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观察|迈向全球城市的卓越水岸——上海西
岸
展开全文
作者:东滩顾问
引言:上海徐汇滨江地处黄浦江南段,借助2010年世
博会的契机实现片区更新升级,逐渐从“近代民族工业摇篮”
发展到今日的“上海文化新地标”、“上海科创新地标”。目前,
围绕“西岸文化走廊”、“西岸传媒港”、“上海梦中心”、“西岸
智慧谷”等项目建设,徐汇滨江正在结合工业遗存、当代艺术
与未来科技,打造对标巴黎左岸、伦敦南岸的世界知名滨水
区,打造与美国硅巷、伦敦东区比肩的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
新地标。
上海徐汇滨江地处黄浦江南段,背依徐家汇,隔江眺望
世博和前滩,岸线长约11.4公里(外环内9.4公里)。
这里曾经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摇篮(20世纪初—2010
年),集聚了包括龙华机场、上海铁路南浦站、北票煤炭码
头、上海水泥厂等众多工业设施和重要的民族企业,是当时
上海最主要的交通运输、物流仓储和生产加工基地,承载了
中华百年民族工业历史。
借助2010年世博会举办带来的前期改造建设以及后续
的影响力,上海徐汇滨江以“规划引领、文化先导、产业主导”
为总体开发思路,构建文化创意、科技创新、创新金融三位
一体的产业蓝图,围绕“西岸文化走廊”、“西岸传媒港”、“上
海梦中心”、“西岸智慧谷”等核心项目,着力打造汇集国内外
顶尖文化艺术、信息传媒、时尚设计、科技创新、金融商务
等业界领袖的世界级滨水新城区。
1、具有成片开发的土地优势 徐汇滨江西岸地区位于上
海土地资源稀缺的中心城区,是上海中心城区尤其是沿江地
带仅存的可供大规模、高起点、成片规划开发的地区之一;
整个滨江西岸地区规划用地面积约731公顷(区域总面积9.4
平方公里);其中,城市道路、龙华港、春申港和淀浦河面
积约56公顷。
整体具有成片开发的土地优势:从土地性质看,现状工
业、仓储和住宅用地总量占该区域土地面积的50.5%;土地
利用率相对较低,具有可供大规模、成片规划开发的土地资
源优势。
2、徐汇区文教、科研、文体资源为西岸发展提供核心要素
支撑人才要素:
滨江西岸文化品牌的构建是文化创意产业集聚的构建
过程,徐汇区作为文教先进区,提供了人才资本核心要素。
区内拥有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医学院、华东理工大学、上海
师范大学等全日制高等院校10余所。科研机构及文体设施:
集聚了中科院上海分院、上海科学院等科研院所100多家、
26个国家级、部级重点实验室,长期在徐汇工作的和生活的
两院院士近100名,并拥有上海图书馆、上海大舞台、上海
电影制片厂、上海交响乐团、上海体育场等一批文化、体育
设施,上海80%的实际文艺院团落户徐汇。
1、物质空间形态开发和功能开发并举通过创意产业的培育
应对后工业时代的转型: 西岸的文化产业定位避开了上
海浦江两岸其他地区开发的同质化问题,集中体现了“产业先
行”理念,以文化引导工业区与更新。上海龙华机场改建为余
德耀美术馆、原铁路南浦站铁轨改造为谷地花溪、原北票码
头没漏斗改造为龙美术馆(西岸馆)、原中航油储油罐改建
为油罐艺术公园。 由生产性岸线向生活性岸线转移,聚
焦城市活力的营造,更多的关注公共利益,更新的过程也加
强公众的参与。
油罐艺术公园效果图
2、构建小企业创业基地和西岸设计天地等企业服务平台小
企业创业基地:
该基地通过对旧厂房的重新设计与改建,打造“都市创意
人的城市栖息地与创业庭院”,搭载“体验性创意文化产业”,
吸纳一批高成长的设计传媒创意企业共同成长,营造适合创
业团队的集约型办公空间,持续服务具有高成长性的小企
业,为其提供产业集聚、互助发展的平台,并与西岸创意园
实现协同发展。
西岸设计天地: 包含西岸设计联盟、“设计之友”文化、
传媒企业共享服务平台,提供设计行业高管沙龙及论坛的组
织,设计人才服务平台即高校设计专业实习基地平台构建,
以及设计培训及进修功能。
3、形成功能集聚型文创业态,助力品牌企业集聚和产业链
的延伸 依托本区资源优势和滨水特质进一步拓展餐饮
购物休闲住宿等功能业态,促进文创与其他产业尤其是传
媒、演绎、展览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同时也拓宽了文化产业,
催生了很多新兴业态。
品牌企业的集聚和产业链的延伸:作为滨江品牌工程和
功能性项目,上海梦中心以自营及相关伙伴合作的形式,启
动动画技术研发、动画影视制作、版权发型、衍生产品、演
艺娱乐、数码游戏等多个业务领域的合作。
4、注重文创与金融、旅游等相关行业的融合,实现“一站式”
经营业态构成更趋多元化:
文化创意与金融、旅游等相关行业的融合趋向深化,在
集聚型业态质量方面,注重品牌性和功能性项目的培育与文
化创意的融合、产业链的延伸和企业业态的聚合。 文创
与创新金融的结合:坚持“文化引领、金融支撑”,通过创新
金融助推核心项目落地,重点发展影视传媒、艺术品展览、
文化消费、数字内容等文化创意产业链,将徐汇滨江打造成
上海新的创意产业标志性示范区域。“一站式”的产业经营模
式: 徐汇滨江采用“一站式”经营模式,整个园区内包括
一个体验式消费的现代商业街区——云锦路商业街,一个由
众多展示馆、美术馆、演艺中心组成的户外艺术展区,一个
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上海梦中心,多座不同主题、不同类
型的酒店,这些板块的设置融合了片区内文、商、旅的各项
资源,使得片区内达到了功能上的聚合发展。
上海徐汇区积极打造面向全球、面向未来的创新经济和
服务经济集聚带,由徐家汇—枫林“创新核”、徐汇滨江“创新
极”和漕河泾开发区“创新带”组成了“一核一极一带”的科创
空间格局。
徐汇滨江“创新极”作为新崛起的科创空间,实施文化与科技
融合发展战略,着力发展人工智能、航空服务、生命健康、
信息科技服务等产业。在人工智能产业领域,规划打造人工
智能三大发展梯度空间——西岸智慧谷、北杨人工智能小
镇、上粮四站等初创孵化空间。目前规划建设的“西岸智慧
谷”,总建筑规模120万平方米,将打造上海人工智能产业集
聚区和国家人工智能高地新地标。已经建成高200米的上海
西岸国际人工智能中心,将成为未来上海人工智能国际总部
基地。
举办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以“国际化、高端化、专
业化、市场化”为特色,展示智造、交通、健康、金融、教育、
零售、服务等7个AI+深度应用场景,围绕技术前沿、产业
趋势和热点问题,打造世界顶尖的人工智能合作交流平台。
打造全国领先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2018世界人工智
能大会带动了一批全球人工智能创新项目在上海签约落户,
包括阿里巴巴、百度等8个AI创新中心(实验室),腾讯、
华为等8个AI创新平台,微软、亚马逊等3个AI研究院,
1个百亿人工智能产业基金。
下面再简单介绍3个落户徐汇滨江的人工智能项目——
微软-仪电人工智能创新院、腾讯华东总部、商汤科技上海人
工智能超算中心。
1)微软公司和仪电集团合作签署“微软上海研究院暨微
软-仪电人工智能创新院”,致力于为微软和仪电在人工智能
方面的联合研究活动和项目提供支持,为当地企业提供基于
微软技术的人工智能研发平台服务和培训服务,提供工作与
学习的机会。
2)腾讯公司与徐汇政府合作签署“腾讯人工智能创新平
台”,并设立腾讯华东总部。腾讯将推进在上海人工智能产业
的布局,加强在机器学习、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视
觉、人脸识别、医疗AI、自然语言处理、数据挖掘等领域的
核心技术研发。
3)商汤科技与徐汇政府合作签署“商汤上海人工智能超
算中心原型机研发项目”。商汤集团是中国最大的人工智能企
业,目前其智能算法已在智慧城市、金融、汽车、智能手机、
移动互联网、智慧零售、芯片等10多个行业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