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看病难看病贵”的成因及对策(一)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医疗体制的改革和发展,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医疗卫生服
务工作中群众呼声最强烈的问题,已成为全国普通存在的热点问题,看病难看病贵不仅是一
个民生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综合性、体制性的社会问题。重点阐述看病难看病贵的主要矛盾,
而且也详述了它的成因及揭示了看病难看病贵的对策。
关键词:医疗体制改革;医疗卫生;医疗保险
1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原因分析
随着国家各个领域的飞速发展,看病难看病贵的显现越来越凸显了。对于这一问题可以从几
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是从病人的方面来剖析。中国病人中没有医疗保险的人当中绝大多数是农民,约占37%
正是因为这样,我觉得他们缺乏有关医疗保险的法律和法规,没有对医疗保险有一个正确的
认识和预见,所以一去到医院,就总觉得看病难看病贵,那些病人就被这样一个事实所吓倒,
同时心理为这笔昂贵的医药费用而产生崩溃。所以像这种情况也就犹然而产生了。
其次,从国家的方面来看,不但有政策方面的原因,而且还有国家和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力度
不够严格和财政投入不足的原因。政策方面,我国关于医疗立法还存在很多的缺陷,立法还
很不健全,法律监测也很不完善,所以当病人在上医院看病接受治疗时只能是心理感觉价格
高而无法用法律来得到根本的保障,况且,医院以及一些卫生院或诊所是属于事业单位,也
是具有赢利性质的,所以患者就更加受蒙蔽了。同时,国家对医疗市场的监管不严,还没有
真正的落实到每一个人,所以这就大大地主张了看病难看病贵的不良状况。至于财政投入方
面,在2007年我国用于医疗救助的各级财政投入达71.2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地方城乡
医疗救助资金33.4亿元,比2006年的14.3亿元增长了13.3%,地方各级财政预算安排城乡
医疗救助资金37.8亿元,较2006年27亿元增长了40%。其中江西、上海、辽宁、浙江、
江苏等地的地方各级财政城乡医疗救助资金投入超过2亿元,江西、上海和河南等地省级财
政投入资金超过1亿元,广西、安徽、重庆等地今年财政投入比2006年增长了2倍以上。
我们可以看出,这还是很不足,这么大一个国家投入这么的少,不仅让我们老百姓看病难,
同时也不能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此外,我国医疗卫生投入只占世界的2%,但是我国的人
口总数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2%左右,用2%的医疗费用去解决22%的人口健康问题肯定会觉
得看病难,看病贵。据前几年统计部门称,中国有病而不去就诊的老百姓约占49.2%,这一
数字看了的确令人吃惊啊。面对这种压力,我觉得国家和政府应该要高度的重视,不要让这
种局面继续发展下去。
关于医疗保险方面,目前中国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特别的窄。从结构上看,基本医疗保险主
要覆盖的还是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而农民、城镇非正式就业人员、弱势群体(低收
入或下岗、失业职工)还没有被保险制度所覆盖,医疗保险制度应有的公平性和优越性没有
充分体现出来。在有的农村,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现象非常的多,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没充分凸现出来,所以我们可以经常从电机屏幕中看到农民工因工
伤或意外伤害而没有钱治病,就算给农民保险,但仍还是不够充足。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一些
方面:首先是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资金来源不足。随着基层社区集体经济力量的下降向农民集
资成为建立合作医疗资金的重要来源,但向农民投资的难度,重要取于农民对医疗的满意程
度。但是国家对医疗事业的投入甚少。然后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不稳定。因为国家对医疗合
作大多是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但是地方政府行政官员为了各自的利益,使得他们对执行政
策的主动性大大降低,没有足够推动合作医疗政策的落实。此外,近期国家实行一些惠民政
策而取消了合作医疗项目,这一政策与国家支持发展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相冲突,因而加大
发展国家医疗政策的难度。接着是农村卫生体制难以适应农民从享有卫生保健的要求。我国
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区域内部因乡村劳动力的急剧分化和大规模的非农化、职工化,农
民对医疗保障的要求也不相同,这给建立统一的农村医疗保障体制,即农村保障的主体、方
向、管理方法方面都构成了障碍。最后就是医疗卫生资源的分配不均衡,难以发挥最大的效
益。一是农村的行政区域设置的卫生医疗网点业务不足。不少地方的农民基本可以做到小病
不出乡,大病直接去县或乡级医院。因此县或乡的医疗布局不能适应新的情况。二是卫生机
构重叠,人员臃肿,造成卫生资源的极大浪费。此外还有卫生人员的分布非常不协调。总之
这些都是产生医疗保险覆盖范围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不足之后自然就产生病人看病难看病
贵。
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有所淡化对病人看病产生了麻烦。首先医疗机构没有充分保障每一个
获得基本卫生服务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其次就是县域经济困难,特别是很多西部的一些
县域非常贫因,所以这有可能导致公立医疗的公益性有所淡化。然后,很多不发达地区财力
有限,没有足够的资金去投资到医疗卫生及药品上去,这样一些公立医疗机构(大型医院或
地市级医院)就只重视经济效益来使自己继续发展下去而忽视了社会效益,从而导致公立医
疗的公益性有可能淡化。最后就是对卫生投入普遍不足,我刚在说财力有限时,与这是一回
事。因为投入卫生的不足,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没有足够人力那也就没有专业人才来做
先导,没有充分物力证明医疗机构没有足够的设备仪器、床位、常用药品或者急救药品等等,
没有充分的财务也就说医疗机构没有足够的资金去购买新的医药设备,药品以及吸引一些特
别有名的专家,所以,对卫生投入不足。对卫生投入不足,一些医疗机构为了使自己能够得
到生存和发展,那些医院的工作人员故意抬高药价和医疗费用,使得患者觉得看病越来越难,
甚至出现有病不去医的现象。因此,公立医疗的公益性质有所淡化是一个不能忽视的缘由。
最后从经济学的角度对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进行分析。一提到医疗服务的经济效益,我们可
以引用成本费用利润率这一概念。同时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表明每付出一元成本费用可获得
多少利润,体现了经营耗费所带来的经营成果。该项指标越高,反映医院的经济效益越好。
它的公式就是:成本费用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额/成本费用总额×100%,比如一家医院的就
诊人数是300人,平均每人就珍的费用是400元,而医院为每个人就诊的实际成本是150
元,但它提高医疗价格时说受益得就越大。再者还可以用成本效益法来阐明它的经济效益,
一般来说,政府投资的项目投资要持续许多年,发生效益和成本必须加总的效益流和成本流,
计算公式如下:NSB=PV(B-C),我们可以把NSB看成是经济效益,从这公式中我们可以明
显的看出来如果它通过提高B的价格是B的数量远远超过C,那么医院的经济效益也就越大。
所以医院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比如看大处方或给病人提供不必要的检查等,这只会更加增
大病人看病的负担,从而造成病人看病难看病贵。
2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途径
对于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现象,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尤为严重,但是近几年我们国家正
逐步实施了一些政策来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
(1)调整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格局,使东部和西部的卫生资源以及城镇之间的更加的合理。
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点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
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落实经费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