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阿奇霉素的药理特性

阿奇霉素的药理特性

42 中国兽医杂志2005年(第41卷)第11期 Chinese Journal of Veterinary Medicine 阿·奇·霉·素·的·药·理·特·性 李梦云 ,崔恒敏 ,李英伦 (1.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四川雅安625014;2.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河南洛阳471003) 

中图分类号:¥859.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529—6005(2005)1i-0042-02 1抗菌作用 阿奇霉素(AZM)能抑制多种革兰氏阳性球菌、 支原体、衣原体及嗜肺军团菌,尤其是对一些重要的 革兰氏阴性杆菌如流感嗜血杆菌等具有良好的抗菌 活性,比红霉素或克拉霉素活性强,弥补了大环内酯 类对嗜血杆菌作用差的不足,但该活性除可以用于 治疗沙门氏菌感染外,似乎无临床意义『1]。因此, AZM常用来治疗呼吸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及泌 尿生殖系统感染,且均取得很好的临床疗效。试验表 明阿奇霉素抗菌谱广 ],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 阴性菌均有较好的抗菌作用,敏感菌有表皮葡萄球 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化脓链球菌、流感 嗜血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大肠杆菌、淋病奈瑟氏 茵、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军团菌等。 AZM与其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一样可渗透入 敏感细胞内,并可逆地与菌体核糖体50S亚基结合, 阻断肽的移位来阻止细菌多肽的合成,干扰细菌蛋 白质合成。因而,呈明显的杀菌作用。AZM的抗菌 谱与EM(红霉素)相仿,但除具有其他大环内酯类 抗生素所共有的抗菌谱外,尤其增强了对革兰氏阴 性菌的抗菌作用。AZM对革兰氏阳性球菌如葡萄 球菌属细菌和链球菌属细菌的MIC 。为2~4 k ̄g/ml 和0.5,ug/ml;与罗红霉素相似(4 ̄g/ml和 0.125,ug/m1),优于红霉素(8~16,ug/ml及0.5 g/ m1)和交沙霉素(4~16/,g/ml和0.5~4/,g/m1)_l , 对革兰氏阴性菌的作用则明显优于红霉素,在 2 mg/L浓度时,AZM可抑制9O 的流感嗜血杆菌、 淋病奈瑟氏球菌,其抗菌效果较EM多4倍,较麦迪 霉素、柱晶白霉素多16或16倍以上,较头孢氨苄、庆 大霉素多8~16倍 j。AZM对大肠埃希氏菌及肺炎 克雷伯氏杆菌的抗菌活性为EM的16倍,对绿脓杆 菌作用为EM的16~32倍_l引,对消化链球菌的 MIC 。较EM多2倍,但对脆弱类杆菌、真杆菌、小韦 荣球菌等的MIC 。则为EM的1/2_4]。 般认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抑菌药,但实际 上,大环内酯类对某些病原菌如化脓性链球菌、肺炎 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可以具有杀菌作用.一般杀 菌浓度为MIC 。的2~4倍。AZM除对金黄色葡萄球 

收稿日期:2004 07—25 作者简介:李梦云(1974一)。女。硕士,从事基础兽医学研究。现工 作单位为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菌有杀菌作用外,对表皮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等均表现出较强的杀菌作用。在 0.5 mg/L浓度时,24 h可杀死99 以上的化脓性链 球菌;在0.25 mg/L浓度下,12 h既可杀死肺炎链球 菌,其杀菌作用较EM明显增强_4]。不同的pH值可 影响AZM的抗菌活性,AZM的抗菌活性随pH值 增高而增强。在酸性条件下,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 皮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的MIC 。分 别为8、8、4、8 mg/L,而在pH为7时,MIC。。分别为 0.5、0.5、3、1 mg/L,在pH为8时,MIC9。可达到 0.062、0.25、0.25 mg/L_4 J,在加入血清的条件下, AZM的抗菌活性亦更好。加入25 的人血清可降低 AZM对金黄色葡球菌MIC 。值4倍以上;降低MIC。。 值2倍;加入75 的血清可将肺炎链球菌和化脓性 链球菌MIC 。值降低4倍以上_5]。 2药代动力学特点 由于AZM具有二碱价双亲的特性,大大增强了 它在酸中的稳定性,改善了口服给药的生物利用度。 服用后比较容易被吸收,并且迅速地从血液进入细 胞质内和组织间质,使组织浓度高于血液浓度1O~ 100倍。通过趋化性作用,将药物释放到感染部位。 与f}-内酰胺类、同类其他抗生素和喹诺酮类相比, AZM有更高的分布容积,更长的消除半衰期,更广 泛的细胞渗透性_lj。 2.1 吸收 阿奇霉素口服后,可迅速吸收进入血 清,大部分分布于细胞中。在酸性环境中AZM比 EM稳定,如pH值为2时,AZM比EM稳定300倍, 因而更易于口服吸收。 2.2分布 由血液向体组织的分布是缓慢的,但在 组织中分布极广,分布容积为31.1 L/kg,且在组织 部位呈持久性。在肺泡巨噬细胞中的浓度最高,其次 是支气管黏膜、生殖器和淋巴组织。AZM在人体内 多数组织中的浓度超过血清浓度10~100倍,在炎 症部位的浓度比非炎症部位高6倍以上。组织内平 均半衰期为24天。AZM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为 7.1 ~5O ,a一酸糖蛋白起主要作用_2]。 2.3代谢与排泄 阿奇霉素以经肝脏代谢为特点, 主要生物转化为N一脱甲基化,由于AZM的组织亲 和力较高,所以排泄较慢,主要以原型经胆汁排泄。 3毒性及不良反应 3.1 急性毒性 大鼠肌肉注射阿奇霉素单剂量3O、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国兽医杂志2005年(第41卷)第11期 43 200、500 mg/kg,以研究AZM的急性肝毒性,动物无 死亡,但肝脏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多剂量组血清谷 草转氨酶(AST)活性增强,碱性磷酸酯酶升高,酮体浓 度升高,各剂量组出现轻至中等程度门静脉脂肪渗入。 平均半数致死量(LD 。)分别是:大鼠口服2 000 mg/kg 体重,小鼠静脉注射350 ̄470 mg/kg体重。 3.2慢性毒性 大鼠肌肉注射阿奇霉素,剂量20、 40和80 mg/kg体重,观察90天,无一死亡。生化检 测表明:血清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酯酶升高。病理组织 学资料表明胆道血清过多,门静脉脂肪渗入增强。狗 管饲法,剂量为0、10、20和40 mg/kg体重,观察6个 月动物无一死亡亦无行为改变。中高剂量组,血清转 氨酶短暂升高(特别是谷丙转氨酶),对器官的影响 依于服用剂量及AZM在个体组织的浓度,停止治疗 后两个月,均恢复正常。 3.3三致(致畸、致癌、致突变)反应雌性大鼠在妊 娠的6~15天服用阿奇霉素剂量为340 690 mg/kg 体重,考察其生殖毒性,结果显示无致畸作用。生殖毒 性试验(Ames试验、微核试验)也呈阴性结果。诱变 及遗传毒性研究表明,无论体外(人淋巴细胞沙门氏 菌、酵母培养基)或体内(大鼠微核试验)研究,均无基 因或染色体改变,AZM也无潜在引起致癌的作用。 3.4 不良反应lL3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入机体 后迅速增加胃、小肠上段的动力,因此容易出现恶 心、呕吐、腹泻等严重不适。这种不良反应可能与药 物分子内的环化有关。而阿奇霉素是15元环的大环 内酯类,不易发生分子内环化,因此引起消化系统症 状较少r6]。医学临床应用结果表明,AZM的不良反 应轻且为一过性,发生率为3.28 ~9.38 。有时有 化验异常,但停药后4~10天复查恢复正常,该药很 少引起副作用,且副作用都很轻微,无需中断治疗。 AZM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 腹泻、腹痛等 ]。因不良反应而中断用药的比例比应 用红霉素和 内酰胺类低,差别有显著 ]。少数患者 (<2 9/5)出现血清转氨酶轻度升高或嗜中性白细胞 减少。张寓云曾发现AZM有一定耳毒性,也有低剂 量静脉应用AZM致不可逆感觉神经听力丧失的报 道,因此,如果长期应用要监测听力损害 J。在人医应 用时个别患者还出现重症肌无力(估计是阿奇霉素干 扰了神经肌肉传导[1o3所致),肝内胆汁淤积,继而损 害肝细胞而发展成为中毒性肝炎,发热,精神状态改 变,少尿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支气管痉挛,呼吸困难, 胸闷等症状,均属于AZM所致的高过敏综合征_1¨。 4耐药性 细菌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包含诱导性和 结构性的。耐药菌产生甲基化酶使大环内酯分子上与 核糖体结合的部位甲基化,抑制大环内酯类对核糖体 的结合,而产生耐药性。由诱导产生耐药性的有机体对 14元(红霉素、克拉红霉素、罗红霉素)和15元(阿奇霉 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交叉耐药性,而对16元环如 交沙霉素、林可霉素则是敏感的 ]。对甲氧西林有耐药 性的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阿奇霉素也有耐药 性。产p一内酰胺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摩拉克氏 菌、淋病奈瑟氏菌株对阿奇霉素无耐药性。对EM耐药 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呈交叉耐药性。 5临床应用 该抗生素在兽医临床上尚未有应用报道,下述 介绍可供兽医临床应用时参考。 5.1 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URTI)、急性喉 痛、感染性咽炎或扁桃体炎是极为常见的疾病,多数 为化脓球菌引起,阿奇霉素对这些常见病原菌及病 原菌流感杆菌有很强的抵抗作用,效果为EM的4 倍。临床分离菌的MIC。。结果显示,AZM对流感杆 菌的抑菌率为100 ,除Clarithromycin(日本大正制 药株式会社创制的一种大环内酯类新品种,简写为 CRM)外,优于其他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另外AZM 对肺炎球菌、链球菌仍具良好的抗菌作用。因此, AZM对院外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均具 良好的抗菌作用,从而使之成为较EM等沿用大环 内酯类抗生素更为适宜的治疗院外获得性呼吸道感 染的首选药物n引。临床应用的结果显示,AZM治疗 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好。因AZM疗程短和用药总量少 为其一大优点,更容易为患者接受。 5.2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及其他性传播疾病AZM 对性传播疾病常见病原菌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 淋球菌的抗菌活性强,故可用于上述病原菌所致的 尿路感染和淋病的治疗。 5.3皮肤和软组织感染AZM对多种引起皮肤和 软组织感染的病原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 球菌等有效,并能迅速地渗透进入炎性体液中,延长 药物停留的时间。 参考文献: [1]庄愉.克拉霉素与阿奇霉素简介[J].中国药事,1995,9(5): 307—308. [2]李家泰,刘健,张烁,等.新氨基糖苷抗生素体外抗菌作用的研 

究[J].中国抗生素杂志,1995,20(6):407—415. E3] 吕晓菊,张慧琳,周志强,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阴性球菌 的体外抗菌活性评价LJ].中国抗生素杂志,1997,22(6);451—454、 [4]陈亦芳,李寨,郝风兰,等.Azithromycin的体外抗菌作用[J]. 中国抗生素杂志,1995,20(3):178—185. E53王琪,张风凯,张永龙,等.Azithromycin对临床常见致病菌的体 外抗菌作用研究[J].中国抗生素杂志,1997,22(3):21O-214. E6]张或,黄东亮,黄雨荪,等.阿奇霉素的药理与毒31[J].中国药 房,1996,7(2):89—90. [7] 王明贵,张婴元,张林宝,等.Azithromycin的临床评价[J].中 国抗生素杂志,1996,21(5):380—383. Is]黄纪贵,解正良,刘华.国产阿奇霉素与进口罗红霉素治疗呼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