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第三版)课件第五章观察法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第三版)课件第五章观察法


当研究需要获得研究对象或事态变化过程的第一手资 料时,或需掌握某一事态产生、变化过程的原因时,或研 究者对于研究现象所知有限时,或研究现象并不是日常生 活中的寻常现象时,观察法是获得资料的最合适手段。
当通过操纵一个或几个自变量来检验它们对行为的影 响,并进行比较时,或通过系统地改变刺激事件来研究有 机体的反应限度时,或设置条件,对先前发生的重要事件 进行控制,观察随后出现的行为时可采用观察法。
第二节 观察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一、观察设计方案的制定
观察设计方案是组织进行观察的依据。
1
目的和任务
设计
2
内容
3
观察对象 观察内容与方法
4
观察指标(或规格)
5 观察方法(时间、方式和位置等)
(一)目的和任务
明确观察目的、任务,是制订观察计划的基础。它 决定着所要选择的观察对象、观察指标、观察方法以及 观察的组织等。观察目的分类:一是通过观察,收集客 观材料,提出新问题;二是通过观察,发现新问题,提 出研究方向。因此,应明确观察问题的中心,范围不能 太广,否则观察工作不能深入,影响观察效果。
作业
1.举例说明观察法在研究问题、观察计划、观察提 纲至少应回答的内容。
2.观察法应用的基本程序有哪些?
3.试述参与观察法在体育教学领域使用的情景。
4.从中文体育核心期刊上找出2~3篇专项比赛技 术统计论文,讨论起观察指标及体系存在的问题 并进行修正。
观察法
讲解到此结束 谢谢大家!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观察法的概念及特点
观察法不仅是研究自然科学的重要工具, 也是人类学、社会学、教育学、体育学等社 会科学的重要工具。观察法(observational methods)是指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 感官以及借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 观事物或社会现象进行感知并进行系统地考 察和描述,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 究方的现象进行描述的一种形 式,要想从观察记录中找出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还 必须对观察记录的材料进行加工整理。
观察结束后,首先必须全面审核观察记录,剔除可能 有错误的材料;对漏记指标或数据,可结合他人同类观察 记录或通过其他途径予以校补,但依据不足时应坚决予以 删除,决不可想当然地随意填补。
(三)观察
1.尽量严格按照计划进行,观察的目的明确,忠实于原 定的观察范围。 2.选择最适宜的观察位置。 3.要善于辨别重要的和无关紧要的因素。 4.要善于抓住引起各种现象的原因。 5.要注意在观察范围内各种活动引起的原因。 6.在某些情况下,借助仪器可使观察更加精确,或可观 察到正常视野观察不到的现象。 7.较复杂的观察任务适宜分组进行。 8.要保持观察对象的常态,并取得其密切配合。
Higher Education Press
二、观察实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
2
3
4
客观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 典型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
三、观察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11
做好观察员的培训工作
2
合理安排观察任务
13
合理选择和利用科学仪器
4
自觉控制观察活动
15
要多进行纵横对比观察
第三节 观察法的应用
在体育科学的诸多领域中,因为不同的研究 目的与研究主题,而有各种不同的研究方法。观 察法的主要目的是描述行为,在体育科学研究中 的运用已十分普遍。按照观察研究应用的不同领 域,主要集中在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与竞赛、社 会体育、运动人体科学等领域。
观察法的运用是一个能力的反映过程。
观察法并不需要像实验法那样,要求对 各种变量加以严格控制,也不像检验法那样, 需要使用严密的测验工具或量表、常模,而 只需制订较为完备的计划即可施行,适用广 泛。
总之,观察法具有方便、易行、灵活等特 点。对观察者而言,他可在自然条件下随时 随地进行观察,根据需要,观察时间可长可 短,观察者可多可少。对观察对象而言,他 可以不受人为干扰,以保证观察者在正常的 自然状态下完成相应的工作。因此,观察法 可以直接收集到具体、真实、可靠性较高的 材料。
4.观察方便 易行。
(二)观察法的适用范围 观察法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科研方法,有一
定的适用范围,尽管它是一种基本的方法,但不 是一种万能的方法。
在体育科学研究中,观察法适用的范围有:
当研究目的是描述对象在自然条件下的具体状态, 或者需要对正在进行的某些过程作出描述时,如体育比 赛中技术与战术统计观察;或者描述正常发生的行为并 检验变量间的关系时可采用观察法。
四、观察法的基本程序
制订观 察设计
方案
做好观 察前的
准备工作
观察
观察记 录及
注意事 项
整理观 察材料
(一)制订观察设计方案
观察设计方案是组织进行观察的依据,要求目的明确, 观察内容与方法具体,观察指标客观有效。
(二)做好观察前的准备
1.应取得有关单位的支持和配合。 2.要了解观察对象的一般情况,如训练水平、一般和专项 素质、技术水平、战术意识、个人特点等。 3.要统一思想、统一方法、统一规格、统一符号,并要通 过实习熟练观察记录方法。 4.观察时使用的工具、器械、仪器的准备、检查和核对校 准。如记录表格、秒表、照相机、录像机等。
推荐阅读文献
[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11版) [M].邱泽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9.
水延凯,江立华.社会调查教程(第6版)[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黄汉升,周登嵩.体育科研方法导论[M].北 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一、观察法应用概述
学生的学习、生活、娱乐等方面的情况
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
体育教学观察 主要包括
学生与教师的关系 学生或教师的群体氛围
学校管理 其他教育因素的影响
主要是指通过对运动训练现场、比赛现场和录 像的运动技术和战术统计进行观察和记录,分析运 动训练过程的控制因素、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因 素和表现特点、比赛中运动员、教练员及裁判员的 表现、比赛成绩的影响因素等,为更好地提高运动 员竞技能力和比赛水平提供客观依据。
(四)选择观察指标(或规格)
观察指标是观察目的和任务的具体体现,是观察对象 特征不同侧面的具体反映。观察指标及其体系合理与否, 影响着观察的可行性及观察结果的科学性。
1.客观性 2.合理性 3.观察指标的灵敏性和技术实现的可能性
(五)确定观察方法及其具体要求
根据观察的任务选择具体的观察方法和手段,计划 出整个观察过程,包括观察的次数、每次观察时间、地 点、方向、角度、位置等具体情境及其要求。
观察法的主要目的是描述客观事物或社会现象 及研究对象行为,它具有下述一些特点:
观察法是一种自觉的、有目的、有计 划的认识活动,而不是盲目的简单反射式 感觉。
观察法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观察 对象是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现象;这一 特点也是观察法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主 要标志。
观察法是研究者借助一定的观察对 象对客观事物进行认识的一种科学研究 活动。
总之,观察法与其他研究方法一样,兼具共 性与个性、一般与特殊,由于体育学科性质和运用 领域及研究主题的差异,导致在具体研究过程和实 践中存在不同,在任何观察研究中,都必须控制反 应性或观察者偏见可能导致的问题。
二、观察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如上所述,在体育教学研究领域中观察法 频繁运用,并取得丰硕成果。如流行于美国的 体育教学系统观察法、我国体育教学系统中刚 起步的结构性观察等。例如唐炎研发的《中小 学体育教师课堂言语行为结构性观察》案例。
主要体现在通过对社区体育、体育组织、特殊群体等 社会体育领域内的现象和人群进行观察研究,为全民健身 开展提供依据。该领域研究的问题多数采用非干预观察与 干预性观察来进行。如干预性观察中的参与性观察、结构 化观察和实验观察。参与性观察就常常被用来了解群体文 化和行为;结构化观察用于记录那些自然观察法难以观察 的行为;实验观察可在实验室内借助仪器设备对人体在运 动状态下的机体变化进行研究,如不同健身人群身体机能 的诊断与评价。
被动性 偶然性 片面性
(三)观察 法的局限性
样本量小
难以数 量化
三、观察法的基本类型
为了更好地分析和把握观察的实质,根据观察的 目的、对象、性质和形式等标准,可将观察法分为不 同的类型。在体育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分类如下:
直接观察 干预观察 参与观察 结构观察 定性观察
间接观察 非干预观察 非参与观察 非结构观察 定量观察
案例一:中小学体育教师课堂言语行 为结构性观察
三、观察法在社会体育中的应用
现以参与观察法运用为案例,分析其适用 情境和实际运用的特点。参与观察主要可分为 确定观察问题、制定观察计划和提纲、进行观 察、记录观察结果、观察结果的推论等步骤, 常被用来了解群体文化和行为。
案例二:城市体育社团组织系统比较 的参与式观察
(四)观察记录及注意事 项观察的记录方式,一般有三种:
1.评级法 2.频率法 3.连续记录法 另外,在记录过程中,还应注意: 其一,不要依赖记忆。 其二,要尽可能节省写字的时间。 其三,记录要清楚、易读、易用。 其四,不同的观察任务和内容需要不同的记录表格。 其五,借助仪器记录,有利于观察后的研究。
二、观察法的作用、适用范围及局限性
(一)观察法的作用
观察法作为一种最基本的科研方法,贯穿在体育 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并在研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它是第 一手资料获 得的重要手 段。
2. 观 察 研 究 也是检验体育 科学理论观点 是否正确的重 要途径。
3.它是发现 问题的重要来 源,有助于研 究课题的选择 和形成。
(二)选择观察对象
根据观察目的、任务,选择观察对象的范围和人数 (队、班、组或个人)。观察对象应具有代表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