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浮选

浮选

浮选

“浮选(flotation)”一词,是漂浮选矿的简称。浮选是根据矿物颗

粒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从矿石中分离有用矿物的技术方法。

简介

浮选工艺流程(图1)浮选,漂浮选矿的简称,是根据矿物颗粒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

按矿物可浮性的差异进行分选的方法。

利用矿物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质差异选别矿物颗粒的过程,旧称浮

游选矿,是应用最广泛的选矿方法。几乎所有的矿石都可用浮选分

选。如金矿、银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辉铜矿、辉钼矿、镍

黄铁矿等硫化矿物,孔雀石、白铅矿、菱锌矿、异极矿和赤铁矿、锡

石、黑钨矿、钛铁矿、绿柱石、锂辉石以及稀土金属矿物、铀矿等氧

化矿物的选别。石墨、硫黄、金刚石、石英、云母、长石等非金属矿

物和硅酸盐矿物及萤石、磷灰石、重晶石等非金属盐类矿物和钾盐、

岩盐等可溶性盐类矿物的选别。浮选的另一重要用途是降低细粒煤中

的灰分和从煤中脱除细粒硫铁矿。全世界每年经浮选处理的矿石和物

料有数十亿吨。大型选矿厂每天处理矿石达十万吨。浮选的生产指标

和设备效率均较高,选别硫化矿石回收率在90%以上,精矿品位可接

近纯矿物的理论品位。用浮选处理多金属共生矿物,如从铜、铅、锌

等多金属矿矿石中可分离出铜、铅、锌和硫铁矿等多种精矿,且能得

到很高的选别指标。

浮选适于处理细粒及微细粒物料,用其他选矿方法难以回收小于10μm 的微细矿粒,也能用浮选法处理。一些专门处理极细粒的浮选

技术,可回收的粒度下限更低,超细浮选和离子浮选技术能回收从胶

体颗粒到呈分子、离子状态的各类物质。浮选还可选别火法冶金的中

间产品,挥发物及炉渣中的有用成分,处理湿法冶金浸出渣和置换的

沉淀产物,回收化工产品(如纸浆,表面活性物质等)以及废水中的

无机物和有机物。用途

浮选法广泛用于细粒嵌布的金属矿物、非金属矿产、化工原料矿

物等的分选。 我国所称的选矿是源自西文的“(oredressing)选

矿”,原义可进似地译作矿石调理(是冶炼前的准备工作),现今由

于技术内容的扩展,西方通常使用“矿物加工(mineral

processing)”一词。目前广为大众学者说接受的浮选,精确地说,

应为矿物“泡沫浮选(froth flotation)”。

浮选的另一重要用途是降低细粒煤中的灰分和从煤中脱除细粒硫

铁矿。全世界每年经浮选处理的矿石和物料有数十亿吨。大型选矿厂

每天处理矿石达十万吨。浮选的生产指标和设备效率均较高,选别硫

化矿石回收率在90%以上,精矿品位可接近纯矿物的理论品位。用浮

选处理多金属共生矿物,如从铜、铅、锌等多金属矿矿石中可分离出

铜、铅、锌和硫铁矿等多种精矿,且能得到很高的选别指标。 浮选

适于处理细粒及微细粒物料,用其他选矿方法难以回收小于10μm的

微细矿粒,也能用浮选法处理。浮选分类

浮选按分选有价组分不同可分为正浮选与反浮选,将无用矿物

(即脉石矿物)面在矿浆中作为尾矿排出的方法叫正浮选;反之叫反浮

选。浮选中常用的浮选药剂有捕收剂、起泡剂、抑制剂、活化剂、pH

调整剂、分散剂、絮凝剂等。常见的浮选机有机械搅拌式、充气式、

充气机械搅拌式等。发展历史

浮选工艺流程(图2)中国古代利用矿物表面的天然疏水性来净化朱砂、滑石等矿质药物,

使矿物细粉飘浮于水面,而与下沉的脉石分开。淘洗砂金时,将羽毛

蘸油粘捕亲油疏水的金、银细粒,称为鹅毛刮金,迄今仍有应用。明

《天工开物》记载金银作坊回收废弃器皿和尘土中金、银粉末时“滴

清油数点,伴落聚底”。就是利用表面性质的差异进行分选的方法。

在古希腊和欧洲也有用油和沥青收集矿物的证据。18世纪人们已知道

气体粘附固体粒子上升至水面的现象;19世纪时人们就曾用气化(煮

沸矿浆)或加酸与碳酸盐矿物反应产生的气泡浮选石墨。19世纪末

期,由于对金属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能用重选处理的粗粒铅、锌、铜

硫化矿的资源逐渐减少,在澳大利亚、美国及一些欧洲国家开始用浮

选选别细粒矿石,为冶炼提供精矿。初期应用薄膜浮选法及全油浮选

法。前者是将矿石粉洒于浮选机中流动的水面上,疏水性矿物飘浮于

表层被回收;后者在矿浆中拌入一定数量的矿物油,粘捕疏水亲油矿

粒并浮至矿浆表面回收。到20世纪初应用泡沫浮选法,按矿粒对水中

气泡亲和程度不同进行选别。1922年用氰化物抑制闪锌矿和黄铁矿,

发展了优先浮选工艺,1925年使用以黄药为代表的合成浮选药剂,药

剂用量由全油浮选时为矿石量的1~10%降至矿石量的万分之几,使

浮选得到了重大发展,并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同时,浮选理论的研

究也迅速发展,例如1932年美国高登著《浮选》,1933年苏联列宾捷

尔著《浮选过程的物理化学》,1938年澳大利亚瓦克著《浮选原理》

等。

1949年以前中国只有几座浮选厂,1949年以后建成了几百座处理

各种矿石的现代浮选厂。在多金属矿石的分离浮选、复杂矿石的综合

利用、铁矿石浮选以及非金属矿石与煤的浮选等领域内,均取得了成

就。浮选工艺 各种浮选工艺的理论基础大体相同,即矿粒因自身表面的疏水特

性或经浮选药剂作用后获得的疏水(亲气或油)特性,可在液-气或

水-油界面发生聚集。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泡沫浮选法。矿石经破碎

与磨碎使各种矿物解离成单体颗粒,并使颗粒大小符合浮选工艺要

求。向磨矿后的矿浆加入各种浮选药剂并搅拌调和,使与矿物颗粒作

用,以扩大不同矿物颗粒间的可浮性差别。调好的矿浆送入浮选槽,

搅拌充气。矿浆中的矿粒与气泡接触、碰撞,可浮性好的矿粒选择性

地粘附于气泡并被携带上升成为气-液-固三相组成的矿化泡沫层,经

机械刮取或从矿浆面溢出,再脱水、干燥成精矿产品。不能浮起的脉

石等矿物颗粒,随矿浆从浮选槽底部作为尾矿产品排出,图1为泡沫

浮选过程示意图。有时,将无用矿物颗粒浮出,有用矿物颗粒留在矿

浆中,称为反浮选,如从铁矿石中浮出石英等。浮选方法

常规泡沫浮选

常规泡沫浮选:适于选别0.5mm至5μm的矿粒,具体的粒限视矿

种而定。当入选的粒度小于5μm 时需采用特殊的浮选方法。如絮凝

-浮选是用絮凝剂使细粒的有用矿物絮凝成较大颗粒,脱出脉石细泥

后再浮去粗粒脉石。载体浮选是用粒度适于浮选的矿粒作载体,使微

细矿粒粘附于载体表面并随之上浮分选。还有用油类使细矿粒团聚进

行浮选的油团聚浮选和乳化浮选;以及利用高温化学反应使矿石中金

属矿物转化为金属后再浮选的离析浮选等。用泡沫浮选回收水溶液中

的金属离子时,先用化学方法将其沉淀或用离子交换树脂吸附,然后

再浮选沉淀物或树脂颗粒。

处理呈分子、离子及胶体大小的物料,采用浮沫分离。其特点是

利用某些物料的疏水性,缓慢搅拌及少量充气,使成浮沫聚集于水面

上刮出。如从水中回收油脂、蛋白质、纸浆以及化工产品等。离子浮

选是在能与离子发生沉淀或络合的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使反应生成

物进入浮沫,完成分选。

无泡沫浮选

无泡沫浮选:是使浮选物料在水-气、有机液-水、水-油界面

(或表面)萃取聚集后分离。例如早期使用的薄膜浮选,全油浮选;正在发展中的液-液萃取浮选等。油球团筛分是用油将已疏水化了的

有用矿物颗粒形成选择性球团后,再行筛分。浮选所需的气泡最早由

煮沸矿浆或化学反应产生;目前常用机械搅拌以吸入空气或导入压缩

空气起泡,还有减压或加压后再减压起泡以及电解起泡等。与浮选效

果有关的因素很多,除矿石性质外以浮选药剂,浮选机和浮选流程最

为重要。浮选药剂

浮选时使用各种药剂来调节浮选物料和浮选介质的物理化学特

性,以扩大浮选物料间的疏水-亲水性(即可浮性)差别,提高浮选

效率。常用的浮选药剂分捕收剂、起泡剂和调整剂三大类。

捕收剂 自然界中除煤、石墨、硫黄、滑石和辉钼矿等矿物颗粒

表面疏水,具有天然可浮性外,大多数矿物颗粒的表面是亲水的。为

改善可浮性,需添加使矿物颗粒疏水的捕收剂,即极性捕收剂和非极

性捕收剂。极性捕收剂由能与矿物颗粒表面发生作用的极性基团和起

疏水作用的非极性基团两部分组成。当这类捕收剂吸附于矿物颗粒表

面时,其分子或离子呈定向排列,极性基团朝向矿物颗粒表面,非极

性基团朝外形成疏水膜,使矿粒具有可浮性。

选别铜、铅、锌、铁、镍与锑等硫化矿物时,常用各种有机硫代

化合物作为捕收剂。具代表性的是:①烷基(乙、丙、丁、戊基等)

二硫代碳酸钠(或钾),如CH3CH2OCSSNa,又称黄原酸盐,俗称黄

药;②烷基二硫代磷酸或其盐类,如(RO)2PSSH,式中R为烷基,俗

称黑药。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盐以及黄药的酯类衍生物等,也是硫化

矿物常用的捕收剂。

非硫化矿物捕收剂多为各种有机含氧酸及其盐类,如脂肪酸及其

皂类(常用的有油酸、塔尔油、氧化石蜡皂)以及烃基磺酸钠等。用

于浮选铁矿石、磷灰石及萤石等。浮选钨、锡矿泥时,则用甲苯胂

酸、苯乙烯磷酸等捕收剂。以上药剂均为离子型化合物,有效部分为

阴离子,称阴离子捕收剂。常用的阳离子捕收剂有脂肪胺及醚胺,用

于氧化锌矿及硅酸盐等矿物的浮选。

非离子型极性捕收剂的分子不解离,如含硫酯类,非极性捕收剂

为烃油(也称中性油),如煤油、柴油等,用于天然可浮性矿物如石

墨、辉钼矿及煤的浮选;与极性捕收剂共用,可进一步增大矿物颗粒的疏水性。

起泡剂 具有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的表面活性分子,定向吸附于

水-空气界面,降低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使充入水中的空气易于弥散

成气泡,并产生稳定的泡沫。起泡剂与捕收剂有联合作用,共同吸附

于矿物颗粒表面,促进矿物上浮。常用的起泡剂有松醇油(中国俗称

二号油)、甲酚酸、混合脂肪醇、异构的己醇或辛醇、醚醇类以及各

种酯类等。

调整剂 按用途不同分:①pH值调整剂。通过调节矿浆酸碱度,

控制矿物表面特性、矿浆化学组成以及各种药剂的作用条件,改善浮

选效果。常用的有石灰、碳酸钠、氢氧化钠和硫酸等。②活化剂。能

增强矿物同捕收剂的作用能力,使难浮矿物受到活化而被浮起。如用

硫酸铜处理难于同黄药作用的闪锌矿,在矿物表面形成硫化铜覆盖薄

膜,能被捕收浮选;或用硫化钠活化铅、铜氧化矿后,再用黄药浮选

等。③抑制剂。提高矿物亲水性或阻止矿物同捕收剂作用,使其可浮

性受到抑制。如用石灰抑制黄铁矿,用硫酸锌及氰化物抑制闪锌矿,

用水玻璃抑制硅酸盐脉石等。利用淀粉,栲胶(单宁)等有机物作抑

制剂,可使多种矿物浮选分离。④絮凝剂。使矿物细颗粒聚集成较大

颗粒,以加快其在水中的沉降速度;利用选择性絮凝可进行絮凝-脱

泥及絮凝-浮选。常用的絮凝剂有聚丙烯酰胺和淀粉等。⑤分散剂。

阻止细矿粒聚集,使之处于单体分散状态,作用与絮凝剂相反,常用

的有水玻璃、磷酸盐等。

浮选药剂的用量随药剂种类、矿石性质、浮选条件及流程特点等

因素而变化。一般每吨矿石只用几克、数十克至数百克,也有多至数

千克的。主要设备

相关主题