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亩香椿种植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格瑞斯农业技术有限公司 2015年4月 1
目录 公司简介…………………………………………………………………2一、市场分析……………………………………………………………4 (一)关于香椿………………………………………………………4 (二)产品背景………………………………………………………5 (三)香椿的生产规律………………………………………………6 (四)关于市场和生产……………………………………………10 二、关于生产技术………………………………………………………12 (一)技术构想………………………………………………………12 (二)技术指向………………………………………………………13 (三)技术难点………………………………………………………13 三、项目的投入与产出…………………………………………………15 四、关于香椿的衍生系统………………………………………………17 (一)生物科技类……………………………………………………17 (二)非生物科技类…………………………………………………18 五、经济、社会效益分析………………………………………………20 (一)对带动农民致富的影响………………………………………20(二)中国区域香椿种植园区战略布局……………………………21 六、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22 2
公司简介 河南格瑞斯农业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农业新技术开发与高科技产品研发、推广、生产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型农业科技企业。注册资本1000万元。公司现有员工90多人,其中技术人员15人。公司拥有强大的研发机构和设计系统,同时拥有较好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条件,全国多家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有着密切的技术合作,掌握有国内外食用菌领域及多种农产品的先进技术。
目前,格瑞斯农业已投入资金,与省内外科研院所合作,在食用菌、香椿、小麦等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部分技术已经完全可以用于万亩以上单元的种植,产能大大提升。
根据公司整体战略规划,2015年,格瑞斯农业将积极与以色列、台湾等农业科技发达的国家与地区的相关研究部门与农业开发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引入其先进的技术与项目,以中国农业大省河南为依托,做好大农业,形成“技术领先,项目落地,资本密集,万亩复制”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以现代化的管理思想,把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等高度融合,探索新型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
在农业产业定位上,格瑞斯农业首先做到四个第一。 1. 做百万亩高产小麦投资种植公司—中国第一家; 2. 做10万亩香椿投资种植公司,打造“中国好香椿”; 3
3. 做中国及国际先进农业技术资源整合与转化平台; 4. 做中国区域农业技术项目投资平台;
在小麦种植项目上,格瑞斯农业的战略合作公司已经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并付诸实践,在南阳、漯河、封丘等地分别流转土地6000至12000亩,种植小麦。同时,格瑞斯农业公司,也已经于河南新郑首批流转土地630亩,以独有的、突破性的香椿种植技术,形成示范性种植园区。
根据公司的调研分析,香椿食用,中国境内保守的市场需求为10万吨/年,以格瑞斯每亩1吨的高效年产量,有10万亩的种植容量需求,为格瑞斯农业香椿板块提供了巨大发展空间。
香椿项目二期,格瑞斯农业公司,规划以千个大棚为单位,稳妥推进、复制,在中国相关地区推广种植,做好战略布局与市场供应。
下面,我们将详细汇报格瑞斯农业的新郑香椿高效种植项目。
第一部分 香椿高产种植项目 说明: 1、本分析以一千亩为基础,并不是说一定要做一千亩。 4
2、因技术保密的需要,本技术暂不申请专利。 3、本技术关键特征: a.露天种植,投入成本最小化;搭建大棚,则大幅度增加单亩的产出。
b.反季节,利润空间最大化。 c.独家生产,垄断经营,具有市场的唯一性。 d.容易形成在该产品中全国第一的商业地位。 e.高效农业,增加农村就业岗位;容易获得国家政策支持、满足地方政府的要求。
一、市场分析
(一) 关于香椿 香椿,又名红椿、香椿树、香椿芽。原产我国中部,为楝科椿属,无毒,有清热解毒、止血、健脾理气、涩带固精等功效。性凉,味苦平;入肺、胃、大肠经。其中医功用为清热解毒,健胃理气,润肤明目,杀虫。主治疮疡,脱发,目赤,肺热咳嗽等病症。香椿头含有极丰富的营养。据分析,每100克香椿头中,含蛋白质9.8克、含钙143毫克、含维生素C115毫克,都名列蔬菜中的前茅。另外,还含磷135毫克、胡萝卜素1.36毫克,以及铁和B族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5
香椿是一种植物,属于木本植物,在英语单词中,有三个单词是跟china有关的,首先,它指的是中国;其次,指的是瓷器;最后,指的就是香椿,china chun。从文化的角度来说,英语中三个跟china有关的单词,香椿就占其中的一个。香醇最早是作为民间食物的一个菜品走向餐桌的。在医药的调研中,古人又发现它具有自身独特的药用价值和范围,这是香椿具备的两个特征。近期研究表明,它对三个癌系的11种癌症临床应用有明显的效果。尤其是绒癌类癌症的抑制甚至康复有极其明显的效果,对妇科癌症的治疗效果也是排在前列的,对心脑血管,三高也有明显的疗效。
(二) 产品背景 从蔬菜的角度来说香椿,目前,香椿芽最近20年来在全社会的食用接受度大大提高。20年前,它是个地域性的食品,现在,随着改革开放,随着人员流动,随着城市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比例的变化,我们的文化在融合,饮食文化也在融合,香椿也是在这个文化大融合的潮流中,接受度比以前更大了一些,更普遍一些。食用香椿的消费者对它有强烈的消费需求。一是香椿挥发油具有她自身的独特性和特异性,同时这个香型对人的大脑皮层的记忆区间会有强烈的刺激,大脑皮层刺激完以后这个强烈的刺激形成很牢固的记忆,会使得吃香椿的人只要碰到就要吃;其次香椿是个很贵的高档类的蔬菜,作为食用者一年遇到的次数是有限的,所以几乎必吃。这两个原因就决定了消费者对它有强烈的欲望。但是,每年六月份以后,全国的香椿均迅 6
速木质化,进入生殖生长阶段,不再有香椿芽供应。所以,喜欢食用香椿的消费者,都是抢在清明(四月初)到五月底这段时间品尝香椿。本技术为国内首次突破在夏季(6-10月)高温季节反季节露天种植香椿这一难题,把露天和反季节这一看似没有可能的相反条件整合起来,填补了国内外该项技术空白和市场空白,而市场的空白对于商业来说是致命的东西。因为在夏季反季节的同时实现了露天种植,就避免了人工添加反季节设施(温室或遮阳网一类)所带来的巨大成本,适宜大面积、高总产的产业化操作,为规模化、集团化生产该产品提供了技术支持和运作可能。
(三) 香椿的生产规律 对于本项目来说,种植香椿的目的仅在于其食用价值。香椿因其有特殊的香型,使得人们对于食用它出现了相反的结果,喜欢它的人,见了必吃;不喜欢它的人几乎不吃。因此,正是因为香椿的这个特性,决定它不可能是大路菜,只能是特种蔬菜。香椿本为落叶乔木,自然生长状态下,人们每年应时采摘其嫩芽或者嫩头为食。从历史上一路走来,全国的生产模式大概有下边四种模式:
1.自然采摘 自然采摘的规律是从南方向北方,从早春到初夏顺延过来的。两广地区,岭南地区以南是三月初上市;长江以南地区,湖南南部向东到福建北部和浙江南部这一带,包括苏南皖南,是三月中 7
旬开始采收,延迟半个月;淮河流域秦岭淮河一线一般是清明开始采摘;黄河流域四月中旬开始采摘;辽西地区山海关长城一线是在五月采摘;每一个采摘的起点都顺延40—50天。因为山海关秦岭线以北就不适宜香椿的自然生长了,所以说关外三省地区基本上是没有香椿种植的,到五月中下旬,接近六月的时候自然界这一块就罢市了。香椿过了采摘期以后就会迅速进入木质化阶段,不能再食用了。缺点是:
a.自六月份以后到十一月份,是全国自然采摘香椿生产的空白期。
b.因为是以采摘叶柄为主,极少采摘芽头,其商品品级不高,口感远不如芽头。
2.温室反季节生产 每年从12月份开始就进入了温室反季节香椿生产阶段,以山东临朐地区和寿光地区为典型代表,一般是采取挖露天的香椿植株,高密度(每亩6—8万株左右)假植于温室中,给予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催芽生长,在过年前后上市,这个产品也不错,价格也很高。采摘期结束以后,大概在来年的三月份,棚内的植株会自然枯死包括受感染,这是假植式生产的原理。假植式生产是把植株移进温室以后给它一定的物理环境合适的温湿度然后让它复活。它的复活是一种假活状态,是把它前一年积累的自身的物质能量通过芽胞释放出来长成芽变成产品,全部采摘完了它自 8
身的能量基本上释放完了就要进入死亡阶段。在这个状态下,在它出棚的时候基本上也就进入了清明前后这一段自然采摘时期。也就是说它的温室生产,尾巴上接着就是自然采摘。缺点是 :
a.它的设施投入、植株投入比较大,每一亩的温室面积要用8—12万元不等,且每一年都要重复的投入,很难进行大面积的发展。
b.因为这种高密度的密植的原理是假植,给予适当的温湿度以后,完全依赖植株现有的能量抽芽,所以芽头比较短且散,香味浓烈程度远远不如自然生长的产品。
3.香椿芽苗菜的生产 十多年前为了获取较好的利益,在北京等一线城市出现了香椿芽菜的生产。这种生产方法是利用香椿籽实催芽(类似生豆芽)生产芽菜,一般长度10—15厘米。其优点是价格很好,利润也不错;缺点是:
a.它的生产规模容易受到当年香椿种子市场供应的限制,香椿籽实的供应量和供应价格上的不稳定决定其产量和价格的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