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 1 页 共 7 页

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

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一)

1. 能识别凸透镜和凹透镜。

2. 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3. 知道什么是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4.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进一步熟悉探究式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2)凸透镜的焦点、焦距。

(3)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2.难点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进一步熟悉探究式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方法。

教具准备

老花镜、近视眼镜、凸透镜、凹透镜、刻度尺、白纸板。教学过程

一、课题引入

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用过或见过哪些镜子

生甲:穿衣镜、汽车后视镜、交通镜、哈哈镜。 第 2 页 共 7 页 生乙:老花眼镜、近视眼镜、平光镜、放大镜、三棱镜、太阳镜。师:请同学们对你们见过的这些镜子进行分类,并指出分类的根

据。

生甲:根据镜面的形状来分,镜面是平的有:穿衣镜、三棱镜、近视眼镜,平光镜;镜面是弯曲的有:哈哈镜、老花眼镜、近视眼镜、放大镜、交通镜、汽车后视镜。

生乙:根据能反射光和能透光来分,能反射光的有:穿衣镜、凸面镜、凹面镜,能透光的有:老花眼镜、近视眼睛、平光镜、三棱镜、放大镜。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生活中能让光透过的这一类镜即透镜。二、新课内容

1.提出问题。

师:对于生活中的透镜,你想知道什么(或你想提出什么问题)?

生甲:透镜都是用玻璃制成的吗

生乙:透镜有多少种

生丙:近视眼镜度数与什么有关?

生丁:老花眼镜与近视眼镜有什么区别

生戊:老花眼镜和近视眼镜怎么对远视眼睛和近视眼睛进行矫正的

生己:《哈特拉斯船长历险记》中的旅行家们为什么能用冰透镜取火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非常好,我们将在今后的学习中陆续探 第 3 页 共 7 页 将会聚于一

,F 点与O 点的距离叫透镜的 究,由于时间关系,这节课我们重点探究其中的两个问题:透镜有多少种老花眼镜与近视眼镜有什么区别。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70 内容,并完成投影幕上的问题:

(1) 生活中常见的透镜有 和 。

(2) 中间厚、边沿薄的透镜叫 ,它是利用

原理制成的光学器件。

(3) 中间薄、边沿厚的透镜叫 , 例如

(4) 一束平行光通过 透镜后

点,所以 透镜又叫会聚透镜。

(5) 右图中的F 点叫透镜的

师:请同学们鉴别桌面上的凸透镜和凹透镜。

生:用手摸镜片,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是凸透镜,中间薄、边缘

厚的透镜是凹透镜。

师:请同学们鉴别桌面上的老花眼镜与近视眼镜。

生:用手摸镜片是凸透镜的就是老花眼镜,镜片是凹透镜的就是近视眼镜。

师:冰透镜为什么能生火是哪一种透镜?

2.作出假设或猜想。

生:应该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3. 设计实验。 第 4 页 共 7 页 师:下面我们就来用实验探究透镜对光的作用,要探究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哪些仪器

生甲:需要透镜——凸透镜和凹透镜、光(太阳光或手电简发出的 光)

生乙:还需要纸板、笔、尺子。师:怎样进行实验

生: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纸板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

直到纸板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这个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用尺子测出这个点到光心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然后将凹透镜也正对 太阳光,纸板放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看看在纸板上是否能观 察到最小、最亮的光斑。

4. 进行实验。

师:请同学们带齐仪器(凸透镜、凹透镜、老花镜、纸板、笔、尺子)到 室外有阳光的地方完成实验,并测出凸透镜和老花镜的光斑到透镜的距离。

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启发、指导。

5. 分析论证。师生回到教室。

师:请同学们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归纳得出实验结论。

生: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师:请你们将所观察到的“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的现象用简洁的图形表示出来,画在纸上,再与课 P70 图 4—37 比较。同样画出 第 5 页 共 7 页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再与课本 P73 图 4—42 进行对比。师:什么叫凸透镜的焦点、焦距

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

板书、作图

师:什么叫凹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生:平行光经凹透镜发射后,其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叫凹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凹透镜光心的距离叫焦距。

板书、作图

6. 实验评估。

师:刚才的实验结论可信吗?是否还有什么因素没有考虑?

生:刚才我们用的透镜都是玻璃做的,如果用冰、水做的,材料不同,会影响结论吗

师:请同学们用桌上的灯泡和水来探究水透镜对光的作用。

生:将水倒入废灯泡中,拿到太阳光下一试,它仍然能将太阳光会聚。

师:冰透镜对光的作用,同学们可以回家去做。目前我们能想到的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都作了充分的考虑,实验结果是可靠、可信的。

7. 交流与合作。

师:请同学们自由组合,交流所测的凸透镜的焦距是否一样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凸透镜的焦距? 第 6 页 共 7 页 生:讨论,交流后得出:凸透镜表面越凸,焦距越小。

师: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生甲:知道了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生乙:我最感兴趣的是探究水透镜对光线作用。

生丙:我最感兴趣的是到教室外,到大自然中做实验,感觉很轻松、愉快。

课堂归纳小结

师:通过本节课探究、你获得了哪些知识

生:讨论、交流后得出:我们知道了透镜有凸透镜、凹透镜两种。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我们还学会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

师:请每位同学对自己在这节课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估,下课后交给组长,并进行登记。

板书设计

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一)

1、透镜

2 、焦点 F, 焦距f,主光轴、光心 O。 边边边 边边边 :边边边

:边边边 边边边边边边 第 7 页 共 7 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