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有机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现状研究报告

中国有机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现状研究报告

前言:21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22.我国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32.1品质差异32.2畜产品药物残留高32.3防疫体系不完善42.4畜产品安全管理尚不够完善43.有机畜牧业与常规畜牧业的区别44.发展有机畜牧业是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道路4 5.发展有机畜牧业选择方法75.1生产用畜禽75.2转换期75.3繁育85.4环境85.5卫生与消毒85.6饲料及饲料添加剂85.7放牧85.8管理85.9疾病预防85.10屠宰9结论9中国有机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现状研究XX:xxx 班级:xx班摘要: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实现,我国的畜牧业要与世界畜牧业接轨,必须打破传统发展模式,走有机发展之路。

否则我们的畜牧业产品不仅不能进入国际市场,就连国内市场也将受到冲击。

要发展有机畜牧业就必须全面深刻地了解有机畜牧业,本文对中国畜牧业发展现状和中国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有机畜牧业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畜牧业;有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前言【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畜牧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主要畜产品产量持续二十多年快速增长,畜牧业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也是农民增收的亮点。

有机畜牧业也是按照有机农业原理进行的畜牧业生产,即按生物多样和系统原理定制的一整套标准进行生产的畜牧业。

随之有机畜牧业的发展我国畜牧业开始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从自给性畜牧业向商品性畜牧业转化,逐步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化产业。

有机畜牧业使改善人们生活、稳定社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1我国畜牧业的发展现状【1】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结构条整不动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主题,畜牧业在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及农业发展中仍将发挥重要作用。

1985年和1990年我国禽蛋和肉类产量分别跃居世界第一位,成为世界上畜牧业生产大国。

到2004年底,我国畜牧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大关,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3.6%。

2004年,我国人均肉、蛋、奶占有量分别达到56.0千克、21.1千克和18.3千克,分别比1980年增加42.9千克、18.5千克和16.9千克,人均肉类占有量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禽蛋占有量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从长期来看,增加畜产品的产量,仍然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从近期及长远来看,要维持畜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及产出,提高畜牧业的效益和竞争力,必须提高质量,控制畜禽重大疾病,优化调整畜牧业内部产业机构,在我国粮食生产趋近的历史条件下,合理的开发用包括草地资源在内的饲草料资源,提高饲草料转化效率,解决规模化、集约化养殖中出现的环境污染问题。

2.我国畜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牧业由过去的依附于农业的副业转变为于人民生活有关系的、对经济繁荣作用重大的、生产形势相对独立的产业了。

但我国畜牧业发展存在以下不容忽视的问题:2.1品质差异由于畜禽生长周期缩短,风味物质的聚集减少,肉的风味随之下降,从而导致品质差异。

2.2畜产品药物残留高现代养殖日益超向于规模化、集约化,随着抗生素、化学合成药物和饲料添加剂等畜牧业的广泛应用,一方面降低了动物的死亡率,缩短了动物的饲养周期,促进了动物产品产量的增长;另一方面,由于操作和使用不规X以及监督措施不到位,造成了产品中含有兽药、重金属和激素的残留。

2.3防疫体系不完善兽药防治体系不健全,与国际兽医卫生组织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畜禽疫病问题严重。

养殖场和产品加工厂存在的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直接污染畜产品,导致部分畜产品卫生质量不过关,影响了畜产品的质量,限制了出口和内销。

2.4畜产品安全管理尚不够完善管理体系还不够健全,法律法规还不完备,标准体系不配套,检测能力不适应。

3.有机畜牧业与常规畜牧业的区别【7】有机农场伤的畜牧业与常规畜牧业有本质上的不同,在动物生产和保证健康方面,最主要的不同是畜舍建筑,包括动物自由活动的空间、垫草的使用和良好的自然通风。

禁止使用混凝土地板、石板。

家畜在放牧季节将自由接受牧草,虽然这样可能限制牛群和羊群的规模,但极大地满足了动物的行为。

尽管允许动物放牧,但粗放的放牧对动物和牧场都会造成伤害。

如果放牧的地方太小或环境不适合会引起许多动物的健康问题。

如果动武没有其他地方可去,有些动物在冬天能毁坏面积非常大的地面,家禽用它们的利爪在房舍周围寻找大量的食物,因此需要足够的活动土地。

4.发展有机畜牧业是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道路地球资源的日渐匮乏、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破坏之间的矛盾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的重要性。

有机农业的核心是建立和恢复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良性循环,以维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有机畜牧业作为有机农业的一部分,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拒绝使用化学合成药物,减少了药物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同时也注重资源的内部循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资源,有利于农业的可持4.1发展有机畜牧业的意义和必要性从实践生的角度说,有机畜牧就是在畜禽饲养过程中不使用生长激素,不使用具有残留的兽药,不使用抗生素,不使用未经允许的饲料添加剂,使用基因工程及其产物,而是满足动物的基本生物学习性,利用动物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使用有机饲料,与种植业和自然生态景观密切结合,创建能保持畜禽健康和自然生活条件的一种畜牧业生产方式。

4.1.1发展有机畜牧业是畜牧业生产的现实需要近年来,由用药和饲料引起的动物食品安全问题倍受人类关注。

为了促进畜禽生产和预防疾病,大量长期使用抗生素等化学合成药物,随之产生如耐药性、药物残留等一系列危害人体健康的问题;饲料中过量的铜、重金属及其他物质通过畜禽排泄、沉积到土壤或水域中,造成环境污染,威胁人类生存;近年来发生的英国疯牛病、比利时二噁英事件、XX禽流感和法国牛血等有关畜产品安全事件更是让全世界震惊。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改善现有的畜牧业生产现状,发展有机畜牧业是当务之急。

4.1.2发展有机畜牧业能提升我国畜牧业生产水平、增强畜禽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发展有机畜牧业要对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模式进行转型,必然造成大量生产资金的投入、生产设施的更新、生产技术和生产队伍素质的提高;有机畜牧业生产需要对畜牧业生产的全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可以进一步提高我国在有机生产、加工和管理标准制定方面的水平,有机产品的认证体系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这都将大大提高我国畜牧业生产的整体水平、提高我国畜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4.1.3发展有机畜牧业能够突破“绿色壁垒”、增加农产品出口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逐步消除,“绿色壁垒”成为我国新时期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障碍之一。

我国畜牧业蓬勃发展,集约化养殖引起疫病的发生日增,传播速度加快,以及抗生素和化学药物大量使用,造成抗药性提高和药物残留加重,畜产品质量下降,限制了我国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有机畜牧业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品,不含转基因成分,产品符合了人类对食品安全的需求。

所以发展有机畜牧业可以改变“绿色壁垒”对我国造成的负面效应,增加农产品的出口。

4.1.4发展有机畜牧业有利于改善动物福利状况近年连续出现许多虐待动物的事件,如“给活猪注水”、“毒死宠物狗”、“宣扬敌对动物混养导致狒狒被老虎咬死”、“硫酸伤熊”等,引起了社会和媒体的关注。

人们发现,我们生活的世界竟是这么多动物的苦难场。

于是,人们渴望阻止这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有机畜牧业生产标准遵循动物自身的生理、行为等需要,对饲养、运输、屠宰过程中的动物福利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严格规定,有利于改善动物的福利状况。

4.2发展有机畜牧业的对策4.2.1大力宣传有机畜牧业知识,加强政府扶持和各界支持发展有机畜牧业必须进一步转变观念。

在发达国家“有机农业”这个词已经进入百姓的大脑,“有机的是最好的”、“为保护我们的环境尽一份力”、“安全、营养、美味,尽在有机”等等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崇尚。

在我国必须大力宣传有机畜牧业的科学知识,改变人们传统的观念,使畜牧业生产者自觉转向有机畜牧业生产。

由于有机畜牧业在环保、健康和持续发展方面非常重要,国外许多国家非常重视有机畜牧业的发展。

按照有关规定,政府为传统畜牧业向有机畜牧业生产转化的农场农户提供政策扶持,为有机畜牧业生产者提供财政支持以弥补由转化带来的经济损失。

另外,一些热衷于有机畜牧业的共商业、社会团体,包括城市市民也自愿对有机畜牧业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在基础设施和服务方面予以不同形式的支持和资助。

在发展有机畜牧业过程中,我国应该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大力提供政策扶持,给予尽可能的资金支持,使传统畜牧业尽快向有机畜牧业方向转变。

4.2.2依托生态和资源优势发展有机畜牧业我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地理、地貌、气候类型多样,大西北、大西南、东北、XX、XX等地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

如能将我国资源优势合理区划加以保护和利用,既能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又能进入良好的生态循环,将会产生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5.发展有机畜牧业选择方法【2】5.1生产用畜禽选自适当地条件、生长健壮的畜禽作为有机畜禽生产系统的主要品种。

在繁殖过程中应尽可能减少品种遗传基因的损失,保持遗传基因的多样性。

5.2转换期卡哇伊购买不处于妊娠最后1/3时期内的母畜。

但是,购买的母畜只要在按照有机标准饲养一年后,才能作为有机牲畜出售。

可以任何地方购买刚出壳的幼禽。

5.3繁育通常不允许用人工授精方法繁殖后代。

严禁使用基因工程方法育种。

5.4环境根据牲畜的生活习性和需求进行圈养和放养。

给动物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充分的阳光、新鲜的空气和清洁的水源。

圈养绵羊、山羊等大畜时,应给它们提供天然的()料。

有条件的地区,对需要放牧的动物应经常放牧。

5.5卫生与消毒畜牧的饲养环境应清洁和卫生。

不在消毒处理区内饲养牧畜,不使用潜在毒性的材料和有毒性的木材料防腐剂。

5.6饲料及饲料添加剂要使用经认证的有机饲料和饲草。

在不可预见的严重自然、人为灾害情况下,允许反刍动物消耗一部分非有机无污染的饲料,但其饲料量不能超过该动物每年饲料干重的10%。

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的生长激素,生长调节剂和合成的饲料添加剂。

5.7放牧人工草场应使用性轮作、轮放、天然牧场避免过度放牧。

5.8管理不干涉畜禽的繁殖行为,不允许有割禽畜的尾巴、拔牙、去()、烧翅膀等损害动物的行为。

5.9疾病预防在不定时情况下可以给牲畜预防接种(包括为了促使抗体物质的生产而采取的接种措施)。

需要治疗的的牲畜应与畜禽隔离。

5.10屠宰屠宰场应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法德要求和食品加工的规定,宰杀的有机牲畜应标记清楚,并与未颁证的牲畜屠宰后分别挂放或存放。

结论总之,进入WTO的这个世纪性的大好机遇面前,我们应尽快地将畜牧业经济纳入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思路上来,从而为我国畜牧业经济乃至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创造一个日趋完善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