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橡胶工业 2010年第57卷 炭黑填充橡胶的热传导理论模型及应用研究 何燕,李海涛,马连湘 (青岛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061)
摘要:在研究炭黑填充橡胶传热机理的基础上建立热传导模型,推导出热导率计算方程。用该式分别估算了炭黑 N330和N134填充橡胶的热导率,与试验结果对比发现,在较高炭黑用量下,热导率的理论预测值与试验值具有较好 的一致性。对理论公式进行修正后获得炭黑填充橡胶热导率预测的半经验公式。 关键词:炭黑;橡胶;热导率;模型 中图分类号:TQ330.38 1;TK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90X(2010)01—0022—04
炭黑是由碳元素形成的胶态物质,在橡胶工 艺中,通过复合技术把炭黑分散到橡胶中,使其与 基体发生物理和化学交联,从而满足某种性能要 求。目前,炭黑填充橡胶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电 子、航天航空等领域。 热导率是表征材料热性能的重要参数。 Choy C H等口 在对高分子材料本身的导热特性 以及影响其导热性能的因素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得到了结晶聚合物材料的热导率。Nielsen, Bruggemen,Cheng—Vocken,Ziebland,Lewis— Nielsen和Agari等相继提出了预测两相体系复 合材料的理论模型和热导率计算公式 ]。然而, 这些模型都是在研究特定高聚物复合材料时提出 来的,虽然能对一些问题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但 却不适用于所有问题。到目前为止,尚未见报道 专门研究炭黑填充橡胶的热传导模型。 本工作重点研究炭黑填充橡胶的传热机理, 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推导热导率方程,并对其进 行应用修正。
1传热机理 由于在炭黑填充橡胶复合体系中起主要作用 的是橡胶和炭黑,因此可简化视为由橡胶基体(橡 胶与其它填充剂的复合体)与炭黑两相组成材料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773034);山东省 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JO7YAl4) 作者简介:何燕(1973一),女,山东青州人,青岛科技大学副教 授,博士,主要从事轮胎温度场及材料热物性的分析研究工作。
的传热问题。根据传热理论[7],凡是有温差存在, 必然发生热量传递。在橡胶复合体系中,热量一 部分通过炭黑粒子进行传递,其余热量则绕过炭 黑粒子在橡胶基体中传递。由于炭黑粒子的热导 率大于橡胶材料的热导率,因此炭黑填充到橡胶 基体中后,材料的传热性能提高。 通常热量在炭黑填充橡胶中传递通过两种方 式进行:一是热传导,二是热辐射。由于在非高温 下,热辐射传递的热量很少,可以忽略不计,因此 在炭黑填充橡胶的热传递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热传导。
2热传导理论公式推导 假设:炭黑填充橡胶复合材料的结构呈周期 性变化;温度沿热流方向呈线性分布;炭黑以相同 大小的立方体均匀连续分布于橡胶中。炭黑在橡 胶中的简化导热模型如图1所示。 取图1中虚线所围的立方体为一个导热单 元,如图2所示。导热单元由两个A(橡胶基体) 和一个B组成,而B由橡胶连续相C和炭黑粒子
图1炭黑在橡胶中的简化导热模型 第1期 何燕等.炭黑填充橡胶的热传导理论模型及应用研究 23 图2热流在热传导单元中的传递 分散相D构成。导热单元的边长取为1,立方体 D的边长取为a。 由热传导的傅立叶定律可知,通过平板的热 阻(R)为
R一 (1) 式中 ——厚度,mm; A——面积,mm。; 热导率,W・(m・K) 。 因此,B的热阻为 RB一-a (2) AB C的热阻为
成一 (3) D的热阻为 RD一÷ (4) OAD
根据等效回路原理,R 与R。和R 之间存 在如下关系: 1一R
_1__
c+R
D (5) R
B …
把式(2)~(4)代入式(5)中,可得 : B—n D+(1——a ) c (6) 传热单元的总热阻(R )与R 和R 之间的 关系可表示为 R ===2RA+RB (7) 而RA为
RA一 (8) 把式(2)和(8)代人式(7)中,则R 可表示为 R 一 1一 + (9)
因为 === ,把式(6)代人式(9)整理得 一 筹 ㈣, (n 一口。) I】+(1一口 +口。) c
N为n一对(≯ 为分散相炭黑的体积分数),
式(10)可以表示为 m一 三 ± 二 ] (11) ^——— ———————————————————_ ——————一 1 1 ( 亏一声 ) D+(1一声。号+声 ) c
由于炭黑的热导率远大于橡胶的热导率,即
o》 c,根据式(11)可得到炭黑填充橡胶复合材 料的热导率:
≈— 一— (12) 1一≠ 言 1一≠ 言
式中, 为连续相橡胶基体的热导率。
3应用分析 3.1试验分析 以两种炭黑N330和N134作为填充剂,改变 用量,分别填充到NR中,经混炼和硫化等加工过 程。NR和其它各种配合剂的用量及混炼工艺 不变。 试验测得橡胶基材料的热导率为0.171 8 W・(m・K)~。将在不同填充用量下制备的各 种标准试样放入导热仪中进行测试 ],得到填充 橡胶的热导率,结果如图3所示。
,L、 鲁 奎
褂 曲
图3两种胶料热导翠试验结果对比 ■炭黑N330;●一炭黑N134。 从图3可以看出,炭黑用量对橡胶复合材料 热导率的影响很大,随着炭黑用量增大,复合材料 的热导率呈现逐步增大的趋势;在相同用量下,炭 黑N330填充橡胶的热导率普遍大于炭黑N134 填充橡胶的热导率,用量越低,两者的热导率相差 越小;反之,两者相差越大。这与炭黑的结构性、 粒径及表面活性等因素有关。与炭黑N330相 比,炭黑N134的粒径小、结构性低、表面活性大, 在与橡胶基体复合时易团聚,不利于分散,因此炭 黑N330比N134更有利于导热网络的形成,在低 24 橡胶工业 2010年第57卷 用量下两者的热导率相差不够明显,但随着用量 增大,炭黑对导热网络形成的影响增大,因此两者 热导率的差异就更明显。 3.2模型修正 根据式(13)把炭黑用量(质量分数)换算成体 积分数: 一 pm (13) l。c 式中p ——复合材料的密度,Mg・ITI; 炭黑的密度,Mg・m_。; 叫——炭黑的质量分数。 将式(13)代人式(12)得到热导率的理论计算 值,与试验结果对比如图4所示。 ___ ,、 g ≥ 料 曲 蕞 上 蛊 ≥ 啦 帮; (a)炭黑N330 (b)炭黑N134 图4复合材料热导率理论值与试验值的比较 曲线为理论值,点为试验数据。 从图4可以看出,根据立方体模型Et(12)] 预测的炭黑填充橡胶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在较高炭 黑用量下与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然而炭 黑用量越低,两者的误差越大。究其原因主要是 由于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将炭黑均匀填充于橡胶基 体中,炭黑和橡胶分别对材料的热导率产生影响, 没有考虑相界面热阻对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 响,而实际上在低炭黑用量下,炭黑易被橡胶基体 裹覆,界面上存在接触热阻,此时橡胶对材料热导 率的影响起主要作用,因此,在低炭黑用量下理论 值大于试验值。随着炭黑用量增大,炭黑对橡胶 复合材料热导率的影响起主要作用,因此复合材 料的热导率随之增大,理论值和试验值也更接近。 根据立方体模型得到的理论公式[式(12)]没 有考虑炭黑粒子形状、大小和结晶度等因素对热 导率的影响,用其直接对炭黑填充橡胶复合材料 进行预测会造成较大误差。因此,为了使理论预 测值更接近试验结果,对式(12)进行修正得到 下式:
一Cl— +Cz (14) 1一声。言
式中,c 和C 为修正系数,与炭黑种类、粒子形 状、大小和结晶度等有关,由试验确定。 修正后橡胶复合材料热导率理论值与试验值 的比较如图5所示。从图5可以看出,修正后炭
, , 、
窨 ≥
槲 曲 蕞
_Ⅲl 皇 丫
斟 叶 霸
(a)炭黑N330
(b)炭黑N134 图5 修正后橡胶复合材料热导率理论值与试验值的比较 注同图4。 第1期 何燕等.炭黑填充橡胶的热传导理论模型及应用研究 25 黑填充橡胶复合材料的热导率理论计算公式与试 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能较好地反映炭黑填 充橡胶复合材料热导率的变化情况。 当然,对于不同炭黑填充橡胶复合材料,由于 体系中炭黑和橡胶基体的不同以及混炼工艺的差 异,公式中的参数c 和C 也会相应变化。 4 结论 (1)建立了炭黑填充橡胶复合材料热导率计 算的立方体理论模型,推导得到了热导率计算方 程。在较高炭黑用量下理论预测值与试验结果具 有较好的一致性,然而炭黑用量越低,两者的误差 越大,理论值大于试验值。 (2)炭黑用量对橡胶复合材料热导率的影响 很大,随着炭黑用量增大,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出现 逐步增大的趋势。炭黑N330填充橡胶的热导率 比炭黑N134填充橡胶大,用量越低,两者相差越 小,反之,两者相差越大。 (3)为了使理论预测值更接近试验结果,对立 方体模型的理论计算公式进行修正,得到炭黑填 充橡胶复合材料热导率预测的半经验公式。该式 能较好地反映橡胶复合材料热导率的变化规律。
参考文献: [1]Choy C H,Chen F C.Thermal conductivity of crystalline po— lymers[J].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2002,88(7): 2 325—2 336. [2]张雷,李冬光.填充型高分子复合材料导热特性研究[J]. 郑州大学学报,2006,38(1):105—109. [3]叶昌明,陈永林.热传导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 化工新型材料,2003,31(2):45媚. [4]肖 琰,魏伯荣,杨海涛,等.导热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开发现 状EJ].中国靼料,2005,19(4):12-16. [5]Agari Y,Ueda A,Nagai S.Thermal conductivity of a polymer composite[J].J.App1.Polym.Sci.,1993,49(9):1 625 1 634. [6]Cheng S C,Vachon R I.Thermal conductivity of two and three-phase solid heterogeneous mixtures[J].Int. J.Heat Mass Transfer,1969(12):249-252. [7]杨世铭,陶文铨.传热学[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8]何燕,马连湘,崔 琪.炭黑对轮胎胎面胶热物性的影响 [J].合成橡胶工业,2007,30(3):211-214. 收稿日期:2009 07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