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伪随机码

伪随机码

武汉理工大学《数字通信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 周成浩 专业班级: 电信1404

指导教师: 苏杨 工作单位: 信息工程学院

题 目:伪随机序列的产生及应用设计

初始条件:

具备通信课程的理论知识;具备模拟与数字电路基本电路的设计能力;掌握通信电路的设计知识,掌握通信电路的基本调试方法;自选相关电子器件;可以使用实验室仪器调试。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1、设计伪随机码电路:产生八位伪随机序列(如M序列、Gold序列等);

2、了解D/A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将伪随机序列输入D/A中(如DAC0808),观察其模拟信号的特性;

3、分析信号源的特点,使用EWB软件进行仿真;

4、安装和调试整个电路,并测试出结果;

5、进行系统仿真,调试并完成符合要求的课程设计书。

时间安排:

一周,其中3天硬件设计,2天硬件调试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武汉理工大学《数字通信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

摘要

伪随机序列具有良好的随机性和接近于白噪声的相关函数,使其易于从信号或干扰中分离出来。伪随机序列的可确定性和可重复性,使其易于实现相关接收或匹配接收,因此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伪随机序列的这些特性使得它在伪码测距、导航、遥控遥测、扩频通信、多址通信、分离多径、数据加扰、信号同步、误码测试、线性系统、各种噪声源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此次课设根据m序列、M序列的产生原理,利用1片74LS164或2片74LSl94级联加少量分立元件,采用手动置数和自启动2种方法设计了3种长度为255位的m序列发生器和256位M序列发生器。

关键词:伪随机码;m序列;M序列;移位寄存器;D/A转换

武汉理工大学《数字通信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

1

目 录

1.设计项目要求与说明........................................................ 2

2.设计相关知识介绍.......................................................... 3

2.1 伪随机序列的定义 .................................................... 3

2.2 设计方法对比 ........................................................ 3

2.3 m序列原理及其产生................................................... 5

2.4 芯片介绍 ............................................................ 8

3.仿真电路设计与调试....................................................... 12

3.1 电路设计 ........................................................... 12

3.2 仿真调试 ........................................................... 13

4.实物安装与调试........................................................... 12

4.1 电路的焊接 ......................................................... 16

4.2 电路的调试 ......................................................... 16

5.总结与体会............................................................... 16

参考文献................................................................... 17

附录一 实物图............................................................ 179

附录二 元件清单........................................................... 20

武汉理工大学《数字通信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

2

1.设计项目要求与说明

本次课设主要是以增进对伪随机序列的认识,加深对通信原理理论方面的理解,使学生了解如何产生伪随机序列以及D/A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并将伪随机序列输入D/A转换器,观察其模拟信号特性为目的。

任务书中要求设计伪随机码电路:产生八位伪随机序列(如m序列、M序列、Gold序列等);了解D/A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将伪随机序列输入D/A中(如DAC0808),观察其模拟信号的特性;分析信号源的特点,使用EWB软件进行仿真;安装和调试整个电路,并测试出结果;进行系统仿真,调试并完成符合要求的课程设计书。 武汉理工大学《数字通信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

3

2.设计相关知识介绍

2.1 伪随机序列的定义

伪随机噪声在通信系统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香农编码定理指出,在某些条件下为了实现最有效的通信。应采用具有高斯统计特性的白噪声信号。另外,为了实现可靠的保密通信,也希望利用白噪声。

然而,利用白噪声最大的困难在于白噪声无法重复产生,而只能用类似于白噪声特性的伪随机序列来逼近白噪声特性。伪随机噪声具有类似于随机噪声的统计特性,同时又便于重复的产生与处理。由于它具有随机噪声的优点,同时又避免了随机噪声的缺点,因此获得日益广泛的应用,如扩频通信、测距、导航、多址、保密编码和抗干扰系统、数字通信中的同步等。

伪随机噪声一般由数字电路产生的周期序列,称为伪随机序列。伪随机序列有时又被称为伪随机信号和伪随机码。如果一个序列,一方面它是可以预先确定的,并且是可以重复地生产和复制的;一方面它又具有某种随机序列的随机特性(即统计特性),我们便称这种序列为伪随机序列。

一般的,伪随机序列指的是m序列、M序列和GOLD序列。

2.2 设计方法对比

方案一:m序列

最长线性移位寄存器通过移位产生的序列码,即为m序列码,一定级数的移位寄存器产生m序列的数目为

()21rpNrp (公式1)

其中:r,p分别为m序列的级数和周期;(p)为欧拉函数;N为m序列的数目。例如,如果移位寄存器的级数为3或4,那么为m序列码的周期就是7或15。

本次课程设计采用的移位寄存器为8级,则周期为255。它是一个按一定规律周期变化的伪随机序列,具有随机噪声类似的特性,m序列码自相关很好,不同的m序列码{ia}和{ib}互相关性几乎为0。

优点:m序列由于具有很好的为噪声性质,并且产生方法比较简单,受到广武汉理工大学《数字通信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

4

泛应用。

缺点:m序列的周期受到限制,只能为(21)r。当r较大时,相邻周期相距较大,有时不能从m序列得到所需周期的伪随机序列。

方案二:M序列

M序列码是在m序列的基础上升级的,在状态上,M序列比m序列多1个,即为全零状态。是一种具有随机特性和预先可确定性,以及可重复实现等优点的伪随机码。由于在一个周期内“1”和“0”出现概率大致相等,因此,具有类似白噪声的统计特性,可以代替白噪声,另外,由于是很长伪随机序列,也广泛应用在CDMA通信。

一定级数的移位寄存器产生M序列的数目为

1222rrrNp (公式2)

式(2)中:r,P分别为m序列的级数和周期;N为m序列的数目。对比式(1)和(2),可知:相同的寄存器的级数条件下,M序列的周期是m序列周期的2倍,而且,M序列地址码数量比m序列的地址码数量大许多倍。因此,为码分多址选择可用地址码创造了优良的条件,增强了多址能力。

优点:M序列是非线性序列,可用的跳频图案很多,跳频图案的密钥量也大,并有较好的自相关和互相关特性,所以它是较理想的跳频指令码。

缺点:硬件产生时设备较复杂。

方案三:GOLD序列

GOLD序列是在m序列基础上提出并分析的一种特性较好的伪随机序列,它是由两个码长相等、码时钟速率相同的m序列优选对通过模2相加而构成的。

如果两个m序列,他们的互相关函数的绝对值有界,且满足以下条件,

r12r12r为奇数r为偶数,但不能被4整除21,()21,abR (公式3)

满足式(3),我们称这一对m序列为优选对。每改变两个m序列相对位移就可得到一个新的Gold序列,当相对位移r2-1位时,就可得到一族r2-1个Gold武汉理工大学《数字通信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

5

序列。再加上两个m序列,共有r2+1个Gold序列码。

优点:Gold序列具有良好的自、互相关特性,且地址数远远大于m序列地址数。

缺点:当设计8级伪随机码时,无法找到优选对。

综上所述,M序列和GOLD序列都是基于m序列产生的,此处为了提高个人能力,我选择了m序列和M序列的生成电路设计,由于后者是前者基础上产生的,所以M序列的设计比较而言更为复杂。

2.3 m序列原理及其产生

m序列是最长线性反馈的移位寄存器序列的简称。它是由带线性反馈的移存器产生的周期最长的序列。在8级线性反馈移存器中,设其初值状态(87654321,,,,,,,aaaaaaaa)=(1,0,0,0,0,0,0,0),则在移位一次时,由8a、4a、3a、 2a模2相加产生新的输入8a=8a4a3a2a=1,新的状态变为(98765432,,,,,,,aaaaaaaa)=(1,1,0,0,0,0,0,0)。这样移位255次后又回到初始状态(1,0,0,0,0,0,0,0)。不难看出,若初始状态为全“0”,即(0,0,0,0,0,0,0,0),则移位后得到的仍为全“0”状态。这就意味着在这种反馈移存器中应该避免出现全“0”状态,否则移存器的状态将不会改变。因为8级移存器共有2的8次方256种可能的状态,除全“0”状态外,只剩255种状态可用。这就是说由任何8级反馈移存器产生的序列的周期最长为255,8级线性反馈移存器产生m序列如图2.1所示。

81000000001000000................................21255................................000010110000010110000000

图2.1 8级反馈移存器产生m序列原理图

m序列的产生我们常常希望用尽可能少的技术产生尽可能长的序列。一般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