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八 八路军、新四军向敌新占领区挺进

十八 八路军、新四军向敌新占领区挺进

十八 八路军、新四军向敌新占领区挺进

(一)多路进入河南敌后

(二)恢复豫皖苏边的抗日阵地

(三)向五岭地区远征

(四)向苏浙皖边的敌后进军

(1944年秋季以后)

1944年8月以后,日军为了继续打通大陆交通线,将主战场南移至湘、赣、粤、桂地区,其原在华北、华中、华南占领区及铁路沿线的新占领区的兵力,已很薄弱。有些县城或据点已改由伪军进行守备,与此同时,日军在缅甸北部和太平洋战场上的马里亚纳群岛正节节败退。英军和我国的远征军即将从缅北攻向以南的仰光,美军也准备在菲律宾和冲绳岛登陆,以逐步接近日本本土。为了作最后的挣扎,日军大本营于9月下旬,确定了在非律宾、冲绳岛、本土中南部、本岛北部——北海道作节节抵抗的“捷号作战”计划。实际上,日本帝国主义的灭亡,此时已指日可待。

在欧洲,英美盟军于6月6日在法国诺曼第登陆开辟第二战场后,此时正配合东欧的苏联红军,攻向法斯西德国的巢穴——柏林。

面对以上新的形势,中共中央确定,除了继续消灭敌伪,扩大解放区,缩小沦陷区之外,立即迅速向敌刚占领的河南,湘、赣、粤、桂边的五岭,苏浙皖边等地区派去部队,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以确立敌后新的战略态势。为此,中共中央先后发出指示;要八路军的太行、太岳军区各以一部兵力进入豫西;冀鲁豫军区扩大平汉路以东新黄河两岸的豫东抗日根据地;新四军第5师以一部沿平汉路北上,进入豫南。新四军的第4师主力由淮北的津浦路东,西进至徐州附近的永城、夏邑、萧县、宿县地区,恢复豫皖苏边的抗日政权;冀鲁豫军区、山东军区、新四军第3师应牵制敌军,策应第4师作战;八路军第120师359旅组成南下支队,进至湘、赣、粤、桂边的五岭地区,与在广东的东江纵队取得联系,以增强华南的抗日力量,在粤东罗浮山地区的东江纵队向粤北发展,接应359旅,新四军第1师及16旅(已在江南)进至江南,沿南京至杭州的公路附近,开辟太湖西南的苏浙皖边区,新四军还应从第1师、第2师、第3师中抽调第2、第3批部队准备南下,新四军在西进与南进的任务中,以南进为主;浙东游击队从四明山区逐步向南发展,加强金华、义乌、兰溪、桐庐等地的游击战,接应南下的第1师;浙南游击队向浙闽沿海交界的敌后,发展游击战争,组织群众建立抗日政权。

根据中共中央以上的战略部署,八路军、新四军各部队相继开始行动。

(一)多路进入河南敌后

位于湖北礼山县(现大悟)的新四军第5师,以约1000人的部队,组成豫南游击兵团,于7月29日开始北上,在信阳东北的孙庄、陡沟以西一带北渡淮河,先进至明港车站以东约20公里的胡冲店、李大庄、兰青店、大罗庄一带。在此开展了正阳、确山、汝南三县地区的敌后游击战,多次打击了敌115师团驻确山85旅团所属在明港的独立步兵第29大队、在确山的独立步兵第28大队、在驻马店的独立步兵第27大队、在遂平的独立步兵第26大队的扫荡。后来新四军第5师又向该地区增调部队,并将原在铁路以东的主力进至铁路以西确山的竹沟和泌阳县的沙河店、板桥镇一带,粉碎了敌115师团的多次扫荡。10月间,新四军在竹沟东南约15公里的郭仙寨,帮助建立了两个县的抗日民主政权。在新四军第5师新增调的部队到达后,即向北挺进,于11月初进至叶县西南约20公里的罗冲、温庄、彦岭、三皇寺一带地区,并发动群众组织了抗日政权。之后,进入豫南的新四军部队被改称为豫南兵团,并成立了豫南行政公署。至1945年春,新四军5师在豫南的部队已达6个团。半年间歼敌、伪军数千人,建立了豫南平汉路两侧7个县的抗日政权,还派出一部从铁路以东向北进至上蔡、临颖地区活动,以策应冀鲁豫军区至新黄河以西的部队。另以一部活动至敌战车第3师团驻区的襄城、郏县一带,以迎接从延安南下途经河南去广东的359旅。

以太行军区所属第3团、第35团组成的豫西抗日独立支队,其任务是建立宜阳、伊川、登封、巩县、密县、临汝地区的抗日根据地。9月初豫西抗日独立支队从豫北的林县南下,绕过很多敌伪据点并击退沿途之敌,9月22日从济源县西南约25公里的蓼坞口渡过黄河,到达孟津县的西河清、西苗庄、周家庄一带,然后突破敌1100师团163联队第1大队的封锁,经新安以西越过陇海路,涉洛河、伊河,从洛阳以西和以南的伊川而进入临汝县东北部的大峪店、东西白栗坪的箕山和青山地区。

当时驻于河南之敌,是内山英太郎中将的第12军4个师团和1个骑兵旅团。其进驻态势为:

第12军 司令部 郑州

第117师团 司令部 新乡

第87旅团 开封

独立步兵203大队 开封

独立步兵204大队 新乡

独立步兵205大队 兰封

独立步兵206大队 阳武

第88旅团 郑州

独立步兵第388大队 郑州

独立步兵第389大队 新乡

独立步兵第390大队 修武

独立步兵第391大队 原武

第115师团 司令部 郾城

第85旅团 确山

独立步兵第26大队 遂平

独立步兵第27大队 驻马店

独立步兵第28大队 确山

独立步兵第29大队 明港

第86旅团 周口

独立步兵第30大队 周口

独立步兵第385大队 西平

独立步兵第386大队 许昌

独立步兵第387大队 舞阳

第110师团 司令部 洛阳

第110联队 孙旗屯(洛阳西南郊) 第1大队 洛宁

第2大队 新安、铁门

第3大队 宜阳

第139联队 临汝镇

第1大队 车坊、白沙、伊阳

第2大队 临汝县城

第3大队 水砦、登封

第163联队 洛阳

第1大队 横水、孟津

第2大队 洛阳

第3大队 巩县、偃师

战车第3师团 司令部 襄城

战车第13联队 己去湘桂地区作战

战车第17联队 已去湘桂地区作战

机动步兵第3联队 鲁山、宝丰

机动炮兵第3联队 襄城

炮兵第1大队 已去湘桂地区作战

炮兵第2大队 襄城

炮兵第3大队 叶县

速射炮队 郏县

搜索队 叶县

工兵队 王庄(襄城北约30公里)

辎重兵队 颖桥(襄城北约40公里)

骑兵第4旅团 商丘

骑兵第25联队 淮阳

骑兵第26联队 商丘

骑炮兵第4联队 商丘

豫西抗日独立支队到达大峪店一带后,虽遭到日、伪军的多次扫荡和残留于该地国民党军队的骚扰,但积极发动群众,开展了广泛的游击战争,袭击了巩县西南附近的黑石关及偃师东南的回郭镇日、伪军,建立了嵩山地区四个县的抗日政权。1945年2月初,豫西抗日独立支队继续向洛阳以东的陇海路沿线出击,攻克了偃师县洛河南的缑氏、鲁庄、府店等日、伪军据点,使南部箕山与北部的嵩山地区联成一片,并在该地成立了河南省军区的第1军分区。

当豫南游击兵团、豫西抗日独立支队在河南敌后取得进展时,位于山西省南部的太岳军区,以第18、第59团等,组成豫西抗日游击支队,于11月6日南渡黄河,在洛阳以西的新安、渑池、陕县的陇海铁路南北地区,展开了抗日游击战,建立了以上3个县的抗日政权。以后即在该地成立了河南省军区的第2军分区。

1945年2月中旬,原在陕甘宁地区的385旅770团和警备第1旅之第2团所组成的豫西抗日游击第3、第4支队,进至宜阳西南之东赵堡一带后,除留下一部与当地的抗日武装组成伊、洛独立支队外,两个支队则东进至登封城南约15公里的东西白栗坪,与在该地的第1军分区部队会师。月底,成立了河南行政公署与河南军区,由王树声任军区司令员、戴季英任政治委员,3月下旬,太行军区又以第13团组成第6支队进入豫西。这时的豫西抗日根据地已成立3个专区、20个县的政权机关。

在豫东,冀鲁豫军区以约1个营的兵力,与原在新黄河以东的独立团合并,并活动于睢宁、杞县、太康、淮阳、西华地区,多次粉碎了敌骑兵第4旅团古泽末俊大佐的骑兵第25、山下彦平大佐的骑兵第26联队和驻开封、兰封敌87旅团部队的扫荡后,在1944年7月间建立了睢、杞、太3个县的抗日政权。1945年1月,该地被编为冀鲁豫军区的第12军分区,辖第28团(由军区调来)、第30团(原独立团)。5月14日,第28团从扶沟东北约10公里的吕潭,渡至新黄河以西,随之从平汉路以东地区南下,到达商水、上蔡地区,并攻占了漯河车站以东约25公里的砖桥,西平车站以东约10公里的五沟营等敌伪据点,建立了6个县的抗日政权,与在该地铁路两侧的新四军5师河南挺进兵团取得了联系。6月间,冀鲁豫军区继续向新黄河以西增调部队,攻占了扶沟等地,并在新黄河以西,成立了水西军分区。

(二)恢复豫皖苏边的抗日阵地

徐州西南附近的豫皖苏边一带,是新四军部队活动过的地方。当时驻于徐州的敌65师团,其第71旅团亦驻于徐州,警备苏北境内的陇海路与津浦路至蚌埠的淮河北岸;第72旅团驻于淮阴,所属各大队、中队,分驻于苏北各县、镇据点。另外在该地区的尚有国民党顽固派的暂编第一军及苏北挺进军等约3个军的部队,并不时与北面的八路军、南面的新四军进行磨擦。

为了策应新四军第5师,八路军南下的部队开辟河南抗日根据地,恢复豫皖苏边地区,使这一带与河南、山东抗日根据地构成了直接联系。新四军第4师以约5个团的兵力,于8月15日从洪泽湖西岸的半城(现雪枫)出发,8月20日从徐州以南的敌松田缓治中佐独立步兵第59大队桃山集据点附近,越过津浦路西进至萧县以南地区时。首先遭到国民党顽固派军队的阻止。为打开通路,新四军第4师的11旅,9旅及师属骑兵团,在21日于萧县以南约20公里的时村、小朱庄(朔里附近)一带,首先消灭了制造磨擦的顽军王传授支队,并打退了附近日、伪军的扫荡。9月11日又在河南省夏邑县以东的八里庄,反击并消灭了顽军李光明支队。但在战斗快结束时,新四军第4师师长彭雪枫,在工事外观察骑兵部队的战斗情况时,不幸遭流弹击中胸部当即牺牲,由张爱萍继任师长。

为彻底打开萧县、永城、夏邑、商丘、亳县等地的抗战局面,反击顽固派军队连续制造的磨擦,10月间,新四军第3师的7旅3个团亦到达该地,并在芒砀山区的保安山一带,与4师的部队共同消灭了在该地的国民党顽固派军队主力。其时冀鲁豫军区的3个团,也到达附近的陇海路。10月20日,顽军撤向以南的涡阳一带。至此,恢复了淮北津浦路西8个县的抗日根据地,并成立了淮北第二专员公署和由第11旅长张震、政委赖毅兼任司令员、政治委员的第2军分区。

(三)向五岭地区远征

在敌冈村宁次大将指挥第六方面军所属在衡阳的第11军、在广州的第23军,由湖南的衡阳与广西的梧州,向桂林、柳州进攻,以图最后打通至东南亚的陆上交通线时,国民党军因未能阻止日军的多路迂回进攻而相继后撤。

为了深入南方敌后,开辟湘、赣、粤、桂边五岭地区的抗日根据地,在延安的八路军第359旅根据指示,以一部4000余人,组成了八路军独立第一游击支队南下。其编成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