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模式特征及世界影响
摘要:
中国模式主要是指自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
经济发展模式。中国模式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科学社
会主义原则与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走出的一条后发国家的现代化之路。这是
一条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实践基础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奋斗旗帜
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的完全新型的现代化道路。中国模式的发展
丰富和发展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模式和人类文明。使社会主义摆脱了传统僵化体制的影响,
使中国文化得到很大的传播。因此,中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的瞩目成就促使越来越多
得人来关注和研究中国,同时中国也在促进着世界的发展。
一、中国模式的提出及其内涵
中国模式主要是指自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
经济发展模式。2004年5月美国高盛公司高级顾问、清华大学教授乔舒亚·库珀·雷默在
他的《北京共识:提供新的模式》一文中首次提出中国模式,随后国外学者开始研究中国
模式。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经济率先复苏,国外很多学者掀起了研究中国模
式的高潮,期待能从中国的发展模式中借鉴经验,帮助本国渡过金融危机,实现经济复苏。
随着国际学界研究中国模式的深入,国内学者也发表了很多关于中国模式的研究文章。中
国三十年来年均10%的经济增长率主导了人类历史上最耀眼的经济革命,改变了四分之一
人类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形成了自成一体的变革方式,所以归纳、总结、研究中国社
会发展模式的优点与缺点、贡献与挑战,成为海内外各大媒体、研究机构、智库的重要研
究课题。这其中有着层出不穷的唱衰或看好“中国模式”截然对立的学说。 现在所指的
“中国模式”是有时间区段的,主要限定在改革开放至今的三十年间中国社会的发展模
式。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模式又是什么样呢?于是,大量的学说将重点放在前瞻性
的探讨“中国模式”未来应如何迎接挑战、保持可持续发展。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海外
一些研究多将中国看作发展中国家的杰出代表,把“中国模式”与“东南亚模式”、“印
度模式”、“越南模式”等其他发展中国家模式作比较。解析“中国模式”同时,重在研
究其是否能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推广及复制。 泛指的“中国模式”可以细化为中国的
经济模式、政治模式、文化模式,甚至这一模式背后的文明价值观。中国模式的特殊性除
了形成寻求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的经济模式外,政治模式和文化模式也渗透其中,几
者相互影响。需要指出的是,要全面地探讨“中国模式”是个复杂的工程,本文中提到的中国模式主要基于中国的经济模式。当然,经济模式是相对最表象也是最易把握的,而政
治模式和文化模式会如同两条潜伏的红线始终如影随形。中国模式的实质,是在经济全球
化背景下,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当代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
相结合,走出的一条后发国家的现代化之路。这是一条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为实践基础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奋斗旗帜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
思想的完全新型的现代化道路。
二、中国模式的特征
1、政府的力量集中和高效。集中力量办大事一向是中国人的文化传统。政府主导便
于资源集中、行动高效,是成就“中国模式”的核心要素。相反,欧美的社会体系由各个
社会功能自主组成“网络驱动”的契约模式,少有政府干预,多进行自我管理运行,是一
种自由发展的模式。中国政府的主导首先表现在其对经济具有决定性影响力,通过国有企
业或与国家关系密切的企业进行运作,国家政权通过对这些企业的控制介入经济。国家政
权在市场中具有中心地位:确定经济优先发展方向和目标,引领经济体制向符合市场需求
的方向发展,比如制订“五年计划”,比如大型国企的巨大整合力。其次,政府主导的大
型利国利民的工程。比如三峡工程,三峡水电站大坝高程185米,蓄水高程175米,水库
长600多公里,总投资954.6亿元人民币,安装32台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的水电机组,
现为全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站。它的建成投产,必将标志着中国人用智慧和力量铸就了又
一个奇迹!政府能够集中力量和各种资源对基础设施和其他领域的建设高效的进行。
2、对外开放和学习其他模式的成功特质。政府主导的同时,中国模式之所以取得巨
大成绩,在于对外开放大量吸收了市场经济的优势和其他模式的经验。对外开放很大程度
包含了学习和融入其他模式的成功特质。新加坡东亚问题专家马凯硕曾总结出亚洲几大模
式成功是吸收了西方智慧七大支柱的结果:自由市场经济、熟练掌握科技、精英管理班子、
实用主义、和平文化、法制及强调教育。反观中国模式,也是不同程度的吸收了西方的这
几大智慧。同时,“中国模式”还学习了亚洲内部的“日本模式”、“亚洲四小龙模式”
的成功经验。在实际操作上,中国经济采取了对外国以及国际贸易和外资开放的模式。在
开放中获取先进技术、现代管理方法、先进知识以及外国资本。中国经济的内外部资本积
累同时进行,内部的资本积累依赖于国有银行对国有企业的信贷支持和对基础设施的投
资,而外部资本积累依赖于外国直接投资和出口导向型增长。通过渐进式对外开放,中国
逐步加入国际经济体系,成为世界主要进出口国和对外被投资国,并正在变成主要的对外
投资国。 3、劳动资源丰富。目前,中国16岁以上,60岁以下且已就业的劳动者约有了7.6亿
多人,劳动力队伍庞大且成本较低,这是很大的优势。这就是中国模式取得的“人口红利”。
中国庞大人口基数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劳动力资源支持,为中国的发展贡献了巨
大的力量。吃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许许多多的农民涌入城市,发扬吃苦耐劳的
精神在几乎没有什么福利保障的条件下勤勤恳恳为中国经济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而
且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也提高了农村的生活水平,改善了农民工的生活条件,减少了社
会保障的负担。
4、在实践中不断更正、探索。中国的发展是在不断的“试验——修正——再试验——
再修正……”中搞起来的,也就是所说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在实践中不断更正、探
索。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在关于中国经济的新闻报道中,“试点”、“经验推广”之类
的词汇中国人绝不会感到陌生的。而这一特点依然源于前面提到的集中高效。在一个局部,
封闭式的推行某一政策,搞好了就推广,搞不好则立刻可以叫停、重来,这样的行政成本
其他国家是难以想象的。其结果是,好的效果很快就出来,没有“理论”,也就没有定式
思维的束缚,政府敢想敢干,也能干,即使出了什么问题,凭借政府的强行动力,也可以
把负面影响限制在极小的一个范围内。这点同时说明,广义的“中国模式”本身是没有局
限的,在未来也应该处在不断的修正中。
5、渐变发展过程,稳定国内局势。“摸着石头过河”与“循序渐进”发展特征相辅
相成。稳定是“主导型政府”的根本保障,“稳定压倒一切”是中国政府一贯坚持强调的。
因为不断“实验和修正”而没有在经济体制尤其政治体制上进行剧烈变革。所有变化和改
革都在循序渐进中进行,避免了东欧剧变的不成功经验,维持了国内长久的便于搞经济建
设的稳定局势。另外,通过逐步提升社会主义和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来抵御其他价值观,
既有利于保证全国统一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下,也有利于保证国内局势稳定。局势
的稳定是发展“中国模式”的保证和又一大特征。这种稳定的强调在一个GDP从低水平经
济向高水平经济迅速发展进程中显得十分有效。
6、把握全球化浪潮的机遇。中国模式的成功,中国经济的发展,除了稳定的国内环
境以及政府主导对经济的强力推进之外,还赶上了至关重要的历史的契机——幸运地在对
外开放之时恰好迎来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浪潮。全球化浪潮对“中国模式”的影响是怎么
说都不过分的。当世界进入波音空客时代,当电脑、通讯、手机开始普及,当地球变平之
际,中国正好处在主动开放的大浪潮中。而中国在21世纪的第一年加入WTO,更为中国经
济的腾飞带来强大的推动力。中国把握住了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巨大机遇,成功地将3亿
农民转型为农民工,全世界迎来了中国制造时代。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中、低端产业转移,发展中国家利用发达国家的技术、资本,和本国的资源进行产业
升级。也就是说,中国在全球化的国际分工机遇中要取得发展,最关键的是在这段时间比
其他发展中国家取得了更好的“比较优势”。
二、中国模式的世界意义
1、中国模式的发展丰富和发展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模式和人类文明。 美国学者福山在
冷战后提出了著名的“历史终结论”,认为苏联解体标志着共产主义的终结,历史的发展
只有西方的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一条道路。他提出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以自由民
主制度为方向的人类普遍史,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最后一种统治形
式,从此之后,构成历史的最基本的原则和制度就不再进步了。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
连福山本人最近也公开认为,“历史终结论”有待进一步推敲和完善,西方自由民主并非
人类进化的终点。20年前,西方学者为拯救“拉美模式”提出了“华盛顿共识”,而在中
国经济发展后西方开始有人提出基于中国发展模式而总结出的“北京共识”。中国经济的
强劲崛起,一方面使得西方世界不得不重新进一步分析中国发展的原因和挑战,另一方面,
“中国模式”的有效性成为中国对外提升影响力,对内加深自我凝聚和认同的有力宣传利
器。除此之外,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虽对中国出口带来了沉重打击,但是因为“中国模式”
的特殊之处,中国经济的已经率先复苏,许多发展中国家更将本国经济复苏希望寄托于中
国。这些都给“中国模式”提供了走入世界关注视野的背景和契机。由此看来人类社会的
发展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永不停歇的,在不同环境下呈现不同的形式,不
同的国情决定了不同的发展模式。中国模式的发展体现人类文明的发展呈现多样性。
2、中国模式可以为他国借鉴。中国模式可以为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探索适合
本国发展的道路提供了借鉴。中国曾经照搬苏联的发展模式但是没有成功。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结合自己的国情,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基础下,实施改革开放,逐渐探索出适合自己
的国情的发展道路。在此过程中也吸取了很多国家的发展经验,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的经济有了极大地活力。许多与中国有着相似的
文化传统的东方国家可借鉴中国的发展模式用相似的发展方式进行快速稳健的发展。其他
国家可以借鉴中国相对集中的政治体制将力量集中起来加快发展。事实证明发达国家的相
对粗放的自由发展的方式并不是绝对正确的,市场自身并不能解决自身的问题,对市场的
宏观调控是必须的。过少的政府干预会增加经济运行中的盲目性,美国金融危机正是由于
一些投机金融家的投机行为和贪婪造成的。
3、中国模式的发展使中国文化得到很大的传播。六十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