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细胞减少(一)原因白细胞减少症是指周围血象白细胞计数长期低于4000/立方毫米(4×109/升)以下,临床以易于疲劳,易于感染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证。
其原因一般是由化学和物理因素(放疗、化疗等)、药物过敏、细菌病毒感染以及其他疾病所引起。
(二)食疗白细胞减少症属中医“虚劳”、“血虚”、“血证”等病证范畴。
中医认为白细胞减少主要是由于素体不足,劳欲过度,肾气受伤;或饮食失节,劳倦内伤,损及脾胃;或情志失调,劳心太过,心肝亏虚,或误中药毒,接触毒物,脏气受损;或大病久病,耗伤气血等导致脏腑阴阳气血虚损而发为本病。
基本病理为脾肾两虚,气血不足。
临床常见证型有气血两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等。
食疗对于白细胞减少症具有较好的调治作用,因此白细胞减少症的患者在平时应该重视食疗的作用。
气血两虚:临床表现面色不华,心悸气短,倦怠乏力,头目眩晕,纳呆食少,失眠多梦,自汗或齿衄、肌衄,舌淡或有齿印,苔薄白,脉细弱。
食疗方:1、猪蹄汤配方:猪蹄筋100克,灵芝、黄精、黄芪、鸡血于各15克。
制法:将猪蹄筋与灵芝、黄精、黄芪、鸡血丁一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炖煮1~2小时,即可。
功效:益气养血。
用法:每日2次,每次200毫升,吃蹄筋喝汤。
2、炒胡萝卜酱配方:胡萝卜100克,瘦猪肉300克,豆腐干1块,海米10个。
制法:将胡萝卜切成小丁,用熟猪油炸透。
猪肉和豆腐干分别切丁,海米泡透,备用。
将锅用武火加热,倒入熟猪油,放入肉丁炒,炒至肉丁内的水分已尽,颜色变浅时,放人葱末、姜末和黄酱,不断翻妙,待炒到肉中有酱味时,加人料酒、味精和酱油,稍炒后加入胡萝卜、豆腐干和海米,再妙后淋上香油,炒匀即可。
功效:补气养血。
用法:佐餐食用。
3、地黄甜鸡配方:生地黄250克,母鸡1只,饴糖150克,桂圆肉30克,大枣5枚。
制法:将母鸡由背部颈骨至尾部剖开,去内脏、爪、翅尖,洗净,入沸水锅内略焯片刻,捞出待用。
将生地切成约0.5厘米见方的颗粒,桂圆肉撕碎,与生地混合均匀,再用饴糖调拌后塞入鸡腹内,将鸡腹部向下置于钵子中,大枣去核放在钵子内,灌入米汤,封口后上笼旺火蒸2~3小时,待其熟烂取出,加白糖调味即成。
功效:益气养血,养阴益肾。
用法:佐餐食用。
此外还有:心脾两虚型主要症状:头晕目眩,神疲乏力,失眠多梦,饮食减少,腹胀便泻,面色萎黄无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1、淮山葡萄粥[原料>鲜山药100克莲子肉50克葡萄干50克白糖适量[制法>将鲜山药去皮,洗净后切片,与洗净的莲子肉、葡萄干同入锅中,煮成粥状,调入白糖即成。
[吃法>早晚分食[功效>益气养血,升白细胞。
适用于心脾两虚型白细胞减少症。
2、参枣米饭[原料>人参叶15克红枣15枚粳米250克白糖50克[制法>将人参叶入锅,加水煮30分钟,留煎汁备用。
粳米淘净,入锅,加参叶汁及清水适量,红枣洗净去核,与白糖同时放入锅中,煮成米饭。
[吃法>当主食,随意食用。
[功效>益气养血,健脾宁心,升白细胞。
适用于心脾两虚型白细胞减少症。
气阴两虚型主要症状:面色无华,头昏目花,心慌失眠,手足心热,耳鸣腰酸,劳倦乏力,自汗盗汗,舌质淡或舌质红,苔薄白,脉细数。
1、首乌红枣粥[原料>制首乌粉25克红枣5枚粳米50克莲子粉20克白糖适量[制法>将粳米、红枣入锅,煮粥至半熟,加入制首乌粉莲子粉,边煮边搅拌,至粥熟加入白糖即成。
[吃法>早晚分食。
[功效>益气养阴。
适用于气阴两虚型白细胞减少症。
2、麦冬鸡肉饭[原料>麦冬20克粳米1000克鸡肉100克红萝卜50克豆腐50克莲藕50克酱油、黄酒适量[制法>将麦冬加水浓煎1小时,取浓汁1杯。
鸡肉切碎,红萝卜切成细长片,莲藕切成圆片,与豆腐一起加入淘净的粳米中,再加酱油、黄酒麦冬汁及水适量,按常规方法煮熟即成。
[吃法>当主食,随意食用。
[功效>益气养阴,健脾养血。
适用于气阴两虚型白细胞减少症。
脾肾阳虚型主要症状:畏寒肢冷,头晕耳鸣,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腰膝酸软,腹胀便溏,舌质淡,舌体胖大,苔薄白,脉沉无力。
1、黄芪煨狗肉[原料>黄芪30克红枣10枚狗肉500克黄酒、精盐、生姜、酱油、味精、大茴香各适量。
[制法>将狗肉冼净,切成小块。
黄芪煎汁去渣。
红枣洗净去核。
将狗肉、红枣放入砂锅,倒入黄芪汁和适量清水,加入黄酒、精盐、生姜、酱油、味精、大茴香,用大火烧沸,转用小火炖至熟烂即成。
[吃法>当菜佐餐,随意食用。
[功效>温肾健脾,升白细胞。
适用于脾肾阳虚型白细胞减少症。
2、二仙烧羊肉[原料>仙茅15克仙灵脾15克羊肉250克料酒、精盐、姜末、葱花、味精、五香粉、麻油各适量[制法>将仙茅、仙灵脾分别拣去杂质,洗净,晒干或烘干,放入纱布袋,扎紧袋口,备用。
将羊肉冼净,入沸水锅焯一下,捞出,切成羊肉片,与仙茅、仙灵脾同放入砂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烹入料酒,加葱花、姜末,改用小火煨煮40分钟,待羊肉熟烂,取出药袋,滤尽药汁,加精盐、味精、五香粉,再烧煮至沸,淋入麻油即成[吃法>当菜佐餐,随意食用,吃羊肉片,饮汤。
[功效>温肾健脾,升白细胞。
适用于脾肾阳虚型白细胞减少症。
热毒血热型[主要症状>发热恶寒,汗出或汗出不畅,口干口渴,咽红疼痛,舌质红,苔薄白或薄黄,脉细数。
多见于粒细胞缺乏合并急性感染之初期者。
银花双豆饮[原料>金银花9克绿豆、红小豆各20克白糖适量[制法>先将金银花、绿豆、红小豆洗净,一同放入砂锅中,加清水适量,先用大火烧开,再改用小火煮至豆子熟烂,加白糖调味即成。
[吃法>当茶频频饮用。
[功效>解表扶正,清热解毒。
适用于热毒血热型白细胞减少症,多见于粒细胞缺乏合并急性感染之初期者。
另外还有以下两首常用的有效食疗方,供参考:1、牛肉补损膏处方为:(1)黄牛肉(去筋、膜,切片)100克,洗净,置高压锅内,加黄酒适量,密封,文火煮烂。
(2)山药(盐炒)、莲子肉(去心盐炒)、小茴香(炒)各250克,共研细末。
(3)红枣250克,煮熟去皮核。
最后将上述3者放在一个容器内,搅拌均匀,如膏状,再在饭锅上蒸一次,即可服用。
每日早晨、下午可当点心服食,每次3~5匙。
具有健脾益气的功效,适用于脾气不足型白细胞减少症。
2.黄芪母鸡汤生黄芪、鸡血藤30克,大母鸡1只。
将1只健康母鸡杀死,取其血与黄芪、鸡血藤二药和匀,并将其塞入去净鸡毛及鸡肋(留心、肝、肺及洗净的鸡内金)的鸡腹腔内后缝合腹壁,以水适量,不加任何佐料,文火煮肉熟,食肉喝汤,每隔3~4日吃一只,治疗气血两虚型白细胞减少症。
(三)宜食与忌食宜食:北京中医血液病治疗专家表明大枣、香菇、花生、蜂王浆、人参、党参能升白细胞,尤其是对肿瘤患者因放疗、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有明显的疗效。
1、大枣大枣有补脾、益气、养血的功效,凡血虚、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者,均宜食用。
对肿瘤病人经放疗或化疗后引起白细胞减少者,民间习惯用红枣同赤小豆、糯米煮粥服食。
2、香菇据报道,从人工栽培的鲜香菇中提取的多糖类,对白细胞减少症有明显疗效。
民间对白细胞减少症,可用鲜香菇适量煮食或作菜常食。
香菇还有提高自身免疫功能的作用,可以用来增强恶性肿瘤病人的化疗放疗效果,预防和治疗化疗、放疗所致的白细胞下降等免疫功能低下症。
3、花生米花生有“植物肉”、“长生果”、“中国坚果”的美誉,是家庭日常待客的果品之一,它营养丰富,药用也佳。
近代实验研究,花生能升白细胞,尤其是对肿瘤病人因放疗、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有明显的疗效。
4、蜂王浆蜂王浆具有滋补、强壮、健脾的功效,尤其适宜癌症病人治疗后白细胞减少者食用。
有报道说:一位70多岁的老妇人,因乳腺癌,后又发生肺癌,年高体弱,白细胞仅1000/毫升,既不能手术,又不能化疗,老人只得试服鲜蜂王浆,10多天后,白细胞升至5000/毫升。
5、党参有补气、健用胃、养气血的作用,为气虚之人常用之品。
据药理实验报道,党参给正常家兔连续服用后,可使嗜中性白细胞比例增多,党参对因放射线疗法及化学治疗引起的白细胞下降,能使其升高。
6、人参人参能大补元气、强壮身体,对白细胞减少症表现为气虚及阳气不足、体虚气短、怕冷乏力者尤为适宜。
7、黄芪有补中益气、治虚弱病症的作用。
历代医家认为,黄芪为补气诸药之最,是以有耆之称。
《本经逢原》载:“黄芪能补五脏诸虚”。
《日华子本草》说它:“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
白细胞减少症多属中医气虚症候,近代有些医家创立了“补气升白汤”,即从补气人手来达到升高白细胞的目的。
黄芪为补气之最,故白细胞减少者宜食之。
8、小茄香性温,味辛,为民间常用的五香调味品。
《伤寒蕴要》中说它“暖丹田”。
元代名医李杲认为茴香“补命门不足”,这都说明它有补肾气的作用。
现代研究认为,小茴香中所含的茴香醚有升高白细胞的功效,所以,对于白细胞减少症,包括因放射治疗和抗癌药化疗而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患者,以之作为调味佐料,尤为适宜。
白细胞减少症属中医“虚劳”、“血虚”、“血证”等病证范畴。
故当忌食下列食品:1.柿子:大凉之果,极易损伤脾胃阳气,凡白细胞减少者,慎勿服之。
2.荸荠:性寒,破积耗气之品,体弱之人白细胞减少者,忌食之。
白细胞减少的虚劳之人,切勿多食。
3.槟榔:为破气伤正之果。
体质虚弱的白细胞减少者,切勿服食。
4.薄荷:辛凉之品,疏风散热,只泻不补。
故凡虚弱之病,包括白细胞减少症者,皆当忌食。
5.芥菜:又称雪里蕻,民间多视之为发物,有耗气伤正之弊故体弱者白细胞减少之人,不宜多食。
此外,白细胞减少症者还应忌食生萝卜、萝卜缨、地骷髅、苦瓜、金橘等耗气伤正之品;也忌食胡椒、辣椒、桂皮、食茱萸、草豆蔻、荜澄茄等辛辣温燥伤阴的刺激性食物;还忌食生瓜、茼蒿、香蕉、螃蟹、蚌肉、田螺等寒凉损阳、生冷伤脾食品。
二、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的病人在饮食上要保证各种营养成分的供给,宜多食富含优质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含微量元素铁较多的蛋类、牛奶、豆类、新鲜、蔬菜和水果、海产品等。
食疗原则以补气养血,滋阴凉血、止血为主。
血小板减少分成三种,饮食也有所不同。
实热型:饮食宜清凉之品,可以进食绿豆汤、兔肉、田螺、香蕉、甘蔗、橄榄、藕、冬瓜、丝瓜、空心菜、黄花菜、茭白等清解毒热之物,忌食或少食羊肉、狗肉、牛肉、鸡肉、驴肉、雀肉、水龟肉、胖头鱼、黄花鱼、荔枝、杨梅、核桃仁、杏、辣椒、花椒、胡椒、蒿子杆、大蒜、芥菜、榨菜、丁香、茴香菜等性温、辛热之品,以避免发生紫斑连片,使毒热更盛。
虚热型:饮食宜凉润之品,可以进食菠萝蜜、柿子、丝瓜、菠菜、空心菜、藕、蚌、银耳、木耳、猫肉、青鱼、黑鱼、鳖、干贝、河蟹、水龟肉、银鱼、鸭肉等滋阴凉血之物,以辅助治疗。
忌服或慎用温散、燥热、助阳之品,以避免发生出血量多,及心烦急躁、不得安宁等虚热迫扰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