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探索 ——…~~
残论水瓷源的开文与可持袋引用
口刘 伟 河北省承德市平泉县水务局
摘要: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并提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条件和对策。
关键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条件;对策
中国开始注重寻求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环境问题
特别是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和开发问题早已被提上了议事程,
而水资源的开发和可持续利用问题更是重中之重,因为它是解 决中国环境危机的关键之一。因此,必须实现水资源的开发利 用。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水资源工程必须采用有利于环境的方 法来规划、实施和运作,从而能长期地保持和改善资源的基础, 保证后人也能持久的、高质量的水资源。 一、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和问题 水资源匮乏短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目前我国水资源开发 利用与管理中存在着一系列与基本国情不相符合的突出问题和 矛盾,主要体现在对水资源的污染破坏、巨大损失浪费和不合理 开发利用,已经严重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 改善、提高,并由此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不 合理用水导致的一系列问题直接威胁着中华民族未来的生存和 可持续发展。只有认清存在的这些问题和矛盾,并采取相应的正 确对策和措施,才能保证和满足近期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 平改善和提高对水资源的需求,实现未来中华民族健康生存和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水资源持续开发利用对策的探讨 (一)节约用水与合理用水 1.加强节约用水宣传 长期以来,人们对水资源的认识存在两种模糊观念:一是无 限可用论,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赐之物,不存在 危机问题;二是有值无价论,认为水不具备资产特征,其所有权 不明确,人们可以自由索取。由于上述观念的左右,人们惜水、爱 水、节水意识十分淡薄,对水资源的浪费已成为一种社会痼疾。 节水意识的基础来自于水忧患意识,而水忧患意识的建立则需 要对国民特别是青少年进行水资源知识的宣传教育。为此,全国 节水办公室专家建议编写生动有趣的水资源科普读物,对广大 小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水资源教育;在中学阶段则要开设水资 源选修课,借以普及水资源知识;在大学生、干部、职工中则要将 水安全教育与时事教育结合起来,树立水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 基础的思想,增强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把节水贯穿于每一次用 水的行动之中,逐步建立适合我国水环境的节水工业、节水农 业、节水城市的全方位的节水社会格局。 2.全面厉行节水,建设节水型社会 何谓“节水型社会”?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水利专家钱正英 同志做出了明确的阐释。她认为:节水型社会是指要增强社会的 节水意识,把节水的政策贯彻到社会的各行业,让节水的观念落 实到全社会的每个人。其核心是提高用水效率,促使水资源的利 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节约用水和合理用水应当成为水管 理考核的首要目标,成为一切开源工程的基础。当前节水研究的 重点:为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城市生活节水。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灌面积居世界首位。全国年农业用水约 为4000亿m ,占全国水资源消耗总量的80%。但是,我国的农 灌用水利用率只有25%一4O%。因此,提高农灌用水利用率,便成 为农业节水技术的关键之所在。针对这种现象专家呼吁:第一, 我国农灌输水要进行渠道防渗,这将比不防渗土渠节水2/3;第 二,要大力推广地下管道灌溉、喷灌、滴灌、微灌、渗灌技术,以提高用 水效率;第三,要搞好水土保持,以减少河道径流,减少人河泥沙,
把水土涵养、生态建设与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起来。
工业节约用水要以技术进步型节水和结构调整型节水并
重。工业用水是城市用水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用水一般约占城
市用水的80%左右,用水量大而集中,通过循环回用、重复利用,
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历来就是工业节水的重点。伴随信息
化带动工业化的进程,要鼓励企业应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生产
工艺和节水方式,推广闭路循环用水和清洁生产方式,促进产业
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换代,将会大大降低工业用水定额;发展低
耗水量、高附加值的高技术产业,促进工业取用水量逐步趋于零
增长或负增长。
城市生活用水要以节水器具型节水和强化管理型节水并
重:要全面推行节水型用水器具,尤其是在公共市政用水和居民
生活用水量大的洗涤、冲厕和淋浴方面重点采取节水措施,提高
节水效率;加快城市供水管网技术改造,降低跑冒滴漏损失;建
议城市水价每年进行不断调整,采用按水量累进计价。
(二)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统筹兼顾,优化配置,合理安排
水资源优化配置是指在一个特定流域或区域内,工程与非
工程措施并举,对有限的不同形式的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分
配,其最终目的就是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证社会经济、
资源、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水资源的开发必需根据人口一经济一资源一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
在地区上对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用水需要进行优化分配。
做好水资源规划是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首要前提。作为紧缺
性的战略资源,量水而用,科学取用才是解决之道。作为水利发
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水资源规划无疑是重中之重。在规划中必须
统筹考虑地表水、地下水,统筹考虑城乡水资源,统筹考虑流域
水资源,统筹考虑区域水资源。
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水权制度,明晰水资源产权,实行资源有
偿使用制度,建立一个利用市场手段和政府宏观调控的水市场,
是实现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水的利用从低
效益的经济领域向高效益的经济领域调整;有利于推进节约用
水,提高水的利用率,调整供需矛盾;有利于增加水利投入,推进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三、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水资源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有强有力的综合
管理,又要有权威的水主管部门加强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统一
的水资源管理能有效促进水的合理分配和利用。也只有在实现
合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的基础上解决中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利用问题。 :高
参考文献:
[1]李五勤.水权制度-b水资源治理体制改革的探讨U].水利:量
发展研究,2003,(2). 马
[2]刁基慧.吉林省辉南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U1.吉林吾
水利,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