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记阅读

传记阅读


21.文中画线的“生命中的春天”“人生的春天”各比喻什么? (每个答案不超过20个字)结合全文,试说明俞樾所作“春在堂” 的一副抱柱对从哪两个方面总结了自己的一生?(答案不超过40 个字)(6分) (1)“生命中的春天”比喻生命中最能展示自我价值的时期。(1 分) “人生的春天”比喻最能体现人生价值的地方(l分)。 (2)学术方面,为著书讲学、成就斐然而自豪;(2分) 为人方面,为襟怀坦荡、无愧天地而自负。(2分) “生命中的春天”是指在苏州担任讲习,在著书育人中开辟一片新 天地。(含义)
一代怪杰辜鸿铭
(1857.7.18-1928.4.30),字汤生, 号立诚,自称慵人、东西南北人, 又别署为汉滨读易者、冬烘先生, 英文名字Tomson。祖籍福建省同 安县,生于南洋英属马来西亚槟榔 屿。学博中西,号称"清末怪杰", 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 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 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 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
他翻译了中国"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和《大学》, 创获甚巨;并著有《中国的牛津运动》(原名《清流传》)和《中国人 的精神》(原名《春秋大义》)等英文书,热衷向西方人宣传东方的 文化和精神,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 可以不看三大殿,不可不看辜鸿铭。
19.第一段划线处的作用是什么?(4分) (1)这是一段肖像描写,奇异的着装、长辫 与当时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对照,突出人物 的怪异个性,给人以鲜明的印象。(2分) (2)照应题目,激发了读者浓厚的阅读兴趣, 自然引出下文。(2分)
20.吴良镛的重要建筑理念有哪些,请分条 概括。(4分) ①城市改造要坚持“有机更新”的理念。 ②民惟邦本,建筑要关注普通人的居住问。 ③建筑应该体现中国文化的内涵。 ④城市和建筑规划必须从实践中来。 (4分,每点1分。)
21.本文在选材方面富有特点,在吴良镛的 建筑成就方面,只选取了“菊儿胡同危改 工程”,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4分) ①以小见大,(1分)用“牛刀”级的建筑大 师改造菊儿胡同这个小工程却屡获大奖一 事,更能表现传主的建筑水平(1分)。 ②以点带面,惜墨如金,使文章内容更为集 中,重点更为突出,(1分)更好地表现传 主民惟邦本,关注普通人的居住问题的建 筑理念(1分)。
22.作者在文中简介了鲍林的早年经历和晚年取得的 重大科学成就,鲍林的这些事给了 你哪些启示?请 结合文本简要回答。(6分) (1)鲍林的早年经历启示我们: ①家庭贫困并不可 怕,逆境往往能够培养人的良好意志品质(逆境出 人才), ②培养良好兴趣和早年立志对人的一生是 非常重要。(共4分,逆境出人才、培养良好兴趣和 早年立志,以上三个要点答出一个得1分,答出三个 得4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2)鲍林晚年仍然取得重大科学成就启示我们:活到 老,研究到老,仍然可能取得重大成就。 (2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20.结合全文,简要概括辜鸿铭作为一代怪 杰的形象特点。(4分) (1)具有语言天赋,堪称语言奇才 (2)赞美中华传统文化,仇视崇洋媚外 (3)穿着打扮陈旧过时,极端保守 (4)言行怪谲,喜做谬论,癖好怪异。
21.这篇传记中,除了肖像描写,作者还运 用了哪些手法刻画人物形象?请举例说明。 (4分) (1)语言描写,如:“没有辫子的畜生,野 兽!” (2)细节描写,如“在一阵阵的嘲笑声中, 只见他慢腾腾的起身,悠闲而又庄重的吐 出一串字正腔圆、正宗地道的德语……” (3)侧面描写,如:林语堂的赞誉更高,称 “其英文文字超越出众,二百年来未见出 其右者
先后获得“世界人居奖”、国际建筑师协会“屈米奖”、“亚洲建筑师协会金奖”、 “陈嘉庚科学奖”、“何梁何利奖”以及美、法、俄等国授予的多个荣誉称号。 2012年2月14日,荣获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9.通读全文,简要概括传主的形象特点。 (4分) 刻苦勤奋、谦虚好学、坚强敬业、 爱国爱民、富有理想、责任感强 (4分,每点1法及其作用。(2分) 许多科学家在这个年龄或者已经退休,或者再无建树,但 鲍林似乎不想这样退出历史舞台。 对比。突出鲍林晚年仍然活跃于科研第一线的勤勉精神。 (每点2分,共4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21.作为世纪伟人,鲍林有哪些突出贡献?请结合文本 简要回答。(4分) ①创立了化学键理论 获得诺贝 ②确定了不下225种物质的分子结构 尔化学奖 ③攻克了蛋白质结构的重大课题 ④反对核试验 ——获诺贝尔和平奖 ⑤提出冠心病统一理论,为战胜冠心病奠定了理论基 础; ⑥晚年与拉思合作获得美国四项发明专利。 (每点1分,共4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与爱因斯坦比肩的世纪伟人——鲍林
19.第一段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各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4分)
(1)结构上:照应题目,总领全文(引领下文)。 (2)内容上:通过列举爱因斯坦等伟人衬托出鲍林的 伟大成就,引发读者兴趣。 (每点2分,共4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20.(4分) (1)简要回答文中画线句子①在结构方面的作用。(2分) 无论在科学问题上还是在社会问题上,鲍林均受到爱因斯 坦的深刻影响。 承上启下(过渡)。由介绍鲍林的科学(化学研究方面) 方面的成就过渡到社会(争取世界和平)方面的成就。
22.文章标题和开头都提到了“匠人营国”,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匠人营国”的看法 和启示?(6分)
①以“匠人营国”为题,反映的是作者对传主的无 限的赞美和敬仰。 ②传主年近九十,自比为“匠人”,体现的是吴良 镛谦虚的优良品质。 ③“匠人营国”反映的是一种理念,建筑要关注民 生,民惟邦本。 ④“匠人”亦可“营国”,小人物,也可以做大事 情。 ⑤“匠人营国”体现的是一种精神,我们必须从小 树立“营国”的远大抱负。 ⑥我们不仅要有远大的理想,还要像吴良镛一样终 生都在践行“谋万人居”的理想。 (共6分,“看法”和“启示”各3分。)
风雅褐木庐
19.文章开头部分写到洪深、康有为、沈从文 等名人,目的是什么?(4分) ①类比(衬托)说明宋春舫在当时也是名人; ②与后来人们对宋春舫的不了解形成对比。
(每点2分,大意正确即可,其他答案酌情给分 )
20.请结合全文,解释文章⑦⑧两段中的“ 诧异”的含意。(4分)
⑦段:对宋春舫能在文理不同领域取得成就 表示惊奇和佩服; ⑧段:对有关部门管理宋春舫藏书不当表示 震惊和愤怒。
22.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篇文章的写作 特色。(4分)
答案:①内容:选取传主最典型的事迹(或命运的重大转 折点)来叙写,(1分)如因“花落春仍在”被点位第 一名,又因“割裂经义”被贬,为官不得却在做人、讲 学、著书上有了不朽之名。(1分)(有观点,有依据,2分) ②结构:全文以“花落春仍在”为纲(线索),并在首尾 呼应,使文章中心突出,结构完整。如在第l、2、3、4、 9、14、17段均有表述。 ③语言:语言典雅,多处引用诗文,使文章意味隽永,如 “花落春仍在”“门秀三千士,门高四百洲”以及抱柱 对等;(2分) (或者文章叙述人物经历,故事性强,有极强的趣味性, 不觉枯燥,如提及传主和唐伯虎的相似处,和曾国藩、 李鸿章之间的渊源等,读来轻松有趣。)(2分) 以上 内容、结构、语言三大点答对任意两点均可赋满分。
吴良镛:匠人营国
吴良镛(1922年- ),男,江苏南京 人,中国建筑学家、城乡规划学家和 教育家,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中 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与城 市研究所所长、人居环境研究中心主 任等职。是中国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 一。 1944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建筑系。 1946年,协助梁思成创建清华大学建 筑系。1950年,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建 筑与城市设计系获硕士毕业,同年回 国后在清华大学建筑系任教。1995年 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80当选为中 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21.宋春舫的主要成就有哪些?(4分) 办褐木庐; 创作大量作品; 为中国现代海洋学的奠基做了许多工作; 创建万国疗养院。
22.文章以“风雅褐木庐”为题,你认为有 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 (1)概括了文章内容,褐木庐的环境及其有 关的人、事等都风雅。 (2)与现代社会缺乏风雅形成对比,引起读 者思考。 (3)表达作者对当时那种风雅的向往之情。
传记阅读
19.俞樾命名“曲园”厅堂作“春在堂”时,依旧 是“花落春仍在”的情结。试分别说明此句中 “花落”“春仍在”的含义。(4分) (1)“花落”指罢官居乡“永不叙用”;(2分) (2)“春仍在”指著书立说培育人才。(2分)
20.曾国藩是与俞樾一生关系密切的人物。试 概括曾国藩两次出手的情况和原因。(4分) (1)第一次,曾国藩点俞樾为部试第一,原 因是俞樾试卷上所写“花落春仍在”弘扬 了主旋律。(2分) (2)第二次,曾国藩开脱俞樾所谓“割裂经 义”之罪,原因是同情落难才子。(2分)
22.文中说,辜鸿铭“尤为赞美中华传统文化,仇视所有崇 洋媚外的思想”,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结合文本和现实 谈谈你的看法。
辜鸿铭赞美中华传统文化源于他的深厚学养 和爱国情怀,他仇视崇洋媚外思想则与他 饱受白人世界的冷遇所形成的精神压迫密 切相关。今天,我们推崇他热爱传统文化 的精神,传承祖国的悠久文明,但是不应 盲目排外,毕竟,世界多种文化都有值得 借鉴的地方,包容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也 应成为当代青年应有的胸怀。(结合文本3 分,联系现实3分,言之成理即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