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8 次课教学整体设计
课 题 第四章 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
4-1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授课时间 第 周 星期 ( 月 日) 第 节 课时 2
授课类型 理论课()实验课() 实训课() 习题课() 讨论课() 现场教学()其它:
教学资源 挂图() 模型() 实物() 多媒体() 音像() 报纸() 其它: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启发式()案例教学法() 现场教学法()
角色扮演法() 项目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 其它:
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态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与主要经济业务、工业企业资金的循环和周转,掌握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的内容、投入资本的核算、借入资金的核算;
技能能力:独立计算筹集业务核算的能力;
态度能力:掌握会计筹资业务核算的帐户设置并且运用的能力;
重点:资金筹集业务的应用
难点:资金筹集业务的应用
教学设计:
一、授课思路简述:(围绕所选用教学方法分条编写授课步骤,要涵盖课前准备、课程导入、师生活动安排、任务训练、实践教学环节安排、教学效果检测等主要环节。)
(1)课前准备
充分背课,提前布置学生预习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准备一些小案例在授课中给学生讲授。
(2)课程导入
通过案例的讲授,让同学了解什么是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投入资本的核算和借入资金的核算。
(3)师生活动安排
教师主要讲授资本核算并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会计科目的设置。老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纠正学生对资本核算认识不够准确的地方。
(4)教学效果检测
本节课程全部讲授完毕,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几个基本问题
(5)布置作业
资金筹集业务的应用
2 二、课堂训练内容安排:
1、学生回答上次课的内容,并进行提问。
2、学生阐述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
3、学生练习: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三、课后作业与思考题:(根据课程内容适当设计巩固性作业、项目式作业、预习性作业、推荐参考书及网站)
作业:
巩固作业: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总结记录在笔记本中
参考书籍:
1、教材
2、会计管理学基础:理论·实务·案例·习题,阎达五, 李百兴编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3、财务与会计研究:原书第2版:方法与方法论,(英)鲍勃·瑞安(Bob Ryan) , 罗伯特W.斯卡彭斯(Robert W.Scapens) , 迈克尔·西奥博尔德(Michael Theobald)著;阎达五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高质量财务报告,(美) 保罗 B. W. 米勒, 保罗 R. 班森著Paul B. W. Miller, Paul R.
Bahnson;阎达五, 李勇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教学后记:
3 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实施步骤及时间分配)
步骤1、组织教学:(1分钟)
1、师生互相问好
2、考勤。
步骤2、回忆上次课的内容,并进行提问,学生回答。(5分钟)
上一章中大家学习了账户与复式记账法,孔子曾说:“温故而知新”那么现在就来问问大家第二章中学习的主要内容:
会计的六要素是什么?
会计的恒等式是?
什么是平行登记?平行登记的规则是什么?
什么是复式记账?什么是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是?
步骤3、教师总结,引出本节课内容。(5分钟)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将会计要素规定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六大类。其中: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这三个要素构成了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利润这三个要素构成了利润表。
会计恒等式是指“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并且无论在任何一个时点上,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不会破坏资产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恒等关系。
对发生的每项经济业务,根据同一会计凭证,既要在总分类账户中总括登记,又要在有关明细账中进行明细登记的方法叫作平行登记;平行登记规则可以概括为同期、同方向、同金额。
复式记账法是单式记账法的对称,是指每一笔经济业务发生后,同时在相互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以相等的金额进行登记的一种记账方法。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的复式记账法,称为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导言:
在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中,企业会根据本企业的具体生产经营情况和管理上的要求,相应设置不同的账户,并运用借贷记账法,进行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提供信息。
引出:
意大利的数学家卢卡.巴其阿勒于1494年出版了《算术、几何、比与比例概要》中系统介绍了复式记账法,并开始了近代会计的历史。歌德曾给予复式记账法高度评价,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来学习这种记账法在经济生活中是如何具体运用的。由于工业企业 4 的生产经营活动比较复杂,经济活动比较频繁,其会计业务具有代表性。因此,本章我们学习复式记账的运用主要以工业企业的经济业务核算为例来说明的。
步骤4:知识讲授: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与主要经济业务(35分钟)
在介绍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之前,先让学生思考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可采用引导式提问启发学生(例如就教室内已有的物品问学生该物品经过什么阶段才出现在大家面前?)然后由教师总结。
一、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与主要经济业务
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由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三个过程组成。
1.供应过程,亦称储备过程,它是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即生产的准备阶段。
主要经济业务是:材料采购和因材料采购而发生的增值税的核算和货款结算等
2.生产过程是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产品的形成阶段。
主要经济业务是: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3.销售过程是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第三个阶段。
主要经济业务是:销售产品,以及因产品销售同客户发生的货款结算,依法计算交纳销售税金等。
在这三个过程中,货币资金依次不断改变其形态,称为资金循环,周而复始地不断演变,称为资金的周转。具体过程如图。
二、工业企业资金的循环和周转
讲授前先用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任何一个工业性企业,任何一件产品从“无”到“有”,在供应过程、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这三个具体过程中,资金依次会经历什么样的变化?(可以和第一个问题中学生回答的教室中的某一物品联系起来问学生)
教师总结:该部分建议边画循环周转图边讲授
工业企业资金循环和周转图
供 应 过 程 生 产 过 程 销 售 过 程
资金
货币
储备 生产 成品 货币
资金分配
投入 资金 资金 资金 资金 资金 与退出
资金循环与周转
5 1.供应过程企业的资金形态由货币资金形态转变为储备资金形态;
2.生产过程企业的资金形态由储备资金和部分货币资金先转化为生产资金,再转化为成品资金。
3.销售过程企业的资金形态由成品资金转化为货币资金。
销售过程的完成,标志着一个经营周期的结束,随之而来的是新一轮经营周期。随着生产经营活动不间断地进行,其经营资金依次从货币资金转化为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直至回复到货币资金,资金形成周而复始地循环和周转。
三、工业企业在供、产、销过程中,需要计算的成本。
1.供应过程需要计算材料的采购成本;
2.生产过程需要计算产品的生产成本;
3.销售过程需要计算产品的销售成本;
步骤5、知识讲授: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27分钟)
第二节 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企业为了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必须拥有一定数量的资金,作为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企业筹集资金的渠道是指企业取得资金的方式。目前我国企业的资金来源渠道主要是投资者投入和向银行、金融机构筹集以及发行债券等。因此,实收资本业务和借款业务的核算,就构成了资金筹集业务核算的主要内容。
一、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的内容
1、投资者投入业务
2、借款、发行债券业务
二、账户
(一)、“实收资本”——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1、A、国家资本
B、法人资本
C、外商资本
D、个人资本
2、贷方:实际收到的投入资本
借方:投入资本的减少额
余额:贷方,投入资本的实有数
明细:按投资者设置
例1:某企业收到A公司货币投资100000元,款项存入银行 6 借:银行存款 100000
贷:实收资本 100000
例2:企业收到某单位投入的全新设备一套,价值300000元。
借:固定资产 300000
贷:实收资本 300000
(二)、“短期借款”——负债类账户
1、期限1年以内(包括1年)
2、贷方:企业借入的短期借款数(只包括本金,不包括利息)
借方:企业归还的短期借款数
余额:贷方,企业未归还的数额
明细:按借款单位
例3:7月1日,某公司向工商银行借入3个月期,年利率为10%的短期借款100000元,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借入款项存入银行。
1)借入: 借:银行存款 100000
贷:短期借款 100000
2)提利息:借:财务费用 833
贷:预提费用 833
3)还款: 借:短期借款 100000
财务费用 834
预提费用 1666
贷:银行存款 102500
(三)、“ 长期借款”——负债类
1、期限在1年以上(不包括1年——
2、贷方:借入的各种长期借款(本金及利息)
借方:归还的各种长期借款
余额:贷方,尚未归还的本金及利息
明细:按债权人设
一、投入资本的核算
(一)账户设置
1.“实收资本”账户
“实收资本”账户是指企业实际收到的投资者投入的资本。它是企业所有者权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