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铜阳极泥渣中浸出碲的试验研究

铜阳极泥渣中浸出碲的试验研究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11年6期 

DOI:10.3969/J.issn.1007--7545.201 1.06.001 

铜阳极泥渣中浸出碲的试验研究 

康立武 ,闵昌松 ,彭樟成。 

(1.江西稀有稀土金属钨业有限公司,南昌330046;2.江西铜业集团公司贵溪冶炼厂,江西贵溪335424) 

摘要:以铜阳极泥渣为原料,探讨了碲的浸出条件。通过正交试验与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浸出时间、温度、 pH及高锰酸钾加入量对碲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浸出工艺条件为:时间4 h、温度7O℃、高锰 酸钾用量0.8 、pH 1.6左右。在最佳浸出条件下,碲浸出率达92.15 。 关键词:铜阳极泥渣;碲;浸出;正交试验 中图分类号:TF843.5;TN3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O07—7545(2011)06--0003—04 

Experimental Study on Leaching of Tellurium from Residue of 

Copper Anode Slime 

KANG Li—WU ,MIN Chang—song。,PENG Zhang—cheng (1.Jiangxi Rare Earth&Rare Metals Tungsten Group Co Ltd.,Nanehang 330046。China; 2.Guixi Smelter,Jiangxi Copper Group,Guixi 335424,Jiangxi。China) 

Abstract:The extraction conditions of tellurium were discussed with tellurium—bearing residue from copper 

anode slime as raw materials.The effect of leaching time,temperature,dosage of potassium permanganate and pH on tellurium extracting rate were investigated through orthogonal experiment and factor experi— 

men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ith the optimum leaching conditions including leaching time of 4 h,tem— 

perature of 70℃,the dosage of potassium permanganate of 0.8 and pH 1.6,the tellurium leaching rate was 92.15 . . Key words:residue of copper anode slime;tellurium;leaching;orthogonal experiment 

碲作为一种稀散元素,常伴生于铜、铅、铋等矿 中,并在这些金属冶炼副产物中得以富集[1 ]。目 

前8O 9/6的碲是从铜电解精炼产生的阳极泥经提取 

稀贵金属后的含碲阳极泥中提取,铜阳极泥中碲在 

组分上绝大多数是以Ag。Te、Cu Te、Au Te等形式 存在[3 ]。我国铜冶炼厂主要采用预处理脱铜一回 

转窑蒸硒一水浸分铜一分铜渣碱浸一电解的工艺流 程提取碲,生产中产生的含碲渣含量高低不一,成分 复杂,碲回收困难L8 。该含碲渣呈弱碱性,为充 

分回收废渣中的碲,并降低生产成本,本文拟对氧化 酸浸条件进行研究,以期得到较高的浸出率。 

作者简介:康立武(1982一),男,江西吉安人,硕士研究生 1 试验 

1.1原料及仪器设备 含碲渣原料来源于某铜冶炼厂,其主要化学成 分( ):Pb 11.47,Si 8.22,Cu 5.97,Na 5.35,Te 4.80,Se 4.28,Bi 2.73,As 2.48,Sb 2.14,粒度分布 <1.8 m 0.92 ,1.8~1O m 3.20%,10~19 m 

6.26 ,19~36肚m 77.97 ,36~55 m 8.02 ,> 54.9 m 4.63 ,粒径小于75 m的颗粒占95 以 上。化学试剂主要有分析纯高锰酸钾和硫酸。 

主要仪器:JHS一1电子恒速搅拌机、PHT—P酸 

度计、SHB-3循环水真空泵、DF-1集热式恒温磁力 搅拌器、PE-400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 4 ・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11年6期 

1.2试验方法及原理 按液固比5:1量取一定量的硫酸到1 I 反应 

烧瓶中,在水浴上加热至一定温度,加入40 g含碲 

渣和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控制温度和反应时间,在一 定的搅拌速度下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过滤,浸出 

液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碲的浓度,并由此计 

算碲的浸出率。 碲渣在强氧化性酸性体系下进入液相的主要化 合物有Cu2Te、CuSO4、Cu2Se、Cu2S,其主要反应 

为: Cu2Te+2MnO4一+8H 一2Cu +TeO4 一+ 

2Mn。 +4H2O (1) 

Cu Se+2MnO4一+8H 一2Cu +Se04 + 2Mn +4H 2O (2) Cu,S+2MnO4 +8H 一2Cu +SO4。一+ 

2Mn +4H2O (3) 

1.3正交试验设计 在前期探索性试验的基础上,以碲浸出率为主 要参考指标,进行L (3 )正交试验,因子选择和水 

平分别为:A一浸出时间(4 h,5 h,6 h)、B一浸出温 

度(50℃,60℃,70℃)、C一氧化剂高锰酸钾用量 (O.4 ,0.5 ,0.6 )D一浸出pH(1.2,1.6,2.O)。 

2试验结果及讨论 

2.1 正交试验结果及极差分析 

正交试验及极差分析结果见表1。 

表1正交试验结果 

Table 1 The results of orthogonal experiment 

序号 1 2 3 4 A一时间/h 

4 

由表1可知,4个因素主次关系依次是C,B,A, 

D,即高锰酸钾用量、温度、时间、pH。最佳条件是 

A。 C。D。。但由于A因素的影响较小,从节能和 

生产率方面考虑浸出时间选4 h较合理,较合理的 

浸出条件为A C。D ,即浸出时间4 h、浸出温度 

7O℃、高锰酸钾用量0.8 、pH一1.6。 

为验证正交试验结果,进行了单因素补充试验。 

进行单因素试验时,其他因素为正交试验确立的最 

佳条件。 

2.2浸出时间对碲浸出率的影响 

在浸出温度70℃、高锰酸钾用量0.8 9/6及pH 

一1.6的条件下,浸出时间对碲浸出率的影响试验 

结果见图1。 

从图1可看出,碲浸出率随浸出时间的增加而 

增加,当浸出时间达到4 h时,碲浸出率达92.08 , 随时间的延长,溶出率并没明显增加,这是由于反应 

初期,随着时间的延长,浸出剂的浓度比较高,反应 生成物层没有完全愈合,固体反应物的活性质点能 

够充分与浸出剂接触,从而浸出率会迅速升高,但当 

反应界面愈合后,内扩散速度缓慢,且浸出剂的浓度 

下降,从而导致浸出率升高不显著。因此,浸出时间 选择4 h较为合理。 

2.3浸出温度对碲浸出率的影响 

从图2可看出,碲浸出率随浸出温度的增加而 

增加,这是因为阳极泥渣的浸出是液相与固相之间 

的反应,当温度升高时,由于分子运动速度加快,溶 

液黏度减小,扩散系数增大,利于加快反应速度,因 

此促进了碲的浸出。当浸出温度达到70℃,碲浸出 

率达91.92 ,再升高温度碲的浸出率变化不大。 

与上述极差分析相符。 

2.4 KMnO 用量对碲浸出率的影响 

从图3可知,碲浸出率随高锰酸钾用量的增加 

而增加,高锰酸钾用量的增加,溶液中氧化气氛越 

强,氧化过程驱动力越大,更能使固相中+4价的碲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11年6期 ・ 5 ・ 

堡 褂 丑 

图1 浸出时间对碲浸出率的影响 

Fig.1 Effect of leaching time on 

tellurium leaching rate 

温度fC 

图2浸出温度对碲浸出率的影响 

Fig.2 Effect of leaching temperature 

on tellurium leaching rate 

转变为+6价进入液相,当高锰酸钾用量达到 

0.8 ,碲浸出率达到91.78 ,继续增加用量对碲 的浸出率作用不大,因此,高锰酸钾用量选择0.8% 

较为合理。 2.5 pH对碲浸出率的影响 

从图4可知,pH一1.6时,碲浸出率达到 91.45 ,之前变化不大,再增加pH,碲的浸出率下 

降。由于溶液pH越小,高锰酸钾的氧化能力越强, 

碲浸出率就越高,但是酸度增加,对设备的腐蚀也加 

大,而且对后续工艺也带来一定的麻烦。综合极差 

分析和单因素试验结果,选pH===1.6较为合理。 95 

90 

85 堡 斛 蔼 80 

75 

70 

高锰酸钾用量,% 

图3 KMnO 用量对碲浸出率的影响 

Fig.3 Effect of KMnO4 dosage on 

tellurium leaching rate 

图4 pH对碲浸出率的影响 Fig.4 Effect of pH on tellurium 

leaching rate 

3 结论 

氧化酸浸浸出碲渣的最佳浸出条件为:高锰酸 钾用量0.8%、温度70℃、时间4 h、pH一1.6,此 

时,碲渣中碲浸出率达到92.15 ; 

参考文献 

[1]李洪桂.湿法冶金学[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2. [2]朱祖泽,贺家齐.现代铜冶金学[M].北京:科学出版 社,2003. [3]刘兴芝,宋玉林,武荣成.碲化铜法回收碲的物理化学 原理[J].广东有色金属学报:稀散金属专辑,2002,12 (21):55—58. (下转第49页)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11年6期 ・49・ 

合成及光催化性能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2008,24 (5):777—780. [14]刘晶冰,汪浩,张慧明,等.化学浴沉积法制备高取 向钒酸铋薄膜[J].无机化学学报,2007,23(7):1299 

—1232. [153王凡,张改莲,杨凌露,等.包核型钒酸铋颜料的的 合成与性能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37(2):221—224. [163戈磊,崔立山.新型可见光活性氧化钯/钒酸铋复合 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J].硅酸盐学报, 2008,36(3):320—324. 

(上接第5页) 

[4]董爱国,赵玉福,王魁埏.高铅碲铜阳极泥处理工艺的 改进[J].中国有色冶金,2008(3):30—33,43. [5]谢明辉,王兴明,陈后兴.碲的资源、用途与提取分离技 术研究现状[J].四川有色金属,2005(1):5—8. [6]梁君飞,柳松,谢西京.铜阳极泥处理工艺的研究进展 [J].黄金,2008,12(29):32—38. [7]张博亚,王吉坤,彭金辉.铜阳极泥中碲的回收[J].有 色金属(冶炼部分),2006(2):33—34. [8]Yavuz,Omer.Recovery of gold and sliver from copper Anode slime[J].Separ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0(35):l33—141. [9]Haffmann J E.Recovery of selenium and tellurium from copper slime anode[J].JOM,1989(6):33—38. [1O]刘建华,王瑞祥.从铜阳极泥综合渣中浸出碲的研究 EJ].中国有色冶金,2008(1):48—50. [11]王清宏,陈平,黄淑芳.从低品位原料中提取碲的工艺 [J].上海有色金属,2008,9(3):123—126. [123张博亚,王吉坤.加压酸浸预处理铜阳极泥的工艺研 究[J].矿冶工程,2007,27(5):41—43. [13]徐朝阳.碲在铜阳极泥处理过程中的分布及对白银质 量的影响[J].矿冶,2002,3(11):63—6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