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析中国古代漆器艺术

试析中国古代漆器艺术

第12卷第3期 2012年9月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I 0F JIANGSU JIANZHU INSTITUTE V01.12№.3 

Sep.2012 

试析中国古代漆器艺术 白毓,李娟 (商丘师范学院现代艺术学院,河南商丘476000) 

摘 要:漆器艺术作为中国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走过了近七千年的漫长历程,留下了大量集实 用和美观于一体的手工艺品.从中国古代漆器艺术的功能、装饰和情感角度出发,阐述分析了漆器艺 术的产生和发展,并就生活方式、生产力水平、审美取向等对漆器艺术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漆;人造物;中国古代漆器艺术;功能;装饰;情感 中图分类号:J 5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3550(2012)03—0017—04 

On Chinese Ancient Lacquer Ware Art BA ,LI Juan (Institute of Modern Art,Shangqiu Normal University,Shangqiu,Henan 476000,China)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hinese industrial arts,lacquer ware art has a history of ahnost 7000 years and produced a lot of handicraft which combines practical value and beauty. From the function,decoration and emotion of Chinese ancient lacquer ware art,this paper de— scribes and analyzes how lacquer ware art emerged and developed,and the influence of life style, productivity level and aesthetic orientation on development of lacquer ware art. Key words:lacquer;artificiality;Chinese ancient lacquer ware art;function;decoration;emotion 

自人类诞生起,就一直存在着人造物的活动.人 造物活动忠实地记录了人类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 发展过程,反映了各地区、各阶段人类的生活方式、生 产力水平及审美取向的发展和演变.漆器艺术是人造 物活动的重要成果之一,历经数千年而不衰.它通过 器物的实用性及其型、色、饰的展示,表达了人类淳 朴、自然的愿望和热爱生活的本质.最早的漆器可追 溯到距今六七千年前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朱漆碗, 这说明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就已认识了漆的性能并 用以调色,以及制器. 1 漆之用 “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周易・系辞 收稿日期:2012一O4—22 作者简介:白毓,女,河南南阳人,硕士,助教 E—mail:baiyu0522@126.corn 上》).人造物或设计,无论是物质的各种器用,还是非 物质的图形符号,都出于一定需要,为一定目的服务. 备物致用,以利天下的设计观和造物观,从有意识地 开始设计和造物起,就已成为设计者和造物者所秉持 的基本信念和准则_1]. 1.1漆的性能之用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使用天然漆的国家. 漆产自漆树,从漆树上直接采集得到的透明漆液,称 为“生漆”,漆液在潮湿的空气中充分氧化后,表面呈 赭色,干涸后变成褐黑色.生漆附着力很强,一经干 固,粘合即非常牢固,且具有防腐、耐酸、耐碱、耐热、 绝缘等特性.经生漆髹饰过的器物,即使埋在土中甚 至水中,也不易腐蚀.因此古人将生漆涂在木头、竹 篾、皮革或金属等材料做成的胎骨上,以达到上述效 用.此外,生漆制品无毒无臭,色泽越用越亮,是中国 古代餐具、家具制作的重要材料之一. 18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第l2卷 1.2器的功能之用 功能是设计的核心,体现了器物生产的目的和 意义.人们在造物时必须要考虑到器物的实用性和使 用方法,并通过对器物功能的开拓,来满足自身的各 种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在我国古代,使用漆和制作 漆器的初衷首先都出自于实用. 1.2.1 古漆器的胎体 中国古代最常用的漆器胎体 是木胎与夹 胎.木材是制做漆器胎体最常用的材料, 人们通过斫、削、挖、磨等手段来完成木胎的制做.由于 木胎材料在干燥时容易变形开裂,加之厚木胎过重,不 利于制做大型的需要经常移动的漆器.为解决这一问 题,在战国时期发明了夹芝胎漆器.夹芝胎轻巧坚固, 不易变形开裂,进行装饰时亦无太多的局限,因而可获 得较理想的实用性的艺术效果.夹 之法在唐代依然 流行,但较少用于制做器皿,较多用来造像,如武则天 时代,在洛阳造过夹 大佛像,据说高达九百尺,“鼻如 千斛船,中容数十人并坐”(《朝野佥载》卷5)“其小指中 犹容数十人”(《资治通鉴・天册万岁元年》)l2]. 1.2.2 古漆器的种类 中国古代漆器与人们的生 活息息相关,品种繁多,常见的有食器(碗、杯、盘、 觞、豆、鼎、俎、勺、案),家具(床、几、塌、扇把、衣箱、 屏风),乐器(琴、瑟、鼓架),日用品(壶、奁、盒、鉴、 匝、盆、浴盘),以及为逝者引魂守灵的丧葬用具(棺 椁)等. 图1为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彩绘云气 纹双层九子漆奁.此奁分上下2层,下层装9个精巧 图1 彩绘云气纹双层九子漆奁 Fig.1 Double level lacquer dressing case with colored drawing cloud pattern 的小奁,根据其具体功用设计了不同的尺度和器 型,有圆形、椭圆形、马蹄形和矩形,可盛放胭脂、 梳、篦、粉扑等物.这种巧妙的设计不但增加了奁盒 内的置物空间,更方便了物品的归纳. 2 漆之饰 “装饰”是精神生产和意识形态的产物.通过对 物质对象进行装饰,人们将自己的观念和幻想外化 并凝结在这些所谓的“装饰品”上[3],再经由知觉和 表象直接唤起某种肯定或否定的自我认知,从而引 起人们审美上的愉悦与否的情感体验.一般而言, 人造物都具有双重性,主要表现在功能性与审美性 2个方面.漆器作为物质产品,必然首先要满足人们 对功能的需求,同时又具有不同程度的精神方面的 审美性,即通过造型、色彩、纹饰、肌理、材料等来体 现一定时代的审美取向. 中国漆器的装饰工艺大致可分为2类,一类是 用笔描绘,另一类是用刀雕刻.前者相对来说容易一 些,其作品体现出平民化的特征.而后者则要在漆器 上雕刻,这对技艺的要求很高,因而呈现一些贵族化 倾向. 2.1漆器的绘制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漆的特性并能将漆 调成各种颜色用作美化装饰之用的国家.彩绘就 是用生漆制成的半透明漆料加入某种特定的颜 料,然后将纹饰描绘于已髹漆的器物上.从彩绘 手法看,有平涂、线描、渲染及堆漆等手法,基本 采用单线勾勒加平涂的方式,以毛笔着色.在有 花纹的漆器中,漆绘占绝大多数,采用这种绘制 方法使得漆器色泽光亮,且不易脱落,是中国出 现最早、应用最广的一种漆器装饰手段. 2.1.1颜色最原始的漆器呈黑色,这是因为生 漆在空气中由半透明灰白色经氧化后呈深棕色, 刷涂层次不断增厚就成为黑色.加入朱砂后,则变 成红色.早期的漆器一直由黑红二色所主宰.《韩 非子・十过》篇中说禹做食器时,“黑漆其外,而朱 画其内”,可见黑红两色流传久远.春秋以后人们 提炼出植物油,调制出黄、绿、紫、赭、蓝、白、金、银 等辅色用于器物描油,但基本色调仍以红黑二色 为主,十分醒目.这类漆器,一般黑地红纹较为常 见(见图2),红地黑纹相对较少. 

图2 Fig.2 战国曾侯乙墓彩绘鸳鸯形盒 Zenghouyi Tomb Colored drawing mandarin duck shape box 

2.1.2纹样早期漆器的纹样受原始社会图腾 崇拜的影响,人们使用纹样作为符号语言来表达 第3期 白毓,等:试析中国古代漆器艺术 自己的追求.如商周时期的漆器纹样受到青铜器 和玉器的影响,多采用兽面纹、蟠螭纹等,纹饰繁 缛.直到汉代,漆器纹样才开始形成自己的风 格——以流畅的曲线为构图主元素,使得器物线 条生动活泼、勾勒交错、气韵生动. 从整体来看,中国古代漆器纹样题材广泛。具 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浪漫的人文想象.常见的纹样 主要有动物纹、人物纹、植物纹、几何纹和云气纹 等.其中,动物纹样主要为虎、豹、鹿、鸟、鸳鸯以及 家畜(如猪、狗、牛、羊、马)等,还有一些人们想象的 怪兽和龙凤纹饰;人物纹样则多取材于现实生活和 神话传说中的内容,如宴乐、狩猎、烹饪、巫师作法, 以及“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等;植物纹主要有花、 草、树木等;几何纹则以直线、点、弧线圆为主.但这 些纹样很少单独使用,一般只是为其他纹样如云气 纹作陪衬.云气纹是以自然界一些常见的天象为素 材,进行加工提炼的各种装饰符号,包括云雷纹、水 涡纹,等(见图3). 图3汉代漆器上的云雷纹图案 Fig.3 Cloud and thunder pattern on Han lacquer ware 此外,中国古代漆器纹样非常讲究骨骼和构成 的运用,常见的骨骼有“S”形、“同”形和“米”字形, 不论内容多么富有变化,均能求得统一.在构成上 多采用重复、对称、回旋等手法,具有强烈的韵律感 和节奏感. 2.2漆器的雕刻 战国至汉代是中国漆器突飞猛进的时代.在漆 器的第一个繁荣期战国时代,作为新兴的手工业制 品,漆器凭借质地轻便、搬运方便、容易保存等特点 受到人们的喜爱,逐步取代青铜器,成为日常生活 器具的主流.至魏晋时期,随着青瓷烧制技术日臻 成熟,漆器在许多用途上让位于瓷器,这一现象到 唐代更加明显,漆器由Et常生活用品逐渐向陈设工 艺品发展,其制作技法要求也越来越高. 唐代漆器最突出的成就是雕漆的出现,这标志 着人们开始利用漆质本身进行艺术创作.唐以前的 漆器装饰技法都是在器物表面进行描绘或堆叠,而 雕漆则是在漆器表胎上涂数十道甚至上百道漆层, 

一直到所需厚度再雕刻各种花纹 ].由此,漆器装 饰技艺从平面走向立体,装饰手段更加丰富. 按照入漆颜色和雕刻技法,雕漆可分为剔红、 剔黄、剔绿、剔黑、剔彩、堆红、剔犀等多种工艺.这 种需要动刀的漆器制作,在图案完成后还要待漆彻 底干透,然后再进行人工打磨,才能成品,这个过程 非常漫长,所以动刀的漆器成本较高,价格昂贵. 就雕刻工艺而言,早在战国以至到汉代,在漆 器的装饰手法中已见针划、锥刻的身影,宋代以后 动刀的漆器逐渐形成主流.到了元代,雕漆达到登 峰造极的地步(见图4).明代是我国漆工史上又一 次有重大发展和革新的时代,髹饰工艺可谓至此而 大备.到了清代,中国漆器的地位也由此达到一个 巅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