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现状

浅谈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现状

2007年9月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Sep.2007 第23卷第3期 Journal of Changchun Education Institute Vol.23 No.3

收稿日期:2007-06-28 作者简介:郭晓沛(1981—),女,河南许昌人,长春师范学院助教。 55

浅谈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现状 郭晓沛,蔡文丰,于 为 (长春师范学院 汉语言文学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摘 要:量词是汉语学习的难点,是留学生学习汉语时出现偏误最多的词类之一。本文选择对外汉语量词教学作为研究点,对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现状作一简单的梳理。 关键词:量词;对外汉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6531(2007)03—0055—03

我们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或者与留学生日常交往中,经常会听到或者看到留学生使用这样的句子: 在布达拉宫我们遇到一个老学者和他的一个儿子。 我们把这一把鲜花献给了一个我们尊敬的好老师。 在中国的大街上我经常看见许多个人围在一起吵架。 我吃惊了,没想到他们这么年轻就结婚了,原来他们是一双夫妻。 我的同屋病了,他的女朋友来我们房间看了他一遍。 我生日的时候我的男朋友送给我一枝漂亮的花瓶。 …… 诸如此类的句子很多,这些句子听起来都有些别扭。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这些句子都和汉语的量词有关。有的留学生在所有需要用量词的地方都用量词“个”,有的留学生误用、错用量词。在我刚接触到对外汉语教学时,听到这些句子我觉得不可思议。后来随着对对外汉语教学了解的

增多,我了解到很多留学生的母语中没有量词;有的留学生的母语中虽然有起表量作用的词,但没有量词这个术语;有的留学生的母语中虽然有量词,但是和汉语中的量词不同。这使得汉语量词的学习对留学生来说十分困难,量词成了留学生汉语学习中最容易出现错误的词类之一。一方面量词是汉语学习的难点,另一方面它却是汉语本身的一个特点。自然它既是汉语语法和词汇研究的重点,也是我们对外汉语研究和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因此,本文选择对外汉语量词教学作为研究点,对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现状作一简单的梳理。 一、《大纲》中规定的量词与教材中出现的量词比较 在《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等级大纲》(试行)(以下简称《大纲》)共有量词136个,分散在甲、乙、丙、丁四个级别的词汇项目中。但是我们发现几本有代表性的对外汉语教材如:《新实用汉语课本》(刘珣)、《初级汉语课本》(鲁健骥)、《桥梁》(陈灼)中都只出现了有限的一些量词,与大纲里规定的量词不太协调。

表1 :《大纲》规定的四个词汇级别中量词的数量及比例 量词级别 甲级量词 乙级量词 丙级量词 丁级量词 《大纲》规定的量词 58 46 22 10 各级量词占总量词数的比例 42.6% 33.8% 16.3% 7.3%

表2 :三部教材中各级量词的数量及占《大纲》规定的本级量词的比例 郭晓沛,蔡文丰,于 为 浅谈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现状 56甲级词 乙级词 丙级词 丁级词 教材 名称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比例数量比例 大纲之外课本

出现的量词

初级汉语课本 46 79.3% 12 26.1%0 0% 0 0% 沓、课、路、手、通、响、站、级、盆、滴

新实用汉语课本 36 62.1% 11 23.9%1 4.6%0 0% 壶、碗、 平方公里

桥梁 7 12.1% 8 17.4%8 36% 0 0 副、档、扇、文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在四个级别的量词中,甲级量词占了大部分,占全部量词的42.6%,甲级、乙级量词合起来占全部量词的76.4%,这说明量词的教学任务主要在初级阶段完成。从表2我们看到:作为初级阶段教材的《初级汉语课本》中甲级量词占《大纲》规定量词的79.3%,乙级量词占《大纲》规定量词的26.1%;在《新实用汉语课本》中甲级量词占《大纲》规定量词的 62.1%,乙级量词占《大纲》规定量词的23.9%。初级阶段的教材量词应以甲级和乙级量词为主,这两本教材中,甲级量词都占了《大纲》规定的甲级量词的大部分或者说绝大部分,这是比较合理的现象;乙级量词都只占《大纲》规定的乙级量词的1/4左右,这说明乙级量词的数量需要增加;丙级量词和丁级量词只有《新实用汉语课本》出现了一个丙级量词,别的都没有出现;出乎我们意料的是在两部初级教材中却都出现了不少超纲量词。在中级阶段的教材《桥梁》中,甲级量词和乙级量词加起来有15个,丙级量词有8个。中级阶段的教材量词应以丙级和丁级为主,但《桥梁》却只出现了8个丙级量词,占1/3左右,丁级量词一个都没有出现,同样也出现了四个超纲量词。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由于量词太多,不可能也不易在所选的课文中按量词的四个等级依次全部出现。另一方面,可能教材的编写者对量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量词的重视程度不够。再一方面,由于现阶段关于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研究还比较薄弱,关于学习者习得汉语量词的内在大纲还没有揭示出来,因此还不能给教材编写中的量词选用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作用。另外,从上表我们还可以看出,虽然《大纲》规定的量词三部教材都没有完全出现,但大纲规定之外的量词却在三本教材中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了如“沓、课、路、手、通、响、站、级、盆、滴”等。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们量词《大纲》的制定还存在着不合理之处,我们的教材和《大纲》

有些不协调甚至脱节。有些比较常用的量词,《大纲》没有收进去,却收进去一些比较生僻的量词,可见,我们的《大纲》需要不断的修订。但另一方面也有其必然性,因为语言是发展的,尤其是词汇,所以《大纲》永远滞后于词汇的发展。因此,教材既没有必要在《大纲》后面亦步亦趋,也不能完全抛弃《大纲》,而教师亦应对教材中的量词加以处理,有所增加和精简。 二、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理论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属于第二语言教学,它和汉语作为母语的第一语言教学有很大区别。但是它毕竟是汉语教学,因此语法学界对量词的研究和母语教学中对量词的处理方式或直接或间接地对对外汉语量词教学起着重要的作用。早期汉语语法学研究因受西方语言学研究的影响,量词研究与名词、动词、形容词相比一直显得薄弱。量词是黏着词,量词研究直接受其他词类研究的影响和制约,量词教学则呈现复杂性;量词是封闭性的词类,是汉藏语系的独有特征,汉语量词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则更具有自己的特殊性。量词是外国人习得汉语时出现偏误最多的词类之一,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如何使外国留学生准确地选择合适的量词就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量词无论是在教学现状上,还是在教学理论研究上,都不能和其他几个重要词类相比。量词的理论研究应具有双向视点特征,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量词研究却一直没有摆到应有的位置,缺少一个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研究的视点,虽然现代汉语量词本体研究也有待深入,但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研究相对现代汉语量词本体研究则显得更为薄弱。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目前还处于经验型阶段,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解释量词现象多以汉语习惯为依据,引导学生掌握量词也多凭语感,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去感悟。吕叔湘先生说:“汉语的特点在于量词应用的普遍性。”实际上,量词教学的薄弱与量词在语言交际中的普遍使用是个很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 57大的矛盾。目前有代表性的对外汉语教学语法著作如:《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刘月华等)、《实用汉语语法》(房玉清)、《对外汉语教学语法释疑201例》(彭小川等)《对外汉语教学实用语法》(卢福波)等都力求全面解释汉语语法且体系庞大,解释详尽,但具体到量词就显得有些不足。因为这些对外汉语教学语法著作都是在汉语量词本体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而量词在汉语本体研究中尚需深入与完善。在量词的本体研究中,关于量词和名词、动词的搭配方面鲜见论述,哪个量词能和哪些名词或动词搭配,为什么必须那样用,在量词的本体研究中也没有研究得很清楚,很大程度上解释为汉民族的习惯。而量词的搭配问题正是留学生汉语学习中最为头痛的,出现量词使用上的偏误也往往是在这个问题上。 三、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现状 目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常用量词的教学任务一般在汉语初级教学阶段就已完成,而且所出现的量词的数目也极为有限,即使是《大纲》规定的甲级词汇项目里的58个量词,也只有一部分在教材中出现。在现行的对外汉语教材中,语法部分关于量词的例释比较少,有的教材根本没有涉及到量词。有的教材虽然涉及到量词,但很不完全,练习也比较少。在教学中对量词的解释也主要偏重在语法功能上,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名量词的数量结构“数+量+名”;(2)动量词的数量结构“动+数+量”;(3)名量的搭配;(4)动量的搭配。而未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使用上,当学生碰到具体问题时就感到无所适从,他们对这些量词只能死记硬背,对于量词和中心词的搭配规律不了解,教师也多解释为中国人的习惯。到了中高级阶段,语法部分已很少涉及到量词,但是生词表中还是有相当一部分量词出现,学生只知道它们是量词,只知道课文中有的一种用法,对这些量词的其他用法并不清楚,教师一般也只是简单指出这些词是量词,很少讲这些量词的其他用法。汉语的量词是非常丰富的,仅靠课本中出现的少量量词及对量词知识和功能的介绍,很难让留学生掌握和熟练运用。我们可以选取有代表性的初级阶段的对外汉语教学材料来探究一下问题的所在。在《初级汉语课本》里,有关量词的语法解释我们把它概括为以下几点: (1)指出在现代汉语中,数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一般不能直接修饰名词,中间要用量词。 (2)指出名词一般都有自己特定的量词,并

列举了“本、张、个、把、种”的“数+量+名”的固定搭配,课后附有练习加以巩固。 (3)指出“个”是使用非常广泛的量词,甚至还可以代替其他量词。 (4)指出动量词与数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哪”结合使用,后附有练习加以训练。 (5)指出“次”和“遍”的区别。 中高级阶段的教学材料我们选取《桥梁》作代表,在《桥梁》中,有关量词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指出汉语的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两种,列举了几个名量词(场、座、股、门、口、双),并指出名量词除了与具体事物组合外,还可以与抽象事物组合。课后配有练习。 (2)指出名量词“桩”只用于事情。 从对外汉语量词教学的现状可以看出是不尽人意的,仅靠这些是远远不能达到使留学生掌握并熟练、正确使用现代汉语量词的目标的。这就促使我们今后要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对量词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考察留学生经常在哪些量词上出错,为什么出错,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来帮助他们快速准确的掌握并运用量词等。此外,从对外汉语教学的角度研究现代汉语量词,也将为现代汉语量词的本体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和借鉴。 参考文献: [1]陈灼,桥梁[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6. [2]郭先珍.现代汉语量词用法词典[M].语文出版社,2002. [3]何杰.现代汉语量词研究[M].民族出版社,2001. [4]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5]刘珣.新实用汉语课本[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 [6]鲁健骥.对外汉语教学思考集[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 [7]程美珍,李 珠.汉语病句辩析九百例[M].华语教学出版社,1997. [8]房玉清.实用汉语语法[M].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9]卢福波.对外汉语教学实用语法[M].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