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创新引领工业园区转型升级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
享”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创新发展理念被摆在国家发展全局
的核心位置。工业园区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对外开
放的重要平台,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坚持以创
新引领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升级”是江津区委、区政
府对江津工业发展确立的科学思路。为此,德感工业园区要
始终把发展工业经济作为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国家级装备
制造业基地”“国家级粮油食品加工基地”“重庆市重点
临港物流基地”“三大基地”建设目标,确保在“十三五”
期间实现“千亿园区”的发展目标。
着力思路创新,聚力提质、增效、升级
一是调优存量。提质增效是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核心任务。
要牢固树立“以质取胜”的战略意识,围绕提升园区企业的
质量和效益,引导企业通过设备更新、技术改造、技术创新、
产品升级、产业链延伸等举措,改造升级传统产业,促进传
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要引导企业深挖
内部潜力,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组织运营效率与要素利
用效率,进而提升企业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推动园区企业提
质增效。
二是做大总量。工业经济要壮大,扩大规模、做大总量是
关键。要坚持以项目为抓手,着力推动德感工业园区装备制
造、粮油食品加工两大产业的集群集聚发展,进一步做大园
区工业经济总量。尤其要加强对工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
坚持在增量上更加注重创新,大力引进以新一代信息产业为
中心,使园区既有“顶天立地”的大项目,又有“铺天盖地”
的中小项目。
三是创新升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强化企
业创新的主导作用,构建以市场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创新
体系,引导园区企业加大自主创新投入,积极依托园区2个
国家级技术中心,充分释放1000余件企业专利的红利,推
动园区企业自主创新。
着力方法创新,抓好招商、促建、要素
一是全力招商引资。加快工业园区发展,抓好招商引资是
前提。要围绕重点发展方向和工业园区特色优势产业,积极
对接“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及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实施集群化招商、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等措施,主动承接
国际资本转移、沿海发达地区和主城区产业转移,紧紧围绕
德感工业园区装备制造、粮油食品加工两大特色产业,聚焦
战略性新兴产业,继续招引一批有影响力的大项目,集聚一
批有含金量的中小项目,切实增强园区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二是聚力促建项目。项目是园区发展的引擎。加快工业园
区发展,推动工业项目投产达产是关键。要按照“工作目标
化、目标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时序化、全程考核化”
的要求,把工作量化为指标、细化为事项,分解落实到部门、
人员、阶段和时点,建立层层负责的责任体系,从项目签约、
核准、备案、申报、建设直至投产,实行全天候、全过程、
全方位跟踪服务,确保形成园区工业项目“开工一批、在建
一批、竣工一批、达产一批”的良性发展格局。
三是着力保障要素。土地、资本、劳动力、水电气等生产
要素是支撑园区发展的基石。要始终坚持要素向园区集聚,
在用地方面一手争取增量、一手盘活存量,用足用活土地政
策,全面规范土地管理,科学合理安排用地指标,切实优化
园区空间布局。在资金方面一手抓融资、一手抓创收,进一
步优化资金调度,科学用好有限资金。在生产要素方面统筹
抓好水、电、气等生产要素供给,确保企业项目建设和生产
经营,切实强化企业生产要素保障。
着力管理创新,做到专业、精细、实干
一是做到专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加快工业园区发展
更加需要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要开拓专业思维,
解放思想,打破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加强对新知识的学习,
准确把握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提升在园区规划布局、招
商引资、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功能配套、管理服务、安全
生产等方面的专业化水平。
二是力求精细。精细化管理是管理工作的核心。加快工业
园区发展,必须坚持精细化管理,坚持要求导向、问题导向、
结果导向,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全面落实领导联系企业制、
首问负责制、项目秘书制等,优化园区工作流程,把企业的
“小事”当大事办,在服务中履行管理职能,打造快捷高效
的服务型园区。
三是重在实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推动德感工业园区
快速发展,必须把“低调务实、少说多干、敢于担当、积极
作为”作为工作的基本遵循,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始终坚持求真务实,“实”字当头,“干”字为先,以务实
的作风、用心的态度、能干的本领,营造工业园区良好的干
事创业氛围,苦干实干、扬鞭奋蹄,努力推动园区各项工作
不断取得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