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拓宽农民增收的途径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拓宽农民增收的途径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拓宽农民增收的途

农民收入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而且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

必须高度重视农民收入问题。

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有利于大幅度增加农民的收入。

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义
(一)农生产业化经营点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增加农展收入的现实选择
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不断增加农民收入,是新阶段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目前,农业这一弱质产业综合效益低,农民收人难的问题十分突出,已成为当前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乃至影响到城乡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新阶段,在农产品市场约束增大,供求关系发生逆转,特别是入世后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单靠国家增加对农业和农民的投入和补贴来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既不现实,同时也受到WTO规则的制约。

实行产业化经营。

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特别是精深营地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业的综合效益和附加值,可有效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并通过完善产业化经营的利益连接机制,使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农民不仅从种养业直接获益,
而且通过龙头企业实行保护价收购或返还一部分加工、流通环节的利润增值,增加就业机会,实现间接收益,足进农民增收。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推动力量
实行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和第二、三产业转移。

是党十六大提出的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大思路,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贸工农结合,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有利于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

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发展农产品加工,拓宽农业发展领域,有效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有利带动农村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二、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应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立足当地实际,培植主导产业。

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的要求,大力培植和兴建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及产品生产基地,是农业产业化生产的关键。

一方面,对具有一定基础规模的粮油菜等传统生产基地,把规模做大,把产业做强。

另一方面,对区域特色明显,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产品,通过有实力,带动辐射能力强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进行品种改良和新品种推广,使产业和产品的开发由过去的平面,单项开发向立
2
要,为实现产业化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智力和技术支撑。

对农民加强科学技术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的技术、市场、法律、信用和质量标准意识,使广大农户真正适应产业化发展并积极参与到产业化经营中来。

(四)转变政府职能,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制造良好条件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和扶持措施,为产业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要从农产品和企业的实际需要出发,及时提供信息,技术和产品销售等服务,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方式、方法,坚决纠正和防止部门及行业不正之风。

各类农村投资项目的安排,技术引进和推广,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退耕还林等要与农业产业经营有机结合,加大对产业经营的支持力度,以保证农民增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