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猪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及治疗

猪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及治疗

山东畜牧兽医 20l1年第32卷 

病灶,肺充血、肝变。(2)绵羊和山羊:体温升高到 

40.5 ̄41℃,呼吸加快,后肢麻痹,颈部、咽背、肩胛前 

及腋下淋巴结肿大,有时出现化脓灶。脾和肝常见有结 

节。妊娠母羊流产、死胎或难产。羔羊还表现腹泻、黏 

膜苍白、麻痹、兴奋或昏睡,不久死亡。(3)牛:症状 

不明显,妊娠母牛常发生流产,犊牛呈全身虚弱、腹 

泻、体温升高,多为慢性对经过。(4)马、驴:有体温 

升高,母畜流产症状。(5)猪:多发生于小猪,表现体 

温升高、咳嗽、腹泻,病程7~lOd,很少死亡。(6)人: 

病人潜伏期l—lOd。突然发病,表现高热、头及全身肌肉 

疼痛、出汗、虚弱等。由于感染途径不同,有腺肿型、 

肺炎型、胃肠型、伤寒型等,一般呈良性经过。 

4诊断 

(1)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 

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2)实验室诊断。在国际贸 

易中,无指定诊断方法,替代诊断方法为病原鉴定。病 

原分离与鉴定:组织器官如肝、脾等压片或固定切片, 

或血液涂片可以检查到细菌。免疫荧光抗体试验是一种 

非常可靠的方法。还可通过接种豚鼠或鼠进行病原的分 

离和鉴定。血清学检查:试管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 

试验、土拉杆菌皮内试验。病原分离鉴定可采集动物淋 

巴结、肝、肾和胎盘等病灶组织。 

5防治 

在本病流行地区,应驱除野生啮龄动物和吸血昆 

虫。经常进行杀虫、灭鼠。厩舍进行彻底消毒。发现病 

畜,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采取严格 

控制,扑灭措施,防止扩散。扑杀病畜和同群畜,并进 

行无害化处理。被污染的场地、用具、厩舍等应彻底消 

毒,粪便堆积发酵处理。 

(收稿日期:201l-J06-04) 

猪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及治疗 

水琳燕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748200) 

中图分类号:¥858.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1 1)09-0080-02 

猪巴氏杆菌病又称猪肺疫或出血性败血症,俗称“锁 

喉风”。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 

性、传染病。其特征是最急性型呈败血症和咽喉炎;急 

80 性型呈纤维素性胸膜肺炎、而慢性型较少见,主要表现 

慢性肺炎。 

1病因 

笔者经过20多年的临床实践和理论学习,发现猪肺 

疫病在本地比较常见。由于市场经济的大发展,养猪户 

从异地引进仔猪、经过长途运输、气候环境的改变、卫 

生条件恶劣等的情况下易引起猪肺疫,加之在渭源部分 

地区有肺丝虫疫源地和个别养猪户的圈棚潮湿、有的长 

期不清理圈舍,使猪的分泌物和排泄物污染饲料、饮 

水、用具和外界环境,也可引发猪肺疫。本病一年四季 

均发生,但冷热交替、气候剧变、多雨、潮湿、闷热的 

时期多发,并常与猪瘟、猪气喘病等混合感染。本病多 

发于3—10周龄的仔猪。通常在肺泡内充满卡他性渗出物 

和脱落的上皮细胞物。又在多数病例中,结膜充血、发 

绀。 2病状 

急性型为常见。除有败血症一般症状外,主要呈纤 

维素性胸膜炎。病初体温升高,发短而干的痉挛性咳 

嗽、食欲废绝,黏膜充血发绀,耳根、颈部、腹部及下 

腹部等皮肤发生红斑,指压不完全退色。一般体温升高 

1 ̄2"C,通常呈弛张热(炎症漫延体温升高,炎症消退体温 

降低)。胸部叩诊时肺有浊音,而整个肺有清晰的摩擦 

音。由于病灶漫延扩散到整个肺叶,肺泡内充满纤维蛋 

白及红血球的凝固性渗出物,所以有鼻漏和脓性结膜 

炎。呼吸急促、常作犬坐姿势。初便秘,后腹泻。随着 

病程发展,呼吸更加困难。皮肤有淤斑点或小出血点, 

猪消瘦无力,卧地不起。如果不治疗、最后心脏衰竭多 

因窒息、休克死亡。病程4—6d,不死者转为慢性。 

3诊断 

根据本病的特征,发生持续性高温,呈稽留热,严 

重干痛咳喘,听诊时呼吸高度困难,心率快而紧张,口 

鼻流出泡沫,咽喉部、颈部有炎性水肿,或呈现纤维素 

性胸膜炎。可视黏膜充血,肌肉发抖,严重气喘,整个 

肺有湿罗音。听诊70—80次,叩诊时整个肺呈现浊音区。 

病灶有渗出物。剖检咽喉部、颈部有炎性水肿和出血变 

化,气管有多量泡沫,淋巴结肿大、切面红色,脾有明 

显病变、再结合流行病学,基本确诊为猪肺疫。 

4治疗 以消炎、祛痰、镇咳为主。(1)速效咳喘停,根据 

猪的大小,肌肉注射10—50ml,2~3次,d。卡那霉素 

10 50ml,2-3次/d (2)青霉素80~800万I

u,链霉素 2011年第9期(总第176 经验交流 

0.5~3g,地米针5~25mg。10—50ml清热解毒溶解后肌肉注 

射,2—3次/d。(3)清开灵20~30ml,配合卡那霉素100万 

IU到50o万IU肌肉注射,3次,d。(4)病猪恢复期间可用长 

效磺胺药10~50ml,隔日1次肌肉注射。在使用上述注射 

药物的同时,可口服祛痰镇咳药,一般复方甘草片lO一5O 

片或者羧甲司坦片10-40片,2次『d。 

5综合分析 

2O多年来笔者诊疗许多猪肺疫病例,疗程一般 

6—7d,治愈率80%以上。此病普遍有气管炎或支气管炎的 

前兆期,因此鉴别诊断很重要。尤其从异地引进的仔猪 

多见,一般治愈率达65%左右,延误治疗后果严重。发现 

猪肺疫要及时隔离迅速治疗,科学饲养管理、改善环境 

卫生,定期接种菌苗等。 

(收稿日期:2011_J05—28) 

羊支原体性肺炎的防制 

展福生中玉军 

(山东省即墨市畜牧兽医局 266200) 

中图分类号:¥858.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1733(2011)09.0081.O1 

羊支原体性肺炎,又称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支 

原体所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临诊特征为高 

热、咳嗽,胸和胸膜发生浆液性和纤维性炎症,病死率 

很高。 

1特征 

(1)引起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体为丝状支原 

体山羊亚种,为细小、多变性的微生物,革兰氏染色阴 

性,用姬姆萨氏法、卡斯坦奈达氏法或美蓝染色法着色 

良好。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很弱, 

对红霉素高度敏感,四环素和氯霉素对其也有较强的抑 

制作用。但对青霉素、链霉素不敏感。绵羊肺炎支原体 

对红霉素有一定抵抗力。(2)在自然条件下,丝状支原 

体山羊亚种只感染山羊,3岁以下的羊最容易感染。而绵 

羊肺炎支原体则可感染山羊和绵羊。病羊为主要传染 

源,其病肺组织和胸腔渗出液中含有大量病原体,主要 

经呼吸道分泌物排菌。病羊组织内的病原体在相当长的 

时期内具有生活力,这种羊也有散播病原的危险性。本 

病常呈地方性流行,接触传染性很强,主要通过空气一 

飞沫经呼吸道传染。在阴雨连绵,寒冷潮湿,羊群密集 拥挤等不良因素下容易诱发本病。另外,冬季和早春枯 

草季节,羊只缺乏营养,容易受寒感冒,造成羊只抵抗 

力下降,也容易诱发本病。 

2症状 

本病的临诊症状为高热,咳嗽,胸和胸膜发生浆液 

性和纤维性炎病,病死率高。潜伏期短者5—6d,长者 

21~28d,平均18~20d。 

病初羊只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随即咳 

嗽,流浆液性鼻涕。4—5d后咳嗽加重,干咳而痛苦,浆 

液性鼻涕变为粘脓性,常粘于鼻孔、上唇,呈铁锈色。 

病羊多在一侧出现胸膜肺炎变化,肺部叩诊有实音区, 

听诊肺呈支气管呼吸音或呈摩擦音,触压胸壁,病羊表 

现敏感、疼痛,呼吸困难高热稽留,眼睑肿胀,流泪或 

有粘液、脓性分泌物,腰背起伏作痛苦状。怀孕母羊可 

发生流产,部分羊肚胀腹泻,有些病例口腔溃烂,唇 

部、乳房等部位皮肤发疹。病羊在濒死前体温降至常温 

以下,病期多为7~15d。 

病变部位多局限于胸部。胸腔常有淡黄色积液,有 

时多达500~20Oral,暴露于空气后其中有纤维蛋白凝块。 

病理损害多发生于一侧,常呈纤维蛋白性肺炎,间或为 

两侧性肺炎;肺实质硬变,切面呈大理石样变化;肺小 

叶间质变宽,界限明显;血管内常有血栓形成。胸膜增 

厚而粗糙,常与肋膜、心包膜发生粘连。支气管淋巴 

结、纵隔淋巴结肿大,切面多汁并有出血点。心包积 

液,心肌松弛、变软。肝脏、脾脏肿大,胆囊肿胀。肾 

脏肿大,被膜下可风情有小点状出血。病程延长者肺肝 

变区机化,结缔组织增生,甚至有包囊化的坏死灶。 

3防制 

(1)做好羊群的免疫接种,提倡自繁自养,防止病 

羊和带菌羊的引入或迁入。对从外地引进的羊,必须隔 

离1个月以上,经检疫无病后方可混群饲养。(2)加强饲 

养管理,增强羊的体质。(3 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对 

羊栏舍坚持日日清扫,保持栏舍和羊只的干燥卫生,并 

坚持定期消毒,切断疫病传播途径、杀灭或消除病原 

体、消灭疫病源头。(4)对发病羊群立即封锁,进行逐 

头检查,对病羊、可疑病羊和假定健康羊分群隔离和治 

疗;对被污染的羊舍、场地、饲养工具和病羊的尸体、 

粪便等,进行彻底消毒和无害化处理。(5)羊发病初期 

使用足够剂量的土霉素、氯霉素有效,也可使用磺胺嘧 

啶皮下注射。 

(收稿日期:2011_05_28) 

8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