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智能制造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是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主攻方
向。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加速融合,
以大数据开发为先导、工业互联网为平台、智能化技术集成应用为核心的“制造革命”
正在蓬勃兴起,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内各省市竞相将发展智能制造
作为工业转型升级、培育区域竞争新优势的重要途径。XX作为制造业大省,在当前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背景下,加快发展智能制造,从而
为建成先进制造业强省、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提供有力支撑。
近年来,XX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智能制造的行动计划和配套政策,以工业绿
色化改造、智能化改造、企业技术改造“三大改造”为重要举措,持续推进生产装备
智能化、产品智能化和服务智能化。但目前全省制造业总体上仍处在工业“2.0补课、
3.0推广、4.0示范”的阶段。2017年,XX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46.9、低于全国
平均水平5个点,智能制造就绪率4.7%、低于全国0.9个百分点,全省超过67%的
企业仍处于水平较低的起步阶段和单项应用阶段,智能化集合运用不足,试点示范企
业较少且作用发挥不够。
实现现代化,工业化是前提,制造业是主导力量,信息化是强力支撑,智能化是
关键所在。当前,XX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构建新型制造体
系为目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突出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加快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
促进全省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是增强发展智能制造的紧迫性。面对国内外新一轮发展
先进制造业的激烈竞争,XX必须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抢抓当前
难得的发展窗口期,把推进智能制造作为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乘势
而上,努力打造全国智能制造示范引领区,促进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
革,尽快实现“XX制造”向“XX智造”转变。二是加快推进关键岗位“机器换人”。
围绕机械、汽车、电子、食品、新型材料、化工、煤炭等重点行业,在重复劳动特征
明显、劳动强度大、生产环境差、安全风险高、工艺要求严的关键岗位,通过以工业
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等智能装备替代人工生产方式,实现“点”上突破。三是实施
生产线智能化改造。以设备互联、数据互通为重点,围绕食品、冶金、建材、化工、
纺织服装、生物医药等流程型行业,支持企业应用智能仪表、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替
代人工记录,推动关键生产环节工艺数据自动采集,实现基于模型的先进控制和在线
优化。围绕装备制造、汽车、电子信息等离散型行业,支持企业应用自动化成套装备、
自动化成套控制系统,优化工艺流程,建设柔性智能制造单元,提升设备运转效率和
产品质量稳定性,推动生产线全流程数字化,实现“线”上链接。四是加快智能车间
建设。以生产管理、工业控制两大系统互联和集成为重点,支持骨干企业应用传感识
别、人机智能交互、智能控制等技术和智能装备,促进车间计划排产、加工装配、检
验检测等各生产环节的智能协作与联动,并加强制造执行系统与产品数据管理、企业
资源计划等系统互联互通,实现研发、制造、仓储、物流的系统集成,推动制造过程
各环节动态优化,实现“块”上融合。五是推进智能工厂建设。以厂内纵向、厂间横
向和用户端三大集成为重点,支持骨干企业在建设智能车间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生产
过程数据采集和分析、制造执行、企业资源计划、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智能平行生
产管控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研发、设计、工艺、生产、检测、物流、销售、服务等
环节的集成优化,综合运用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企业
智能管理和决策,实现“面”上协同。六是加强智能化示范园区建设。选择一批智能
化基础和条件较好的产业集聚区,建设集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于一体的智
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推动企业生产运营、园区运行管理和公共服务智能化升级,
打造研发生产、质量控制、运行管理全面互联和产业链环环相扣的智能化园区。七是
加快发展特色智能装备产业。依托XX产业优势,聚焦重点领域,坚持引进与培育并
举,强化技术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大力发展机器人、智能传感器、数控机床、
3D打印、工业控制芯片等产品和服务,尽快提高XX智能装备规模和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