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植物措施的主要作用 (1)固土护坡、保持水土 河道堤岸采用植物措施防护,植物群落根系密集,纵横交错地穿插在土体中,能够增加河岸土体的坚固和稳定性,防止岸坡上重力侵蚀的发生。植物根系还能够降低土壤空隙的压力,吸收土壤水分,增强土壤颗粒之间的黏聚力,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抵御船行波、洪水及风力对河道堤岸边坡造成的波浪冲刷,稳定河道岸坡。 (2)缓冲过滤、水质净化 河道植被在缓冲过滤和水质净化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河道植被通过过滤、渗透、吸收、滞留、沉淀等作用使陆地生态系统流向河流的污染物毒性减弱及污染程度降低。 (3)生态修复、改善环境 河道植被有助于生态修复、改善环境,为生物多样性恢复奠定基础。河岸植物带能够降低直射到水面的太阳辐射,从而使水体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温度,水中的溶解氧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创建一个有利于水生生物生长发育的环境。植物措施护岸,河道岸坡植物生长茂盛,郁郁葱葱,昆虫、鸟类、鱼类等明显增多。 (4)调节气候、美化环境 河道植被在调节小气候、美化河道景观方面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炎热的夏季。一棵树就像一把遮阳伞,一片绿地就像一个空调,植被调节小气候的作用非常明显。在河道两岸构建植物群落,形成类型多样的植被类型,增添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河流景观,改变了过去钢筋水泥、浆砌块石硬化河岸的单调景象。河岸缓冲带平坦的地形和周围优美的环境,为人类提供了户外休闲、健身、旅游不可缺少的场所,丰富多彩的植物,沿河而行就能实现“步移景异”的效果,使人赏心悦目,给人带来视觉享受。 二、植物措施的应用 利用选择的植物种类,根据植物对水分的依赖,将植物种植在不同坡位,建设护堤林带、滩地乔木带、河岸灌木带或草带、岸坡生物防护带保持水土,在人工湿地内种植芦苇、香蒲、水葱等水生植物,净化水质,利用植物措施进行水生态修复。 三、植物选择的原则 (1)以乡土植物为主,适当引种外来植物 乡土植物具有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养护成本低体现当地植物区系特色等优点,因此在植物品种的选择中,以乡土植物为主,可以适当引入外来的或者新的植物品种,丰富当地的植物景观。本项目中选择的植物多为安徽省的乡土植物如垂柳、旱柳、苦楝、江南恺木等,部分引种植物也是已经证实引种栽培后生长较好,在江淮丘陵区大范围使用的植物如湿地松、池杉、落羽杉等。 (2)以基地条件为依据,选择适合的绿化植物 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使植物本身的生态习性与栽植地的生态条件统一,要从园林绿地的性质和主要功能出发,选择符合的目的树种。本项目选择的植物很多都具有耐水湿的生态习性,可栽植在湖畔、河川两岸,是优良的水边绿化树种。 (3)以落叶植物为主,合理搭配常绿植物。 落叶植物夏季能够遮阴降温,在冬季可以透光增温,因此在植物选择中以落叶植物为主。适当的搭配常绿植物可以创造多彩的园林景观尤其可以营造优美的冬季景观。 (4)以速生树种为主,慢生、长寿树种相结合。 速生树种短期可以形成景观但是寿命短衰减快,慢生树种寿命长但生长缓慢,短期内不能形成绿化效果,两者要相结合。 四、植物选择意向 项目区位于江淮丘陵区,江淮丘陵区在植被划分中,属于北亚热带落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带。区域内土壤属于黄棕壤,局部地区为石灰岩土壤。选择的乔木大部分为乡土植物,可用于四旁绿化、湿润地带造林及防风护堤。 选择植物表—乔木 植物 名称 乡土 树种 生态习性 用途
湿地松 否 喜光、较耐水湿、盐土、抗风力强 湿润地带造林树种 圆柏 否 喜光、耐寒、适应性强、也较耐水湿 优良用材、园林绿化及观赏树种 女贞 否 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有一定耐寒性 行道树、四旁绿化 香樟 否 喜光、稍耐阴、不耐寒、较耐水湿、生长速度中等偏慢 宜作庭荫树、行道树、防护林及风景林 池杉 否 喜光、极耐水湿,抗风力强、生长较快 平原水网地区主要造林绿化树种 落羽杉 否 喜光、耐水湿、生长较快 水边优良绿化树种 水松 否 很耐水湿、不耐寒 宜作防风护堤及水边湿地绿化树种 水杉 否 喜光、适应性强、耐水湿,但长期积水生长不良 低地、水边的重要的绿化用材及观赏树种 垂柳 是 喜光、喜水湿耐水淹、生长迅速、萌生力强 江南水网地区、平原及河滩重要绿化树种 旱柳 是 喜光、耐寒、耐水湿、生长迅速、萌生力强 宜作护岸林、防风林、庭荫树及行道树 河柳 是 喜光、喜水湿、生长迅速,多生在溪边沟边 用于一般绿化及护岸树种 枫杨 是 喜光、适应性强、耐水湿、生长较快、萌蘖性强 常作行道树、固堤护岸树种 赤杨 否 喜光、耐水湿、生长快、萌芽力强,适合在低湿地及水边种植 良好的护岸、固土及改良土壤树种 桑树 否 喜光、适应性强、耐湿、深根性、寿命长 四旁绿化及工矿区绿化树种 乌桕 是 喜光、耐水湿、抗风力强、生长尚快、寿命较长 可植于水边、山坡、草坪、也可作庭荫树与行道树 重阳木 是 喜光、耐水湿、生长快、抗风力强 宜作庭荫树、行道树及堤岸树 黄连木 是 喜光,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生长较慢、寿命长 庭荫树、风景林 白蜡 是 喜光、喜温暖也耐寒、适应性强、深根性、生长较快 可作庭荫树、行道树及堤岸树 香椿 否 喜光、喜肥沃土壤、较耐水湿、深根性、生长速度中等偏快 优良用材及四旁绿化树种也可作庭荫树及行道树 三角枫 是 喜温暖湿润气候、稍耐阴、较耐水湿、耐修剪 宜作庭荫树、行道树及护岸树种 栾树 是 喜光、耐寒、耐旱也耐低湿和盐碱、深根性、病虫害少 宜作庭荫树、行道树也可作水土保持及荒山造林树种 丝绵木 是 稍耐阴、适应性强、耐寒、耐干旱也耐水湿、生长较慢 宜作园林绿化也可植于湖岸、水边构成水景 杜梨 是 喜光、耐寒、耐旱耐涝也耐盐碱、深根性、根萌性强、寿命长 可用作防护林及沙荒造林树种 毛白杨 否 喜光、生长快、寿命较长 宜作行道树、防护林及用材树种 加杨 否 喜光、耐水湿与轻度盐碱、生长迅速、多雄株 常作行道树、防护林树种 构树 是 喜光、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也能生于水边、生长快 可作工矿区及四旁绿化树种、也可作庭荫树及防护林 江南恺木 是 喜光、喜湿润肥沃土壤、生长快、根萌蘖力强 宜作护堤保土及低湿地造林绿化树种 榔榆 是 喜光、适应性强、生长速度中等偏慢、寿命较长 宜作庭荫树、行道树、四旁绿化常见树种 枫香 是 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干旱瘠薄、抗风、生长快 可作庭荫树及营造风景林 合欢 是 喜光较耐寒、耐干旱瘠薄不耐水湿 优良的城乡绿化及观赏树种、宜作庭荫树及行道树 皂荚 是 喜光较耐寒、喜深厚、湿润而肥沃的土壤,深根性寿命长 良好的庭荫树及四旁绿化树种 朴树 是 喜光、稍耐阴、对土壤要求不严、生长较慢寿命长 庭荫树也可作工厂绿化及防风、护堤树种 苦楝 是 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适应性强、生长快、寿命短 江南地区习见的四旁绿化树种、也可作庭荫树及行道树 无患子 是 喜光、稍耐阴、、耐寒性不强、深根性、生长尚快、寿命长 良好的庭荫树及行道树
选择的灌木,也多为乡土植物,为安徽省城乡绿化常见植物,选择的植物常绿与落叶相搭配,可用于道路、河岸绿化,部分植物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可点缀河岸、增强景观效果。
选择植物表-灌木 植物 名称 乡土 树种 生态习性 用途
胡颓子 是 喜光、耐半阴、耐干旱也耐水湿、对土壤适应性强 植于庭园观赏、用于林缘或池畔 杜鹃 否 喜半阴、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 布置园林或点缀风景区 南天竹 是 喜光也耐阴、不耐寒、喜肥沃而排水良好的土壤 庭院、园林绿化 夹竹桃 否 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不耐寒、抗有毒气体能力强 可用于厂矿、公路旁绿化 六月雪 是 喜温暖阴湿环境、不耐严寒、萌芽力强 可作绿篱 大叶黄杨 否 喜光也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 常作绿篱 阔叶箬竹 是 阳性竹类、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耐寒性较差 多用作地被植于疏林下,也可植于河边护岸。 石楠 是 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旱 园林绿化 铺地柏 否 喜光、稍耐阴 可配植于岩石园或草坪角隅,也是缓土坡的良好地被植物
紫穗槐 否 耐贫瘠、耐水湿和轻度盐碱土、抗逆性极强 栽植于河岸、河堤、沙地、山坡及铁路沿线,有护堤防沙、防风固沙的作用 木槿 否 喜光、耐干旱瘠薄、较耐寒、萌蘖性强 庭院、园林绿化 郁李 是 喜光、耐寒、耐旱、也较耐水湿、根系发达 宜丛植于草坪、山石旁、林缘、建筑物前或点缀于庭院路边 迎春 否 喜光、稍耐阴、颇耐寒 宜配置在湖边、溪畔、桥头、墙隅,或在草坪、林缘、坡地 金钟花 是 喜光又耐半阴、还耐热、耐寒耐旱、耐湿 可丛植于草坪、墙隅、路边、树缘,院内庭前等处 红枫 否 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 园林、庭院绿化、孤植、散植为主 火棘 是 喜光、喜温暖气候、不耐寒、不择土壤 园林绿地中丛植、孤植皆宜也可作绿篱 木本绣球 是 喜阴湿、不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强 园林、庭院绿化、 结香 是 喜半阴及湿润环境较耐水湿、不耐寒 庭院、园林绿化 红瑞木 是 喜光、耐半阴、耐寒、耐湿、也耐干瘠 植于草坪、林缘及河岸、湖畔均合适 白檀 是 喜光、喜肥沃潮湿土壤、适应性强、深根性 庭院绿化、丛植于草地或于山石相配 棣棠 是 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 园林绿化、宜丛植于水畔、坡边、林下和假山旁 锦带花 否 适宜庭院、湖畔群植、也可在树丛林缘作篱笆、丛植 适宜庭院墙隅、湖畔群植、也可在树丛林缘作花篱、丛植配植 黄荆 是 喜光、有一定耐寒性、不耐淹、萌蘖性强 山坡路旁及林缘绿化 榆叶梅 是 喜光、耐寒、耐旱、耐轻盐碱土、不耐水涝 宜植于公园草地、路边、或庭院中的墙角、池畔等 紫荆 是 喜光、喜湿润肥沃土壤、耐干旱瘠薄、忌水湿 适合栽种于庭院、公园、广场、草坪、街头游园、道路绿化带等处
紫叶小檗 是 适应性强、喜阳、耐半阴,但在光线稍差或密度过大时部分叶片会返绿。耐寒,但不畏炎热高温,耐修剪。 适宜在园林中作绿篱或大型花坛镶边或剪成球形对称状配植.或点缀在
岩石间、池畔 栀子 是 喜温暖湿润稍耐阴、耐寒性差、对有害气体抗性强 园林中常用的常绿观花树种,在公园、街头和居住地很适宜栽植
选择的地被植物大部分为安徽省乡土植物,可用于河岸、坡地、道路绿化,水土保持效果较好。 选择植物表-地被植物
植物 名称 乡土 植物 生态习性 用途
鸢尾 是 喜向阳地、耐半阴、耐寒较耐旱 是花坛及庭院绿化的良好材料,也可用作地被植物。 麦冬 是 喜温暖湿润有一定耐寒性、耐阴 可作地被成片栽植、林缘种植或树边丛栽均可
红蓼 是 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喜光照充足,宜植于 肥沃、湿润之地,也耐瘠薄,适应性强 可将它种植在庭院、墙跟、水沟、河川两岸、沼泽潮湿处
黑麦草 否 喜温和湿润凉爽气候、耐潮湿,但不耐长期积 成片栽植做地被或坡地作护坡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