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 3 NO.11 Ohina EducetIon Innovatjon Herald
网络对高校校园危机事件的影响分析①
于乐 孙东 李丽娟 张新桐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成都 611 731)
教育管理
摘要:网络媒介对危机事件影响巨大,本文根据网络媒介介入时间段的不同(发生时介入,发展时介入,结尾时介入等),将校园危机事件 做出了重新分类。井对相应类型校园危机案例进行剖析,探索了危机事件的处置方案。 关键词:网络 校园危机 影响 案例 中图分类号:G 6 4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b)一021 2—02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内部环境和外 部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引发高校危机 的因素不断增多。网络媒介的快速发展,使 得校园传统危机事件迅速转变为引人注目 的网络舆论事件。解决校园危机的传统方 法将不再适用,同时,危机事件的处理过程 也将受到网络舆论的影响。网络舆论不仅 成为危机事件当事人解决问题时的重要参 考指标,也深深地影响着危机事件的解决 速度,甚至成为影响最终结果的决定性因 素…。目前,已报道的论文都未曾将高校危 机事件依据网络介入时间点的不同进行划 分。如何将网络对校园危机的影响引向有 利的一面,在本文中会得到启示。 I校园危机事件的含义及特征 所谓校园危机主要是指在未预警的情 况下在校园内突然爆发的事件。校园危机 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知性,可能严重危及 师生生命安全,危险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 影响学校的形象和声誉,并带来不良后果。 2校园危机事件的创新分类 图1所示,依据网络介入校园危机事件 的时间点的不同,理论上可以将校园危机 事件划分为八类。(无网+无网+无网,无网+ 无网+有网,无网+有网+无网,无网+有网 +有网,有网+无网+有网,有网+无网+无 网,有网+有网+无网,有网+有网+有网。) 根据事件实际情况和本文写作宗旨, 重点分析如下几类情况: (1)由网络媒介诱发,全程有网络媒介 跟进的校园危机事件。 (2)非网络诱发,危机事件发展过程中 有网络媒介介入的事件。 (3)非网络诱发,危机事件善后阶段有 网络媒介介入的事件。 (4)非网络诱发,危机事件全程无网络 介入的事件。
3校园危机事件案例分析 3.1通过网络媒介诱发,过程有网络媒介跟 进的校园危机事件案例分析 该类危机事件依靠网络媒介发起与传 播,且传播过程中有明显的网络号召痕迹, 使事件的影响力随之扩大,最终引起事件 的轰动,并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以20l0年发生的“许愿门”事件为典型 案例。2010年3月l1 El成都某大学女生寝室 5号楼下发生万人围观事件。该事件源于一 张许愿纸条。3月7日和8日两天,是该校的 女生节。该节日的系列话动之一为“许愿 贴”,女生们纷纷拿着笔,来到学校食堂门 外的“心愿板”前,在贴好的便利贴上写下 自己的心愿。在众多许愿条中,其中一条为 “我叫章萌芊,是一名大一女生,自认为自 身条件不错,但苦干一直找不到男朋 友……如果你愿意与我结识,请于3月l1日 中午12:30~l2:50在5号楼下喊我,我会在 楼上偷偷看你,如果合适我就会下楼与你 相见。”卡片贴在心愿墙上时,并未引来大 批学生围观。3月l0日晚上9:O0,在电子科技 大学清水河畔论坛上有学生发帖,将此个 性的许愿贴在网上曝光,并呼吁广大学生 于3月l1日中午l2:30~l2:5O到5号楼见证 此事。3月l1日中午12:10开始,不断有学生 在5号楼下聚集,围观人群由三五人逐步上 升到上百名,到l2:50分,人数达到了一千 多人。个别胆大男生在其他学生的怂恿下, 前来呼叫女主角并不断有网友上网发帖报 告事件进展。 该事件发生30分钟后,全国各大门户网 站均进行了报道,不少网站为了提升点击 率,将事件进行夸张或歪曲报道,甚至质疑 £二 二卜一£I二 二j一£二 ]: 危机事件 ——一_◆: 危机事什 i: 危机事件 l ̄一一 £..j 一. t娃。・ 。.兰苞 曼一.; /^\ /^\ < /尤I卅\ \ \/ /^\ /^\ /^\ </,/订州\ \/ 图1 网络介入校园危机事件示意图 ①课题来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资助。 21 2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学校的办学水平。 分析上述案例,可以发现: (1)事件本身并不属干危机事件,但很 容易吸引大众注意,原本的传播途径为板 报这种传统的形式,不易引起人们的关注。 (2)网络媒体介入后,使得该事件让校园 同学几乎人人皆知。例如,在事件发生前期 过程中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的论坛帖,该论坛 帖具有明显的召集令特征,告知观贴者事件 的吸引点,集合的时间以及地点,为事件进一 步扩大奠定基础。以此论坛帖为典型的网络 起到了信息放大的作用,使得事件由传统的 校园事件转变成网络媒介诱发的校园危机。 (3)事件发生过程中,不少同学通过拍 照、录像等形式,将事件的片段借助qq、飞 信,人人等网络媒介快速传播向社会,使事 件本身由校内走向校外。网络起到了二次 放大的作用。 (4)事件发展的最后,则是吸引了各大门 户网站,使得该事件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并对 事件当事人及校方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5)假想该事件并未有网络媒介的全程 介入,“许愿门”就只是一个普通的校园活 动,当事人与校方都不会受到外界干扰,该 事件几乎没有可能造成如此恶劣的影响。 3.2非网络诱发,危机事件发展过程中有网 络媒介介入的事件 该类危机事件本身影响较大,媒体此 类事件极易关注,媒体通过网络将时间抛 向社会大众,引发社会大众对此事的关注, 并对事件进行究根问底。 以成都某大学杀人事件为例。2OlO年3 月30日晚9:00左右,该校公共管理学院2008 级信息资源管理专业本科生曾某(男)在该 校湖边,杀死一名女学生,杀伤2名男学生。 案件发生后,曾某当即被校园保卫巡逻人 员和学生共同制服,警方介入调查。2名受 伤学生经华西医院救治后,已无生命危险。 事件发生后1个小时内,各火网站出现r关 于此次事件的报道。事发一天后,网络卜相 关报道达40多万条。 分析此事件,可以得到女¨卜 发: (1)该类危机事什本身影 J较人,…J 涉及到了社会热点 题(此‘J(什IlI为'1-命 安全问题, 他问题例如:蜗终群体,教育 公 、道德 而等也槿j:}I:会热点范畴),
一目.发生,必然成为焦点。 (2)此类事件』’‘受人们火注,原 尚术 明确之前,由于群众迫切希望得知事件的 发生发展经过,因此极易引发对事件发生 原因猜测。然而社会大众在了解事件真相 教育管理 cU J ….II nnovotion Herold
的过程中却受到了很大的干扰,非官方的 网络媒体为了增加点击率夸大事件过程、 歪曲事实真相,而官方消息发布一般较迟 缓,往往不能被群众所接受和信任。 (3)此事件经过网络的介入之后,引起了 社会各界对该校管理方式与学校风气的质 疑与批判,对该校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4)假想没有网络的介入,由于事件发 生之后行凶者以立即被控制,伤者也经救 治并没有生命危险,因此,校方可以再短时 间内完成事件妥善处理,并在日后完善学 校的相应制度(包括开设相应课程,让同学 们树立健康的爱情观;完善学校的日常安 全管理制度等)。然而网络介入之后,校方 在处理改事件的同时还需应对外界的谴责 与声讨,这对事件处理无疑是很不利的。 3.3非网络诱发,危机事件善后阶段有网络 媒介介入的事件 该类危机事件为非网络媒介诱发,发 生初期大多只是校园生活中一件简单平凡 的小事,然而在善后处理阶段经网络平台 介入之后,吸引媒体与社会大众的关注,继 而引发后续系列危机隐患问题。 以电梯门为典型案例。2009年4月21日, 成都某高校一女生在实验楼乘坐电梯时,与 其同乘电梯的几名男生因误认错人,而发生 尴尬状况。该女生起初认为几名男生是故意 戏弄,十分气愤,故写了一篇名为“龌龊男注 意了”的声讨告示,要求男生道歉。之后有学 生把该告示拍下并上传到校园内网BBS,瞬 间掀起发帖跟帖狂潮,甚至造成该BBS过于 拥挤而瘫痪。与此同时也有学生把告示内容 转发到外网,不少网站均对帖子进行了转 载,短短一天时间就造就了“电梯门”事件, 百度百科也专门定义描述了“电梯门”。 此后短短几天,校内BBS上相关帖子超 过百篇,点击率达到69460次,跟帖达到 3166次。新浪网、新华网、腾讯网、猫扑网、 凤凰资讯网、成都商报等媒体都争相报到, 甚至杜撰电梯门事件来吸引眼球。而失实、 夸大的报道再次将学校和当事学生拉入一 个被动、被误解的境地。 分析此案例,不难发现: (1)该事件本身因误解而引发,是同学间 最平常不过的小矛盾。当事女孩因事后无法 联系到几个男孩儿沟通道歉事宜,冲动之下 写下告示来表达自己的气愤。事件至此已进 入善后处理阶段,然而其他学生将告示拍 照,利用网络加以传播后,吸引了校内外的 广泛关注和报到。使得事件再度热化。 (2)网络通过论坛、新闻报道等多种方 式介入之后,事件广泛传播,热度持续上 升,更引发了失实报道和失实视频的出现, 以继续吸引大众眼球。从而给当事学生带 来了巨大的舆论压力,同时也给学校的声 誉造成巨大的损失。 (3)假想没有网络媒介的参与,事件已 经进入善后阶段,男生在看到告示之后,积 极与女生联系,双方妥善处理之后事件便 圆满解决了。然而网络的介入,使得接近尾 声的事件再度被热化,并使该事件以一个 失实的状态进入群众的视野,对当事人、校 方和社会都产生了很大的不良影响。 3.4非网络诱发,危机事件全程无网络介入 的事件 此类事件全程未经过网络介入,在校 方的积极努力之下,当事人和校方并未受 到影响。 以电子科大某盥洗台倒塌事件为例。 201 2年,电子科大机械电子工程学院赵某 同学在夜间洗漱时,由于盥洗台突然倒塌, 造成脚部刮伤,流血不止,当夜送往校医院 诊治。其后校方及时与后勤集团沟通处理, 并对学生做出了相应的补偿,该学生也十 分感谢校领导的关注与处理方式。 分析此事件,可以得知: (1)该事件全程未经网络的介入,在校 方与当事人的共同努力下,事件得以在短 时间内圆满解决,同时,校方整修了该盥洗 室并排查全校所有的公用设备,为同学们 免去了后顾之忧。 (2)可以设想,若此事被曝光在网上,将 会引起各种舆论,而事件本身也将由于受到 网络的影响而不能及时妥善的解决。这对当 事人和校方来说,无疑是一个沉痛的打击。
4应用网络化解校园危机事件的启示 (1)对突发事件的预判。 高校领导应具备一定的敏感性,能够 预判到事件的影响力。特别是对于有些无 伤大雅的但容易吸引眼球小事件的预判。 加强对学校论坛的关注,争取及早介入。 (2)对整个事件影响的掌控。 媒体的使命是让公众“知情”,为了避 免其他网站目的不纯的不实报道引起不必 要的麻烦,学校应主动提供事件的所有后 续发展情况(处理进程),“以我为主”来提供 情况,才能占领舆论的阵地,掌控整个事件 的发展,同时,与媒体一起担负确保公众知 情权的责任。 (3)及时补救。 如果有某些事件被发到网上,在此之 前学校也没有任何官方报道,学校就应该 在事态进展更严重前,联系各大有影响力 的新闻媒体联合报道事件的真实情况,使 得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