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报告
—观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有感
2008302260 9284 张妍
12月5日,08级自动化学院的全体学生要去参观学习.因为受甲流影响,我们班
集体被隔离,没能参与这次活动。12月13日,在学校的统一组织安排下,我们
终于参观到了那片心中的神秘地带——西安卫星测控中心。
中午1点钟,我们坐校车出发,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位于
陕西省西安市东郊的西安卫星测控中心,还没下车就看到警卫人员笔挺的站在门
口附近,顿时,大家严肃了很多。下车后,身着军装的工作人员对我们的到来表
示欢迎,同时给我们安排参观的有关事项。在途中我就想,这个卫星测控中心是
什么样子,尽管我们学校发展三航特色,但对于航天知识还真只是略知一二,以
前在电视上看到过神舟系列发射时的控制室,这次有专门的人讲解,去全面的进
行参观,心中难免激动。正当我在无限的遐想之中时,班主任罗老师组织大家站
好队按次序准备进馆参观,我们就排好队兴致勃勃的去满足对航天知识的求知
欲。
在来之前我上网查了这里的地理位置,与此同时了解到不少有关的历史情况。
它始建20世纪60年代末,初期位于陕西省渭南地区,建设初期完成了中国的第
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0)和第二颗人造地球卫星(1971)的跟踪、测量任务以及
初期中国试验通信卫星的变轨、定点的跟踪、遥测、遥控任务。80年代中迁至
西安。经过扩建到80年代末,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已具有能对多个卫星同时进行
实时跟踪测量和控制的能力,并且具有任务后分析和软件开发的能力。
稍作休息调整后,在工作人员的指挥和带领下,我们排好队戴上鞋套有序地进入
展厅。
参观之前工作人员给我们介绍了展厅的概况。中心由中心计算机系统、监控显
示系统、综合通信网、时间统一勤务系统及相应的研究室组成。中心计算机系统
是由多台高性能计算机经由星形耦合器与以太网连接而成。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较强的处理能力,并配有多星测控系统软件。监控显示系统是面向指挥人员和工
作人员给出航天器的各种参数的各种设备组合,由大屏幕的图像显示和表格显
示、X-Y记录器显示、各种台式屏幕显示器以及监控台等组成。它是我国唯一一
个负责卫星测控的单位,所以也就是说我国发射的所有的卫星都是通过它来监控
的,由此我们便可以知道它对我国航天事业是多么的重要。在测控中心成立至今
的40年的光辉征程中,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百分之百的成功率,圆满完成
了6艘“神舟”飞船、100多颗卫星的发射测控、回收和在轨管理任务,一次次
把中国人的自信、聪慧和成功写在茫茫九天之上。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开始参观,首先是模拟展厅,我们看到了我国自研
发以来的所有卫星模型,最引人注目的是按1:3比例做成的“神舟五号”
载人飞船的模型,杨利伟就是搭乘这一飞船迈出中国有人飞行的第一步的。
工作人员还特别向我们指出了杨利伟拍回太空照片的探测窗口,同时还看
到了许多卫星的模型,像风云系列的等等。同时还看到了渭南监控站的模
型,自己的城市有如此重大使命的基地,不禁感到自豪。
然后看了计算机系统机房,从透明的玻璃看进去几排计算机像门口的警卫一般随
时待命,最前面的是运算速率处于世界前列的计算机。讲解员给我们做了详细的
介绍,说它是整个控制系统的核心,所有的卫星参数都存在这里,所有的数据也
都是由这些计算机处理计算的,这些计算机的运算能力非常强大,是我们普通电
脑没法比的。这个中心计算机系统可同时完成对不同轨道六颗卫星的测量控制,
是我国航天测控网的神经中枢。
接下来就到了庄严地卫星监控指挥中心了,由于现在没有发射任务所以里面只
有少数的工作人员,讲解员介绍到每次卫星发射、运行和导航都是在这里指挥着,
一切数据操作和精密的轨道计算都是在这里进行的。当有任务是前面的计算机前
坐满了工作人员,而离我们最进的一排则坐满了专家和有关领导。在这看到的指
挥中心就是平常在电视里最常见的画面了,此次近距离接触,心中充满了喜悦之
情。
随后参观的是实物展厅,这里最让我深有感触,我亲眼看到了我国发射的第一
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它的发射成功使我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
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讲解员介绍东方红一号卫星
上的仪器舱装有电源、测轨用的雷达应答机、雷达信标机、遥测装置、电
子乐音发生器和发射机、科学试验仪器等。卫星的主要任务是向太空播放
《东方红》乐曲,同时进行卫星技术试验,探测电离层和大气密度。卫星
上采用银锌蓄电池作电源,电池寿命有限,成功运行28天后电池耗尽,但
预期运行时间只有20天,“东方红”乐曲停止播放,卫星结束了它的工作
寿命。但是,卫星的轨道寿命没有结束,根据轨道计算,大约能在太空运
行很多年。参观时还可以看到球状的主体上共有四条二米多长的鞭状超短
波天线,和在电视上见到的太空中运行时一模一样,所不同的是,这次是
如此近距离接近,激动的心情可想而知。同时还看到了长征号卫星以及1992
年陨落于四川省境内的卫星残骸。
最后回到模拟展厅,工作人员回答了一些同学们关心的问题,特别强调
了在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进程中,中国航天人满怀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自强不
息,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果,也铸就了特
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班主任对
大家做了动员,航天事业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它的发展基础有:综合国力
强盛,经济发展水平高,一定的财政支持,一批从事航天科技事业的骨干人才队
伍,先进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在我们情绪高涨的同时这次的参观之行就
圆满结束了。在工作人员的许可下,同学们兴致勃勃地于这些模型合影留
念。最后我们和老师一起合影留念。
回学校的途中,我激动地心情久久未能平静下来,想了许多。通过这次的
参观学习,使我了解卫星测控的过程,探索了航天世界的奥秘,领略高科技的壮
观。同时我深切的感受到作为当代大学生,自己不可推卸的民族使命,虽然我国
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和美国这样的强国还是有一定差距,她需要发展,需要各
行各业的人才,我应该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学好专业知识,将来无论应用于航天
事业还是其他事业都要充分发挥个人潜力,为祖国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