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计算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运用多媒体教学使课堂更生动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用计算机帮助或代替教师执行教学功能,即用
计算机向学生传授知识和训练其技能。它是计算机技术与教育学、心
理学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它代表一种新的教育观念和教学形式,使教
育更接近理想模式。(引自《现代教育技术》)
目前,计算机辅助教学(即CAI)已经深入到各个大中小学校,
并得到了教育研究工作者与一线教师的认同。人们逐步认识到它在教
学过程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在计算机与教学相结合的尝试中,我们
也在努力使计算机于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它的作用。通过实践我们认
为,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够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这表现在以下
三个方面:
一、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使抽象的概念与事物变得具体化、形象
化。
我们所教授的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理解抽象的概念与
事物的能力。若仅依赖教材上的书面文字、图片与教师的讲解,即使
再加上投影、幻灯等其它教学媒体的静态演示也很难达到使学生理
解、掌握的目的。
例如:我校的马老师在在讲解自然学科的《月相变化》这一课中,教
师带领学生去观察一个月中的月相变化会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不容
易使学生通过观察理解太阳、地球、月亮三者的运动规律与月相变化
的关系。我校的教师利用计算机模拟了三个星球的运动和月相变化的
过程。使学生在短短的两分钟时间看到了月相变化的关系。有的学生
甚至理解了视觉角度与月相变化的关系,使课堂教学进行得更加深
入。利用计算机教学大大缩短了讲授时间,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学习质量,增强了主动学习的自信心。棘手的抽象事物就这样
变得形象化、具体化了。
在张老师在教《圆的概念》一课中,“圆是定点到定长的点的集
合”这一概念即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学生很不易理解。尽管教
师竭尽全力讲概念,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也还是茫然无知。然而教者
运用计算机作为教学手段,效果就截然不同了。王老师在讲课时利用
计算机制作了一个三维动画。片中一个卡通猪把一根大钉子在地上,
然后用绳子拴在上面,当它牵着绳子绕钉子跑过一圈时,它的脚下出
现了一条圆的轨迹。学生们看到三维动画片感到十分有趣,注意力相
当集中,演示过后,教师稍加讲解学生就明白了圆的概念。整个教学
过程进行的十分顺畅,内容丰富有趣。圆的形成过程这一教学难点在
计算机的作用下迎刃而解。
谭老师在讲授《圆的面积》一课中,鉴于学生不易理解圆面积与
矩形面积之间的关系,设计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程序。屏幕上一个明黄
色形似月亮的圆从中间缓缓分为两半。每一半又平均分成了十六等
分,打开呈锯齿状。然后,两个锯齿状的图形逐渐接近,最后咬合一
起,形成一个极似矩形的图形。播放过程仅用一分钟,惟妙惟肖地演
示出了圆面积公式的导出过程。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了生动具体而深
刻的印象,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们的形象思维能力。由于圆向
矩形的变化过程演示极为清晰、简炼。学生便再也不会为概念的抽象
而感到难以理解了。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把抽象的的事物变得具体形象,我们可以
在讲坛上挥洒自如,学生学的轻松,教学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利用计算机创设教学情境
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若要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创设合理的、恰
如其分的的教学情境则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
境的感觉,置身于所学的教学内容之中,充分的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主动性,使之更易理解教学内容。利用其它的教学媒体是难以达到这
种教学目的的。计算机以其强大的绘图功能则可以达到这一点。计算
机的这一作用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例如中:李老师在教学《游园不值》时,考虑到诗人在进行创作
的时候,是于当时的情景之中有感而发的,诗人当时的心理变化与环
境之间的微妙关系仅通过教师的讲解,是无法使小学生理解的。必须
通过创设一种与诗中环境相似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站在诗人的角度才
能使其深刻的领会诗中的含义。教者利用计算机以动画的形式详尽地
描述了诗人创作时的情景:正值春暖花开之际,诗人来到友人的宅院,
想要观赏园中的景,友人却正巧不在家中,柴门紧锁。诗人在门前长
满青苔的大石上徘徊良久不忍离去,抬头间看到由院内伸出一枝满红
艳艳的花朵的杏树枝条……学生们看到这样的情境,心里产生了与诗
人的共鸣,体会到了诗人那种向往美好事物又被客观现实阻隔的难以
表述的心情。诗中的含义自然言而寓。在这里利用计算机虚拟现实技
术,成功的模拟了千年前游园时的情境,教者利用这个恰当时机以精
炼的语言对全诗进行概括,画龙点睛。成功的解决了教学过程中的教
学难点。
又如:《少年闰土》一文,瓜田狩猎是文中的精彩片段,若学生
体会了当时的情境,便自然会对鲁迅先生简洁、流畅的妙笔深刻理解。
教者根据文中的描述,利用计算机强大的绘图功能绘制了明月照瓜田
中狩猎的动作。人物的一举一动都那么惟妙惟肖。再加上生动的夜虫
的鸣叫声,悉悉苏苏的瓜叶摆动声,让人几乎认为置身于鲁迅笔下的
瓜田之中。学生在这种教学情境中学习课文怎么能不领会作者的巧妙
笔触呢?像这样以计算机创设恰如其分的教学情境着实会让人感到
技高一筹。
三、利用计算机设计教学内容,寓教于乐
使用电子计算机不但可以使抽象事物变得具体形象,能创设教
学情境,还能以其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令孩子
们积极主动的去掌握知识,同时增减他们的各方面能力。
老师在讲授《小乌龟找工作》一文时,利用计算机设计了小乌龟
在马戏团表演杂技的动画片。片中勇敢顽强的小乌龟躺在最下面,用
背部托起了很多小动物,受到了在场人们的赞扬,学生看着画面进行
配乐朗读,体会到了校乌龟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工作,为他感到骄傲和
自豪。通过学习时孩子们懂得了在工作中要发挥自己的长处,才能找
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再如:老师在上《百以内加法》练习课中设计了一段交互式的教
学游戏程序。学生们在局域网联接的计算机上运行这个游戏,屏幕上
一架架写着加法算式的“敌机”飞过。当学生输入正确的得数时,我
方的大炮便会准确的把“敌机”射下来。随着一架架“敌机”的滑落,
学生们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再也不感到枯燥的运算是件无聊的事了。
像这样利用计算机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能力、提高教学
质量的例子还有很多。而且一件都能够获得令人可心的结果。但是,
由于目前我们利用多媒体教学还只是行进在起步阶段,我们不会因此
而沾沾自喜。我们既然看到了现代教育技术在素质教育中的举足轻重
的作用,我们一定会按着既定的目标,加倍努力,相信最终一定会达
到教学最优化的水准,让多媒体计算机这颗教坛上的新星放射出更加
耀眼的光芒。
课题名称:
《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优化教学过程研究》
阶段总结
:计算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单位:建设小学
执笔:于天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