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13卷第3期 西中医学 ・73 ・
输卵管性不孕症的诊治进展
陈英
(富川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广西富川 542700)
关键词:输卵管性不孕;复通率;受孕率
中图分类号:R771.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486(2010)03—0073—02
不孕症是世界性的主要医学和社会家庭问题。凡婚后有 正常性生活未避孕,同居两年未受孕者称不孕症,分原发性不
孕和继发性不孕。女方因素占60%,男方因素占30%,男女因
素占10%。排除其他因素,输卵管阻塞或输卵管通而不畅占
女性不孕因素的1/3 。近年来由于决定正式生育前的流产 人群比例和次数的不断增加及性传播性疾病的增加,导致继
发性不孕的比例逐年升高,输卵管性不孕有增加趋势 。笔
者就输卵管性不孕的原因以及诊治进展综述如下。
1病因
输卵管阻塞性不孕属于中医“无子”、“断续”、“瘾瘕”等范
畴,中医认为肾阴虚‘肾阳虚,肝郁气滞,痰湿壅盛,气滞血瘀,
气血亏虚皆可瘀阻胞宫、胞脉、冲任而不能摄精成孕。近年来,
输卵管性不孕有增加趋势,占20.0%~32.8%,卢美松等 引报
道占37.4%。慢性盆腔炎可以引起盆腔粘连,输卵管扭曲、粘
膜破坏、管腔狭窄或阻塞、积水、伞端粘连或闭锁等,是女性不
孕症的主要病因。输卵管本身炎症以及腹盆腔粘连带可直接
影响卵巢排出卵子及与输卵管接通,并影响输卵管正常蠕动、
拾卵及通畅,是不孕症的关键因素。赵颂今 j报道,继发性不
孕以盆腔炎居首位。支原体所致急性输卵管炎,引起输卵管 内膜肿胀、问质充血水肿、大量中性多核白细胞浸润,引起输
卵管管腔粘连、闭塞或伞端闭塞,形成炎性包块或输卵管积
脓,衣原体侵犯输卵管上皮引起输卵管积水、瘢痕、阻塞 。
近年文献[ 报道,盆腔感染性疾病合并肝周围炎称为Fitz—
Hugh—Cuais综合征(FHCS),占所有输卵管炎症的4.0%~ 27.3%。总之,输卵管阻塞的发生与盆腔炎、反复人工流产、支
原体、衣原体感染及阑尾炎手术有关。
2诊断与治疗
目前临床上有腹腔镜下输卵管通色素法,X射线下子宫、 输卵管造影,超声检查,输卵管镜及衣原体血清学检测等 J。
腹腔镜下输卵管通色素法是目前诊断输卵管性不孕的金标
准,有研究报道E “ 联合应用官腔镜腹腔镜和子宫输卵管通 液及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检查诊断是重要检查方法,且效果
更佳。 2.1输卵管显微手术官腔镜手术可治疗输卵管堵塞,对于
输卵管间质部近端阻塞或输卵管腔部分粘连,采用宫腔镜下
输卵管插管疏通术成功率达68.39% j。官腔镜下的输卵管
收稿日期:2010—06—12 通液能减少普通通液的盲目性,克服了输卵管痉挛,可随时观 察疏通情况。它通过机械性作用使粘连的输卵管得以直接分
离,而达到通畅,再予以药液,从而达到较理想的治疗目的。
目前是非创伤性手术治疗输卵管性不孕的重要手段。但对中
段及远端较差,无法了解盆腔情况,有一定局限性。而输卵管
腹腔镜治疗,可以行输卵管粘连松解术、输卵管伞成形术、造
口术及吻合术[12]。盆腔炎、内异症及手术创伤等,可导致附
件粘连,从而导致疼痛及不孕。腹腔镜双极剪刀、单极剥离及
单极针的出现为这类粘连的松解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妊娠率
达61%[13 。针对盆腔粘连和输卵管周围粘连,可对粘连带进
行钝、锐性分离,尽可能恢复正常的解剖位置。去掉卵巢与输
卵管间的膜状粘连及卵巢表面薄膜包裹,有利于伞端捕捉卵
细胞,纠正卵泡未破裂黄素化综合征 。对于盆腔炎术后一
定时间输卵管可再次出现粘连,甚至加重。故腹腔镜术后联
合中药治疗,促排卵等,增加妊娠率。何佳等 报道腹腔镜 下输卵管复通整形后妊娠率43.4%。输卵管造口术首先分离
粘连暴露输卵管及卵巢韧带,输卵管游离后在恰当的位置行
造口术,可以用电凝通过造成输卵管浆膜的弯缩从而使造口
处的伞端粘膜外翻,术后妊娠率14.5%~51.4%_1 。目前输卵
管宫腹腔镜联合手术为输卵管性不孕的患者开辟了新的治疗
途径。官腔镜疏通术可达到疏通输卵管近端梗阻的目的,而
腹腔镜手术可恢复盆腔粘连以及输卵管远端梗阻的正常解剖 形态和功能[17]。官腔镜直视下输卵管插管加压通液,使炎症
渗出物、组织碎屑或轻度粘连形成阻塞的输卵管复通,联合腹
腔镜可观察宫腔镜注入美蓝液时输卵管充盈膨胀及伞部溢出
情况,作出分析和评估输卵管的阻塞部位和程度,采取相应的
手术方法,重新使输卵管通畅,同时可避免二者单独使用的局
限性和并发症_】 ,严娟英等E 报道运用此法再通率达96.8%,
陈云萍[z。 报道再通率为81.4%,受孕率54.63%,均高于其他
单一方法。 2.2中西医结合治疗炎症不仅引起输卵管不通,而且因瘢
痕形成,使输卵管僵硬和输卵管周围粘连,影响蠕动。西医主
要采用抗炎、宫腔注药治疗及腹部理疗,以减轻输卯管局部充
血水肿,抑制纤维组织形成及发展,达到溶解,分离粘连的目 的。西药根据药敏选用抗生素,但效果较差,且抗生素价贵,
毒副作用大,受治疗时问、无菌操作、暂禁房事及阴道流血等
限制。而中医药保留灌肠治疗,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软
坚散结等作用。常用中药有丹参、当归、桃仁、红花、地丁、
赤 ・74・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2010,Vo1.13 No.3
芍、红藤、银花、三棱、莪术、公英、败酱草等。红藤、败酱草等
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具有较强的杀菌、抑菌作用 21 ;三 棱、莪术等峻下通透之品可疏通输卵管 ]。该方法直达病所,
疗效显著,价格低廉又无明显毒副作用,保留时间和作用成正
比,经直肠吸收的药物很快在盆腔弥散,促进血液循环,调节
内分泌,提高免疫功能,改善组织营养,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减少炎症渗出,有利于抑制结缔组织增生,促进炎症吸收[23],
使瘀邪去、胞络通而得以受孕。目前临床中多采用此法中西 医结合治疗,疗效较好。胡丽梅 运用中西医疗法治疗输卵
管阻塞性不孕症220例,共209例输卵管通畅,总治愈率
95%。彭向军[酬用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
75例,治愈54例,有效l0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5.3%。
王桂珍等[26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120 例观察,经治疗痊愈者74例,占62%;有效者30例,占25%; 无效者l6例,占13%;总有效率87%。徐晓宇等[27 采用中西
医结合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症74例,痊愈26例,显效 27例,有效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3%。钟小渺 28 采
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114例,痊愈82例, 占71.9%;有效2】例,占18.4%;无效11例,占9.6%。故治疗
输卵皆l生不孕,必须是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依据中圆}缶床检查
为客观指标,灵活运用中西药物,使药物充分吸收利用,获得
更好的效果
3结语
综上所述,输卵管性不孕症的临床治疗方法以疏通输卵
管为治疗原则。而中医药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方面积累了丰富 经验,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可直达病所,疗效显著,价格低廉又
无明显毒副作用,有利于抑制结缔组织增生,促进炎性包块吸
收。再根据药敏选用抗菌药物,恢复输卵管功能并维持输卵
管通畅度,促使卵泡发育,内膜增生的治疗,是提高输卵管疏
通术后妊娠率的重要环节。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易于耐受,
疗程短,效果好,费用低,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也是以后研
究的主要方向。随着研究的深入,必将为扩大不孕症患者的
诊治提供科学依据,使所有家庭都能实现生育要求。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81. [2]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2324—2326. [3]卢美松,高兰英,李凤珍,等.官腔镜插管通液结合中药治 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358例分析[J]_中国实用妇科与
产科杂志,2001,17(5):315—316.
[4]赵颂今-女性不孕症盆腔病变的腹腔镜诊治[J].中国妇幼
保健,2004,19(3):75—76.
[5]陈英,苏福武,李传杰.不孕症患者生殖道衣原体和支原
体检测结果分析[n广西医学,2009,31(12):1815—1817.
[6]张帝开,罗红,邝健全.支原体感染引起输卵管性不孕的
免疫机制[J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1):
59—60. [7]李先锋,吴瑾,黄绮梨.盆腔感染综合征与女性不孕及异 位妊娠的关系研究[J].中国医刊,2006,41(5):32—34.
[8]张健,黄勇.输卵管性不孕者FHCS综合征发生率与输卵
管、卵巢粘连程度的关系探讨[J]_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7,23(7):409—411. [9]张静.输卵管性不孕的循证医学证据[J].实用妇产科杂
志,2008,24(8):467—470. [10]李玉萍,何智坚,朱权芝.联合应用宫腔镜腹腔镜和子宫
输卵管通液及子宫输卯管碘油造影检查诊断不孕症
110例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17(1):
47-48. [1 1]严秋林,朱权芝,朱坤仪.输卵管质部插管加压通液术诊
治不孕症170例分析[J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1,17(5):314. [12]王永来.内镜技术在女性不孕症诊治中的应用_J].中国
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11):666—668. [13]黄丽萨,谭世桥.腹腔镜下输卵管粘分离与成形及造口
术后妊娠分析[n实用妇产科杂志,2008,24(4):229—
231. [14]徐雁飞.腹腔镜对女性不孕症的诊断和治疗[J].实用妇
产科杂志,2006,22(6):338—340.
f15]何佳,杨亚洲.腹腔镜下输卵管复通整形113例分析[Jj.
实用妇产科杂志,2006,22(2):122—123. [16]冷金花,戴毅.腹腔镜在输卵管不孕诊治中的作用[JJ_实
用妇产科杂志,2006,22(12):707—709.
[17]申爱荣,李红娟,杨淑玲.输卵管性不孕不同治疗方法疗
效比较[n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7,23(6):
484-485. [18]张玉芳,马生秀,郭桂兰.宫腔镜与腹腔镜联合手术的临
床应用价值[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6,22(2):120—122. [19]严娟英,华克勤.宫腔镜腹腔镜联合诊治不孕症166例
分析[J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1,17(3):184. [2O]陈云萍.宫腹腔镜联合诊治输卵管性不孕152例疗效分
析[J].山西临床医学杂志,2001,12(10):920—921.
[21]夏亦冬,胡国华.盆炎汤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临床研究
[J].中华实用医学杂志,2004,2(4):58. [22]崔林.何嘉琳治疗不孕症经验[J].中医杂志,2004,45
(3):178—179.
[23]占连凤,刘玉芝,楚健子.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100
例[J].中医杂志,2004,45(3):177.
[24]胡丽梅.中西医疗法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220例体
会CJ 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4):1635. [25]彭向军.中药内服、外敷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75例
[J].甘肃中医,2009,22(4):44.
[26]王桂珍,刘红秀.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
120例观察[J]_中医中药,2007,45(13):99.
[27]徐晓宇,卢燕,马宝璋.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 性不孕症74例[J]_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6,6(1):
36. [28]钟小渺.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1 14例临
床分析[Jj_广西医学,2009,31(5):712—713.
(编辑杨继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