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业空间布局研究8.24

产业空间布局研究8.24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二O一O. 八

[产业空间布局研究]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目录

一、产业的概念 .................................................................................. 4

二、 产业与城市............................................................ 4

2.1产业与城市的发展 ................................................... 4

2.11产业革命时期 ................................................. 4

2.12后工业时期 .................................................... 4

2.2产业空间布局的理论 ................................................ 4

2.21产业空间布局的概念 ......................................... 4

2.22产业空间布局的主要理论 ................................... 5

三、 产业用地原则与模式 ................................................ 7

3.1工业用地在城市中布局原则........................................ 7

3.2工业用地布局的模式 ................................................ 7

四、 产业布局的案例分析 ................................................ 8

4.1重庆两江新区 ......................................................... 8 4.11概况.............................................................. 8

4.12两江新区的定位 ............................................... 9

4.13空间布局 .......................................................10

4.2天津滨海新区 ........................................................12

4.21概况.............................................................12

4.22总体空间布局 .................................................12

4.23功能布局 .......................................................12

4.3苏州工业园 ...........................................................14

4.31简介.............................................................14

4.32地段选择 .......................................................15

4.33边界和地段情况 ..............................................15

4.34目标与策略 ....................................................16

4.35 规划概念 ....................................................17

五、 马芜巢省直管集中区规划分析 ...................................19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5.1马芜巢省直管集中区特点分析 .................................... 19

5.11产业特点....................................................... 19

5.12区位交通....................................................... 19

5.12集中区发展目标 .............................................. 20

5.2滨江临港地区发展模式............................................. 20

5.21港城的经济社会关系 ........................................ 20

5.22港城的空间关系 .............................................. 20

5.23港口城市范例(略) ........................................ 21

5.3现代产业园规划 ..................................................... 21

5.31产业集群和产业园区概念 .................................. 21

5.32我国产业园的发展现状 ..................................... 21

5.33现代产业园区发展趋势及其规划对策 ................... 22

5.34现代产业园范例分析(略) ............................... 22

5.4栖水筑成 .............................................................. 22 5.41滨水魅力城案例分析(略) ...............................22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产业空间布局研究

一、 产业的概念

20世纪20年代,产业结构理论出现,产业分类法在国际上通用,他把国民经济划分为三大产业:农林牧渔为第一产业、第二场那也是对第一产业提供原材料加工的部门、在我国第三产业包括流通和服务两大部门。

“产业”的概念属于微观经济的细胞和宏观经济单位之间的一个集合概念。城市中的产业主要指的是第二和第三产业。

二、 产业与城市

2.1产业与城市的发展

2.11产业革命时期

第二次产业革命,完全改变了城市的发展进程。工业化的进程推动城镇化。工业化促成资本、人力、技术等要素高度在城市聚集,从而促进了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开启了城镇化。

第二次产业革命的产业早期阶段,河流、运河、和深水港口都是产业和城市发展必要条件,之后随着铁路和高速公路的拓展,打破了城市受产业和水运的限制,使得城市不断向纵深发展。 现代城市规划的早期理论,就用从产业和城市的关系作为切入点的。戈涅-工业城市思想中提出城市的选址要考虑“靠近原料产地或附近能提供能源,或便与交通运输”。城市内部布局,考虑俺功能划分工业、居住、城市中心等,工业区靠近交通方便的地区。

2.12后工业时期

后工业时代的两个最主要的特征是全球化、知识经济和创新城市。全球化使得产业分布和城市发展产生以下趋势:1发达国家和地区产生管理控制层面的主导地位的中心城市。2制造业跨国投资促进发展中国家城市迅速发展。3发达国家出现一些列的科技创新中心和高科技产业基地。

知识经济主要特征是以信息技术和网络为核心,以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柱。

知识经济以高新技术新技术园区为依托,园区通常由多个相关性的企业集聚在一定范围内形成。这样的的集聚性形成了特定的经济结构和空间结构。发挥了有效的互动作用。这样的集聚也给创新提供机会。

2.2产业空间布局的理论

2.21产业空间布局的概念

产业布局是指产业在一国或一地区范围内的空间分布和组合的经济现象。 合肥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产业布局在静态上看是指形成产业的各部门、各要素、各链环在空间上的分布态势和地域上的组合。

在动态上,产业布局则表现为各种资源、各生产要素甚至各产业和各企业为选择最佳区位而形成的在空间地域上的流动、转移或重新组合的配置与再配置过程。

2.22产业布局内容

(1)产业布局层次(全国性产业布局和地区性产业布局);

(2)产业布局机制(产业布局的市场机制,产业布局的计划机制);

(3)区域产业结构(产业构成和各个产业之间的联系,各个产业构成的比例关系的总和)。

2.22产业空间布局的的主要理论

产业布局理论的形成期—19世纪初~20世纪中叶

1. 杜能的《孤立园》

1926年,法国经济学家杜能撰写了著名的《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提出了著名的孤立国同农业圈层理论。他认为:在农业布局上,并不是哪个地方适合种什么就种什么,在这方面起决定作用的是级差地租,首先是特定农场(或地域)距离城市(农产品消费市场)的运近,亦即集中化程度与中心城市的距离成反比,为此,他设计了孤立国六层农业圈。

尽管杜能的理论忽视了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也没有研究其他产业的布局,但他的农业区位理论给西方许多工业区位理论的研究者以深刻的启发,杜能也因第一个研究区位问题,被誉为产业布局学的鼻祖。

2. 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

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 Weber)认为,运输费用对工业布局起决定作用,工业的最优区位通常应选择运费最低点上。韦伯还考虑了其他两个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劳动费、运费)

①对劳动费在生产成本中占很大比重的工业而言,运费最低点不一定是生产成本最低点。当存在一个劳动费最低点时,它同样会对工业区位产生影响。

②聚集力是指企业规模扩大和工厂在一地集中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和企业外部经济效益的增长。

二次大战后产业布局理论的发展

1. 成本学派理论

核心是以生产成本最低为准则来确定产业的最优区位,主要代表人物是阿尔弗雷德·韦伯(Alfred Weber),阿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