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足部反射区保健按摩疗法 ppt课件 PPT
足部反射区保健按摩疗法 ppt课件 PPT
57
上颌:部位:双足拇趾趾间关 节横纹的远方横带状区。 适应症:牙痛、上颌感染、颌关 节炎、牙周病、打鼾。 下颌:部位:双足拇趾趾间关 节横纹的近侧带状区。 适应症:咽部感染、牙痛等。 58
扁桃体
扁桃体:部位:双脚拇趾第一 跖骨的背面肌腱的两侧。 适应症:感冒、扁桃体炎、咽部 肿胀、化脓。 喉、气管、食道、胸部淋巴腺 部位:第一、二跖骨之间。 适应症:喉痛、感冒、声嘶、咳 嗽,炎症、肿瘤、胸痛,哮喘、 59 急慢性气管炎
54
肩 肩
肩
肩关节 部位:双脚第五跖骨头的外侧。 适应症:肩关节及上肢的疾患。
55
肩胛骨
肩胛骨
肩胛骨 部位:双足背第四、五跖骨与 楔骨之间,呈一带状区域。 适应症:肩背酸痛,肩关节活 动障碍,肩周炎等。
56
足部按摩的方法及部位-第七组
足背部反射区
上颌 下颌 扁桃体 喉、气管、食道 胸部淋巴腺 内耳迷路 胸部和乳房 膈 肋骨 上身淋巴腺 下身淋巴腺
51
下腹部
下腹部
下腹部 部位:双腿腓骨的后缘,与内侧 的直肠肛门反射区相对应。 适应症:月经不调、痛经、下腹 部疾患。
52
膝关节
膝关节 部位:双脚掌外侧骰股与跟骨之间的 凹陷处,即外踝的垂直线与足底的交 界处。 适应症:膝关节炎、关节损伤。
53
肘
肘
肘 部位:双脚第五跖骨与楔骨之关 节突起前后两侧。 适应症:肘关节受伤、疼痛等。
32
甲状旁腺
甲状旁腺:部位:足内侧、足 掌的前半部。 适应症:抽筋、骨质疏松、癫 痫发作的急救等。
33
斜方肌 部位:在脚掌的前半部,二、三、 四、五趾的后方。 适应症:颈项、肩背酸痛、落枕等。
斜方肌
34
心脏
肺与支 气管
肺及支气管 部位:脚掌前半部、斜方肌的后方, 占据前脚掌的大部。向第三足趾延伸 为支气管反射区。 适应症:肺炎、支气管炎、哮喘、肺 气肿等。 心反射区 部位:第四、五趾中间的延长线与脚 掌最宽部位水平线的交点处。 适应症:心律不齐、心前区疼痛、血 35
41
足部按摩的方法及部位-第五组
足内侧反射区
颈椎反射区 胸椎反射区 腰椎反射区 骶骨反射区 尾骨反射区 前列腺或子宫 尿道 髋关节 直肠或肛门 腹股沟
42
43
颈椎
颈椎反射区 部位:双脚拇趾第二趾节 内侧及其四周。 适应症:落枕、颈项强硬 酸痛,颈椎骨质增生等。
6
三、足部按摩的作用原理
足是理想的全息胚器官:
组织结构完全:各种标志明确 独立性较强: 与其它器官相比,体积和面积较大: 自我按摩方便:
7
三、足部按摩的作用原理
改善血液循环:
排除体内的有毒物质 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
8
三、足部按摩的作用原理
经络学说
经络是联系脏腑、体窍、肌肤的信息网 是生物学性质相似的连续性细胞团构成 是毛细血管、神经末梢、肥大细胞密集的通道 每个器官都有经络连属 足有38个穴位,与反射区的意义一致:如涌泉穴是足少 阴肾经的起源 足部按摩可通过疏通经络,达到通畅气血、协调脏腑、 平衡阴阳的功能
小脑及脑干
小脑及脑干 部位:拇趾底面的外下方 (外1/4处)。 适应症:小脑和脑干失常引 起的疾病,平衡器官疾病和 血压不正常等。 24
三叉神经
三叉神经 部位:拇趾末节上中段,小脑反 射区的上前方。 适应症:牙痛、偏头痛、三叉神 经痛、腮腺炎、鼻咽癌、面颊部 25 疾患。
鼻
鼻 部位:拇趾的内侧,有一个 弯曲,呈鼻子状。 适应症:鼻塞、鼻炎、鼻窦 炎、上呼吸道感染等。
胸部
内耳迷路 部位:足背第四、五跖骨头颈间。 适应症:头晕、眼花、晕车、晕 船、高血压、低血压、昏迷、平 衡失调。 胸部和乳房 部位:双足背第二、三、四趾骨 背侧的片状区域。 适应症:胸闷、乳腺炎、乳腺增 60 生、乳腺癌、食道疾患。
横膈
横膈
膈 部位:双足背趾骨楔骨的关节处, 横跨脚背左右侧的一带状区域。 在胃的水平。 适应症:打嗝、恶心、腹痛、胸 61 痛、胸闷、梅和气等。
十二指肠 部位:在胰反射区后方的 一横指处。 适应症:胃胀、胃痛、胃 及十二指肠溃疡等。
37
胃
胰腺
十二指肠
38
横结肠
降结肠
横结肠 部位:位于左脚掌的中间,横越脚掌成 一带状区。 适应症:腹泻、腹痛、肠炎、便秘。 降结肠 部位:前接左脚掌的外侧端沿足外侧第 四、五趾之间,成竖条状。 39 适应症:便秘、腹泻、腹痛、肠炎等。
膀胱反射区
输尿管反射区
膀胱:部位:足底内侧内踝前下 方软性突起处。 适应症:膀胱、前列腺和泌尿系 统疾患。 输尿管:部位:在肾与膀胱反射 区之间呈弧形连线。 20 适应症:输尿管及泌尿系统疾病。
足部按摩的方法及部位-第二组
足趾部位的反射区
额窦 脑垂体 小脑及脑干 三叉神经 鼻 头(大脑) 颈项 眼 耳
有的放矢:慢性病者选择相应的区域按摩,睡 前按摩有利于睡眠。 专心致志、意念集中: 随时调整按摩方式:根据病情调整手势和器具 体位舒适、减少疲劳: 力度适中避免损伤:以产生酸、胀、轻痛感觉 为度。 按摩时间:每次20-40分钟,每个区3-6次
11
足部按摩的注意事项
按摩后
温水洗手 饮适量的白开水300-500ml 缓慢深呼吸1-3分钟,放松全身 手痛时用热疗或活血化淤药洗 按摩后可有低热、全身不适、尿色变深 避风如避箭
21
额窦
额窦:部位:双脚趾的尖端。 适应症:头痛、头晕、失眠、 鼻窦炎、眼病、脑震荡、中 风等。
22
脑垂体
脑垂体 部位:拇趾底面中央。 适应症:垂体功能不正常引起 的疾患和内分泌系统的疾患。 头(大脑) 部位:拇趾末节掌面的全部。 适应症:头痛、头晕、失眠、 神经衰弱、高血压、中风等。
23
பைடு நூலகம்
小脑及脑干
髋关节
骶骨反射区:部位:双脚弓内缘的后 方。适应症:骶骨骨质增生、受伤、 坐骨神经痛、盆腔疾患等。 尾骨反射区:部位:双脚足跟的脚掌 内侧缘。适应症:坐骨神经痛、尾骨 受伤、生殖系统疾患。 髋关节 部位:双脚内踝的下方和后方。 适应症:髋关节痛、坐骨神经痛、腰背 痛等 47
腹股沟
腹股沟 部位:内踝尖的前上方凹陷 处。 适应症:生殖系统疾患、疝 气、性功能障碍等。
2
一、足部按摩的历史
古埃及:金字塔中-奴隶为八路王按摩脚 释迦人:在佛都留下的佛足石有人体相关的印记 瑜珈术:保留和发展了足部按摩养生的特点 1913年美籍医师威廉:用西医研究了足部反射区疗法,之 后出版了“区域疗法”一书 此时美国、英国、德国、瑞士、奥地利、苏联等也有此方面 的论著 瑞士护士马萨弗雷特:写了《未来的健康》一书 在台湾传教的吴若石:愿将此法传给每个中国人 1982年陈茂雄、陈茂松:在台北成立“若石健康研究”会 1988年香港分会会长将此法介绍到北京
3
二、足部按摩的用途
解除精神和肉体疲劳: 有病治病、无病健身: 自我减痛:胀痛、跳痛、酸痛、放射痛 自我急救:头痛、压痛、鼻塞、岔气、 急性腹泻等 儿童保健:厌食症、腹痛、腹胀、尿频、 遗尿、多动症等
4
三、足部按摩的作用原理
神经反射原理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身体的表面和体内 有丰富的联系,当体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 引起相关组织器官的变化。组织器官的变化 引起足部相应区域的变化。 1913年美籍医师威廉发表了足部反射区分布 规律理论
月经过多、出血性疾病、极度疲劳、恶病质、 体弱、局部不适合按摩者
禁忌证:
12
按摩膏类
按摩乳:含活血化淤、消肿止痛药 咪康唑: 尿素霜或醋酸尿素软膏: 氯霉素霜: 基质:只起滑润作用 凡士林油膏:
13
足部自我按摩的姿势
14
15
足部按摩的方法及部位-第一组
足心部位反射区
肋骨 部位:膈反射区的后方,两个突起的 部位。 适应症:胸闷、岔气、胸膜炎、肺脏 疾患
62
上身及下身淋巴腺
上身淋巴腺 部位:外踝下方的凹陷。 适应症:增强免疫力,发烧、炎症等。 下身淋巴腺 部位:内踝下方的凹陷。 适应症:增强免疫力,发烧、炎症等。
小肠 肛门
肛门 部位:双脚掌跟骨的前缘,在膀 胱反射区的后方。 适应症:肛门疾患。 小肠 部位:双脚掌中间凹陷的区域, 被大肠反射区包围。 适应症:胃肠胀气、腹泻、腹痛、 急慢性胃肠炎等。
40
脾
脾 部位:在第四、五趾中间延长线心 反射区的下方1-2横指。 适应症:贫血、消化不良、发热、 炎症、皮肤病、增强免疫和抗癌能 力。
足部反射区保健按摩疗法
1
一、足部按摩的历史
古人类:赤脚跳舞后足部发热、舒服,可解除 疲劳、振奋精神、解除病痛(启蒙) 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有足底涌泉穴记 载 晋代:《肘后备急方》有摩足心疗法 隋朝:《摩河止观》有意守足养生法 东汉:《五禽戏》重视足部引导术 封建时期:女人脚“三寸金莲”。失传
9
足部按摩的注意事项
按摩前:
环境:先打开门窗通气,按摩前将门关上避免 对流风,不要直吹电扇和冷风器 时间选择:两餐之间,或饭后1-2小时,1-2次/ 日 准备好按摩膏、喝的开水和洗手的热水 洗手、剪指甲 修整脚垫:热水泡脚20分钟后修整、按摩
10
足部按摩的注意事项
按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