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服务项目建议书

云服务项目建议书

经典文

下载后可编辑复制 第一章 项目名称及归属

【项目名称】乌海市三德云服务孵化园建设项目

【项目主管单位】海勃湾区发展和改革局

【项目建设单位】乌海市三德暖通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第二章 项目建设依据

(1)《国家云计算(云服务)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2)《国家云计算(云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十三五”规划》;

(3)《内蒙古自治区产业政策指导目录》;

(4)《内蒙古自治区促进大数据(云服务)发展应用的若干政策》

第三章 项目建设背景

云计算(云服务)属于我国“十三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及自治区重点发展和扶持的现代服务业;互联网数据中心(IDC)是指经典文

下载后可编辑复制 一种拥有完善的设备(包括高速互联网接入带宽、高性能局域网络、安全可靠的机房环境等)、专业化的管理、完善的应用级服务的云服务平台。传统的IDC建设是一个投资大、耗能高的项目,三大电信运营商是IDC的主要建设者和用户;云计算数据中心是互联网时代信息基础设施与应用服务模式的重要形态,是新一代信息技术集约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以资源聚合和虚拟化、应用服务和专业化、按需供给和灵便使用的服务模式,提供高效能、低成本、低功耗的计算与数据服务,支撑各类信息化的应用。以云计算为代表的变革性技术创新正不断打破既有技术锁定和传统垄断体系,推动着产业链和产业力量的分化重组,催生着新兴产业体系,为重塑产业格局带来新的重大机遇。因此,研究信息的采集、生产、整编、存储、发布以及信息的抽取、清洗、重组、云存储、云计算、云服务等信息智慧化的关键技术并产业化,能够极大的促进我国信息产业化和丰富信息社会公共服务的内容,推动我国信息成果的公众化应用、提升我国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并且促进我国在互联网数据中心(IDC)产业、云计算产业与大数据信息产业的嫁接、创新信息共享服务的重大应用,符合我国的国家发展战略。也是自治区及我市产业格局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点。

第四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

《国家云计算(云服务)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到2020经典文

下载后可编辑复制 年,我国云计算(云服务)产业创新发展格局规模化,产业应用规模和国际化水平大幅提升,产业规模超过万亿元大关。要建立起完善的大数据和云服务产业基础设施,形成竞争力较强的大数据和云服务全产业链,形成一批大数据产业聚集区,培育一批行业骨干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

随着云计算(云服务)产业链的深入发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对服务器、存储、数据等IT资源的需求将越来越强烈,建设一个区位性的云服务孵化园,成为当前必须考虑的问题。由于涉及到大量行业数据、涉密数据、国防数据,现有的开放云服务中心很难满足数据处理需求,因此,建设乌海区位性的云服务孵化园已经成为当前的紧迫之需。

第五章 项目建设优势

事实上,在2013年大数据产业的概念就在业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当年被称为大数据元年。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产业园的纷纷上马,各地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模式。

目前,在我国大数据(云服务)产业已形成四大有明显特征的发展区域。其中,以北京为中心的环渤海地区并辐射内蒙古,依托国家部委、相关研究院所集中的优势,形成大数据(云服务)产业格局;2014年5月23日以西安为主的“陕西省大数据(云服务)产业联盟”成立,现已形成了旅游、商贸、物流、电子信息、“互联网+”、“一带一路”的大数据产业格局。重庆就启动了“云端计划”,提出要打造离岸和在岸经典文

下载后可编辑复制 数据处理中心,在2020年形成100万台服务器的规模。3年后,又制定了《大数据行动计划》,提出要加快大数据(云服务)产业布局,到2017年,大数据产业成为重庆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贵州以省委书记、省长亲自担任大数据(云服务)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的刺激下,以贵阳为支撑,辐射大西南的互联网+”、未来的医疗、交通、人社等政府服务型大数据(云服务)产业格局已经形成。

【结合地区实际情况概述建设的优势】

随着《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国发〔2015〕50号)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应用若干政策的通知内政发〔2016〕123号扶持文件的出台落地,促使自治区大数据(云服务)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以鄂尔多斯、包头、赤峰为金三角,辐射带到的内蒙中西部的大数据产业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已经促使一大批智慧城市的快速崛起。

乌海作为智慧城市国家级试点地区,急需大数据中心建设,加快提升大数据基础设施架构。以大数据中心为基础,把乌海市打造成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智慧城市大数据(云服务)商业化运营中心和产业化中心,对于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和示范效应,加速全国大数据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价值。

云服务建设项目属于高耗电工业项目,以本项目建设5万台服务器为例,每小时耗电量约为5.3万度,日耗电量约为127.2万度,年耗电量约为46428万度。该项目落地乌海地区,不仅不会造成乌海地区电力供应紧张,反而能有效缓解乌海地区电力过剩的局面;从生产成本分析,经典文

下载后可编辑复制 内蒙古云服务器电价价格相对南方地区较低,可有效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本项目选择落户乌海地区拥有多方面的独特优势。

第六章 项目建设目标

为了加快云服务孵化园建设、拓展云服务信息产业化发展、填补乌海地区缺乏云服务产业化之格局,符合构建国家级信息化、集约化、智慧化服务产业的重大需求。

项目计划依托三德暖通公司35000多平米的标准化厂房和5000平米的综合办公大楼建设乌海地区的云服务全产业链孵化园,从而为政府机关及上下游企业解决海量空间数据的存储和服务,另一方面带动一大批互联网服务产业链企业落户乌海地区,推动“乌海地区智慧产业核心园区”建设,为乌海经济总量提升开辟新的动力源。 经典文

下载后可编辑复制 第七章 项目建设内容、选址及建设条件

7.1乌海市三德云服务孵化园的建设;

7.1.1、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计划利用三德暖通空调设备公司的一栋5000平米的综合办公楼作为办公场所和宿舍区,利用35000平米的标准化厂房作为云服务孵化园的机房主体。

该项目计划装机容量为50000台服务器。

7.1.2项目计划运营主体:乌海市三德暖通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7.2选址及建设条件

7.2.1 项目选址

本项目选址乌海市海勃湾区机械加工园区乌海市三德暖通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厂区。

本着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布局紧凑,节省用地,充分利用现有土地。 经典文

下载后可编辑复制 选址于此,有着非常好的前瞻性和显著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

(1)地理位置优越,交积通便利。

(2)基础设施可保证供应。周围道路、水电、邮政、电信等各种公用设施正在配套完善。

(3)可有效减少基础设施投入,降低市场运营风险。

7.2.2 区域概况

海勃湾区是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市辖区之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乌海市东北部。东倚卓子山(乌仁都喜乌拉)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为邻;西隔黄河与乌达区相望;南至四眼井与海南区相连;北与鄂托克旗蒙西镇交界。有“黄河明珠、沙地绿洲、书法之城、赏石之城、葡萄之乡·水上新城”之美誉。

海勃湾区总面积529平方千米,辖1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41个社区、5个行政村。2012年总人口31.0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9.1万人。

7.2.3 建设条件

7.2.3.1 地理环境

1、位置 经典文

下载后可编辑复制 海勃湾区位于自治区西南部、乌海市东北部,东倚雄伟壮观的卓子山(乌仁都喜乌拉)与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为邻;西隔滔滔奔流的黄河与乌达区相望;南至四眼井与海南区相连;北与鄂托克旗碱柜乡交界。地理坐标东经106°46′至107°05′,北纬39°31′至39°52′之间,总面积529平方公里。

2、地形

海勃湾区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西北部,乌兰布和沙漠南缘的中山丘陵、河谷及部分平缓起伏区内。整个地势是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以丘陵山地为主,西北部较为开阔平坦,平均海拔1100米。

3、气候

海勃湾区属典型的极端大陆性气候。特点是降水少,气温高,大风多,日照长,干旱严重,四季分明,冬长寒冷,夏短炎热。

海勃湾地区晴天多,日照极为丰富,是中国日照丰富地区之一,平均日照为3047.3小时,日照百分率在69%—73%之间。年均降水量只有154.8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是内蒙古自治区降水量最少的地区之一。年平均气温为10.3℃(1961—1980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气温最高的地区。年绝对湿度一般为6毫巴左右,年蒸发量为3500毫米左右,蒸发量大大超过降水量,差值在20倍以上。年均地温不足20℃,最大冻土深度在163—178厘米。海勃湾西北是乌兰布和沙漠,东边是桌子山,地处冷空气入侵门户,年平均风速较大,可达3.14米/秒,风向多为偏西北风或西北风,并且沙暴日数多,全年约为22—26天。

4、土壤 经典文

下载后可编辑复制 海勃湾地区土壤类型主要有灰漠土、棕钙土、栗钙土、风沙土、草甸土、盐土等,其中灰漠土是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土壤。

7.2.3.2 自然资源

1、土地

海勃湾区总面积52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250公顷,有林地面积5607.9公顷(包括四合木灌溉区),牧草地面积1.4万公顷(可利用面积1.2万公顷),建成区面积18平方公里。

2、矿产

海勃湾区有能源、化工、建材所需的综合性配套矿产资源近37种,查明的矿床、矿化点近百余处,是一块具有开发建设价值的经济发展宝地。其主要矿产资源有煤、石灰岩、硅石、高岭土、各种粘土,次之有金属矿种十余种。其中,煤炭保有储量10.4亿吨,占乌海市总储量近三分之一,素有“塞上煤城”之称;石灰岩远景储量40亿吨以上,氧化钙含量高,杂质少;粘土总储量50亿吨以上。另外还有辉绿岩、角闪石、世界名贵的血红色大理石等。

3、水资源

黄河是海勃湾区工农业用水的主要水源。黄河流经全境,年均水流量321亿立方米,年最大流量达556亿立方米,这为地区工农业发展、人民生活用水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4、生物 经典文

下载后可编辑复制 海勃湾区境内的野生植物有69科,181属,297种。其中:饲用植物93种;药用植物30余种。且有国家重点保护珍稀野生植物沙冬青、蒙古扁桃、四合木、半日花和绵刺(又名“蒙古包大宁”)等。其中:四合木属蒺藜科植物,是7000万年前第三纪的残存植物,世界上特有属种分布在中国190个属种中,桌子山地区就有稀世植物,它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7.2.3.3 交通

航空:每日均有往返北京、上海、天津、西安、广州、海口、呼和浩特的航班。

铁路:北京—包头—兰州和乌海——鄂尔多斯东胜——河北黄骅港连接东西。

7.2.3.4 经济

2016年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226.7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5年增长11.8%。增速高于预期0.7个百分点,高于乌海市平均增速1.3%,高于海南区2.9%,高于乌达区1.2%。经济总量和增速均列三区之首。

第一产业

2016年海勃湾区粮食总产量达到10682吨,比上年增加1330吨,增长14.2%。其中,小麦产量1744吨,下降2.6%;玉米产量8797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