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第34卷第1期
许履和教授(1913-1990年),江苏江阴人,是全
国著名中医外科学专家,曾任南京中医学院教授,江
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外科主任,江苏省中医学会常
务理事等职。长期从事外科临床工作,擅长外科大
症、危症及各种奇难杂病的诊治,是江苏省中医院外
科的奠基人之一。生前著有《简明中医外科学》、《简
明中医内科学》、《许履和外科医案医话集》等书。其中《许履和外科医案医话集》[1]是他生前指导学术继
承人徐福松编著而成,代表了其中医外科学术思想。
现就自己学习《许履和外科医案医话集》中男子前阴病辨治的点滴体会,介绍如下。
《许履和外科医案医话集》是按人体部位编排,
男子前阴病编排在“前后阴部”,共25个病名,其中
男子前阴病名19个,除了水疝为医话外,其余皆有
医案。其中睾病分为子痈、子痰、睾丸血肿、睾丸鞘
膜积液;阴囊病有囊痈、脱囊、水疝、阴囊血痣、绣球
风;子系病有精索静脉曲张;阴茎病有鸡豚疳、下疳、
阴茎痰核;前列腺病有精浊、前列腺术后;精病有滑
精、失精、血精;房事血尿。前阴又名下阴,指男、女
外生殖器以及前尿道的总称。男性前阴包括阴毛、
阴阜、包皮、尿道口、阴茎部尿道、龟头、阴茎、阴囊、
睾丸、附睾、精索。笔者认为:广义前阴包括前列腺、
精囊;严格意义上前列腺、精囊不属于前阴范围。
1推崇审部求因,重在肝肾两脏
许老师十分推崇清代高秉钧《疡科心得集》中
“风性上行,湿性下趋,气火俱发于中”的审部求因
理论[2],提出“审部求因”是外科辨证的一般规律。男
子前阴病处于人体下部,在论述阴茎痰核时,遵《内
经》所论“肝脉络阴器”,“肾开窍于前后二阴”及“前
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所合也”之论[1],指出
肝肾脾胃四经皆循于前阴,而前阴部的疾患,往往与这四经有密切关系,给医者提示前阴病总的审部求
因之审部纲要。又如:“绣球风又名肾囊风,其发病
原因多由肝经湿热下注,聚于阴囊而起。”子痈案2
中分析:“阴囊属肝,睾丸属肾又属肝,睾丸之系亦属
肝。湿热下注,阻于肝经,以致肝气失疏,营血流行
受阻,故睾丸肿痛,舌苔黄而小便频数且有热感,少
腹两旁属肝,肝气失和,故其痛上引少腹。”是审部求
因中“湿性下趋”求因范例应用的具体体现。再如“精
索静脉曲张,在中医文献中无类似记载,按其经络部
位来说,“睾丸之系属肝”,肝主筋,故从肝经论治。
与现代医学接轨,发前人之所未发。
2提出“实则治肝,虚则治肾”治则
男子前阴病处于人体下部,虽肝肾脾胃四经皆
循于前阴,但主要是肝肾二经。从所列举的病例可
以看出实证多与肝经有关,虚证多与肾经有关。如
子痈、子痰、囊痈、脱囊、下疳等急性期多为湿热下注
肝经的实证。许老师在《漫谈子痈、子痰、囊痈、脱囊
证治》[3]一文中提出,对子痈、子痰、囊痈、脱囊总的
治疗原则是:“实则治肝,虚则治肾”。并作了以下分
析说明:所谓“实则治肝”系指前阴部急性化脓性感
染,特别是早期未溃之时,多为湿热下注肝经的实
证,应当从肝论治,以清泄肝经湿热为主,代表方如
枸橘汤、龙胆泻肝汤等。所谓“虚则治肾”系指前阴
部的慢性炎症,或急性炎症后期溃后伤及阴液,常见
肾阴不足的虚证,应当从肾求治,以滋阴降火为主,
代表方如六味地黄丸之类。这里遵循“急则治其标,
缓则治其本”的中医治疗原则,高度概括和最先提出
了子痈、子痰、囊痈、脱囊四病的治疗原则。笔者认
为:实则治肝,虚则治肾,是适用于男子前阴病的总
治则,甚至是整个男科疾病的治疗原则。这对于阅
读和理解《许履和外科医案医话集》大有裨益。
虽然分治肝和治肾,但因临床病情复杂,实际运
用中差别很大。男子前阴病可以有虚,有实,虚实兼
夹,在治疗中要关注细节和注意病情阶段转化。如补·医史文献研究·
《许履和外科医案医话集》男子前阴病辨治特色
何映
(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29)
[摘要]《许履和外科医案医话集》男子前阴病部分,贯穿了许履和“外科实从内出”的学术思想,其脏腑辨证重在肝肾两脏及“实则治肝,虚则治肾”的治疗原则在男子外阴病的辨治中独具特色。并在医案医话中将古方今用、前阴急性感染和慢性炎症的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及外治法作了论述。[关键词]许履和外科经验;男子前阴病;重肝肾;古方今用;外治法[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659X(2010)01-0062-02
[收稿日期]2009-05-27[作者简介]何映(1948-),男,江苏泰兴人,主任医师,主要从事中医男科临床和教学。第34卷第1期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Vol.34,No.12010年1月JOURNALOFSHANDONGUNIVERSITYOFTCMJan.2010
622010年1月第34卷第1期
肾法,在失精后会阴、下肢、脊柱疼痛案例用补益肾
督,佐以清泄相火收效后,而改用丸剂缓调,以治其
本,补肾法除了药物外,还有剂量、剂型和疗程的选
择。又如精浊案2在用萆薢分清饮化裁治疗好转
后,即配用五子补肾丸补肾生精;阴茎痰核案2先
按湿热下注肝经论治,好转后从阴虚火旺、炼液成
痰病机出发,用六味地黄汤以补肾阴,合大补阴丸以
泄相火,肾阴渐复,相火渐降,不用消结破坚之法,而
硬结渐消,此为虚证之治法。以上二例皆先用清泄
法,后改用消补兼施,补肾又有补肾生精和补肾阴
以泄相火之异。血精案用二至地黄汤加减,消补兼
施,扶正祛邪,但以补肾阴培本为主,兼清血热;滑精
案“断为肝经湿热流入肾中为遗滑,与肾气下虚者
不同……此等证全在辨明虚实,才不犯虚虚实实之
戒”。从精浊、滑精、血精及失精后会阴、下肢、脊柱
疼痛4例精病案例中看出,许老师除了考虑精与肾
的密切关系外,又根据不同病情分别施以清泄、凉血
热和宣通精窍之法。许老师告诫:“临证必须灵活应
用,庶能应手取效。”
3融化运用古方,临床彰显奇效
许老师熟读明清外科古籍,吸取当代医家成功
经验,为己所用。如治脱囊一病,“初从《外科全生
集》中治囊脱方加减而出。马培之说:‘此方治囊脱
颇效,可用。’至后许克昌所编之《外科证治全书》,治
囊脱亦采此方,并定名为‘泻热汤’。吾师治脱囊喜
用此方,疗效甚佳。”又如子痈,许老师擅长运用《外
科全生集》[4]中枸橘汤,血精常以二至地黄汤加减,
精浊多从程国彭《医学心悟》之萆薢分清饮化裁。但
许老师临证时又不拘泥于一方一证。如子痈所举6
个病案中,案1、案2和案4皆用枸橘汤加减,而案3
用龙胆泻肝汤合金铃子散,案5和案6是子痈合并
水疝(睾丸炎合并睾丸鞘膜积液),案5用枸橘汤加减,案6用三层茴香丸加减,同病异治。主要还是根
据该病的病机是不是符合枸橘汤证,疏泄厥阴,分利
湿热。同样,还有异病同治,男子前阴病部分中,许
履和喜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来治疗子痈、脱囊、绣球
风、鸡豚疳、下疳、滑精、阴疮等病证,说明男子前阴
病湿性下趋,多湿,湿与热结,蕴阻肝经,抓住肝经湿
热这一特征即可使用,与自己所提出的审部求因观
点相印证。
4擅长中药外治,与内治相得益彰
许老师擅长中药外用,在男子前阴病方面配合
内服药,以达到内外同治的目的。如绣球风相当于
现代医学所称的阴囊湿疹,有急性、慢性两种。不论
急性、慢性湿疹,都可内服龙胆泻肝丸。列出急性期
用青黛散麻油调搽;慢性期先用蛇床子30g、苦参
15g煎汤熏洗,再用黄灵丹麻油调敷,如仍不效,可
用二号止痒膏(大黄、黄连、黄柏、炉甘石、青黛散、煅
石膏、冰片等研末)麻油调搽。将常规和特殊情况的
诊治方法,层层介绍,有很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又介
绍对龟头部位感染引起之溃疡用下疳散(青黛9g,
轻粉1g,黄柏15g,研极细末),尤为灵验;阴囊血痣
出血用煅龙骨粉外搽。子痈除了内服中药外,配合
用青敷膏或金黄膏等外敷阴囊患处。笔者应用此法
较多,特别是对急性期睾丸和附睾局部疼痛及肿胀,
有药到症减之效。
[参考文献]
[1]徐福松.许履和外科医案医话集[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240.[2]高秉钧.疡科心得集[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例言.[3]史宇广,单书健.当代名医临证精华·男科专辑[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2:244.[4]王洪绪.外科证治全生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1:75.
"
"!!!!!!!!!!!!!!!!!!!!!!!!!!!!!!!!!!!!!!!!!!!!!!!!!!!!!!!!"!!!!!!!!!!!!!!!!!!!!!!!!"
缺乏维生素D可引发心血管疾病何映:《许履和外科医案医话集》男子前阴病辨治特色
过去多项研究显示,维生素D缺乏症会影响骨骼发育并引发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疾病。但美国最新一项研究发现,维生素D缺乏症还会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患病风险。美国盐湖城山间医疗中心研究人员16日在美国心脏病协会科学大会上报告说,他们选择了超过2.7万名50岁以上的人作为研究对象,这些人此前没有心血管疾病患病史。研究人员根据研究对象血液中的维生素D水平将他们分成三组,第一组为正常,即每毫升血液中维生素D含量为30ng以上;第二组为较低,即每毫升血液中维生素D含量为15~30ng;第三组为非常低,即每毫升血液中的维生素D不足15ng。研究人员定期对这些人进行维生素D水平的检测,并观察他们是否患上心血管疾病。研究发现,与维生素D水平正常的人相比,维生素D水平非常低的人罹患冠状动脉疾病的概率要高45%,患中风的概率要高78%。而后者患心脏衰竭的概率也要比前者高2倍。(摘自《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11月19日第6版)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