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1章-绪论__传热学(第四版)
第1章-绪论__传热学(第四版)
流体被加热时:
q h(t w t f )
流体被冷却时:
(1-3)
q h(t f t w )
(1-4)
tf 式中, t及 分别为壁面温度和流体温度, w ℃。
• 如果把温差(亦称温压)记为 t,并约定永 远取正值,则牛顿冷却公式可表示为
q ht
Aht
单位
2 W/ 。 m K
一般地,就介质而言:水的对流换热比空气 强烈; 就换热方式而言:有相变的强于无相变的;
强制对流强于自然对流。
对流换热研究的基本任务: 用理论分析或
实验的方法推出各种场合下表面换热导数的
关系式。
表面传热系数的数值范围
课前回顾:
传热学 热量传递的速率方程 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 热传导:定义、特点、傅里叶定律 热对流:定义、对流换热、特点、 牛顿冷却定律
铜:
q q
tw1 tw2
300 100 375 1.5 106 W m2 0.05 36.4 300 100 1.46 105 W m2 0.05 300 100 2.32 9.28 103 W m2 0.05 300 100 9.68 102 W m2 0.05
热量传递中的三类问题
强化传热 削弱传热
温度控制
日常生活中的例子
a 人体为恒温体。若房间里气体的温度在夏天和冬 天都保持22度,那么在冬天与夏天、人在房间里所 穿的衣服能否一样?为什么? b 夏天人在同样温度(如:25度)的空气和水中的 感觉不一样。为什么? c 北方寒冷地区,建筑房屋都是双层玻璃,以利于 保温。如何解释其道理?越厚越好?
第1章 绪论
1.1 传热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在科学技术和工程 中的应用 1.4 传热学的发展史和研究方法
1.1 概 述
1.1.1、传热学研究内容
传热学是研究由温差引起的热量传递规律的学科, 研究热量传递的机理、规律、计算和测试方法。 热量传递过程的推动力:温差 1)物体内只要存在温差,就有热量从物体的高温 部分传向低温部分; 2)物体之间存在温差时,热量就会自发的从高温 物体传向低温物体。
dt <0 时, q > 0 ,说明热量沿 x dx
• 4 )导热系数λ
• 表征材料导热性能优劣的参数,是一种物 性参数,单位: w/m· k。 • 同材料的导热系数值不同,即使同一种材 料导热系数值与温度等因素有关。金属材
料最高,良导电体,也是良导热体,液体
次之,气体最小。
傅立叶Fourier (公元1768年~1830年),法国数学 家、物理学家。法国拿破仑时代 的高级官员。主要贡献是在研究 热的传播时创立了一套数学理论。 后期致力于传热理论,1807年提 交了234页的论文《热的解析理 论》,但直到1822年才出版。
即相当于功率为0.36kW的电暖气。
1.2.3、热辐射 1、基本概念
1)辐射和热辐射 物体通过电磁波来传递能量的方式称为辐射。因 热的原因而发出辐射能的现象称为热辐射。 2)辐射换热
辐射与吸收过程的综合作用造成了以辐射方式进 行的物体间的热量传递称辐射换热。
2.辐射换热的特点
不需要物体直接接触。可以在真空中传递,而且
2) 对流换热:流体流过一个物体表面时的热量传
递过程,称为对流换热。
2 、对流换热的分类 1)根据对流换热时是否发生相变分 无相变的对流换热 有相变的对流换热 沸腾换热:液体在热表面上沸腾的对流换热。 凝结换热:蒸汽在冷表面上凝结的对流换热。
2)根据引起流动的原因分: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 自然对流: 由于流体冷热各部分的密度不同而引起流体的流 动。 如:暖气片表面附近受热空气的向上流动。
为什么水壶的提把要包上橡胶?
不同材质的汤匙放入热水中,哪个黄油融解更快?
生产技术领域大量存在传热问题
a 航空航天:卫星与空间站热控制;空间飞行器 重返大气层冷却;超高音速飞行器冷却; b 微电子: 电子芯片冷却 c 生物医学:肿瘤高温热疗;生物芯片;组织与器 官的冷冻保存 d 军 事:飞机、坦克;激光武器;弹药贮存 e 制 冷:跨临界二氧化碳汽车空调/热泵;高温水 源热泵 f 新能源:太阳能;燃料电池
钢:
tw1 tw2 tw1 tw2
铬砖: q 硅藻土砖: q
tw1 tw2
0.242
讨论:由计算可见, 由于铜与硅藻土砖导热系数的巨大差 别, 导致在相同的条件下通过铜板的导热量比通过硅藻土 砖的导热量大三个数量级。 因而,铜是热的良导体, 而 硅藻土砖则起到一定的隔热作用
相同点
传热学以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为基础。
不同点
a)定义: 工程热力学:热能的性质、热能与机械能及其 他形式能量之间相互转换的规律。 传热学:热量传递过程的规律。 b) 状态 工程热力学:研究平衡态; 传热学:研究过程和非平衡态 c)时间 工程热力学:不考虑热量传递过程的时间。 传热学:时间是重要参数。 d)单位 工程热力学:kJ,J。 传热学:W。
o 很多行业中如何让热量有效地传递成为 解决问题的关键 • 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的散热问题
• 航天飞机的有效冷却和隔热
• 材料加工行业的散热问题
传热学的研究方法
实验测定
理论分析
数值模拟
传热学的地位
• 传热学是本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理论性、
应用性极强。是否能够熟练掌握课程的内容, 直接影响到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效果。 • 通过学习能熟练掌握传热过程的基本规律、实 验测试技术及分析计算方法,从而达到认识、 控制、优化传热过程的目的。
传热学与工程热力学研究的问题不同
铁块,M1 300oC
工程热力学:tm , Q • 传热学:过程的速率
水,M2 20oC
t f ( x , y, z , ); Q f ( )
1.1.4、传热学的应用
自然界与生产过程到处存在温差—传热很普遍
传热学在日常生活、生产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十 分广泛。
dt q A dx
(1-2)
说明:傅立叶定律又称导热基本定律,式(1-1)、 (1-2)是一维稳态导热时傅立叶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通过分析可知: (1)当温度 t 沿 x 方向增加时, >0而 q <0,
dx
dt A dt dx
说明此时热量沿 x 减小的方向传递; (2)反之,当 增加的方向传递。
练 习 1 : 有 三 块 分 别 由 纯 铜 ( 热 导 率 λ1=398W/(m· K))、黄铜(热导率λ2=109W/(m· K)) 和碳钢(热导率λ3=40W/(m· K))制成的大平板,厚 度都为10mm,两侧表面的温差都维持为 tw1 – tw2 = 50℃不变,试求通过每块平板的导热热流密度。 解: 这是通过大平壁的一维稳态导热问题。
课程性质
• 传热学是油气储运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 考试课: 总成绩= 卷面成绩×70%+平时成绩×30% 平时成绩30% 实验10% 作业10% 考勤和课堂表现10%
几点要求:
• • • • 上课不要迟到; 手机关机或是静音; 课堂安静,若有问题可以及时沟通; 作业:及时上交,不要抄袭 用演算本交至储运楼512
对于黄铜板
q2 2
tw1 tw 2
109 50 / 0.01 0.545 106W / m2
对于碳钢板
q2 3
tw1 tw 2
40 50 / 0.01 0.2 10 W / m
6
2
1.2.2、热对流
1 、基本概念
1) 热对流:是指由于流体的宏观运动,从而使流体 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冷热流体相互掺混所 引起的热量传递过程。 热对流仅发生在流体中,流体中有温差 —对流的同 时必伴随有导热现象。自然界不存在单一的热对流。
(1-5) (1-6)
其中 h —比例系数(表面传热系数)
表面传热系数(对流换热系数)
h Φ ( A(t w t )) W
(m2 C)
—— 当流体与壁面温度相差1度时、每单位壁面 面积上、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
•h是表征对流换热过程强弱的物理量
影响 h 因素:流动原因、流动状态、流体物性、 有无相变、壁面形状大小等
答疑:每周三下午2:30-4:00,储运楼512
传热学内容:
热传导:第2、3、4章 热对流:第5、6、7章 热辐射:第8、9章 传热过程和换热器:第10章 考试时以上四个部分各占1/4
教材及参考书
《传热学》杨世铭、陶文铨编著
《传热学》章熙民 编著 《传热学重点难点及典型 题精解》 或《传热学要点 与解题 》王秋旺 编著
§1.2 热能传递的基本方式
• 热能传递基本方式:导热(热传导)、对 流、热辐射
1.2.1、导热(热传导) 1 、概念
定义: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 移时,依靠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 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称导热。
如:固体与固体之间及固体内部的热量传 递。
2、导热的特点
• 必须有温差 • 物体直接接触 • 依靠分子、原子及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 热运动而传递热量;不发生宏观的相对 位移 • 没有能量形式之间的转化
(1-1)
式中 是比例系数,称为 热导率,又称导热系数, 负号表示热量传递的方向 与温度升高的方向相反。
dt A dx
2 )热流量 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给定面积的热量称为热流量, 记为 ,单位 w。 3 )热流密度(面积热流量) 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称为热流密度, 记为 q ,单位 w/ ㎡。 当物体的温度仅在 x 方向发生变化时,按傅立叶 定律,热流密度的表达式为:
例题
例题 1-1 一块厚度δ =50 mm 的平板, 两侧表面 tw1 300o C, tw2 100o C. 试求下列条件下的热流密度。 分别维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