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根本途径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 以效益为中心, 突出资源产
业优势,合理配置生产诸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 企业
化管理,社会化服务。通过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 连农户的
形式,实现种养加一条龙、农科教相结合、贸工农一体 化的生产机制
和经济发展格局。 使之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 逐步 实现农业生产的
专业化, 对推进农业现代化、 加快农村发展和实 现农民增收致富具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推进农业产业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1
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农业作为基础产业, 既要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消费需求, 又
要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农村 经
济作为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把农业和农民推向了市 场,
一切都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近几年来,我县农村粮食生产 喜获丰
收, 但同时也存在着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 农产品“买 难”与
“卖难”交替出现, 影响的因素自然很多, 但根本的还是 农业产业
化水平不高和农民市场意识不强造成的农民增产减收、 高产低效的后
果。通过引导、宣传、培训等手段,提高农业产业 化水平十分重要。
2
加强规模专业化生产
农业的生产经营要受经济规律的制约、 供求关系的影响, 农
民和农村经济不仅要承担自然风险, 还要承担瞬息万变的市场风
险。在这种情况下,继续维持一家一户的“小船”状态,很容易 被市
场海洋的风浪打翻。因此,必须谋求农业的组织化生产,建 造农业产
业化的“大船”, 以提高搏击风浪的能力, 有效的预防 或分解自然
和市场的双重风险。 按照农业产业化的要求发展农村 经济已成为一
种客观必然。 农村经济通过产业间的相互关联, 把 资源配置、产业
发展、经营活动、市场容量统一起来,依靠利益 这条纽带连接企业与
农户、生产与经营、基地与市场,有效的客 服盲目生产、产销脱节、
生产起伏、效益波动等实际问题,从而 快速发展起来。
3
提高认识增强竟争力 在实践当中经常出现的阶段性剩余, 结
构性积压, 季节性卖 摊,实际上就是因为产业间缺少这种内在的联
系造成的。比如, 一些养鸡、养猪户,效益好时一哄而上,致使市场
供大于求,价 格下降,效益滑坡。实力较弱的业户,吃了亏退了下
来,却又导 致市场供小于求,价格上扬,效益看好。那些规模大、竞
争力强 的业户挺过去了, 就实实在在的赚了一笔。 这些事例说明发
展农 村经济不仅要有市场观念, 认识市场规律, 还要千方百计地创
造 并发挥好自己的优势, 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
程。
二 推动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民致富的根本途径
1
积极宣传引导加大投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先富起来的只是
一些有一技之长的能 人。因此,只靠单打一的分散经营寻求致
富的只是个别的、局部 性的,而共同富裕不仅是我们党的基本
工作方针和长远奋斗目 标,也是符合当今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的。我们要积极引导,使农 民自发的认识, 提高效益、 增加
农民收入就是要通过集体合作社 组织,规模化、专业化生产,
加大资金、科技、设备、人才的投 入,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生
产成本,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高附 加值和提高生产效率,获
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2
形成专业化是致富途径 当前我国农村各乡镇有很多村级组织
的、农民自发的合作 社,如:养鸡协会、养牛协会等等,通过协会组
织联系订单、客 户统一来购货、送货,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实例证
明了专业合 作社推进了合作社规范化管理和农业产业化经营, 通过
创新合作 模式,延长产业链条,有效提高了农业和农民组织化程度,
有力 推动了农民增收和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因此,推进农业产业
化 已经现实地摆在我县农村经济和农户面前, 它是实现我县农民增
收致富的根本途径。
三、农业产业化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1
产业化技术是基础 由于农业产业化连结的是商品市场、生产
基地和千家万户, 推进农业产业化可有效地集中人才、技术、资金,
围绕某一资源 优势,开发该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商品率的产品,
也就是靠 规模化经营、 专业化生产充分发挥某一资源优势, 为龙头
加工企 业提供质优价廉的原料产品。 而龙头企业则要通过引进人
才、 技 术、设备,把农产品加工增值获得更大效益。 因此,技术是
基础, 只有把先进的技术引进来推广出去,才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
益。 推进农业产业化优势必推动我县农村经济向规模化方向发展。
2
产业化基地是保障
发展好产业化建设基地是保障, 没有群体的发展很难实现规
模。基地一是小群体、大规模的商品生产基地建设。主要是家庭 经营
搞生产、连篇发展成规模、集中起来搞市场,形成蔬菜屯、 养牛村、
果品镇等,有条件的就地形成批发市场;二是专业大户 带动规模生
产。扶持一大批“养牛大王”、“养猪大王”、“种 果大户”等种植
饲养能手, 通过他们的辐射带动和示范作用, 把 周围农民的分散经
营集中起来, 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 三是农业 兼业。在种粮的同
时,鼓励农民从事其他行业的经营,形成“一 户一项”、“一村一
品”、“一乡一业”的经营格局。通过规模 化生产,形成生猪饲养基
地、果树生产基地、水产品养殖基地、 中药材生产基地、建材加工基
地等,培育具有突出重点、因地制 宜、形成特色的主导产业,通过推
进农业产业化,发展“龙型经 济”。就目前来说,就是要坚定不移地
抓好当地的龙头企业,按 产业化的要求, 从人员、资金上给予倾
斜, 提高其辐射带动能力, 带动黄牛、肉食鸡、大鹅、瓜果、蔬菜
五条龙型经济的发展,加 快农村经济的发展。
总而言之, 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农村经济
加速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农民增收致富的根本途径,是解决好
“三农”问题的有效措施。因此,全县上下都要抓好典型,在原 有
的基础上,扩大现有规模,开发新的龙头企业、协会合作社的 兴起,
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加快农村经济的好发展,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