

音乐情绪的弥漫需要空间,有节奏和韵律的打油

诗和百家姓没有诗歌的韵味,就是因为它们不能

提供音乐的弥漫所需要的物理空间。󰀁诗歌音乐

所显示的空间感是通过语言的召唤而呈现的。󰀁[3]

比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

时;又如:秋󰀁风󰀁生󰀁渭󰀁水,落󰀁叶󰀁满󰀁

长󰀁安。诗中的声韵升华为神韵流动的生命空间。

韵律的节奏和语义的节奏是生命空间形成的物质

前提和组成部分。绘画与建筑和空间的关系密切,

诗歌的󰀁绘画美󰀁和󰀁建筑美󰀁也是形成诗歌

󰀁音乐美󰀁的重要因素,闻一多旗帜鲜明地提出

诗歌的󰀁三美󰀁理论,是有这层考虑的。

诗歌音乐性的不同层面是共存的,它们共同

构成诗性的节奏的组成部分,但它们之间又是互

相矛盾的,对于其中哪一个层面的音乐性的过分

强调都会影响到其他层面的音乐性的充分展开。

对于强调表现复杂、神秘的诗性直觉和现代情绪

的现代诗来说,内在的生命节奏的律动是产生音

乐性的圭臬。

诗歌的音乐性不仅可以从外在的格律、节奏

表现出来,也可从诗歌的意象、色彩、空间等诗

歌各要素的相互关系以及并置、反复、暗示等艺

术手段表现出来。伟大的象征主义诗人波德莱尔

在他诗歌󰀁感应󰀁中提出了󰀁感觉感应󰀁理论,

对象征主义诗歌的语言和音乐性产生了重大影响:

󰀁󰀁

各种香味、色彩和声音会彼此相通,

如同悠长的回声到远处没有差异,

最后在冥冥之中归于深沉的统一,

同在黑夜里消失,同在光明里消融。

有的香味像孩子身上的肉,

像双簧管般轻柔,像牧场一样葱绿,

󰀁󰀁󰀁有的香味却丰富、洋洋得意和腐朽。

作为无穷无尽的事物能不绝如缕,

󰀁󰀁[1]420

波德莱尔于1875年曾说:󰀁正是对美的这种令人赞叹的,永生不灭的本能,使我们把尘世及其众生相看成是天上的一瞥,仿佛是上天的一种

󰀁感应󰀁。󰀁[1]420如上文所说,󰀁诗人则成为尘世与

上天的中介。󰀁

二、现代诗歌全面释放诗性的意义

现代诗开始全面地释放出诗性的意义,诗性

的释放完全仰仗音乐性与完美实现。但对于许可

来说,所有的音乐性最终仍必须借助语言来完成。

1.回到诗歌语言本身

诗歌在音乐性的问题上有着内在的因素,传

统诗歌过于注重外在的格律、节奏,反而会束缚

了诗歌语言自身的长处。朱光潜先生认为󰀁诗是

一种音乐,也是一种语言。音乐只有纯形式的节

奏,没有语言的节奏,诗则兼而有之,这个分别

最重要。󰀁[4]中国传统诗歌与音乐关系密切,大致

分为󰀁以乐从诗󰀁󰀂采诗入乐󰀁和󰀁倚声填词󰀁

三个阶段,随着时代的发展,对诗歌的音乐性问

题的探索又回到了诗歌语言本身,象征主义强调

的诗歌的暗示性和音乐性问题落到了挖掘语言本

身的潜在的能量和表现力等方面,诗歌的音乐性

直接与这首诗的情感和语言的传达联系着。诗歌

不再满足于传统意义上的音乐性,即诗歌在语言

和形式上所具有的和音乐相似的特性,而是突破

常规,最大限度地挖掘诗歌语言的音乐效果,

󰀁为每首诗歌制定最合脚的鞋子󰀁,[5]当一首诗没

有了外在格律的依托,语言就成为诗歌音乐性实

现的唯一的物质载体,独立承担起完成现代诗歌

音乐性的使命,语言本身就是音符,音乐性成为

象征主义最重要的诗艺原则,如魏尔伦所说,听

我的诗就是一首美妙的音乐,而它的内容是什么

是不必知道的。

魏尔伦是法国象征主义三大家之一,他的名

篇多写哀愁,借富于暗示性的音乐节奏感染读者。

他发表于1866年的󰀁秋歌󰀁,因其婉转低回,哀

怨缠绵的音乐性而成为法国诗歌史上的绝唱之一。

而󰀁无言的歌󰀁是他又一首流传很广的诗篇:

泪水落在我心中,

如同雨水落在城里。

不知道有什么苦痛

深深刺入我的心中?

啊!淅淅沥沥的雨声,󰀁120󰀁󰀁󰀁󰀁󰀁󰀁󰀁󰀁󰀁󰀁󰀁嘉兴学院学报󰀁󰀁󰀁󰀁󰀁󰀁󰀁󰀁󰀁󰀁󰀁󰀁󰀁󰀁󰀁󰀁第19卷第4期屋顶上有,地上也有!

百无聊赖的心未曾

啊!听过动听的雨声!

󰀁󰀁

最令人难受的悲哀,

是说不清为了什么,

既没有恨,也没有爱,

我心中充满了悲哀。(部分译诗)[1]492

小诗用词造句很平常,但极富音乐性,诗人

借诗歌语言自身的音乐性和节奏感,把心中的情

绪暗示给读者,引起共鸣。

2.语义与音乐性的关系

雅克󰀁马利坦认为:诗歌语言首先意味着一

组明确的概念,承担着某种约定俗成的媒介性含

义,在诗的双重意义󰀁󰀁󰀁诗歌的抒情性与逻辑性

意义中(也可说诗性意义与逻辑性意义),现代

诗将努力掩饰甚至废除媒介意义,即一组明确的

事物,因为神秘的诗性思维与有明确语意色彩的

语言之间必然存在裂缝。[6]207

对于纯音乐来说,凭借7个音符就足以表达

各种情感,音乐具有自足性,它可以脱离意义而

生存,但音乐的自足性也意味着悖论的存在,它

不能表达明确的意义。由于语音不可能丰富到足

以表达意义,抒情性的语言(语调)在很大程度

上承担着表达意义的功能,诗歌的音乐性和语义

的关系是天然的。现代诗歌的诗性的节奏和语义

的节奏之间的关系与悖论是解决诗歌音乐性问题

的难题。尤其是汉语,它与英语不同,英语的发

声、停顿、节奏主要是靠语音的轻重来调节,和

语意没有太大的关系。汉语是一种音义的结合体,

汉诗的音乐性与叙述性、逻辑性的语义的节奏有

着很密切的关系,悖论也由此产生,因为语言所

固有的某些语意上的、逻辑的、精确的因素正是

诗人们所希望抛弃的。

中国象征诗派努力强化诗歌的暗示效应和朦

胧的美感,实现形式上的自觉,追求󰀁纯粹󰀁的

诗歌。在梁宗岱看来:󰀁所谓纯诗便是摈除一切

客观的写景、叙事、说理以至感伤的情调,而纯

粹凭借那构成它底形体的元素󰀁󰀁󰀁音乐和色彩,

产生一种符咒式的暗示力,以唤起我们感官和想

像的感应,而超度我们的灵魂到神游物表的光明的极乐境域,像音乐一样,它自己成为一个绝对独立、绝对自由、比现世更纯粹,更不朽的宇宙。

它本身的音韵和色彩底密切混合便是它底固有的

存在的理由。[7]在这一点上,穆木天和王独清和

他是同气相求的。比如王独清也追求诗歌󰀁色󰀁

和󰀁音󰀁感觉的契合,并归结为理论上的明确追

求,他曾举出自己诗作中的一节,作为例证:

在这水绿色的灯下,我痴看着她,

我痴看着她淡黄的头发,

她深蓝的眼睛,她苍白的面颊,

啊这迷人的水绿色的灯下![8]

他们排斥󰀁写景、叙事、说理以至感伤的情

调󰀁,其实就是对明确语义的某种回避,凭借音、

色、形等诗歌各要素的调动,使诗歌向音乐和绘

画靠近,在音乐性和绘画美中追求纯粹的诗美,

这实际上是一种诗歌本体思维的艺术自觉与尝试。

这同西方象征主义排斥语言指向具体的事物,反

现实、反自然主义是有着明显的渊源关系的。这

里,我们可以拿绘画作一简单类比,20世纪野兽

派画风体现出现代绘画的超越性指向󰀁󰀁󰀁追求绘

画的音乐性色彩,它采用的策略就是:减弱画面

的深度感和物象的体质感,画面呈现非描绘性色

彩,更多体现抒情性色彩。

3.可以回避对事物的直接描述和对思想的明

确表达

这里比较两位诗人󰀁󰀁󰀁波德莱尔和魏尔伦,

波德莱尔追求诗歌的暗示性功能时,借助外在的

意象;而魏尔伦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则更多依赖于

语言自身的乐感。应该说,借助诗歌的内在音乐

性可以使诗歌回避对事物的直接描述和对思想的

明确表达,充分发挥语言的暗示功能,揭示和表

现事物的本质。原因之一是词语所达到的音乐性

效果能使语言升华,即所谓󰀁得鱼忘筌󰀁,另一

个重要原因是音乐具有自足性,用汉斯立克的说

法就是音乐不表达确定性的情感和意义,它的内

容就是它的音的排列、运动的形式,所以一旦诗

歌语言上升为音乐,它就能独立于意义之外。值

得思考的是,诗歌的音乐性由语言而来,又超越

语言自身。由此可见,语言作为诗歌的载体,是

极富表现力的。

诗歌的暗示性可以通往音乐性,同时诗歌的

音乐性也可以促成诗歌的暗示性效果的形成。戴

望舒受魏尔伦、马拉美等法国象征诗派诗人的影󰀁121󰀁周锋:现代诗歌的音乐性研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