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内外机构养老模式现状

国内外机构养老模式现状

国内外机构养老模式现状

孙建萍 周 雪 杨支兰 申华平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护理系,山西 汾阳 032200)

1关键词2 机构养老;养老模式;多元化

1中图分类号2 R592 1文献标识码2 A 1文章编号2 1005-9202(2011)07-1264-03第一作者:孙建萍(1962-),女,教授,主要从事护理教育及老年护理。 中国已于2000年步入老龄社会。随着中国独生子女日益

增多,/四二一0家庭在城市已较为普遍,家庭成员已经无法承

受全部老人的照料服务,加上很多子女外地工作,/空巢0老人

越来越多112。显然,传统的养老模式已不能满足老人的需要,

机构养老模式应运而生。但由于我国机构养老起步晚、底子

簿,相关政策法规不健全,导致经营管理比较混乱,与发达国家

尚有一段距离。本文将对国内外机构养老模式做一综述,通过

借鉴国外经验,以促进我国机构养老产业的发展。

1 养老机构分类

111 形式分类 社会机构养老形式中有政府投资兴办的福利

院、养老院、敬老院、日间托老所以及近些年发展趋势较快的合

资或个人投资的养老单位,如老年公寓、老年村、老年护理院、

临终关怀医院12,32。

112 功能分类 在美国,根据养老机构的不同功能将其分成

三类14,52:第一类为技术护理照顾型养老机构,主要收养需要精

心医疗照顾但又不需要医院所提供的经常性医疗服务的老人。

第二类为中级护理照顾型养老机构,主要收养没有严重疾病,

需要监护和护理但又不需要技术护理照顾的老人。第三类为

一般照顾性养老机构,主要收养需要提供膳食和个人帮助但不

需要医疗服务及生活护理服务的老人。

2 国内外机构养老模式

211 国内机构养老模式

21111 /公办民营0模式 刘继同162、尚振坤172提出了/公办

民营0模式,即:政府出资兴办养老机构,然后由社会团体或个

人经营,政府只起到监督作用。张文君182指出:养老机构可采

用/以房养房0的办法,利用入住者手中的房产,与入住者达成

协议,由养老机构方一次性买断入住者住房或帮助入住者经营

住房,使老年人有经济能力来承担自己的开销,又使养老机构

的经营者能够获取一部分利润,对养老机构进行再投入。

21112 互助养老模式 其运作模式192是政府支持、多方参与、

民间操作,在老人家中和社区两个层面建立互助养老点和互助

养老中心,形成以老人家庭为基础的家庭式互助养老和以社区

养老设施为依托的社区式互助养老;在该模式中,由政府负责

为互助养老点购买娱乐设施、补贴水电费等,并加强引导扶持、

组织开展活动,条件宽裕的老人家庭提供活动场所,社区内企事业单位提供闲置场所或提供赞助,有效整合了政府、社会和

家庭资源。

21113 机构式专业养老模式)))老年社区 该模式1102通过

对老年生活社区的整体开发而较全面地解决养老问题,是居家

养老和机构养老完美结合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在该模式中,

老人以户为单位入住生活社区,完全是居家的概念;同时,老人

置身于社区内,又可获得专业化的照料服务,并参与人际互动,

有效地解决了老人的孤独与衰老感。可以说,老年社区代表了

我国养老模式的发展方向,目前上海市第一家老年社区-亲和

源老年公寓即将投入运营。

21114 异地养老模式 实质是移地养老,是一个集合概念,包

括互动式异地养老、度假养老、回原籍养老等方式,是经济发展

到一定阶段的产物1112。所谓/互动式异地养老0,是指各地养

老机构通过有效的机制建立起一个统一的网络,将老年人的市

场需求资源和养老机构闲置资源整合起来,进行的交换性服

务,相互交换客户资源,让老人在没有增加很多费用的情况下,

可以享受来自不同养老机构的多样化的服务1122。

21115 社区老年公寓 /社区老年公寓0就是在社区医院附

近建立老年公寓,将社区医院和老年公寓有机地结合起来,这

种结合能够将社区医院和老年公寓的优势互补,而且还具有以

家庭为中心的老年护理模式的优势1132。

21116 新型老年公寓 在经营管理上,有两种模式1142:一是

与政府脱离,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化经营,二是国家

控股,吸纳社会资金组建有限责任公司;新型老年公寓分为养

老区(健康老人)、康复区(患病老人)、特护区(临终老人)、托

老所(短期托管)、休闲养老区(异地养老)等不同区位,满足不

同状况的养老需要。公寓内娱乐、健身、阅读、配餐等设施一律

对外开放,组建面向社会的老年休闲俱乐部,广泛吸纳会员。

21117 护理学院经营老人公寓 其优势主要表现在医院式管

理、专业技术优势、教育研究优势。医院式管理:以护理为主的

医院管理服务,是其特有管理模式。专业技术优势:护理学院

的医疗护理知识资源丰富;老年护理专科人才有更多的专业知

识和经验,更能够了解老人的需要。教育研究优势:护理学院

经营老年公寓,大量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得到锻炼,又可以为老

年公寓提供更为周到的服务,是一种双赢行为1152。

21118 香港的老年照护体系 根据林婷1162、宋慧娟1172的概

述,该体系由五部分组成:¹医院老年专科:主要收治急性期或

病情较重的老年人;º老年日间中心:白天开放、晚上休息的医

疗机构;»老年人服务社区:经过医院老年专科病房治疗或日#1264#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年4月第31卷间中心康复后的老年人可转入社区;¼安老院:香港的安老院

多由私人承办,主要对家人无法照顾又无自理能力的老人进行

日常生活照顾,不进行护理、治疗等活动;½宁养中心:提供临

终服务。

212 国外机构养老机构模式

21211 瑞典的福利型养老模式 瑞典是北欧福利型模式的创

始者。该模式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人人享有福利权利,并以国家

税收作为福利基金的来源,社会津贴水平高1182。其老年福利

机构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192:一是入户服务公寓:入住老年人租

住,由市政府社会工作部门根据他们的需要提供各项入户服

务;二是老年公寓:收住生活无法完全自理并需要经常性照料

的老年人;三是疗养院:配备护士专门照料患老年痴呆症、晚期

重症以及需要经常性医疗护理的老年人;四是类家庭:主要收

住存在认知障碍的老年人。为降低支出,提高效率,瑞典引入

竞争机制,议会批准了老年护理机构实行商业化经营的建议;

一些大城市还建立了/城市医疗保健服务有限公司0,私营老年

服务为收入较高的老人提供更为个性化的服务1202。

21212 美国的产业化养老 在美国,要求养老机构全天必须

有具备执业资格的护士值班,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受过培训并持

有证书,但诸如人力不足和员工流失率高等问题仍然存在1212。

美国的太阳城中心是世界闻名的老年人专业社区,它接纳55

岁以上的老年人,是标准的老年人乐园。那里不仅有独立的邮

局、超市、医疗机构、银行、教堂,还有各种室内外游泳池、网球

场、高尔夫球场、保龄球场、健身娱乐中心等,成为老年产业的

发展基地1222。

21213 日本的多元化养老 和欧洲国家一样,日本也支持/属地养老0的原则,即生理或心理有障碍的老人,在自己家中

接受照料,或者尽可能地在靠近他们自己社区的、类似老年之

家的机构中接受照顾1232。日本的养老机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

多元化服务:老年公寓、康复保健机构、特别养护之家、疗养院

(包括老年医院、老年病房等)、痴呆老人生活小组、静养关怀、

日间托管服务等。其中,痴呆老人生活小组一般由数名痴呆老

人组成,每人都有家庭角色124,252。

21214 澳大利亚的分层机构养老 澳大利亚对老年人提供的

服务有两类1262:一类是院所照料,另一类是社区照料。院所照

料由机构提供服务,主要分为老年公寓和老年护理院。老年公

寓提供较低水平的照料,对象是需要一定医疗保健、生活照料

服务的,但有一定自理能力,不需要24h监护的老年人口,其开

支纳入政府预算,获得相应的资金支持,并根据服务强度和照

料等级拨款;老年护理院提供住所的高水平照料,如医院手术

的照料、临终关怀等,对象大都是一些失去自理能力,有特殊医

疗、生理和心理保健需要的脆弱老年群体,护理院要配备专业

的护理人员,提供不间断的服务。护理院的开支昂贵,消耗了

大部分的联邦和政府预算。

3 小 结 综上,我国机构养老模式主要有:/公办民营0模式、互助养

老模式、机构式专业养老模式-老年社区、异地养老模式、社区老年公寓、新型老年公寓、护理学院经营老人公寓、香港的老年照护体系。归纳之后,不难发现:公办民营、依靠社区、养护合

一、专业化服务是其核心理念。

而在国外,由于机构养老起步早,各项经营制度和法律法

规较健全,使养老机构能够在良好的市场环境下运作。国外的

机构养老更趋向产业化、专业化、人性化。他们会根据不同体

质、不同收入的老人提供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服务,真正做到

了以人为本、提供全方位的护理。 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分类标准(112中所述),结合我国具

体国情,分为日托型、照护型和疗养型。日托型主要针对子女

白日外出工作的城市健康老年人,提供日常三餐、文娱活动即

可,不需专业医护人员,类似托儿所的性质,该类型可采取私营

管理模式,内置棋牌室、健身房、休息室、餐厅等,并对外开放,

以提高经营利润;照护型主要收住独居老人、空巢老人,提供老

年人日常生活照护,主要载体有敬老院、老年社区等,可建在社

区医院附近,机构本身只需设立简单的输液室,该类型可采取

公办民营、多元化服务的模式,根据老年人经济状况不同分为

提供不同层次服务;照护型的入住对象主要是身患慢性病的老

年人,提供老年人常见慢性病的治疗与护理,主要载体有老年

病专科医院、老年公寓等,该类型可采取护理学院经营的模式,

充分利用学院护理资源,实现双赢目的。

中国未富先老的现状必将给养老问题带来沉重负担,但是

同时也必将促使新的产业-银色产业的发展1272。一方面,要认

识到我国正处于发展中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建立完全福利性养

老机构还有很大困难;另一方面,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养

老理念与管理模式,并结合我国的养老保障体制,构建具有中

国特色的养老服务体系。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

化、服务队伍专业化的社会养老机构多元化体制1282。

4 参考文献

1 相海泉1养老服务社会化1J21当代医学,2008;1(1):64-512 廖晓春,廖淑梅1人口老龄化与社区老年护理服务1J21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6;20(7):73-513 尤黎明1试论老年照护体系的构建1J21中国护理管理,2004;4

(1):9-1214 刘 岚,陈 功,郑晓瑛1我国社会化养老机构未来发展策略1J21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4):412-415 LanderSM,BrazillAL,LadriganPM1Intrainstitutionalrelocation:effects

onresidentscbehaviorandpsychosocialfunctioning1J21GerontolNurs,1997;23(4):35-4116 刘继同1公有福利机构改革基本思路与模式比较1J21社会福利,2004;3(1):4-61

7 尚振坤1中国养老机构的服务与管理1J21人口与经济,2008;2:50-418 张文君,徐 雯,金 燕,等1WTO后的上海养老机构1J21中国老年学杂志,2002;22(6):431-31

9 魏瑞雪1青岛市四方区-创建互助养老新模式1J21社会福利,2008;2:17-8110 王 波1论养老模式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1J21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3(3):16-201

11 刘 爽,陈 谊,黄 慧1孰是孰非:聚焦/异地养老01J21人口研究,2006(4):35-46112 孔金平,刘瑜闻1养老方式多样化的探索-互动式异地养老1J21湖#1265#孙建萍等 国内外机构养老模式现状 第7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