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招远金山金矿特征及深部含矿性探讨

招远金山金矿特征及深部含矿性探讨

第30卷第l期 

2011年03月 吉林地质 

JILIN GEOLOGY Vlo】.3O No.1 

Mat.20ll 

文章编号:1001 ̄2427(2011)01—48—5 

招远金山金矿特征及深部含矿性探讨 

朱文丰, 姚德刚,王凤华 

山东省地质测绘院,山东济南250002 

摘要:金山金矿位于招掖金矿带的中西部,该区岩性为元古代震旦期玲珑超单元九曲单元弱片麻状细粒石榴二 长花岗岩和中生代燕山早期郭家岭超单元大草屋单元斑状细粒角闪黑云花岗闪长岩。断裂构造发育,规模较小。 矿床成因为热液型,属小型蚀变岩型金矿,形成于玲珑岩体侵入后期,主要分布有两条矿体,长分别为I12 m和 370 m。斜深104 m和133 m,真厚度0.40 m和1.54 m,平均品位分别为19.68×10 及3.67×10一。矿体分别赋存在 80 m及-15 m标高之上。根据其成因分析及深部钻孔控制,认为本区深部含矿性不大。 关键词:金山金矿;玲珑超单元;郭家岭超单元;热液型;深部含矿性 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eep ore-bearing potential of 

Jinshan gold deposit,Zhaoyun,Shandong Province 

ZHU Wen—feng,YAO De—gang,WANG Feng—hua 

InstituteofGeologicSurveyingandMappingofShandongProvince,di’nan 25000Z Shandong,China 

Abstract:Jinshan gold mine iS located in midwest of Zhaoyuan gold ore belt.There exist fine-grained gneissic garnet adamellite from Jiuqu unit of Linglong super-unit in Sinian of Proterozoic and porphyritic fine.grained hornblende biotitic granodiorite from Daeaowu unit of GUojialing super-unit in early Yanshanian of Mesozoic.There developed faults in smaller scale.The gold deposit belongs to altered rock type,whose ore genesis is hydrothermal deposit type,which formed in late Linglong invasion.There mainly exist tWO ore bodies.112 m and 370 m long;oblique depths are 104 m and 133 m:the true thicknesses are 0.40 m and 1.54 m:the average grades are 19.68×l0 and 3.67×l0~,respectively.The ore bodies Occur at elevation of 80 m and.1 5 m.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he ore genesis and the con ̄ol of deep drilling.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study area has not deep ore potentia1. Key words:Jinshan gold deposit;Linglong super-unit;Guojialing super-unit;hydrothermal type;deep ore potential 

金山金矿位于招远市北24 km,20世纪8O年 

代民间采矿业一度盛行,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进人2l世纪,金矿勘探开采逐步走向系统化正规 

化。先后有多家地勘队伍在此开展地质工作,大秦 

家金矿投资兴建了一深1 80余米的竖井,浅部发现 

了小规模的矿体,深部钻探工程均未见矿。本区找 

矿前景如何?有无必要进一步加大勘查投人?是当 

前急待解决的问题,要求地质工作者做出科学的推 

测和判断。 

1矿区地质概况 

金山地区位于我国著名的招掖金矿带的中西 

部,两大主要控矿构造一焦家断裂和招平断裂之 

间。位于焦家断裂的下盘,距焦家断裂垂直距离约 4.5 km。 本区出露地层极少,为胶东岩群苗家岩组 

( ),呈包体赋存于花岗岩体内,规模很 

小,主要岩性为黑云变粒岩,斜长角闪岩、黑云 

斜长片岩[2],含金丰度值为32.3×10一。区内侵入 

岩广布,包括元古代震旦期玲珑超单元九曲单元 

(1J11 23)和中生代燕山早期郭家岭超单元大草 

屋单元(gD 8 52 o玲珑超单元九曲单元岩性为 

弱片麻状细粒含石榴二长花岗岩,淡肉红色,细粒 

二长花岗结构,弱片麻状构造,偶含长石斑晶,石 

英拉长呈虫状与定向的黑云母组成弱片麻理,片麻 

理产状310。~335。, 3O。~50。,主要组 

成矿物有斜长石(25%~30%)、钾长石(30% 

35%)、石英(25%~30%)、黑云母(<5%), 

收稿日期:2010,10.28;修订日期:2011-O1.19 作者简介:朱文丰

(1966一),男,河北枣强人,山东省地质测绘院工程师 第l期 朱文丰等:招远金山金矿特征及深部含矿性探讨 49 

粒度0.5—1.5 mm,为半自形一他形[2]。含金丰度 

值为42.7×10一。郭家岭超单元大草屋单元岩性为 

斑状细粒角闪黑云花岗闪长岩,呈浅灰色,似斑 

状结构,基质为细粒花岗结构,弱片麻状构造。 

斑晶主要为钾长石,质量分数7%,局部较高可达 

15%~20%,呈斑状半自形半定向排列,粒度0.6 cmX l cm左右。角闪石、石英定向排列构成片麻 

状构造。基质成分为:斜长石(47%)、钾长石(7%)、 石英(27%)、角闪石(4%)、黑云母(5%),矿物 

粒度一般为O.3~1.5 mm,含金丰度值为35.2×10 

(图1)。 

从区域上和本区两种岩体的分布特征看,并根 

120。20 Off' 

O 2—2 

\lJ i /// 

\ / 

——一/ 37。31 2矿 Q / 

J // ̄__j眵 

\ 圆s圆 旧囹n囵坨国 / 

图l金山金矿地质简图 Fig.1 Schematic geological map of Jinshan Au deposit 1.第四系;2.郭家岭超单元大草屋单元斑状粗中粒黑云花岗闪长岩;3.玲珑超单元九曲单元弱片麻状细中粒二长花岗岩;4.焊斑君; 5.黄铁石英岩脉;6.绢英岩化花岗岩;7.闪长岩;8.闪长玢岩;9.矿体及编号;10.竖井位置及编号;11.钻孔及编号;12.采空区(矿体) 

据钻探提供的深部资料分析,郭家岭岩体侵位于玲 

珑岩体,在侵位区两岩体出露面积大致相等,互为 

包容体,均可形成港湾状。 

表明郭家岭岩体呈大面积低压力顶面呈凹凸状 

侵人。两岩体界线清晰,接触带较少见到有“烘烤 

边”和“冷凝边”,玲珑岩体无任何蚀变现象,表 

明郭家岭岩体的侵入是一种低温的“冷侵入”。 

另外本区内的脉岩主要有闪长玢岩(6 52)、 

闪长岩(8, )、煌斑岩(X)和石英脉(q)。闪长 

玢岩脉呈NNE向延伸,斜穿NE向断裂。规模一 

般较大,延长可达数千米。宽1~20 m不等。闪 

长岩呈致密块状,沿NNE和NE两组方向延伸, 延长可达数百米,脉宽0.5~1 m。煌斑岩(x)规 

模很小,长数十米,脉宽0.5~1 m。石英脉(即 

③号脉),走向NE45o~70。,规模一般,延长 

可达数百米,脉宽0.5一l m,局部可见黄铁矿化, 与金矿化关系密切。 

该区域基底构造线以东西向为主,构造类别以 

复式褶皱为主是栖霞复背斜的一部分,由于后期运 

动的叠加改造,构造行迹不明显。矿区出露的构造 

为断裂构造。按走向可分为NE、NEE向二组,以 

NEE向为主。长200~650 m,以压扭性为主。地 

表破碎带较宽,可达8 m,见断层镜面、断层泥, 

构造特征非常明显,向深部均规模较小。均为控矿 

构造。 

本区矿脉是由含矿热液沿断裂构造交代、充填 

形成的矿化蚀变带。主要矿脉有4条。分别为:l 

号脉、2号脉、3号脉和4号脉。含矿较好的为1 

号脉和4号脉,脉体主要由黄铁绢英岩、黄铁矿石 

英脉、石英脉和绢英岩化碎裂岩组成。围岩蚀变的 

主要类型有钾化、绢云母化、硅化、黄铁矿化,其 

次有碳酸盐化、绿泥石化、高岭土化。以钾化、绢 5O 吉林地质 第3O卷 

云母化、黄铁矿化分布普遍,硅化、黄铁矿化与金 

矿化关系最为密切。蚀变岩具有水平分带的特点。 

围岩为花岗岩时,由中心向两侧依次为黄铁绢英岩 

黄铁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一绢英岩化碎裂状花 

岗岩一钾化花岗岩一花岗岩。围岩为花岗闪长岩 

时,蚀变较弱,蚀变带较窄,由中心向两侧依次为 

黄铁绢英岩一绿泥石化、高岭土化闪长岩一花岗岩 

闪长岩。 

2矿床地质特征 

本区共有4条主要含金矿脉,均含有矿体,其 

中1号、3号脉内矿体规模较大。1号矿体长370 

m,垂向分布范围在110 m(地表)~.15 m之 

间,沿倾向斜深133 m。地表以下约80 m(标高 

00 为30 m)为采空区,现有矿体赋存标高5一.15 

m。矿体形态呈脉状,具膨胀狭缩特征。矿体走 

向80。,倾向Nw,倾角73。~80。,走向长度 

120 m,倾向延伸20 m,平均水平厚度1.59 m, 

厚度变化系数5.66%,属稳定型。矿体金的平均 

品位为3.67 x 10一,最高金品位l9.00×10~,最低 

1.00X 10一,一般在3.00X 10~~6.00X 10 之间, 

品位变化系数25.31%,属有用组分均匀型矿体。 

该矿体东部在,45 m标高坑道见强黄铁矿化绢英 

岩,但不含矿。矿体西部施工一钻孔,控制标高 

一116 m,见绢英岩化花岗岩,不含矿(见图2)。3 

号矿体地表为含星点状黄铁矿石英脉,呈突出地表 

的岩墙产出,地表品位0.48×10: ,以往开采坑道 

已坍塌,残留矿体宽0.40 m,品位14.36×10~,经 

ZK23_, ’ ^基 l r — 嚣 \ 

絮 

翰 

j I \ \ 

。 I_I 日 长岩 

圈二 岩 

圜绢 岗岩 

艄号 

~ 

日黼一婀 

圈2金山l号脉第23勘探线地质剖面简图 

Fig.2 Profile of Line 23 of No.1 vein in Jinshan gold deposit 

坑道投资者介绍,平硐向下采深70 m,矿体长60 

m,宽0.50~0.80m,平均品位25.00×10~,产状 

较陡约75。,矿体具分支复合特征。该矿体深部 

施工两个钻孔,控制深度分别为0/TI和.146 m标 

高,蚀变带宽为0.60~1.60 m。蚀变、破碎均较 

弱,不含矿(见图3)。由此推断3号矿体长112m, 

平均厚度0.60 m,平均品位19.68×10~,赋存标高 

180 m(地表)~80 m,倾向延伸1,04 m。 矿石矿物成分有20余种,主要成分为银金矿、 

黄铁矿、石英、钾长石、绢云母等,其它矿物少量 

或微量(表1)。主要矿石矿物为银金矿,脉石矿 

物为石英、钾长石。矿石结构较简单,以碎裂结构、 

晶粒结构为主,其它尚有填隙结构、熔蚀结构、乳 

滴状结构及包含结构。 

根据矿物的结构构造、矿物组合及矿物间的相 

互关系,将成矿作用划分为4个阶段:即黄铁绢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