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出于竞争的需要,或者是出于扩大市场份额、资产多元化、企业的长远
发展等动机,不管动机如何,企业实行并购行为都是为了获得利益,企业并购能带
来增值称之为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文章主要对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影响因素进
行分析。

关键词:企业并购;协同效应;规模经济

1企业并购与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
所谓并购,就是兼并和收购。所谓兼并,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按某种
条件组成一个企业的产权交易行为。而收购是指一个企业以某种条件取得另一个
企业的大部分产权。从而居于控制地位的交易行为。两者合称为并购。而企业并
购是指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一家企业通过取得其他企业的部分或全部产权从而实
现对企业控制的投资行为。

企业实行并购行为往往是出于竞争的需要,或者是出于扩大市场份额、资产
多元化、企业的长远发展等动机。不管动机如何,企业实行并购行为都是为了获
得利益。企业并购能带来增值称之为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也就是企业并购后,
各部门整合后的整体性功能,大于各部门功能之和的效应。按照企业的活动,可以
把并购的协同效应分为管理协同效应、经营协同效应、财务协同效应三种。

2影响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的因素
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并非是企业并购后的唯一结果。只有满足某些条件,受
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并购后才会产生协同效应。那影响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的因
素有哪些呢?概括起来,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并购双方的规模大小和发展阶段。因为并购双方的规模对并购后的规模大小
有影响,而并购双方的发展阶段是因为不同的发展阶段造成对资金的需求不同,从
而对并购后是否有财务协同效应有影响。

并购的支付手段。并购的支付手段主要有现金支付、承债支付和换股支付三
种方式。不同的支付手段对并购的影响是不同的。

并购双方的企业特征。企业特征的影响主要表现对双方的技术能否匹配,要
素比例是否合理有重要影响。

并购中介市场。并购的中介市场(比如投资银行)是否发达也是影响一个国家
企业并购成功概率大小的关键因素。
企业文化。众多的企业并购案例很清楚的告诉我们企业文化是影响并购的一
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管理资源。管理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能否互补和进行整合是并购能否成功的
重要影响因素。

其实影响企业并购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有没有完善的法律法规、政府的指
导作用、企业家、收购资金的来源、目标企业的反并购政策等等。这里就不一一
列举。下面主要就并购双方的规模大小和发展阶段、并购的支付手段、并购双方
的企业特征、并购中介市场等因素进行更进一步的论述。

3影响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的因素分析
3.1并购双方的规模大小和发展阶段
并购时要关注企业规模的大小主要是考虑到规模经济。简单的说就是企业随
着规模的扩大平均成本会降低。要注意的是企业并非在所有的规模都处于规模经
济状态下。一般而言,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先是规模经济,然后是规模不经济。对
于企业并购而言,希望并购后企业的规模带来规模经济。也就是通过企业并购后
的资源整合、采购的内部化、生产的分工、市场议价能力的增强、采用更先进的
生产技术、固定成本的分摊使得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更低,效益更高。能产生规
模效益的并购一般是企业的横向合并。横向合并指一个公司与从事同类生产经营
活动的其他公司合并。如1996 年, 一汽集团兼并吉长四厂、星光机械厂、金杯
公司的并购案例就是典型的横向合并, 通过这种方式一汽集团实现了一定的规
模经济效益, 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所以说,并购双方的规模大小是企业并购的一
个重要因素。

企业所处发展阶段会对企业并购造成什么影响呢?我们知道,企业要实行并
购,要求一方是资金的供给方,一方是资金的需求方。并购方就是资金的供给方,
往往所在行业处于衰退阶段或者是夕阳行业,这时企业面临的市场需求不足,企业
内部的现金流充沛,超过了其投资生产的需要,需要找到新的投资机会。另一方面,
被并购方是资金的需求方,它往往属于新兴行业或是朝阳行业,面临旺盛的市场需
求,而企业本身进入市场的时间较短,资金积累比较少,借入资金的能力也不足,必
然要求有大笔的资金投入来为企业的迅速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从而,双方一拍即
合,并购得以顺利进行。

3.2并购的支付手段
①现金支付。如果采取现金支付, 资金来源可以全部都是企业自筹资金。如
果这样, 并购活动就会占用并购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 从而降低企业对外部环境
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和适应能力, 增加企业运营的风险。一般而言, 并购全部采
用自筹资金,对并购企业而言肯定是一项巨大的负担,其承受的现金压力也比较
大。另外, 使用现金支付的并购交易的规模常会受到获现能力的限制, 而且不能
享受税收优惠。这些因素都或多或少地影响企业并购最终目标的实现, 可能还会
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 对并购企业而言, 如果并购金额较大, 则尽可能地
不使用现金支付。另外, 对目标企业的所有者( 股东) 而言, 可能也不一定喜欢
现金交易方式。

②承债支付。如果采取承(举)债的方式实现并购,可以减少并购企业自有资金
的压力。但是对主并企业而言, 所冒的风险可能会更大。这是因为, 如果并购企
业在并购中承债过于沉重, 可能会导致其收购成功后,资本结构恶化, 负债比例
过高, 无力支付债务本息而破产倒闭。举债方式有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式就是杠杆
收购, 该方式借助大量的负债实现并购交易, 这种方式在并购成功以后, 因为要
用被并购企业资产运营的收入来偿还负债, 所以可能会对被并购企业产生巨大
而且长远的不利影响。

③换股支付。如果采取换股的方式, 从降低资金压力和减少偿债风险上都是
非常理想的。这样可以使并购企业有充足的资金用于生产经营, 有利于企业长远
发展。这种方式的缺点是它不适于每个企业, 主要适于股份公司, 尤其是上市公
司。即便是上市公司, 能否采取换股的方式, 一方面要经过股东会的同意, 另一
方面还要经过证券市场监管部门的批准。但是一经批准, 采取这种方式还是比较
理想的。

4并购双方的企业特征
并购双方的企业特征会对双方技术的适用性和要素的合理比例造成影响。
先看技术适用性,企业并购后技术水平的高低对并购是否能带来协同效应具
有重要影响。技术的适用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各个生产环节必须保持适用
性。尤其在企业的纵向并购中,企业纵向并购的双方处在生产的不同环节中,各个
环节在技术上必须互相保持一致才能把不同的环节进行整合。这样才能带来生产
效率的提高;二是技术和人员要有匹配性。并购后的人员必须具有能够运用并购
后的先进技术的素质。这样人员和技术才能结合起来,发挥劳动力和生产技术结
合的优势,带来生产的协同效应。否则,人员不能运用技术,技术不能使用人员,就会
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

要素之间比例要合理。生产理论告诉我们,生产要素的简单组合并不一定带
来生产效率的提高。只有当人员、机器设备、技术、资金等要素以恰当的比例结
合起来,才能作为一个整体对生产效率起推动作用。所以并购前要对各个要素的
比例进行分析,看是否合理,有没有并购的必要。

5并购的中介市场
任何一个想进行并购的企业,如果想凭自己的力量对被并购企业的经营管
理、资金、财务状况、生产技术等信息进行全面和准确的了解,是非常不现实的。
另外,如果企业第一次进行并购,又没有相关的专业机构进行相应的技术指导和相
关融资服务,其并购的成功性是值得怀疑的。一次成功的并购往往是由企业和投
资银行、会计师、律师等中介机构一起完成的。投资银行等中介机构一方面可以
提供企业全面真实可信的信息,对并购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还可以给并购双方提供
信息沟通,提供资金和信息纽带的功能。 因此,如果一个国家没有成熟完善的中介
并购市场,那么企业并购的概率和并购成功的概率将大大降低。

参考文献:
[1] 刘克飞.试论公司并购中的协同效应[J].中国商界,2009,(8).
[2] 初宜红.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解释[J].山东社会科学,2005,(12).
[3] 胡玲.跨国并购与引资新战略[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5).
[4] 张科生,周林.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的研究与发展[J].会计研究,2003,(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