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思维发展的主要特征
典型的幼儿思维过程是,具体事物可以在眼前 也可以不再眼前,但头脑中必须有事物的表象。
(2)形象性
依靠事物的形象来思维
(3)经验性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思维
(4)拟人性
把动物或一些物体当人来对待
(5)表面性
根据具体接触到的表面现象来进 行,往往只是反映事物的表面现象, 而不是事物的本质联系。
(6)固定性
儿童没有任何 “想”的表现, 而是马上去 “拿”。他伸长 胳臂、踮起脚尖, 拿不到;偶尔扯 动桌布,桌子上 的玩具移动了一 点,儿童马上用 力拉,玩具就到 手边。儿童最早 的思维就是这样 依靠动作进行的。
直觉行动性一
尝试错误
儿童在进行这种思维的时候,只能反 映自己动作所能触及的具体事物,依靠动 作思考,而不能离开动作在动作之外思考, 更不能计划自己的动作,预见动作的效果。
1.直观行动思维依赖于一定 的情境
2.直观行动思维离不开儿 童自身的行动
(二)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Fra bibliotek主要特征
具体性
形象性
经验性
拟人性
表面性
固定性
(1)具体性
幼儿的思维内容是具体的。他们能够掌握代表 实际东西的概念,不易掌握抽象概念。比如, “家具”这个词比“桌子”、“椅子”等抽象, 幼儿较难掌握。在生活中,抽象的语言也常常 使幼儿难以理解。
2.幼儿思考力进一步发展, 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内在本质及事 物间的规律性联系。
(1)幼儿能够进行抽象逻 辑思维的事物数量很少,而且只 是在他有限的知识、经验范围之 内。
(2)幼儿能够进行抽象逻 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感性 经验的直接支持,带有很大的具 体形象性。
一、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性
直观行动思维 具体形象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
1、直观行动思维(0-3岁)
是指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的思维。
直觉行动思维是最低水平的思维。
直觉行动思维是在儿童感知觉和有意动作,特别是一些 概括化的动作的基础上产生的。
儿童摆弄一种东西的同一动作会产生同一结果,这样在 头脑中形成了固定的联系,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境,就会自 然而然的使用这种动作,而这种动作已经可以说是具有概 括化的有意动作。
缺乏灵活性,在日常生活中幼儿 常常“认死理”
(三)幼儿晚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 萌芽
不同年龄幼儿用三种思维方式完成任务 情况的比(%)
水平 年龄
3~4 4~5 5~6 6~7
A(动作)
55 85 87 96.3
B(表象)
17.5 53.8 56.4 72
C(语言)
0 0 15 22
1.幼儿不但能广泛了解 事物的现象,而且开始要求 了解事物的原因、结果本质、 相互关系等。
【案例分析】分析以下案例,归纳幼儿直观行 动思维的特点。
1. 幼儿看到水就要玩水,看到别人玩球又要玩 球。一旦动作停止,对该动作的思维也就停止 了。
2.幼儿打人的动作,常常没有控制,即使是大 人,不小心被一个幼儿打几下的时候也可能会觉 得很痛,甚至难以忍受。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3. 一个2岁的小朋友怎样把放在桌子中央 的玩具拿下来?
2、具体形象思维(3-6、7岁)
是指依靠事物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进 行的思维,即依靠具体事物的表象以及 对具体形象的联想而进行的思维。
3、抽象逻辑思维(6、7岁— )
是指运用概念,根据事物的逻辑关系来 进行的思维。
二、幼儿思维发展的一般特点
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 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一)幼儿初期的思维仍具有一定 的直观行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