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发展趋势

浅谈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发展趋势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SCI-TECHINFORMATIONDEVELOPMENT&ECONOMY2011年第21卷第30期

StudyontheServiceInnovationofUniversityLibrary

DULiang,ZHAOFei,WANGFang

ABSTRACT:Theinnovativeserviceofuniversitylibraryisanactiveservicemanneroforganizingsystematicallylibrary’s

variousresourcesbyapplyingmoderninformationtechnologyandadvancedmanagementmethodsandmeansforadapting

totheconstantlychangingtechnicalenvironmentandincreasinglypersonalizedreaders’demands.Thispaperpointsout

thedirectionofserviceinnovationofuniversitylibraryfromaspectsoftheserviceresources,servicemodes,servicemeans,

andtechnicalsupports,etc.

KEYWORDS:universitylibrary;serviceinnovation;innovativestrategy;innovativemode[3]张燕萍,谷皓.Web2.0模式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挑战与机遇[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6,29(6):719-722.[4]王建涛.RSS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7):86-88.[5]朱明.数据挖掘[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8:4.[6]韩丽.Agent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中的应用[J].现代情报,2008(4):104-105.(实习编辑:薛艳)────────────────第一作者简介:杜亮,男,1978年11月生,2011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学专业(硕士),馆员,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辽宁省沈阳市道义经济开发区道义南大街37号,110136.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主要包括两大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馆内人员及读者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是对图书馆馆藏资源及信息资源的管理。高校图书馆始终处于信息领域的最前沿,因此它的管理,也应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而有所创新和发展。

1以人为本是图书馆行政管理未来发展的趋势

2005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就提出了“以人为本,服务创新”的会议主题,其中“以人为本”的“人”包括两层含义,或者说是两种角度,一是图书馆员,二是读者。而针对高校图书馆来说,以人为本则注重的是馆员及广大师生的利益[1]。1.1以人为本在管理中的运用近年来,国内高校发展速度惊人,但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大量的资金都投入到了校内硬件设施的建设和改善上,“人”的因素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影响了高校的全面发展。而高校图书馆的发展重点都着眼于对图书馆的场馆设施建设、数据库建设及搜索系统改良等方面,在人才的管理和培养上,相对较为落后。而进入21世纪以来,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各行各业都开始显露出它的优越性。因此,如何更好地培养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高校图书馆管理者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之一。对图书馆管理者而言,以人为本的核心就是充分地了解人,关心人,发挥馆员的特长,激发其潜能,从而达到合理管理,提高整体团队工作效率的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图书馆管理者首先应该去充分地了解每个馆员的特长及不足,为其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扬长避短,使其能在工作中发挥最大的作用。其次,应该营造一个相对宽松的工作环境,在工作中,尊重馆员的个性及劳动成果,客观地倾听馆员的工作意见,满足馆员的合理需求,并且鼓励馆员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创新。只有这种科学文章编号:1005-6033(2011)30-0038-02收稿日期:2011-09-05

浅谈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发展趋势

芦斌

(宁夏大学图书馆,宁夏银川,750021)

摘要:从图书馆内的人员以及馆藏信息资源两个方面的管理入手,分析了如何在新的形势下,使高校的图书馆管理与时俱进,为高校的师生提供更好地获取知识及信息的平台。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图书馆管理;以人为本;信息化管理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38化、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才能使得整个团队更富有生命力。另外,在管理过程中,可以尝试将激励管理理论应用于高校图书馆管理之中。因为人作为一个行为主体,是知识资本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高校图书馆内,诸如面向读者服务、馆藏资料整理以及信息系统操作等工作都需要靠馆员去实施,工作效率需要靠馆员去提高,而工作成果也需要馆员去展示。综上所述,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就是通过最大限度地调动馆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高校图书馆工作的整体效能[2]。1.2以人为本在服务中的运用高校图书馆作为一个知识服务机构,为读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务,是其职能管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而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服务中的运用则主要体现在维护读者利益、了解读者意愿和满足读者需求等方面。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读者为高校学生,高校学生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群体,他们知识层次高、求知欲强,所以对图书馆的硬件及软件等设施方面的要求也会较高。如果想提高这部分读者的服务满意度,图书馆首先要要求工作人员有一定的素质和专业性,这就需要加强对馆员能力的培养,以及专业技能的提升。其次,馆内资源必须要有一定的全面性、准确性以及时效性,这就要求图书馆在增加馆藏书籍的过程中,合理分配资源,购买时需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最后,还应加强馆内的数据库系统及检索系统建设,使其更加稳定、安全、高效。总之,以人为本是图书馆服务的基础,是图书馆前进和发展的动力,图书馆的管理只有在为读者提供人性化、个性化服务的基础上,处处体现人文关怀,才能与时俱进,得以持续发展[3]。

2网络化和多元化是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现代高校图书馆的管理,除传统的行政管理,即对馆员及读者的管理之外,还包括对图书及馆内数据库和其享有的网络资源的管理。高校图书馆内计算机的普及率非常高,而其数据库的建设在国内图书馆中也处于领先地位。所以高校师生通过图书馆获取知识和信息时,大部分人会选择通过计算机网络的渠道获取,因为它具有强大的搜索功能及信息筛选功能,同时对文献及所需信息的下载及阅读也非常便捷。在如此高频的使用前提下,对数据库的维护及更新,对网络资源安全的管理,都显得格外重要。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对于读者来说,大大拓宽了信息获取渠道,同时也节省了传统方式的查找借阅时间。而对于馆员来说,这种管理方式,也在工作中极大地节省了人力物力,而且使管理更加全面、系统。信息化的管理方式相对传统管理方式而言,的确为读者和馆员都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在其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开始显露出了一些问题,例如数据库的建设不够完善,缺乏稳定性和兼容性;网络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在读者进行信息检索的过程中,垃圾信息与有用信息无法有效地区分,等等。同时,馆员也在工作中注意到了一个现象,多媒体阅览室总是人满为患,而传统的阅览室里的人却寥寥无几。这就证明了快捷的信息获取方式,会使得读者慢慢地远离传统的阅读方式,长此以往,会削弱传统书籍的文化传播功能。任何事物都有积极的一面,同时也有消极的一面,高校图书馆这种具有文化及信息传播性质的机构,对高校师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在管理过程中做到人与人、人与“物”的和谐发展,以及如何发挥管理优势,避免负面影响,还是需要在工作中长期思考并不断改进。

参考文献[1]韩立栋.论图书馆的“以人为本,服务创新”[J].兰台世界,2006(6):46-47.[2]李敬平.对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管理的思考[J].图书馆论坛,2004(5):61-62.[3]丁志萍.以人为本,创新图书馆的服务[J].贵图学刊,2009(4):66-67.(实习编辑:唐尊进)────────────────第一作者简介:芦斌,女,1979年6月生,2007年毕业于宁夏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自考本科),助理馆员,宁夏大学图书馆,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文萃北街217号,750021.

TalkingabouttheFutureDevelopmentTrends

oftheManagementofUniversityLibrary

LUBin

ABSTRACT:Startingfromtwoaspectsoflibrary’sstaffsandcollectedinformationresources,thispaperanalyzeshowto

makethemanagementofuniversitylibrarykeeppacewiththetimesunderthenewsituationandprovidebetterplatformfor

universityteachersandstudentstoobtainknowledgeandinformation.

KEYWORDS:universitylibrary;librarymanagement;people-basedconcept;computerizedmanagement芦斌浅谈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发展趋势本刊E-mail:bjb@sxinfo.net图书馆工作研究3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