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黄曲霉毒素中毒
概述:概述
黄曲霉毒素中毒主要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出血。
临诊上以全身出血、消化机能紊乱、腹水、神经症状等为特征。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
黄曲霉毒素并不是单一物质,而是一类结构极相似的化合物。
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主要污染玉米、花生、豆类、麦类、秸秆等。
黄曲霉毒素主要分布在肝脏,可经肝脏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催化而发生羟化、脱甲基和环氧化反应。
黄曲霉毒素影响DNA、RNA的合成和降解,蛋白质、脂肪的合成和代谢,线粒体代谢以及溶酶体的结构和功能。
黄曲霉毒素还具有致癌、致突变和致畸形性。
临床症状
急性型发生于2~4月龄的仔,病精神沉郁、食欲缺乏、消瘦。
可视黏膜苍白,后期黄染。
一般食欲旺盛和体格健壮的发病率高。
体温升高或正常,精神沉郁;粪便干硬呈球状,表面被覆黏液和血液。
步态不稳,间歇性抽搐,角弓反张,皮肤表面出现紫斑。
发病后期出现神经症状。
病理变化
主要病变为贫血和出血。
全身黏膜、浆膜、皮下和肌肉出血;肾、胃弥漫性出血,肠黏膜出血、水肿,肝脏肿大,脾脏出血。
急性病例
呈急性中毒性肝炎,慢性病例可见肝细胞和间质组织增生。
诊断鉴别
结合病史和临诊表现(黄疸,出血,水肿,消化障碍及神经症状)和病理学变化(肝细胞变性、坏死)等情况,可进行初步诊断。
确诊需要做霉菌分离培养,以及中黄曲霉毒素含量测定。
防治措施
(一)治疗无特效疗法。
发现中毒时,立即停喂霉败,改喂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青绿和高蛋白。
采取相应的支持疗法和对症疗法。
(二)预防禁止饲喂霉败变质的,防止饲草、发霉。
应置荫凉干燥处,勿使受潮、淋雨。
可通过连续水洗、化学去毒、浸泡等方法而去除霉变的毒素。
如用5%~8%石灰水浸泡霉败3~5h后,即可去除大部分毒物。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