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肿瘤学》名词解释题库 1 肿瘤( tumor ):是机体细胞在不同致癌因素长期作用下,在基因水平上失去 了对其生长的正
常调控而致的克隆性异常,所形成的新生物叫肿瘤。 2 肿瘤的异质性 :肿瘤组织无论在细胞形态还是在组织结构上,都与其起源的正 常组织有不同
程度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异型性。 3 癌: 来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统称为癌。
4 肉瘤: 来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统称为肉瘤。
5 癌肉瘤: 同一肿瘤中既有癌的成分,又有肉瘤成分时称为癌肉瘤。
6 肉瘤样癌 :肿瘤的细胞呈肉瘤样的梭形变异,称为肉瘤样癌,细胞本质还是癌 细胞,是癌细
胞向肉瘤样方向分化。 7 错构瘤 :错构瘤是一种非肿瘤性发育异常的病变,是以该组织或器官固有组织 的异常混合与
增生。 其本质是出生后局部组织过度生长而形成的一种畸形, 它并 非真性肿瘤,肿物一般不会持续生长下去。 8 畸胎瘤: 它是一种生长发育异常的病变, 具有不停的生长及增殖的特性, 肿瘤 细胞来源于
胚胎时的多潜能细胞,它具有分化成多种组织的潜能。 9 间叶瘤 :含有两种以上间胚叶肿瘤组织成分的肿瘤。
10微小癌: 是指体积很小的癌,各种器官的微小癌的标准不一。
11增生: 指细胞数量的增多,通过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来完成。
12 非典型增生: 上皮细胞异乎常态的增生,细胞大小不一,但核分裂增多但呈 正常核分裂
像。可分为轻、中、重三度。轻中度在病因去处后可恢复正常,而重 度常转变为癌。 13 分化: 是原始干细胞的发育中渐趋成熟的过程,是细胞通过转录调控使基因 型转为表型的
过程。 通过分化,细胞在形态、 功能、代谢、行为等方面各具功能, 从而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14 化生:一种细胞或组织,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由一种组织变为另一种组织。 如宫颈糜烂
时, 宫颈管被覆的柱状上皮或腺上皮可转变为鳞状上皮, 称鳞状上皮 化生。 15 恶变: 也称癌变。是正常细胞或良性肿瘤细胞转变为恶性肿瘤细胞的过程。
16 腺鳞癌: 同一肿瘤中具有腺癌和鳞癌的病变。
17 交界性肿瘤: 肿瘤的组织形态介乎良、恶性之间,称为交界性肿瘤。
18 瘤样病变: 是貌似肿瘤的增生性病变。本身是一种组织的畸形,组织的生长 外表类似肿
瘤,但并不具备真性肿瘤的基本特征。 19 间变 :是指肿瘤细胞与对应的分化成熟的细胞在功能和形态上都具有明显的 差异,并具有
恶性的生物学行为。 20 癌前病变 :癌前病变是指某些具有癌变的潜在可能性的病变,如长期存在有 可能转变为癌
21 粘膜白斑: 发生在食管、口腔、子宫颈及外阴等处粘膜。主要病理改变是粘 膜的鳞状上皮
过度增生和过度角化,并出现一定的异型性。肉眼上呈白色斑块, 故称白斑。如长期不愈就有可能转变为鳞状细胞癌,被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 22 原位癌( carcinoma in situ ):原位癌一般指鳞状上皮层内或皮肤表皮层内的 重度非典型增
生,可累及上皮的全层, 但尚未侵破基底膜。原位癌是一种早期癌。 23早期癌: 原位癌伴有早期浸润。所谓早期浸润是指仅有微灶浸润。 24微小癌: 是指体积很小的癌,各种器官的微小癌的标准不一。
25 一点癌: 经粘膜活检病理诊断为癌,而手术切除标本经节段性连续切片后, 组织病理学检查
却未发现癌变的组织和细胞,此种癌就称为一点癌。 26 隐匿性癌 :原发癌甚小,临床上未能发现,首先发现的是转移性癌。特点是 肿瘤小,转移
早。 27多原发癌:两个以上的原发肿瘤其特征是:①每个肿瘤必须有明确的恶性特 征;②每个肿瘤之
间必须彼此分离;③须排除来自其他肿瘤转移或复发的可能性。 可分为同期性 (两瘤发病时间相距 1 年以内)和异期性(两瘤发病时间相距 1 年以 上)。多原发癌以双发者居多,三发者少见,四发者罕见。 28 肿瘤侵袭: 恶性肿瘤细胞离开原发肿瘤向周围组织进攻,标志是肿瘤细胞突 破基底膜。 肿
瘤侵袭是肿瘤细胞、 周围间质相互作用和机体整体调节的结果, 是 肿瘤播散的第一步。 29 肿瘤浸润: 是指肿瘤细胞在组织间隙内的分布,肿瘤细胞可在浸润部位继续 生长繁殖。浸
润是肿瘤侵袭的后果,转移的前奏。 30 原癌基因: 细胞癌基因或细胞原癌基因。是动物体和人体细胞内固有的一类 基因,是正常
生物过程中必需的重要调控因子, 在细胞的生长过程中起多方面作 用,如增殖、凋亡、分化以及基因组的稳定等。 31 癌基因: 又称转化基因或致癌基因。是激活了的原癌基因,通过其编码蛋白 的量或质的改
变而使细胞生长失控,分化不良,进而癌变。 32 抑癌基因: 种细胞基因,其功能的丧失可引起细胞转化和肿瘤发生。确定一 种细胞基因为
抑癌基因, 应符合以下三点标准: ①该基因在与恶性肿瘤相应的正 常组织中有正常表达; ②该基因在恶性肿瘤中有结构改变或功能缺失; ③将该基 因的野生型导入缺失这种基因的肿瘤细胞内,可部分或全部抑制其恶性表型。 33 肿瘤病毒: 能引起机体发生肿瘤或致细胞恶性转化的一类病毒。
34 病毒癌基因: 病毒基因组中所存在的能够诱发肿瘤的核酸片段。
35 基因治疗: 是指应用基因转移技术将外源性功能基因导人患者的细胞内,以 纠正先天代谢
异常,补偿基因缺失或提供新的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36 信号转导: 各类信号通过细胞膜和细胞内信使分子引起细胞基因表达改变的 过程。细胞信
号转导过程发生障碍或异常,就必然会导致细胞生长、分化、代谢 和生物学行为的异常,引起各种疾病,乃至肿瘤。 37 生长因子: 是一大类种类繁多,以刺激细胞生长为其特征的多肽,因其生理 作用而命名。
38 黏附分子: 是一大类位于细胞膜上的蛋白分子,在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 外基质之间的
相互识别和结合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 在生长分化、 炎症反应、免 疫应答、血栓形成、损伤修复,特别是肿瘤的侵袭、转移中都具有非同寻常的作 用。 39 整合素: 也称整合蛋白。是一组依赖二价阳离子的跨膜糖蛋白,介导细胞与 细胞、细胞与
细胞外基质的粘附反应。所有的整合素都是由a和B亚单位组成的 异二聚体。 40染色体端粒: 是位于染色体末端一种由 2-20kb 串联的短片段串联的重复序列
(TTAGGG)n 及一些结合蛋白组成的特殊结构。端粒在染色体定位、复制、保 护和控制细胞生长寿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并与细胞凋亡、 细胞转化和永生化 密切相关。随着细胞的每次分裂,短短逐渐缩短。爱细胞在某些机制的作用下, 启动端粒酶表达而是染色体端粒稳定在一定长度不再缩短, 从而使癌细胞得以持 续增殖,并获得永生。 41 端粒酶: 是一种特殊的 DNA 聚合酶,含有端粒重复序列的模板,其重要作用 是参与端粒
序列的复制。 42 肿瘤倍增时间 :肿瘤细胞数目增加一倍所需要的时间。
43 肿瘤进展: 肿瘤随着时间的延长,其侵袭性更强、恶性程度更高,实质不同 于肿瘤细胞数
目的增多、体积增大等量的改变,是肿瘤的又一次质变。 44 细胞周期时间: 也称细胞倍增时间,是指肿瘤细胞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 裂结束的时
间。 肿瘤标志: 肿瘤组织产生的可反应自身存在的化学物质。 45 细胞分化: 是指同源细胞逐渐发育为具备稳定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生化 特征的另一类型细胞的过程。 46 细胞转化: 具有正常生长特性的细胞突然转变为具有恶性肿瘤生长特性的细 胞。
47 去分化: 也称反分化。组织恶变成肿瘤后,细胞的多种表型又回到了胚胎细 胞的表型,此
种现象称为去分化。 48 肿瘤逆转: 在体内外分化诱导剂存在的条件下,恶性肿瘤细胞被诱导而重新 向正常细胞的
方向演变分化, 其生物学特性及基因表达方面的诸多指标均向正常 细胞接近, 甚至完全转变成正常细胞, 这种现象称为逆转, 也叫做重分化或再分 化。 49 肿瘤抗原: 是在细胞恶变过程中出现的具有免疫原性的许多大分子物质的总 称。
50 肿瘤特异性抗原: 整合到肿瘤细胞双层类脂膜中的糖蛋白,与细胞膜牢固结 合,具有较强
的免疫原性,易被宿主免疫系统识别而发生排斥。 TSA 只存在于 肿瘤细胞表面,不存在于相应的正常细胞表面。 51 肿瘤相关抗原: 是一类存在于肿瘤细胞表面的大分子,并非肿瘤细胞所特有, 仅在细胞癌
变时含量明显增加。由于带瘤宿主的免疫系统不能识别其为外来物, 故其不具有免疫原性。 52 凋亡: 也称为程序性细胞死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方式,属能量依赖的、对 一定刺激发生
反应的程序化死亡事件, 是生理性调节过程, 受多种因素调控。 凋 亡只散在的发生于单个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发生特征性的形态学事件 (核浓 缩、核碎裂、细胞皱缩等 )和生化事件 (DNA 断裂 ),凋亡细胞的细胞器完整,周 围无炎性反应。 53 死亡受体: 是指能够与其相应的死亡配体结合,传递细胞凋亡 信号的细胞 表面蛋白。主要
包括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TNFR)超家族和转化生长因子B (TGF-
B)受体。
54 导向治疗: 借助高度特异的亲肿瘤物质作为载体,以有细胞毒作用的物质, 如放射性核
素、化学药物、毒素等作为弹头, 依靠载体的特异性和对肿瘤的亲合 力,将弹头物质尽量集中于肿瘤细胞并发挥稳定的杀伤作用, 而对宿主损伤较小 的治疗方法。 55 增殖相关酶: 是指与细胞增殖有关的酶类,即有关核酸和蛋白质合成的酶, 包括 DNA 聚
合酶、各种核苷酸和脱氧核苷酸合成酶类以及有关氨基酸活化和蛋 白质生物合成有关的酶系。 这些酶组成各种合成代谢通路中的一些关键酶, 一般 在增殖迅速的组织如胚胎和恶性肿瘤中增高,其中有不少已成为肿瘤标志。 56同工酶:是指同一种属中能催化相同反应而具有不同结构 (氨基酸顺序 )和理化 性质的酶
蛋白。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各组织的同工酶谱随着组织代谢的分化而改 变,胎儿期、新生儿期和成年动物中同一组织的同工酶谱常有很大变化。 57 癌旁综合征: 又称肿瘤伴随综合征。是某些并非来自内分泌腺的肿瘤产生的 异位激素或其他
生理活性物质, 加上免疫、中毒等原因, 使晚期肿瘤患者表现出 一系列内分泌症状,及皮肤、神经、肌肉、骨关节、胃肠道、血液、免疫等方面 的异常症状和体征。 58 功能性肿瘤: 凡有癌旁综合征的肿瘤即可称之为功能性肿瘤,也可理解为是 可以产生异位激
素或其他生理活性物质 (如活性胺、酶等 )的肿瘤。 59肿瘤复发:肿瘤经过治疗 (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等 )后再次复现的现象。 肿瘤复
发的概率与肿瘤的种类、 分化程度、治疗彻底程度、 患者的免疫状态有关。 60 癌血症: 指部分晚期肿瘤患者由于有大量的癌细胞进人血液,以致发生肺部 广泛性毛细血管内瘤栓形成,使患者最终死于呼吸衰竭。 61 肿瘤溶解综合征: 部分恶性肿瘤病人,由于某些原因引起大量的肿瘤细胞溶 解,使大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