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131卷)第7期 纛lif南畜牧兽座 管研磨.制成匀浆。在冰箱内反复冻融3次.离心取血清接 种于9~12日龄的鸡胚绒毛尿囊膜.培养48小时后出现白 色痘斑,痘斑边缘浑浊,中央凹陷、坏死,核内有包涵体 根据发病特点、典型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诊断.可 确诊为传染性喉气管炎 ,r 4治疗 4.1 紧急免疫接种用传染性喉气管炎弱毒苗2头份/羽 点眼免疫。为降低免疫引起的应激反应.免疫前用链霉素、 地塞米松、电解多维饮水.对个别应激反应严重的用地塞 米松和卡那霉素进行滴E1.连用3天 4.2 中西药结合治疗 大群鸡用3倍量干扰素和氧氟沙 星饮水.再配合黄芪多糖拌料,连用5天.第3天即可控制 死亡,采食量回升,治愈率达95%。对于喉头中有血凝块或 纤维素阻塞的病鸡,可先让鸡的嘴张开.用细铁丝钩出血 凝块或阻塞物,然后用青霉素滴口即可 4.3 防止继发感染 鸡群发生该病后.容易并发或继发 慢性呼吸道病、鸡传染性鼻炎、大肠杆菌病等。因此.在治 疗该病的同时应用抗菌药物(如氧氟沙星)防止继发感染. 降低死亡率。 5小结 由于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的特殊性.养鸡户要做到定 期消毒、加强通风、及时防疫。对于患病鸡要做到早发现、 早治疗。防疫必须用点眼法.严禁用滴鼻法 (收稿日期:2010—06—20)
一 例 肉 鸡 肠 毒 练 合征白勺 诊治
徐卫功’,韩焕然 (1.太康县龙曲镇畜牧兽医工作站,河南太康461400;2太康县大许寨乡畜牧工作站)
中图分类号:¥858.31 文献标识码:B 1 发病情况 太康县某养殖户饲养肉鸡5 000羽.从20日龄左右 开始发病.病初表现为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饮水量增 加.部分病鸡头部震颤,惊叫,然后瘫痪。鸡群发病率10% 左右.每天死亡8~10只。 2临床症状 部分鸡精神沉郁,喜站立。腿脚发白,饮水量增加,粪 便稀薄,呈浅黄色、暗红色或黑色,内有未消化的饲料,肛 门被粪便污染.个别出现神经症状.最后瘫痪死亡 3剖检变化 剖检病死和濒死鸡6只.可见肠道黏膜充血.肠壁增 厚.肠黏膜增生呈麸皮状,易剥离,内有未消化的饲料,空 肠、回肠肠管扩张,充满气体,肠内充满泡沫样粪便。肝脏 充血、肿大,有不规则的坏死灶 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初步诊断为肠毒综合征 4防治措施 发病后每天用电解多维二倍量饮水.同时按如下方 案进行治疗。①球虫药,如地克珠利、马杜拉霉素等,按 说明用即可.同时添加病毒唑混饮。②硫酸新霉素、安普 霉素联合用药.增强药效,抑制肠道有害菌群的孳生,连 用3~5天。③杀灭肠道厌氧菌可用甲硝唑或替硝唑拌 料。甲硝唑75 g/天,连用3~5天,或用替硝唑(利福平和 甲硝唑联合用药).按说明连用3~5天。④调理肠道菌 群.停药后选用益生素等生物制剂,连用1周,有利于肠 道功能的迅速恢复 5病因分析 5.1小肠球虫的感染 文章编号:1004—5090(2010)07—0046—01 由于小肠球虫在肠黏膜上大量生长繁殖.导致黏膜 增厚、严重脱落甚至出血 5.2肠道内环境的变化 肠道pH值的下降会刺激肠道黏膜,使肠的蠕动加 快、加强,消化液增多,饲料通过消化道的时间缩短,消化 时间减少.导致饲料消化不良 5.3电解质的大量流失 球虫和细菌大量繁殖.导致消化不良.肠道吸收障碍. 电解质的吸收减少 5.4饲料中营养成分的影响 大量能量、蛋白质和部分维生素不能被机体消化吸 收,使球虫和细菌大量繁殖.加重症状 5.5 自体中毒 在发病的过程中,大量的肠上皮细胞破裂、腐败分解, 以及虫体死亡、崩解等产生大量有毒物质.被机体吸收引 起自体中毒 6小结与讨论 该病主要发生于夏季.由于夏季高温多雨、环境卫 生条件差。常引发球虫与一些病毒、细菌的混合感染,使 肠道发炎、肿胀、肠壁增厚,导致分泌功能下降,使部分 鸡出现营养缺乏.饲料转化率低.生长速度缓慢等。上皮 细胞崩解后有毒物质蓄积在肠道引起自体中毒.表现昏 迷、瘫痪、头部震颤等症状 由于球虫和细菌的大量繁 殖.导致消化不良.影响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而养殖户在 治疗时往往侧重于治疗肠炎.而忽视驱除球虫.造成不必 要的经济损失
・46・ f收稿日期:2010—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