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 厶 口 季萋 0 1病因 禽衣原体病是由嗜性鹦鹉热衣原 体感染禽类而引起的一种疾病。目前 该病被称为“鹦鹉病”或“鹦鹉热”, 该病最早被认为与鹦鹉以及与这些鹦 鹉接触的人相关联。后来发现非鹦鹉 类也是衣原体病原的自然宿主。禽衣 原体病是一种全球性疫病,几乎所有 的禽种均可自然感染衣原体。本病一 年四季均可发生,饲养管理不良可以 促进本病的发生。 2临床症状 禽衣原体病症状的差异较大,这 主要取决于感染禽的种类、年龄以及 流行毒株的强弱。下面以鸡、鸭和鸽 为例简要说明。 鸡感染衣原体病,主要表现为输 使免疫效果差。 注射疫苗的部位应用碘酒、酒精 消毒,并防止消毒剂渗入针头或管内. 以免影响疫苗活性,降低效价。每注 射一头猪后,应换消毒过的针头,防 止交叉感染和侵染病菌化脓。 要将每一种疫(菌)苗的名称、 26口画目 口鲴201 0.1 卵管炎、腹膜炎和产蛋量下降,1日龄 雏鸡可急性死亡,不死的出现结膜炎、 喜蹲卧或呈企鹅姿势站立、腹泻、排 绿色稀便。 鸭感染衣原体后发病率高达80%. 死亡率在0 40%不等,这主要取决于 易感鸭的年龄以及是否存在并发症。 发病鸭表现为:头震颤、步态蹒跚、 结膜炎、浆液性或脓性鼻液、排 淡 绿色水样便,此时机体明显消瘦,病 症后期出现肢体麻痹,最后衰竭死亡。 鸽感染禽衣原体后表现为精神不 振、独处~隅、食欲下降、喜欢饮水、 腹泻、消瘦、结膜炎、眼睑肿胀、张 口呼吸和甩头,重症者因继发感染而 死亡。 3病理变化 鸡衣原体病.主要表现为输卵管 炎和腹膜炎,尸体剖检可见脾脏肿大 呈深红色并有白色斑点:肝脏肿大呈 棕黄色,肝实质散在灰白色斑点:卵 巢充血,输卵管水肿出血:腹腔内有 大量渗出液。 鸭感染衣原体后,尸体剖检可见 脾脏肿大.肝脏局灶性坏死,出现浆 膜炎和肺炎。 鸽感染衣原体后,剖检可见肝脏 肿大出血,并有白色坏死灶;脾脏肿 大;腹腔积液:肠内容物为黄绿色胶 冻状或水样。 4诊断 目前用于衣原体病检测的方法主 要有三类:第一类是病原学检测.如组 织涂片后用显微镜检查、病原分离鉴定 和动物试验等。第二类是血清学检测方 法,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如补体结合试 验、正向间接血凝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 试验等方法。在国内中国农业科学院兰 州兽医研究所已有商品化的试剂盒可供 选用。第三类是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检 编号、类型、规格、生产厂名和有效 期、批号以及接种人员姓名及接种日 期等详细情况登记在记录本上.有利 以后抽查检测免疫效果。 要消除影响疫苗接种效果的因素. 对有病态、体弱的猪暂不宜接种疫苗. 待病愈或体质恢复后补注。注射疫苗 测病原,如聚合酶链式反应一限制性片 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套 式PCR、多重PCR、实时定量PCR等。 这些方法敏感性强、特异性好。但是由 于要求用专门的仪器.并且操作条件要 求高,目前仅用于实验室研究,还不能 在基层推广应用。 5预防措施 5.1合理选择饲养场的位置 选择场址时既要考虑养殖场的动 物防疫安全.还要考虑环境卫生和人 的生活安全。要有相关的环保处理系 统和消毒净化设施。 5.2建立严格的防疫消毒制度 常用的消毒液有5%的来苏尔溶 液、3%的氢氧化钠溶液、10%的漂白 粉溶液等。加强圈舍消毒工作。每年 春秋季进行两次以上预防性消毒,每 季度进行一次全场大清扫和大消毒, 每月要针对发生的疑似病例进行若干 次重点消毒。每日都应对圈舍进行清 扫,对用具进行清扫消毒,加强消灭 蚊、蝇和老鼠的T作。 53坚持自繁自养 有条件的养殖场最好实行本场繁 殖、本场饲养.避免从外地购买种禽 而带进衣原体病。 5,4定期监测 对从未发生过衣原体病的健康禽 群,每年春秋季用衣原体间接血凝试验 各进行一次检测。监测比例:种用禽群 100%监测:肉用和蛋用禽群lO%抽样 监测。对衣原体阳性和疑似病例应及时 隔离和淘汰处理,逐步进行净化。 5.5免疫预防 目前国内外相继开展了禽衣原体 疫苗的研究。如衣原体外膜蛋白表位 疫苗、脂多糖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 和活载体重组疫苗等,但至今还没有 一种商品化的疫苗问世。 时。有的猪出现反应如体温升高、发 抖、呕吐和减食等症状时。一般1 ̄2天 后可自行恢复.重者可注射肾上腺素。 在免疫接种前后l0天内尽量不要 用抗菌素类药物,以防影响免疫效果。 一青海省大通县朔北乡畜牧兽医站 黄生莲王学红李芝姐许生仓 禽衣原体病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